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营开发区工商分局推行“五字”文明巡查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06.25
开发区工商分局推行“五字”文明巡查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开发区工商分局大力推行文明巡查,创新监管模式,努力提高监管效能,全力服务我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一是笑“脸”问候,搭建监管链接点。监管执法人员严格按要求规范着装开展日常巡查,每到一处,文明礼貌先行,先跟经营户打招呼,表明身份,“你好”是工作的开头语,接而告之此次巡查的来意和目的,拉近工作人员和经营者的距离,提高店主配合工作的主动性,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是侧“耳”倾听,探求监管切入点。检查过程中,要求巡查人员善于倾听。一些经营业主基于对工商工作人员的熟悉、信任或寻求帮助,会透露行业内一些低价促销或恶性竞争的信息。如同一种类同一品牌的商品的批发价在同一地区代理商是确定的,批发价也就基本一致,若有相当便宜的商品进价的话,一般可以断定是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人员通过耐心细致地倾听,准确捕捉监管信息,实时利用这些经验,探求监管的切入点,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放心店的督察。三是用“眼”观察,把握监管突破点。将巡查内容进行了细化,具体分成四部分检查,把握监管突破点:一查店家营业执照,是否在醒目位置悬挂,是否合法有效;二查店家的经营资格,负责人、经营范围、地址是否与执照核定的一
1致;三查店家的经营行为,经营的商品是否存在伪劣、过期、三无的商品,店面广告有无虚假宣传;四查店家的进销货台帐,根据经营者的经验之道,针对进货特别低的商品特别留意,找准监管突破点。
四是动“手”解决,夯实监管落脚点。在检查中,要求巡查人员做到手勤,发现店家若未亮照的亲自帮忙悬挂上墙;发现有短期无照经营的,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对于销售不合格商品、过期劣质食品或三无商品的,发放工商行政指导建议书纠正经营者行为,责令下柜当场销毁处理。
五是细“心”梳理,开拓监管创新点。巡查人员将巡查中碰到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商量,研究对策,认真梳理,通过学习借鉴、总结提炼,提高自身行政执法能力,努力开拓监管的创新点。
第二篇: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巡查 提高监管效能
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巡查 提高监管效能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管理工作,实现职能到位,县局对市场巡查工作采取了每月通报制,由市场局牵头与经检局、企业监督股、消保股、食品股、商广股对全县工商所市场巡查打传、清无、农资、食品、商标广告、消费维权工作情况及巡查记录内容进行评审,进一步规范巡查人员填写市场巡查记录,使市场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局同时每天通过网格化监管系统对各所市场巡查情况进行网上督查,查看各所对系统监管数据责任人分配、市场主体行业划分、数据录入内容和实际情况、以及数据录入完的完整性、巡查处理意见和结果等内容。对记录缺项、内容不完整或有逻辑性错误的的及时告知巡查人员提出补充、修正、删除,指导巡查人员如何记录一份完整有效的巡查记录。通过指导、督查、整改等各种措施,促使得工商所运用系统数据统计自动提示与实地检查有效的结合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带动了执法办案工作较好开展。截至目前,全局通过市场巡查查办案件680件,
第三篇:关于推行“四个规范”提高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行“四个规范”提高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区域监管,提高服务效能,实现监管服务到位,切实解决“两费”停收后基层监管人员“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分局决定在全局实行区域监管服务“四个规范”,并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
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划清区域,明确责任,摸清底数,掌控动态,留下痕迹,监管到位”的原则,科学划分区域,明确目标任务,细化监管项目,集束责任到人,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的监管服务体系,为全面履行工商职能,服务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任务目标
推行区域监管服务“四个规范”,集束监管、执法和服务责任于一起,按照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定考核的“四定”要求,捆绑式落实,使每个监管人员知道自己监管哪个片区,监管哪些对象,监管哪些内容,监管责任是什么,真正实现区域监管的操作规范、留有痕迹,解决监管职责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监管人员工作缺乏明确标准、出了问题难追责等问题,促进监管、执法和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实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个统一”,开创分局区域监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三、主要内容
通过监管文书、监管流程、监管项目、监管制度“四个规范”,推动区域监管服务规范化。
(一)监管服务文书规范化。抓好“三个环节”规范监管文书,即申领环节、使用环节、留存环节。一是文书申领“票据化”。参照财务票据管理办法,由分局法制科按照编号统一发放相关文书,各单位领取文书后指定专人管理文书,监管人员需签字领取使用,作废文书留存原件并上报文书管理员,注销该文书编号。二是文书使用“公文化”。参照机关公文管理办法,由法制科制定行政处罚、服务指导、区域监管3类47种文书示范文本,供基层监管人员对照规范填写;填写好的文书依据性质,由分管局长或单位负责人审查、签批、盖单位公章后,送达当事人,确保送达当事人手中的文书使用法律准确,内容填写规范。三是文书留存“档案化”。分局按照省特级档案管理标准,建立“巡查监管服务档案室”,配齐设施、制度、人员,健全书式和电子文书档案,妥善留存监管痕迹。
(二)监管服务流程规范化。推行“五步监管法”,规范日常监管流程:第一步,工商所区域监管服务指挥中心(设在各所综合服务厅,以下简称指挥中心),依据“经济户口”的“动态监管”信息和上级的工作部署,定期向各片区下达监管指令;第二步,各片区依据区域监管服务“十率”指标,执行指令的监管任务,及时进行实地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第三步,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分别转入行政处罚程序和行政指导程序,规范填写相关文书;第四步,将巡查记录和相关文书交回指挥中心,所长审查后指定专人及时录入电子档案,并统一归档;第五步对存在问题的监管对象,适时回访,监督其改正情况。
(三)监管服务项目规范化。实行“风险分级巡查制度”规范对不同行业的监管项目,即将不同行业划分为甲、乙、丙三个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巡查内容。将食品、危化品等高风险行业列为甲级,2个月巡查一次,监管项目为主体资格、前置许可情况、商品身份信息、供货渠道信息、商品质量情况等。将音像制品、农作物种子等一般风险行业列为乙级,3个月巡查一次,监管项目为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商品质量等。将信息咨询、物业服务等低风险行业列为丙级,6个月巡查一次,主要检查主体资格。分局24个片区分别制作“片区行业风险分级巡查分布图”,用红、黄、绿三色标志标示不同级别企业在片区地图中的方位,增强风险分级监管落实效果,解决基层区域监管“监管什么、怎样监管、监管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四)监管服务制度规范化。制定“八项制度”推进区域监管服务制度化:即实行监管服务定岗定责定人制度,通过完善责任体系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实行监管风险防范制度,科学评估界定监管风险,分级抓好监管风险防范;实行“四位一体”分类监管(信用分类监管、风险等级监管、警示监管、重点区域监管)制度,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贯通、左右关联的立体监管体系;实行互查督查制度,通过所与所、片区与片区之间的互查,分管局长带队督查,找出不足、改进工作;实行红盾帮扶制度,通过行政引导、教育、劝导、提示、建议等方式,以监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行相对集中办案制度,集中全局力量、形成执法“拳头”查办大案要案;实行考核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片区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