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先进个人材料
群众心声的代表人化解矛盾的协调员
----庙滩镇皂角树村蒋光群代表
我是在2006年12月22日—2011年11月16日连续两届光荣地被选为谷城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在担任这两届代表的历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当好一名合格代表,既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又要当好化解矛盾的协调员。
一、树立代表意识,当好人民的代言人。
“人民代表为人民”,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不是一个好代表。基于此认识,我自始至终要求自己把代表作为一种责任,努力把人民的利益体现好、维护好。要经常和人民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对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看法,并及时疏理归纳,向上反映群众的心声。我所居住的村是皂角树村,该村位于镇西南二公里处,全村405户,1458人,村版图面积8290亩,其中耕地面积3107亩,山场面积4160亩,水面面积300亩,其它面积723亩,是个以种植、养殖并举的丘陵村。该村由于耕地面积较多,水渠线路较长,致使村民在生产中用水十分困难,2010年我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群众对用水难的问题提的很尖锐,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及时解决这一难题。同年11月,我利用在县参加人代会机会,积极写出建议,向县政府反映群众的呼声。县政府十分重视,会同县水利部门到该村一带调查,情况属实。在2011年3月县水利局就把2千多万元的小农水改造
项目落实到皂角树,张庄、黄畈、财神庙等村,这些村的大小渠道全部硬化,受益面积10000多亩,从而结束了群众生产用水难的历史,群众对此评价很高,说“共产党好哇!共产党的政策好哇”!
二、做致富的排头兵,当矛盾的调解员。
人大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累积各种矛盾处于凸显期,往往很小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和处理,就会酿成大矛盾,有的甚至闹出人命,有的因为矛盾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实行多次甚至越级上访,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大代表一是要和群众交友,及时反映他们的所需所求;二是要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三是发现矛盾,协助村调解委员会做好当事人的工作,进行耐心的调解。本人每年在村里调解大小各种矛盾十多起,并且做到件件生效,2009年2月,本村村民王乐军的孙子在门前公路上玩耍,被王家咀村二组的一16岁的学生骑摩托车撞中,在县医院昏迷达一月之久,王家亲戚聚集二十多人要到王家咀二组肇事者家中闹事,我听说此事后,亲自上门做工作,并会同王家咀调解委员会一起调解,经过十多次的调解,肇事者全家同意承担医疗费用及今后的生活费共16万元,两家并签订了协议。避免了一次大的械斗,至今两家并无矛盾,由于本人经常参与各种矛盾的调解,皂角树村连续28年无群众上访,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多次授予
“平安村”、“治安模范村”等称号,本人在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模范调解员”。在勤劳致富方面,我不仅为村里发展和村民致富进行谋划,自己还带头办企业,带头致富,2011年,我通过搜集信息,调查市场,得知群众建新房,改造旧房需用的仿瓷涂料、乳胶漆用量较大,但本地又没生产此材料的厂家,我迅速和家人商量,投资十几万元建成涂料厂,该厂于2011年建成投产,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该产品既方便了群众就近购买,又可吸纳困难户劳力就业。
以上所做,只是本人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做了自己应尽职责的一些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依法履行好一个人大代表的固有职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的贡献。
2012年8月7日
第二篇:人大代表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人大代表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xx同志个人扶贫先进事迹
xx同志是xxxxxxx有限公司的总经理,xx区人大代表。几十年来,企业的发展是靠社会的每一滴乳汁给养茁壮成长,变大变强。企业秉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发展成果回报社会这一理念,坚持把自己以及企业的爱心回报社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的力量,反哺社会,下面就将近年来xx同志回馈社会,扶贫解困的点点滴滴总结如下。
农民出生的xx同志,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他首先想到的是父老乡亲,通过合作经营、招工等方式,为乡亲们解决了几十个就业岗位,这些人不仅仅是脱贫了,多数人已经是在城里安家,成为有车有房的城里人了。人们都很感激他,当提到xx的时候,乡亲们个个都赞不绝口。
致富不忘初心,时刻回报社会,在企业发展经营这几十年中,xxxx有限公司做过很多公益事业。几年前,在xx高新区生产经营时,按照区政府的要求,与xxxx乡xxx村,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对象村,通过为村民们买羊、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修路等,用十来年时间的帮扶,硬是使帮扶村脱贫,村民们为感谢企业的帮扶,自发的拿来农产品分发给企业职工。村里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林峰科技公司的帮助。而公司员工也忘不了那一个个憨厚的农民兄弟,在他们家里吃到可口的农家饭菜。
牢牢记住使命,2013年以来,企业搬到xx,感谢xx区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xx更清楚地意识到,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社会养育了企业,企业必须反哺社会,无论是政府的倡导,还是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提议,涉及到公益事业,xx同志就积极响应,需要企业捐助的,他从不讲价,捐助到组织者满意为止。尤其是他个人,更是义无反顾,尽力为之。在2016年参加“xxxx矿区统一战线新春送温暖”活动中,一次就捐助了xxx的尿毒症1000元和xxx一家因病致贫家庭1000元,对于这些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支持和助力了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
致富思源,赤子丹心回馈社会。他时时不忘感恩,倾情回报社会。2018年4月,看到区统战部在xxxxxxx广场举行义捐活动,捐助1000元;在2018年7月,听说红十字会组织为xxxx民洪灾灾后重建捐款,二话没说,捐助2000元。xx社区等组织的义捐,积极参与,发挥带头作用。
帮助人不图名利,只为感恩社会。在互联网水滴筹上,也不断地献爱心捐款,如看到为xxx残疾人动手术需要支助时,xx同志会伸出手来,给予帮助。他总是说,没多有少,能帮到人家,是说明自己有能力,这也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途径,我高兴。
