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时间:2019-05-14 14: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篇: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

学习知识产权的意义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知识产权内容

第一章、知识产权导论

1.1知识产权概述

1.1.1知识产权的概念

1.1.1知识产权的概念

1.1.1知识产权的缘起及演进

缘起及演进

1.1.1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的概念

企业经管人员(创新角度):

认为是通过确认并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将人力资本转化成价值的一种管理工具。知识产权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法定保护形式。

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定义

1.1.2知识产权的客体

1.1.3知识产权的类型

1.1.3知识产权的类型

1.1.3知识产权的类型

1.1.3知识产权的类型化

1.2知识产权的特性

1.2.1私权性

与客体为有体物的财产权区别

1.2.3独占性

1.2.4时空上的有限性

1.2.4时空上的有限性

1.2.5法定性

1.2.6财产权与人格权的统一性

1.2.7非稳定性

1.3知识产权法概述

1.3.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体系

1.3.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体系

1.3.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体系

1.3.2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构成1.3.2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构成1.3.2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构成1.4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

1.4.1专利制度的功能

1.4.2著作权制度的功能

1.4.3商标制度的功能

1.4.4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的功能

第二篇: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成果概述

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成果概述

一、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支柱之一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企业竞争的焦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必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劳动,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将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将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转化为对国际智力资源的巨大引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自2000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商标法》、《著作权法》修正案也于2001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三部法律的实施条例(细则)也先后颁布实施,加之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在短短的几年内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和完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知识产权理论和制度提出了不少新问题。《专利法》第三次修订草案已经提请国务院审议,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政策的协调等问题都已经受到关注。

2008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纲要在战略措施中指出:要建设若干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主要涉及基本范畴、法律价值、制度体系以及权利救济等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了许多基础性、开创性的研究,对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范畴。1986年,郑成思先生的《知识产权法通论》作为我国30年来第一本知识产权专著,对主要知识产权类型作了系统阐述。作者认为,专利权保护新颖、实用、先进的发明;版权保护作品独创的“表达形式”,不延及作品反映的实质内容;商标权保护商标,商标的作用在于区别不同生产者或销售者生产或销售的同类商品。1987年,吴汉东教授和闵锋教授合著的《知识产权法概论》作为第一本知识产权法教材,提出知识产权理论范畴,对知识产权本体、主体、客体、属性与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界定。作者认为知识产权是有别于传统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新型权利,其本质属性在于客体的非物质性;其主体没有行为能力的限制,仅凭借自己创造者的身份,经国家主管机关确认即可取得权利;对于外国人的主体资格,主要奉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其客体即知识产品,具有创造性、非物质性、公开性等主要特点;权利本体表现了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多将知识产权定义为人们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学者认为,以知识产权名义统领的各项权利,并不都是基于智力创造成果产生,因而需要对知识产权作出新的概括,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1)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2)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

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3)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支配其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信息,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关于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权利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本身的无形性,而其他法律特征即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等皆由此派生而成。关于知识产权客体与对象的关系,学者多将其作为相同概念来使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客体与对象属于不同范畴,前者是指基于对知识产权对象的控制、利用和支配行为而产生的利益关系或社会关系,后者则指知识本身,属于“人类对认识的描述”。新世纪伊始,学者以民法学理论为基础,对知识产权本体、主体与客体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具言之,知识产权本质上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意为无形财产的所有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所属权项的共 同法律特征;知识产权主体制度在原始取得、继受取得及国民待遇方面有别于一般民事主体制度;知识产品是对各类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新的概括,其种类主要有创造性成果、经营性标记与经营性资信,具有客观性、有用性和稀缺性等特征,是财产化的精神产品。

