第一篇:2009年度市委工作总结
2009年度市委工作总结
2009年,是灾难深重、艰苦卓绝的非常之年,又是令人鼓舞,大爱无疆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市委按照民盟四川省委和中共绵阳市委的部署,紧扣“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市工作总体取向,确立“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五个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以参政党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及绵阳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在全盟广泛深入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是民盟中央为确保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通过换届实现组织上和政治上的顺利交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所做出的重大举措。一年来,盟市委在XX年年对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宣传动员、学习教育”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把“学教”活动推向纵深。
一是加强领导,推进“学教”活动。民盟市委成立了学教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加强对基层组织定点联系、检查和指导;每个基层组织活动,盟市委领导都要亲自参加或派员参加,结合“学教”活动进行专题辅导。
二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拓展“学教”内容。中共十七大,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新任务,赋予了我们新使命。一年来,我们紧密结合盟员思想实际,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民盟十大、中共绵阳市委五届八次、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精神和《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引导广大盟员进一步增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三是通过参观、访问,丰富“学教”内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深入搞好“学教”活动,盟市委组织部分市委委员、支部主委、盟务骨干赴成都、南充、遂宁兄弟盟组织,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照检查找差距,切实做好活动的分析对比、总结提高、建章立制工作;同时拜谒了成都十二桥、南充张澜纪念馆、西充张澜故里,使广大盟员深切感受民盟老一辈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信念。
四是联系实际、深化“学教”内容。我们利用今年“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召开了“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暨基层组织党盟合作经验交流会”。邀请盟基层组织所在单位党政领导共同缅怀多党合作的光辉历史。中共三台县委统战部、江油市委统战部及南山、绵中、江高等党总支和部分基层盟组织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主委艾尚林同志在会上作了《继承光荣传统,共谱合作新篇 》的专题报告,使广大盟员深切的感受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五是加强宣传,增强盟员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以《绵阳民盟网页》为窗口,充分发挥通讯员、信息员和盟务骨干作用,及时搜集和反映盟务动态、重要会议、重要信息和先进典型,做到网络互通,工作互动;重视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大对绵阳民盟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先进典型宣传报道的力度;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盟市委及时安排部署对盟组织和盟员抗震救灾先进事迹的报道宣传工作。盟市委向盟省委报送的12篇绵阳民盟组织和盟员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被盟省委编辑出版的《四川民盟抗震救灾纪实》一书刊用。同时,盟市委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了《绵阳民盟抗震救灾纪实》一书,该书从“众志成城”、“群英览胜”、“动态剪辑”三个方面展示了绵阳民盟和广大盟员在大灾大难面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反映了绵阳民盟和广大盟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该书既是绵阳民盟政治交接学教活动成果的展示,也为绵阳盟史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六是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加强理论研究。盟市委全文转发了盟省委关于在各级盟组织中广泛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和阅读书目。各基层组织按照盟市委的要求,在盟员中广泛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初步统计,盟市委先后收到读书征文50余篇,其中有8篇征文先后被《四川盟讯》等媒体采用。
七是加强交流总结,把学教活动贯穿于整个盟务工作之中。盟市委始终把深入开展“学教”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根据“学教”活动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部署,并且以“争创活力支部”为载体,在支部之间开展交流、评比,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推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化了广大盟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了广大盟员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引导广大盟员树立了正确的政治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强化了广大盟员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觉,激发了广大盟员的政治热情,提高了民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广大盟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1、高度重视政治协商。根据党委、政府政治协商规划安排,就党委、政府大政方针、重要文件征求意见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事务、重大问题、重要举措,及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组织负责人、从政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专家、学者、盟务骨干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搜集、整理意见、建议,在形成党派集体意见的基础上,由主委与党委、政府进行面对面协商;积极参加政协的政治协商,充分运用全委会、主席会、常委会、秘书长联系会、专委会议、民主党派联组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种协商形式,对地方大政方针、重要事务、重要人事安排,对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事务,认真分析,缜密思考,以诤友的态度提出了许多可供决策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2、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盟务工作。我们坚持盟市委主副委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充分发挥好指导和协调作用。按照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主副委对盟市委重要工作、重要事项领导小组和委、室、办的领导,积极开展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提炼和概括新经验,逐步探索健全完善适合民盟特点的盟务工作规章制度,努力增强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在议事决策规则、分工负责制度、目标考核述职评估制度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盟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