他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有着更深层次看法,他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给穷人一些钱就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对症下药,对于特困户,给钱无疑是解决当下问题最直接的方法,而对于年轻人长远考虑就应该是支持和引导他们创业或增长知识和劳动技能。他支持年轻人创业,有时候在网上看到有年轻人为创业需要“众筹”资金的时候,只要项目靠谱,他也不认识人家,明知道钱寄过去是打水漂,他还是相信了发起人,将几百元寄过去,说不图回报,如果能帮助年轻人创出一份产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xx同志,热衷于公益事业,不仅自己在做,还时时影响着身边的人,常常把帮助人的道理讲给人们听,他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年轻人个个愿意加入到他的队伍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捐钱、捐物,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xx同志可以说是社会扶贫的一面旗帜。他致富不忘扶贫,发展回报社会,以自己的执着、爱心和胆识谱写了企业家扶贫、用企业成果反哺社会的奉献之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实践,到处体现着正能量,引领着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xxxxxxxx有限公司
2018-08-30
第三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先进个人材料
XX同志自1999年至今一直在单位具体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该同志能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办理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办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善于协调办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能够深入研究,积极办理,妥善解决。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法律赋予政府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倾听群众呼声、不断改进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渠道。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对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政治协商制度,改进政府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实现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起着重要作用。该同志能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科学求实的精神来办理落实代表、委员提出的每一件建议和提案,建议和提案办理满意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建议和提案办理的各个环节,该同志能够严格遵守办理工作程序和规定,认真执行按期办复、检查验收、跟踪落实、开门办案等制度,并在历年的工作中形成了整套比较规范严密的工作程序,做到办理工作层层把关、操作有序。
总的来看,该同志在办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尽心尽职,有较强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把我单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办理的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
第四篇:关于表彰人大代表“奔小康、比速度”先进个人的决定
诸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丁向富等33名人大代表“奔小康、比速度”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会议指出,本次表彰的先进个人,积极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踊跃参加“奔小康、比速度”活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建功立业,在更新知识、合法创收、文明进步、改善环境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我市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做出了提出贡献。
会议号召,全体市人大代表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奔小康、比速度”先进个人为榜样,进一步增强当好人大代表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继续深入开展“奔小康、比速度”活动,为落实市委提出的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全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人大代表“奔小康、比速度”先进个人名单
丁向富、王义泉、王传娥、王启鹏、王金村、王绍飞、王洪伟、王舜昌、王锡玲、王聚泉、王潍政、朱连元、刘贤喜、刘宣国、李元升、李秀平、李政国、李勋华、张伟、张则艳、张国旗、苗忠泉、明立纲、岳宁超、孟兆华、逄守荣、祝术亮、祝庆仁、徐焕东、殷福年、郭炳义、高崇臻、梁启山
第五篇: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产生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凡年满 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选举的具体办法是,在直接选举中,按照选民居住状况或者是按照选民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为若干个选区,按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代表名额由选举委员会按照城乡人口比例分配。县级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450人,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一般不超过100人,人口超过13万的镇不超过130人,人口不足2000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人数一般少于40人。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代表人数三分之一至一倍。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要获得参加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在间接选举中,按照选举单位提名代表候选人产生代表,如省级人大代表是由省辖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军人选出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香港、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选出的;台湾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协商选举会议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3000人。省级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人数不超过650人。代表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如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按照农村每88万选1人、城市每22万选1人的原则进行分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代表人数不按人口数分配,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同时,法律还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出规定,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代表1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人数要多于代表人数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保守国家机密;协助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责任;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每届任期5年;县、乡、市辖区一级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或罢免,每届任期3年。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县、自治州、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每届任期为5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因此,现在人大代表任期已无三年的概念。