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就法律所促进的价值而言,正义与效率应是整个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功能目标。关于知识产权的正义价值取向,学者在论述中多以洛克的劳动价值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以及黑格尔的财产人格理论等为依据。然而,正义价值并不能完全涵盖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价值,正义目标最终实现并不等同于效率最大化的成就,即促进知识、技术、信息的广泛传播。对此,有学者以法经济分析为基础,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论证知识产权制度效率价值的显著性。概言之,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知识产品的广泛传播。这一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调整创造者行使“专有权利”与促进知识广泛传播的矛盾,协调创造者、传播者与使用者三者利益的关系。有鉴于此,有学者在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时,提出了“著作权法的平衡精神”这一新的理论命题,即平衡精神所追求的,实质上是各种冲突因素处于相互协调之中的和谐状态,它包括著作权人权利义务的平衡,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这一理论在随后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系统化。有学者认为,专利法是国家以技术进步为交易目的、在技术发明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对价或衡平机制;另有学者则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的内在价值构造,发掘出知识产权法背后的利益平衡机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利益平衡理论。

关于知识产权的权利体系。知识产权的体系化涉及权利的类型化问题,事关知识产权法未来的立法体例选择。关于知识产权的权利类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对于发明权 与发现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学界存有异议。有学者认为,应将发明权、发现权列入知识产权范围;另有学者认为,科学发现不宜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还有学者认为,该类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是一种取得荣誉及获取奖励的权利,应归类于科技法之中。狭义的知识产权既涉及文学产权(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包含工业版权这种新型权利。在权利类型化的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尝试对知识产权体系进行构建。为应对知识产权体系化的法律变革,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尝试将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编入本国的民法典。法国在法典化的道路上更是独树一帜,率先制定了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典,而菲律宾、埃及、越南等国则竞相效仿。概言之,知识产权立法模式经历了从单

行立法、编入民法典到专门编纂法典的过程。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问题,是由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的民法典起草工作引起的。对于知识产权“入典”,立法者和多数学者均无异议;而至于如何“入典”,则意见纷呈。有学者认为,应在民法典分则中设知识产权编,主要规定知识产权权利的一般规定和共同规则,而民法典外知识产权单行法的基本形态保持不变。也有学者提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典化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民法典仅对知识产权作一般规定,但单行法依然保留;第二步,在民法典之下编纂知识产权法典。还有学者建议,只有知识产权法典才能创制出一套具有宏观指导价值的、适用于全部各类具体知识产权的原则,这一重大法律使命非知识产权法典不能完成。

关于知识产权的救济。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侵害对象和归责原则的确定上。对于侵权行为的指向,学者们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强调,侵权行为表现为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有的学者认为,侵权行为本质上是擅自利用他人的专有权利。还有学者认为,就侵害对象而言,将侵权行为表述为“擅自行使或利用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权利”较之“擅自使用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品”这一说法更为确切。对于侵害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我国法学界对此主张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侵犯知识产权乃是一般侵权行为,主张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一元归责原则。多数学者主张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补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即二元归责原则。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两种:一是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原则,二是以过错推定责任为补充原则。

三、知识产权法学结构的变化

其表现为:

1.研究的内容逐渐细化。知识产权法学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分散在著作权法和工业产权法中。著作权法一般属于民商法的研究领域,而工业产权法属于经济法的研究领域。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著作权才与工业产权合并在一起研究。在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初期,研究的问题比较笼统,只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发展到后来,研究内容逐渐深入到各法律内部的非常具体细化的问题,如版权技术措施的构成要件、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专利产品的修理和再造、专利说明书的解释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知识产权法。随着中外知识产权贸易的扩大,市场不仅需求知识产权法律人才,更需要知识产权管理、贸易等方面的人才。与此相应,还出现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贸易等方面的专门研究。

2.研究方式出现了制度诠释、理论建构的多重局面。改革开放初期,知识产权研究绝大多数是应急式的,主要的目的在于在国际关系的影响下,尽快搭起一个保护知产权的框架,因此,这种研究主要(尽管并非全部)是注释性的。研究的方向是概念的、制度的(非经济学上的制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的,主要参考了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这是知识产权研究的一个必经阶段。但是,这又不是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全部。现在知识产权法的法学研究已经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有关知识产权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保护对象、知识产权的哲学、知识产权的历史、知识产权与宪法的关系、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的体系等。这些进路引证的知识资源多数来自知识产权、民法乃至法学的外部,其原因除了学术上的偏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些方面指出了法条主义的不足。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并非绝对是时间性的,而主要是进路的不同。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研究方式并无高低之分,也