3、发挥枢纽作用,推进机关建设。在实现机关工作大提升的目标中,认真抓好机关干部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强化服务意识,逗硬执行机关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协作配合,不断规范机关运作程序。全面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水平和效率,发挥机关在盟务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轮岗、挂职下派等途径,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我们十分关心干部的成长,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得到肯定。在机关培育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积极作为的思想作风。在“5.12”大地震全民救灾行动中,机关同志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人人身先士卒,情倾灾民,无私奉献,为民盟组织赢得了荣誉。依托专委会,精心筹备和组织“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全委会等例会和常规工作。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办公条件,营造融洽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饱满的热情、务实高效的工作提高机关服务水平
第二篇:市委信访工作总结
xiexiebang市召开党的十八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市信访维稳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分析当前信访维稳形势,安排部署下段特别是“两会”、“两节”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市委副书记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朱映红宣读表彰决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作工作报告。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主持会议。
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京上访“零”登记的好成绩,实现了“五个不发生,一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唐松成要求,当前信访维稳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绷紧信访维稳工作这跟弦,绝不能在思想上有丝毫放松;要坚持民生为先、服务为先,把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关,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好初信初访初查关,防止形成重复访、越级访和上访老户,把好依法行政关,努力防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把好科学民主决策关,堵塞因决策失误引发信访;要坚持以“事要解决”为核心,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治理,巩固已有成果,减少新的问题,做好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的思想化解工作;要依法按政策及时解决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又要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以责任到位确保工作到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信访长效机制,力争从根本上扭转信访维稳工作的被动局面。
第三篇: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20**年,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三年看桦甸、实现新跨越”目标,突出重点,把握主线,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全面加强城乡文明创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我市既定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取得实效
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四次市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围绕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做了专题辅导。确立并落实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为“全民学习日”,组织全市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XX市民营经济发展一本通》等全民学习活动。培树了夹皮沟镇党委等38个“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先后11次组织市、乡两级宣讲员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邀请XX市宣讲团来桦进行宣讲。评选XX市第二届“创业先锋”47名,培树有影响的全民创业典型4个,深入基层做巡回报告6场,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思考》、《理论普及常态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一批对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调研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我市社科联被XX市社科联(院)评为2012年先进单位。
二、服务“三年看桦甸”目标,舆论宣传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功能。紧跟市委、市政府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在“两台一中心”开设“促发展惠民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项目进行时”、“重安全查隐患”等专题专栏。编发《桦甸通讯》24期。不断加强与《县域经济报》、《吉林日报》、《江城日报》等主流媒体工作联系。《吉林日报》头版以“经济巨树”为头题,刊发我市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纪实。《江城日报》头版连续刊发反映我市县域经济突破的系列报道。组织精干力量,集中专题、合力撰稿,在《江城日报·桦甸新闻》先后刊发了“擎天支柱”、“百舸争流千帆竟金城潮涌汇涛声”、“大写民生构筑幸福金城”、“东北亚博览会”等专版。截止到目前,在国家、省、XX市级媒体共刊(播)发各类稿件240余篇(条),其中经济类稿件占6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宣传部连续4年荣获优秀报道组称号。落实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1.14矿难和8.16洪灾中,突出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重塑恢复生产、再建家园信心,做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等40多家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负面报道和网络舆情事件。2012获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三、开展“星级”系列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为切实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星级文明系列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五星级文明新村14个,五星级文明示范窗口10个,四星级文明小区(楼院)5个,四星级桦甸好少年100名。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电视台推出走进道德模范栏目,开展XX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并举办颁奖典礼。王国华、陈岚玺等4人获得“江城好人”荣誉称号。