人大代表的地位
代表的地位由代表的性质所决定,并通过代表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体现代表的重要性质。我国宪法对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着诸多内容的规定,但是在行文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表述,并由此引起一些歧义,对人大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产生了不同看法。代表法作为一部专门规定代表问题的法律,首先研究了人大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问题,并对这些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作了明确表述。代表法第二条中明确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一条文表述了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1)代表是依法选举产生的,他们既不是由谁任命的,也不是通过非法途径产生的,因此,其地位是受法律保护的。
(2)代表集体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一分子,其地位应当受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尊重,具有权威性。
(3)代表所代表的利益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表明代表的地位是基于人民的委托,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特殊公民。
(4)代表集体行使国家权力,但是作为个人,代表是无权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集体的地位,是在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上的,而代表个人的地位就不同了,其相对国家机关而言,基本上与公民的地位相同,只是其在执行代表职务时,将受到有关保障,并得到国家机关的支持。
一言以蔽之,代表法主要是从代表的产生方式,代表的利益身份,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以及代表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等几个角度,概括了代表的性质和地位,使其有了比较明确的法律表述。这样,其意义首先在于解决了人大代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问题,对于深入研究人大代表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制度,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其次在于使大家能够站在法律的高度,明确地认识代表的地位,有利于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最后在于能够使代表本人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哪些工作?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在代表法第二章中有详细规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十项:
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2、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
3、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4、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5、在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时,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
6、可以依法向大会提出质询案。
7、可以依法提出罢免案。
8、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可以依法提出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9、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10、可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一般地说来,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以上十项工作或称十项权利。对全国人大代表来说,还有一项权利或一项工作,即可以依照宪法规定的严格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
依据:2003年10月出版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流程》一书。主编陈斯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伯钧: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副局长。说明,本文重点选摘了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部分。
人大代表选举流程摘要
一、县(包括城市中的区,以下同)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二、代表名额:县级基数为120名,每5000人可增加1名。
三、代表名额分配:一次足额分配到各选区。
四、选区划分的依据: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的人口数或单位登记的人口数为依据。农村选区:一个村或几个村为选区,城市选区:一个社区居委会或几个社区居委会为一个选区。每一选区按1—3名代表划分。
五、年满18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六、政府应在选举日前21—25天完成选民登记。
七、选民一般在户口所在地选区登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单位所在选区登记,也可在居住地登记选举。
八、在选举日20日前,在醒目的公共场所公布选民名单,名单要保留20天。
九、在选举日5天前把选民证颁发到选民手中,或用身份证领取选民证。
十、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
1、各政党人民团体可联合或单独提名代表侯选人;
2、选区选民10人以上也可提名代表候选人。
A.联名提名候选人不受选民小组限制,可在本选区内征集联名,但不得到本选区以外征集联名;
B.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必须是本选区或本县区选民。每个选民提联名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名额不得超过本选区的应选代表名额;
C.地方选举领导小组可以广泛发动,放手提名,尽量让选民将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人士提名出来,政党、团体提名作为选民提名的补充。