不存在道德上的好坏判断,只是一种学术上的职业分工。这种学术分工有利于导致由竞争而产生质量优等的法学产品,但这种竞争还没有充分展开。

四、知识产权研究方法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除了法学研究的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之外,还出现了对知识产权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借用经济学上的模型,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绩效分析,其思路和结论令人耳目一新。而社会学研究从个案出发,通过探析涉案当事人各方的博弈,通过深描法律事实的形成过程,讨论了书本上的知识产权是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的。

第三篇: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概述(范文模版)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概述

1.1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与起源

1.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和类型

1.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功效

1.4知识产权证券化国外发展现状

1.4.1 美国立法与实践

1.4.2 欧洲立法与实践

1.4.3 日本立法与实践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概述

1.1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与起源

知识产权,英文为 Intellectual Property 或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 IP。最先由法国人卡普佐夫在17世纪时提出,而后由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发展,并得到法学界的认可。

所谓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由拥有知识产权资产的所有人作为发起人,以知识产权未来可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预期的知识产权许可费和已签署许可合同中保证支付的使用费)作为基础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转移给一个特设载体机构,由后者据此发行可流通权利凭证进行融资的过程。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一种有效结合,是以金融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产权的信用为担保,以证券化为载体的融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住房贷款抵押证券化,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一般的交易结构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类似,其参与主体一般也会包括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特设载体(SPV)、投资者、受托管理人、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强机构、流动性提供机构,一般也是通过信托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形式建立起证券化的通道,也要运用风险隔离和外部及内部的信用增级方式,来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迅速。在美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对象资产已经非常广泛,从电子游戏、音乐、电影、娱乐、演艺、主题公园等与文化产业关联的知识产权,到时装设计的品牌、最新医药产品的专利、半导体芯片,甚至专利诉讼的胜诉金,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都已经成为证券化的对象,资产证券化的金额已经超过15亿美元。在亚洲的日本,经济产业省早在2002年就声明要对信息技术和生物领域等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实行证券化经营,并成功地对光学专利实行了资产证券化。基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美国投资银行界与知识产权界将其作为未来重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就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将其作为未来的一个“新趋势”。

1.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和类型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和低风险的融资方式,主要具有四个特点。

(1)融资成本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最低贷款年利率为5.76%,企业债券的利息每年约为3.5%-5%,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年收益率约为2.3%-4.3%,由此可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相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其它可选的融资方式而言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2)实施的难度较小。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因而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发行股票的难度都较大,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以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信用为基础,只要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就可以进行证券化,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难度相对于其它的融资方式较

小。

(3)不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属。知识产权证券化一般是以知识产权的收益,即未来可产生的一定的现金流为基础进行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仍归高新技术企业所有,因而不会导致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丧失。而如果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为质押进行商业银行贷款,一旦高新技术企业无力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的知识产权就将会被拍卖。

(4)融资风险小。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将会使高新技术企业负债,而发行股票将会影响原企业股东对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如果实现了“真实销售”,将既不构成企业的负债,也不会影响原企业股东对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类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新兴的金融工具,目前不仅基础品种繁多,而且还衍生出不少派生品种。国内外学者往往按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根据资产证券化基础产品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分为现金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证券资产证券化四种。根据基础资产的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金融资产证券化和知识产权证券化。还有学者按基础资产性质是否为实体将证券化分为实体资产证券化含不动产与动产与非实体资产证券化含金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等。按照基础资产的法律性质不同,还可以将资产证券化分为债权证券化、物权证券化与知识产权证券化。