大规模开展“温暖桦甸”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市志愿服务队开展清理城市牛皮癣、税法宣传进农户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吕清森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永吉街道“小巷雷锋”等品牌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不断加强薄弱地带思想道德阵地建设。我市民营经济“道德园区”的经验做法在《精神文明导刊》、《吉林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引起较大反响,省委宣传部、吉林日报等专程来桦进行调研。分别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0万元和75万元,建设八道河子等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密胜村等5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书香家庭”活动,组织“五老”深入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十八大精神进校园——解读‘中国梦’”宣讲,听众近5万人次。完成了XX市2011--2013文明单位推荐申报工作,农电公司等21家单位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四、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发展成果彰显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成功举办“农民文化活动月”。开展送公益电影、文艺演出、图书到乡镇村屯等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近2万人次,受益群众达10万人次。新建农村文化大院6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举办“放歌金城——和谐大家园”文艺汇演等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组织“美丽夏日,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六市一县”书画联谊活动,加强了与兄弟县市的艺术交流。完成了《关东金王》、《马友林曲艺作品集》等5项XX市重点文艺作品创作,填补了我市无历史评书、曲艺作品集的空白。白桦园等4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如期完成。抓住文化体制改革契机,争取政府扶持资金90万元,推动改制后的桦歌演艺股份有限公司继续走商演、院线、娱乐、培训等多元化发展的创新之路。争取文化人才培训资金3万元,举办全市农民画(剪纸)骨干作者培训班。帮助创办山妹子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和新时尚文化传媒公司,经济效益已初显。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全市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工作。调查对象203户,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124.99万元。
五、抓好“四做、五建、六树”,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提升
年初以来,我们坚持抓好“四做(争做爱岗敬业模范、学习提高模范、创新实干模范、严于律己模范)、五建(坚持围绕中心,建设服务型机关;坚持学用结合,建设学习型机关;坚持创先争优,建设创新型机关;坚持落实高效,建设实效型机关;坚持团结协作,建设和谐型机关)、六树(树立清廉风气、敬业风气、和谐风气、务实风气、创新风气、学习风气)”,并与“促发展惠民生”立功竞赛活动相结合,落实“双包双联”和“三帮一联”任务,为困难党员、家庭、学生送去了价值4000余元的食品、药品及农用生产物资,实现包保困难党员、家庭全部脱贫,困难学生无一流失的目标。部机关干部撰写调研文章18篇并作了经验交流。重新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使干部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出台了新的部管班子和部管干部任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起动态管理机制,工作执行力和效率大幅提高。今年,部机关干部获省级表彰(省优秀志愿者)1人,地市级表彰(XX市“十项攻坚”先进工作者等)9人,1人符合“两突出”标准,被提拔到副局级领导岗位。
第四篇:市委换届工作总结
基础牢 风气清 班子优
---XX市委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中共XX市委组织部
(2011年7月1日)
根据省委、XX市委统一部署,XX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于今年6月12日至14日顺利召开,一次性选举产生出席XX市第五次党代会正式代表52名(含XX市委提名3人),组织提名的25名市委委员、5名市委候补委员、17名市纪委委员候选人全部高票当选,圆满完成了市委换届工作。
一、坚持立足全局,着力夯实团结稳定、众志向上的换届基础 始终站在全局高度,把夯实换届基础作为换届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做好筹备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织、宣传、总务、保卫五个工作组,细化每组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多次召开筹备工作专题会议,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并将大会指南、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印发给每个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流程规范化、操作程序明细化。
二是选好“两级代表”,夯实换届工作群众基础。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不断扩大基层党员群众换届选举参与率,在市党代表推选中,全市共有26704名党员参与选举,参与率达 1
98.8%。按照21%的差额比例选举产生出席XX市党代会代表332名,按照22%的差额比例提出出席XX市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对象61名。市乡两级根据管理权限,分别对“两级代表”进行了考察,同时书面征求了同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综治、计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意见,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经考核认定,对其中5名不适宜担任代表的人员,按程序取消了他们的XX市党代会代表资格,确保了党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
三是起草“两个报告”,夯实换届工作思想基础。把“两个报告”的起草过程当作调控思想动态、匡扶不正作风、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契机。市委书记xxx亲自确定“两个报告”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并对起草班子提要求、理思路、明重点。“两个报告”经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后,组成9个高规格征求意见组深入基层一线,分类型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建议并再次修改,真正做到“十二五”追赶跨越宏伟蓝图深入人心,真正做到汇聚民智、呼应民意,真正做到集中思想、共谋发展,为市委换届夯实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严明纪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换届环境
多次召开严肃换届纪律工作座谈会,制定措施,强化落实,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一是组织警示教育。先后分别给全市所有党员干部和各单
位参加民主推荐和有被推荐资格的人员印发《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违反换届纪律案件汇编》,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予以警示。5月27日,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培训会上,市委书记李庆宁就严明换届纪律再次提出具体要求,做出详细部署,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换届纪律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进行分类谈话。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分别与市委常委差额考察人选、市“两委”委员候选人、乡镇(街道)、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换届纪律谈话,要求严守相关纪律,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到带头讲大局、带头讲党性、带头讲胸怀,坦然接受组织和人民的选择。