D.选区选举领导小组可以召集选民小组长进行布置动员,讲清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的意义、方法、程序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E.在选民小组会议上发动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将《代表候选人推荐表》发给选民,由选民自行商量,联名推荐,填表并签名,然后收集。
F.选民在联合提名前,要做到几个明白,即明白自己所在地的选区、明白本选区应选的代表人数、明白代表的素质和结构要求、明白提名的方法和时间。
3、选民可以自荐当候选人。自荐候选人必须征得10名以上选民联名提名,才能成为初步代表候选人。再经过酝酿、协商或预选,为较多数的选民所同意,才可以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4、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应注意的问题。
A.主要看参加联名的人是否具有选举权利,是否是本选区选民,候选人是不是本行政区域选民;
B.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都要以书面形式提出,认真填写《代表候选人推荐表》,写明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及推荐理由,并由本人签名或盖章。要将《代表候选人推荐表》按规定的时间交选区选举领导小组,由小组汇总报选举委员会。
C.选举委员会公布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后,候选人提名工作即终止,任何人不得更换代表候选人,不得擅自删减代表候选人名单。
D.要使所有代表候选人具有均等机会,不得以任何借口指定具体代表候选人。不得对选民所提名候选人进行种种限制,不得搞摊派提名或者指派提名,不得搞陪选。
5、选举委员会公布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
A.在选举日的15日前公布名单,并分别在各选区专用公告栏张贴。
B.无论以哪种方式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凡符合选举法规定的,都应当列入代表候选人名单。
C.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选举机构,对依法产生的代表候选人都不得隐瞒、调换或增减。
D.公布代表候选人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党派关系、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以及推荐者等基本情况,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其业绩一并公布。这个名单还要印发到各选民小组。
6、正式代表候选人的酝酿和确定
A.小组长要向选民介绍本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情况,组织各选民小组进行酝酿、讨论,(建议)用票决制选举产生。根据本小组选民赞成的应选代表候选人票数多少顺序,按应选代表名额提出本小组赞成的候选人名单报选举委员会。
B.选举领导机构可召集由选民小组长、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选民代表开会,对各小组上报名单进行民主协商,(建议)用票决制确定新一轮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
D.将协商选举产生的名单下发到选民小组征求选民意见。可进行反复酝酿讨论,直到按本选区多数选民意见,确定符合本选区应选代表数及差额要求的正式代表候选人。
E.代表候选人的产生无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把持包办,不能采取由领导指派或者上级硬性下达代表构成比例的做法,更不能由政党、团体或者少数人不经过选民充分民主协商就擅自决定,不应岐视任何一个渠道提出的代表候选人。
7、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
A.统计各小组选民的意见,可以采取“征求意见票”的办法,进行量化掌握,提高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透明度。在此期间,如果未被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得票多于被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应以得票多者为准。
B.要按照正式代表候选人多于应选代表三分之一至一倍的差额比例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C.不能把政党、人民团体推荐的候选人视为当然的正式代表候选人不交选民讨论。
D.不能把明显不够代表条件的所谓“差额对象”列为代表候选人用来当“陪衬”。
E.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8、必要时可以对初步代表候选人进行预选
A.如果经过反复讨论协商,选民意见仍无法集中,选举委员会可以通过预选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采用秘密投票的方式,根据差额比例要求,以得票较多的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B.预选时间,应安排在选举日前15至6日内。
C.参加预选人员应是选区全体选民,也可采用选民代表预选。
D.以选民代表预选的,每5名或10名选民可选一位代表。
E.召开预选大会前,应安排每位代表候选人作简短陈述,向参加者介绍自己的情况,但不得超时。
F.预选一律采用秘密划票,不得采用举手表决方式。预选选票统一印制,所有投票管理与正式选举相同。
G.全体选民参加预选的,选区全体选民的三分之一参加投票,预选有效,不足三分之一参加投票预选无效。选民代表预选的,参加预选人员应到80%以上,否则无效,应另外选举。
H.预选投票结束后,公开计票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
I.以得票高者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9、在选举日5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A.名单以姓名笔画为序,经过预选的按得票多少为序。
B.公布正式候选人其他基本情况。
C.一般来说,选一名代表,应有两位正式代表候选人。
10、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和宣传
A.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和选民介绍初步代表候选人情况。
B.可以在正式选举前5天介绍正式代表候选人,在介绍范围、形式、内容上应更为深入和详细。本应平等、客观、公开的原则,主要采取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的方式。
C.选举委员会应当向选民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可以通过开会、广播、电视或书面方式介绍,可把候选人的有关情况印刷成书面材料,向选民散发或者在公共活动场所张贴,要特别安排好代表候选人在公开场所演讲的介绍。
11.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民主动自我介绍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代表候选人自我介绍或自我推销是主动参选行为,选举委员会必须大力支持,并给予认真安排。
A.安排代表候选人在有关会议上发表供职演说并回答选民提问。代表候选人也可以自行安排供职演说会,但事先须报选区领导小组备案。
B.代表候选人可在选区张贴分发自我介绍,但事先须报选区领导小组备案。
C.代表候选人可以在选区通过其他媒体(如闭路电视、互联网)介绍自己,但事先须报选区委员会和有关部门批准。
D.代表候选人可以走村串户、拜访选民、发放材料等介绍自己。
E.代表候选人演说宣传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自我介绍、本人愿望、当选承诺。
F.候选人的自我介绍费用由候选人自行负责。
G.选举日当天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自我宣传和拉票活动。
以下还有正式代表候选人见面活动和正式选举流程等内容。待以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