1.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功效

(1)促进高新技术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传统融资方式下,资金供给者在决定是否投资或提供贷款时,依据的是资金需求者的整体资信能力,信用基础是资金需求者的全部资产,较少关注它是否拥有某些特质资产。只有当资金需求者全部资产的总体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获得贷款、发行债券或股票。否则,则不能使用这些融资方式。我国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就是自身拥有大量的专利等知识产权,但由于其自身风险性高,整体资信能力较低且缺少实物资产,所以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方式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制约了其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目前,国内高新技术知识产权转化率不到1O%。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性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一种资产收入导向型的融资方式,其信用基础是知识产权而非企业的全部资产。资金供给者在考虑是否购买ABS时,主要依据的是知识产权的预期现金流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资金需求者自身整体资信能力和全部资产的总体质量则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知识产权证券化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手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有助于加快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进而提高企业现有知识产权的收益。有了资金的支持和丰厚收益的激励,企业就有动力在原有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继续新的发明创造。使技术创造活动走向一种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另外,与转让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来获得资金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只是使企业放弃未来一段时问内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收费权,并不会导致其丧失所有权。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杠杆融资作用

同样是基于知识产权融资,但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担保贷款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杠杆融资作用。一方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额高于知识产权担保贷款额。从国际银行业的实践看,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担保贷款中,知识产权的贷款与价值比一般低于65%,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额能达到其价值的75%。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所发行的ABS的票面利率通常能比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的知识产权担保贷款利率低22%~30%,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实际可用资金的数额。所以,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充分发

挥知识产权的杠杆融资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使知识产权所有者获得更多的资金。

(3)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廉价的直接融资途径。

第一,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的交易结构、信用增级技术和以知识产权这种优质资产作为ABS本息的偿还基础,使ABS能获得高于发起人的信用等级,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投资风险相应降低。SPV就不必采用折价销售或提高利率等方式招徕投资者。一般情况下,ABS的利率比发起人发行类似证券的利率低得多。

第二,发行ABS虽然需要支付多项费用,但当基础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各项费用占交易总额的比例很低。国外资料表明,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中介体系收取的总费用率比其他融资方式的费用率至少低0.5个百分点,提高了实际可用资金的数额。最后,发起人还可以利用该资金偿还原有的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为今后的低成本负债融资奠定良好的资信基础。

(4)分散知识产权所有者的风险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项知识产权在未来给所有者创造的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但同时这种收益所隐藏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产权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以及侵权行为等外部因素,都可能使现在预期经济效益很好的某项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一夜之间暴跌,甚至变得一文不值。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面临着丧失未来许可使用费收入的风险。知识产权证券化则能将这种由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独自承受的风险分散给众多购买ABS的投资者,并且使知识产权未来许可使用费提前变现,让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迅速地获得一笔固定的收益,获得资金时间价值,而不用长时间地等待许可使用费慢慢地实现。

另外,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一种债权融资方式,在为企业筹集到资金的同时,企业的所有者仍然可以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保护企业创办人的利益。

1.4 知识产权证券化国外发展现状

1.4.1 美国立法与实践

美国智财权证券化起步甚早,但真正奠定基础则始自1997年,即世界上首例知识产权證券化案例:鮑伊債券(Bowie Bond)。交易金额从3.8亿美元,至2000年的11.3亿美元,其间总交易金额达20.4亿美元。发行金额规模以电影产业最高,其次为音乐产业(但案件数最多),这是由于电影产业有庞大的资金需求,且电影作品代表大量、可预测、可清楚定义、相对稳定的历史现金流量,而电影产业结构通常由少数卖座影片来对其他影片提供资金,藉各种投资组合来缓和收益的变量,因此适合发行证券化商品来筹募更多资金:

电影是美国进行智慧财产权证券化最多的产业,总金额达48亿美元。这样的成绩归因于美国电影工业发展甚久,现金流量和收益来源的信息完整,且保险公司也愿意提供拍片完工保证(Completion Guaranty),在相关配套设计完整下成为最适合证券化之产业。

在专利权证券化方面,美国目前仅有二件案例,投资银行甚至认为专利权的诉讼风险显然较音乐高,因此较不适合证券化,但专利权潜在的收益与价值仍不容忽视。美国第一件专利权证券化案件为BioPharma Royalty Trust(简称BRT),是2000年8月由美国耶鲁大学将其研发出之抗艾滋病病毒之分子科技专利授权给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并将授权金证券化,透过私募出售后获得1亿美元资金。