三是开展分类承诺。结合创先争优“让群众更满意、让党旗更鲜艳”活动,组织市领导班子、市“两委”委员候选人、市直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组工干部分别签订承诺书;组织全市党代表以“拒绝拉票贿选,正确行使民主权力”为主题,进行集中宣誓。同时,畅通意见渠道,健全问责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整个换届过程没有出现一例违纪、一起信访、一个投诉。
三、坚持正确导向,着力打造结构优化、能力突出的领导班子
在拟定市“两委”班子人事方案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有群众基础、有工作实绩、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选进班子,不断优化班子结构。
一是多轮推荐,群众公认。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对市“两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市纪委常委人选还在市纪检(监察)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进行了二轮推荐。在对新提名市委常委人选进行二轮推荐时,组织被推荐人选进行了5分钟的自我介绍。以此为基础,酝酿产生了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预备人选,并书面征求了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综治、计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意见。
二是倾向基层,注重实绩。关心、关注基层,对那些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在当选的30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中,共有10名为现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占33.3%。1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当选为新一届市委常委。
三是优化结构,增强动力。严格按照省委、XX市委关于市(县、区)党委班子职数、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要求,统筹把握各类型干部的配备比例,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当选的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平均年龄42.6岁,比上一届平均年龄小2.3岁,其中:35岁以下1名,占3.3%;36岁至45岁20名,占66.7%;46岁以上的9名,占30%。大学以上学历28名,占93.3%,比上一届提高了8个百分点。通过换届,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文化层次高、性格气质相融的市委领导班子,队伍活力和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2005年市委共青团工作总结
2005年,团市委在市委和宁波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统筹城乡青年工作,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功立业”的工作主线,按照“党政所急、社会所求、青年所需”的工作原则,努力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团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
一、坚持以“育人”为根本,践行“三个代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新气象。
1、以科学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始终保持共青团组织政治上的先进性。面向各级团干部,在深化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举行了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共青团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全市团干读书会。面向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功立业”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将科学理论内化为人生指南,转化为实际行动。面向普通青少年,充分发挥中学生党团校、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互联网这四大主要思想教育阵地功能,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受到教育、得到引导。
2、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领未成年人在教育实践中健康成长。成立了未成年人平安自护训练学校,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各类自护教育;召开了解放55周年座谈会、三个面向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参与编辑印制了《革命英烈故事集》。引领未成年人在团队活动中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了少先队暑期社区实践体验夏令营和中学生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佳主题团队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日活动案例评选汇编。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团省委评为优秀组织奖。引领未成年人在文化建设中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暑期文化大蓬车下乡进巷活动和全市未成年人“双十习”征集评选活动。引领未成年人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成立了中心乡镇网吧监督小分队,举办了“网络文明、你我践行”主题活动和“告别非法网吧、拒绝不良信息”宣誓和签名活动。
3、扎实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试点。为充分发挥团组织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配合明年年初开始的共产党员“保先”教育,团市委在临山镇开展了团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通过制订团员青年素质要求十五条,查找流失隐性团员,开展“当初入团为什么,如今在团想什么,今后为团干什么”三问大讨论,组织农村创业典型现场会,开展团性分析和民主评议,举行“火红的青春”大型广场文艺活动,以及五星团组织和“十佳团员”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到了团徽亮出来、团旗飘起来、团员形象树起来,团员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保障。
二、坚持以“作为”求地位,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引导青年在有序参与中创造新业绩。
1、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做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一是联合市劳动局在青少年宫建立了市城乡青年劳动就业培训基地,为团市委参与青年就业培训工作提供组织和政策依托。二是加强对城乡失业失地青年的就业技能培训,设立了农村青年培训专项基金,对全市范围内基层团组织开设的技能培训班给予每期不超过1000元的补助,团市委举办了会计上岗证、计算机操作等培训班,免费培训失业失地青年150余人。三是积极引导城乡青年参与创业实践,举办了青年创业核心课程培训班和青年创业电视论坛,协调银行发放创业扶持无息贷款58万元,同时针对广大青年不熟悉创业程序和创业政策的实际,编印了《青年创业指导手册》。四是继续深化青年农民成才致富行动,依托市青年成才致富联谊会、市农村青年科技致富网和语音信箱、市青年科技兴农服务团、市信用联社5.1‰优惠贷款以及青年农民创业扶持卡等服务载体,为青年农业龙头公司和种养殖大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组织等方面的服务。五是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打造“平安”,在“全国安全生产日”期间,团市委会同市安委会对全市23家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单位进行了统一授牌。各级创建单位积极行动,通过举办安全形势报告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设立青年安全监督员等具体措施,初步打响了这一青年工作品牌。