在美国的商标权证券化方面,主要是服装时尚产业,其次是加盟金证券化。最早的案例是1993年知名服装时尚品牌Calvin Klein将其香水商品与商标权利金,委由花旗银行规划发行金额为5,800万美元的证券化案例。

1.4.2 欧洲立法与实践

欧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的并不迅速,但非常有特色的是,欧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中

有很多是球赛门票、球队赞助费、比赛的电视转播权等与体育产业有关的知识产权。

1.4.3 日本立法与实践

日本发展智慧财产权证券化的背景,在于国际竞争下各企业对于尖端技术研发的必要性,使相关智财融资的要求提高。特别是日本创投业者对投资高科技公司相当积极,因此迫切需要证券化等新兴融资管道。2000年5月日本制定「资产流动化法」,成为日本智财权证券化的法源依据,也开始带动日本音乐、电影、游戏产业的证券化风潮。

其实日本的音乐产业并未出现类似美国音乐证券化的案件,倒是发展出颇具特色的「音乐基金」,虽名为基金,其法律关系基础却是商法中「隐名合伙契约」的关系,适合一般投资人参与认购。这种小规模音乐基金的期间较短,通常为一年,每笔投资金额不高(约日币1~5万元),但投资人可以享有免费参加音乐会、试听、印制姓名于专辑上的特别优惠。不过其隐名合伙的法律特性也带来一些问题,关于信息公开、经营者资格、主管机关监督这些层面,无法如一般有价证券受到严格的管制,难免引起疑虑与争议。

至于电影证券化方面,日本已经累积相当多发行案例,例如三井住友银行(2002)、瑞穗银行(2002)、日本数位内容公司(2003.12)等。计算机游戏软件也是另一个重要的证券化产业,如2000年12月Konami与瑞穗证券共同发行的「纯爱手札」游戏投资信托基金,规模高达7.8亿日币,为当时相当轰动的例子。其他值得参考的智慧财产权证券化的实例还包括: 2003年4月JDC公司为Sakaru公司发行之音响设备专利证券化,规模2亿日币;1997年东京迪斯尼以游乐园未来收益为担保发行规模6亿日币的债券。

第四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概述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概述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申请融资。由于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实施与变现的特殊性,目前只有极少数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而且一般需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加保。尽管如此,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中小企业仍可一试。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签署了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协议,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投融资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今后三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与广东省共同推进该综合试验区建设。据了解,南海区政府将给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贴息35%,并全额补贴中介服务费用。除此之外,政府还设立知识产权投融资专项资金用于融资风险补偿、投资奖励、投资引导、创业扶持以及人才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表示,南海国家级试验区可以将金融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结合起来,既活化了企业资产,规范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优化其公司治理结构和知识产权结构;同时增强了股东的控制权,在引入投资时更占有主动地位,将来企业如果上市,其知识产权股权的增值将相当可观。招商银行佛山分行负责人介绍,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可以质押融资,针对授信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可按照评估价值的15%-30%给予专项融资贷款。目前,该行已投放了数十家高新科技企业。今年,南海新增了29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已有4家企业成功获贷共1800万元,全区累计获贷约1.2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再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据新华社重庆8日电】在今日举行的“中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解决发展资金瓶颈,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许科敏说:“中小企业是中国解决劳动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但这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创新面临不少难题:从企业内部看,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资金不足;从外部环境看,融资难,知识产权保护难,有利于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长久以来,很多中小企业拥有大量专利,但苦于没有资金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则为企业把知识产权向市场转化提供了资金渠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介绍说,2009年初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了北京、吉林、湖南等地进行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试点,效果良好。马维野说,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试点试图通过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贴息、扶持中介服务等手段,降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的成本,并在评估专业机构和银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一大批中小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作为一种刚在中国兴起的投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融资可以实现民间储蓄向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转移。”许科敏说,知识产权融资可以弥补中国民间风险投资基金缺乏、现存风险投资基金数量少、规模小的不足。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刘晓勇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质押物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等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加速知识产权市场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作用明显。同时,专家认为,中国在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同时,相关配套金融、法律规范建设滞后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亟待解决。

第五篇:知识产权

第一章

图解知识产权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事通”的大名在学校里已经很少被人叫了,因为他对知识产权了解得很透彻,号称“知识产权万事通”,所以同学们都叫他“知事通”。知事通有个好朋友叫萧文好,名字读起来很像“小问号”。小问号对知识产权很好奇,知事通就成为了她的小老师。

有一天,小问号急匆匆地拿着一张报纸来找知事通。她指着一个标题问起来。

小问号:知事通,你看!这张报上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你倒说说看,什么是知识产权啊?

知事通: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他和房屋、汽车一样,都是以种财产权。

小问号:那你说说,知识产权都有什么呀?

知事通:那可多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商业秘密权。。。

4月26日

小问号:报纸上说的这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是怎么回事呢?

知事通:说起这个,那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创意呢!根据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的共同提案,200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三十五届成员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在这一天,很多国家都会举办一些庆祝、纪念活动,宣传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大家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理解。

小问号:噢,我知道了!

第二节

什么是专利

这一天,小问号拿着一个新买的文具盒来找知事通,指着文具盒包装问他。

小问号:知事通,你看这上写着专利产品,那你给我讲讲,什么是专利?

知事通:专利呀,就是专利权。专利权可厉害了,它是国家依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有了它,人们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还能够独占市场,或者通过转让等方式获利。

小问号:那你看,这个文具盒上写的是实用新型专利,这是怎么回事啊?

知事通:在我们国家,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这个是其中之一。

小问号:哎呦,看来专利太有用啦!那我也想搞发明创造,申请专利,行不行啊?

知事通:当然行啦!你的发明创造只要符合这么几个条件:一是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具有新颖性。二十有实质性特点,具有创造性。三是,这个发明可采用工业方法生产,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缺一不可。

小问号:那你教教我啊,专利怎么申请呢?

知事通:首先要准备好专利申请文件,其中包括: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当然,可以前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窗口直接递交,也能通过网络、挂号邮寄等方式申请,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办。

小问好:哦,我明白了!

小问号:知事通,我还有一个担心呢,媒体上老提到专利侵权,什么叫专利侵权?如果将来有人侵犯了我的专利,他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知事通: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某专利,必须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行为。如果将来有人侵犯了你的专利,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是停止侵权;二是要赔偿损失。有些案件还需要公开道歉。

第二章

从故事中了解专利 第一节

专利权的申请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受理、初审和授权三个阶段。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审查流程图如下:

第二节

专利权的应用

——塔基专利群

天上掉馅饼?

2005年5月8日,北京市昌平区八家村来了几位不速之客,这些人四处打听一个叫赵正义的农民。他们代表美国的一家著名的国际投资公司,提出愿出价100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赵正义发明的一项技术专利。

1000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8000多万元,这对于住在小平房里德赵正义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能动的塔基

美国投资商愿出巨资购买的专利技术,实际上就是塔吊的基座。所谓塔吊,就是建筑工地上几十米高的吊臂,它主要的功能是吊运建筑材料。由于吊臂和主题都高高地悬在半空,塔吊基座的稳定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长期以来,建筑业界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地下浇筑混凝土基座。

一般的中性吊臂的水泥底座,浇筑的成本约为15万元。混凝土浇筑基座无法拆卸和搬运。如果塔基能够组装、拆卸,重复使用的话,省下的那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赵正义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设计出一套组合式塔基的方案,几经周折,赵正义说服了建筑工程公司的老总出资试验他的技术方案。

在吊装试验的时候,事先浇铸好的基座像积木一样,一块块调防到塔吊基座的方方正正的土坑里,赵正义的试验成功了!世界级建筑难题,在赵正义手上迎刃而解。

有人提议,这项技术世界上是没有的,必须要进行专利保护。1999年5月13日,赵正义用“赵氏塔基”为名称,申请了专利。赵正义的这项发明应了一句老话,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受到冷遇的时候,美国的投资公司慕名而来,竟然愿意花1000万美元来购买这项发明专利。