2、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一是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靓化”。全市各级团组织结合我市“双创”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植树造林、绿化保洁、环境整治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在植树节期间,团市委组织了“绿色承诺、绿色领养”大型公益活动,通过签订绿色领养协议免费向市民发放花木苗1.5万株,向全市各社区和中心学校发放环境保护和植树造林宣传资料5000份,为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节能周”期间,从培养团员青年关心家乡、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入手,开展了“双节、双整治”活动;在“六五”世界环境保护日期间,联合市环保局开展了环保统一宣传日活动。二是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奉献”。全市青年志愿者事业继续向专业化、注册化发展,先后组建了全市首个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和电力、电信二支专业志愿者服务大队。志愿参与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注重日常“一助一”结对、志愿服务三下乡的同时,今年又积极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交通文明劝导和无偿献血活动。志愿者服务全市大型活动也积极主动,在六届塑博会举行期间,分别组织了近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开馆式志愿服务、展馆志愿服务、展区志愿服务、接站志愿服务,得到了党政和社会的普遍肯定和关注。三是创建青年文明号打造“诚信”。抓住江泽民同志为青年文明号题词十周年的契机,以“提供一流服务,塑造诚信品牌”为目标,通过组织青年文明号负责人集中培训、承办在甬全国级青年文明号文化建设研讨会、全市青年文明号十周年表彰推进大会等途径,使得青年文明号品牌日益成熟。一年来,新增市级青年文明号27家,新增宁波市级青年文明号50家,新增省级青年文明号3家,团市委也被团省委授予“十年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
3、服务发展稳定大局,做政治文明建设的有为者。团市委围绕民主政治建设这一目标,教育青年正确认识民主,倡导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导向,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参政议政水平。一是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团市委在出台有关青年工作的重大决策之前主动听取基层团干部的建议和意见,在各类会议中正确引导团干部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有关全团工作决策的质量。在中学生团员中积极推行成人宣誓仪式,培养青少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年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二是引导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稳妥有效地推进农村团教活动点建设,逐步使之成为农村青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培养农村青年民主意识的有效载体;稳妥大胆地推进团内民主建设,指导临浦村团委开展村团委书记直选,指导基层学校团组织加强学生会这一学生自治组织建设,以团内民主带动青年民主发展。
三、坚持以“服务“为主线,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共青团服务能力实现新提高。
1、服务素质教育,启动了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是召开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动员大会。通过构建素质拓展的目标、操作、保障、评价四大体系,提升学校团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目前共有省级试点学校2家,宁波级试点学校4家。各校工作热情高涨,活动内容丰富,试点效果已得到比较明显的体现。团市委在省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推进大会上作了书面典型交流。二是成功举办了共有16支队伍参加的第二届市高中生辩论赛。与第一届相比,此次辩论赛社会影响更大,学校关注程度更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更大。通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二中和城区职校分获上、下半区冠军,辩论赛已成为拓展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品牌工作。三是学校团组织“一体二翼”的工作格局初步呈现,团队工作课题化研究顺利推进。
2、服务青年文化需求,组织开展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一是精心组织并以社会化方式举办市首届“全球通”杯城乡青年足球联赛。共有22个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团组织组队参加了比赛,同时比赛被纳入市第五届“舜江之夏”文艺博览月系列活动之中。二是以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为契机,举办了市城乡青年文化大联欢活动,集中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市乡村青年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休闲文化的成果,展现当代青年蓬勃热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吸引基层组织共同参与,举办了市首届“青工风采节”,风采节整体部署、整体推进、整体运作,分别由团干素质大赛、青年文明号十周年纪念、青工技能比武、青工篮球赛、青年“8分钟”交友活动、青年卡拉OK赛等六大主题活动组成,累计投入活动经费10多万元,吸引近千名团员青年直接参与,有力促进了基层团工作的活跃。
3、服务特殊青少年群体,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一是继续推进进城务工青工服务计划,联合市外口办等单位评选了市首届“十佳外来务工建设者”和40名“优秀务工建设者”,并因地制宜地探索外来人员团支部建设、外来青年兴趣社团建设等工作。二是服务外来民工子女,在“六一”前夕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主题活动,市少工委牵头协调落实全市11家民工子弟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同所在街道的中心小学少先队组织结成“手拉手”友好大队。此外实施了“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农民工子女助学”项目,资助失学民工子女11名、在校贫困农民工子女39名,共发放资助款3万元。三是加大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力度。在横向上,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并成立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站,开通96354维权热线。在纵向上,指导乡镇街道团委建设青少年维权中心,以及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了青少年维权工作站。自上到下进一步健全了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
四、坚持以“改革”为导向,着眼事业可持续发展,团的自身建设开创新局面。
1、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四型”机关。团市委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根据群团机关实际积极部署推进。一是以“铁三角”理论为依据,狠抓制度、团队、文化这三大核心要素,通过制订完善《团市委机关制度汇编》、签订效能建设责任状、组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开展“三我”大讨论和“三我”自律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同志的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以“提速增效”为目标,实施“上下互联,镇镇上网”工程,拨出专项资金近4万元用于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