已经有了一些知识产权意识的赵正义在美国投资公司的收购事件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美国人做买卖是要赚钱的,这项专利技术一旦被有商业运作能力的投资公司购买后,他们就可以转让专利、应用专利,然后再转手卖给中国人。

深思熟虑之后,赵正义拒绝了美国人的专利收购请求。为了有效地保护这项专利,赵正义不但针对“赵氏塔基”申请了8个核心专利,而且把有可能出现的其他改良方法也申请了专利。由此形成了义个以核心专利为主,几十个相关的外围专利共同保护的专利围墙。其他人很难进入这个层层保护的“塔吊基座项目”。

喜从天降

2004年,一个好消息从国家建设部传来,原始的混凝土塔座必须清除。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其他工程管道通过的时候要受阻;另一个是混凝土上面不可能生长植物,这将严重影响到城市绿化。“赵氏塔基”的春天来了!果然,同年7月,“赵氏塔基”因节能环保效果突出,被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不久后,北京市建委发文,给予购买“赵氏塔基”的单位和个人每台2000元的经济补贴。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让代理商看到巨大的利润空间,也让谈判的砝码完全向赵正义倾斜。一时间,全国各地以及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销商,纷纷找上门来洽谈转让专利技术。

“赵氏塔基”在全国建筑业全面推广,每年就能节约水泥196万吨、钢材33万吨、沙石料1030万吨。同时每年减少混凝土垃圾750万立方米,除了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外,这项技术还推广到电力、石油、信息等多个领域。

第三节 专利权的保护

————暗战

宣判

2009年4月15日上午9点,浙江省高院民三庭里鸦雀无声。庭长按惯例询问施耐德公司和正泰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是否愿意调解时,双方异口同声的表示愿意。这短短不到10分钟看似平静的裁决过程,产生了迄今为止,国内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上获赔付最高的一个数字——1.575亿元!其实很少人知道,案件背后竟然有一场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暗战”。

夺命三招

话说15年前,法国电气巨头施耐德公司刚刚登陆中国市场,就遭遇了一头来势凶猛的拦路虎——正泰集团。面对产品类型及种类与自己处处撞车的对手施耐德公司使出了第一招,它决定控股并购正泰集团。但谈判以失败告终。

在合作无望的情况下,施耐德公司又打出了第二张王牌,对正泰开展“专利围剿”

下载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识产权

    121609010017 王佳鑫 机械工程 课程作业 一、简答题 1.抄袭与引用的区别? 答: 引用与抄袭同样都是一种写作手段,但其性质却迥然不同。前者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后者则属......

    知识产权整理[★]

    著作权案例:甲出版社发行了一张MP3音乐光盘《同一首歌MP3——100首》,使用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70位会员的54首音乐作品,但是却没有向这些作者支付使用费。因此,中国音乐著作权......

    知识产权

    科技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 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按照《自治......

    知识产权

    一、 选择题 1、 知识产权保护的特征:(1)法律的保护性: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2)保护的高成本性(3) 保护的有限性(4)保护的重叠性(5)保护的营销性 2、 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

    知识产权是什么

    浅谈知识产权保护 --------轧钢丁班:杨昆华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与房屋、汽车、房子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

    论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和国际战略学习知识产权法这一门法律学科首先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法性质和地位。目前国内法学理论界、司法界均承认知识产权为民事权利,同时......

    知识产权

    申论模拟试题 注意: l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2清仔细阅读以下资料.然后按照后面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一、资料 我国拥有地球上90%的稀土铁矿,包括世界上最好的永磁材料--......

    知识产权

    复习题(一)说明: 这里是知识产权法复习题,以后将陆续把各类题型发布给大家复习,大家应注意先做好模拟试题,再来做这些题目,否则复习效果会受很大影响。答案将在以后公布,如有疑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