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理化建议及四新技术
合理化建议及工程四新应用
7.1工程测量新技术
(1)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时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养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较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2)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仪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
7.2高性能砂浆技术
(1)预拌砂浆的应用技术。建立砂浆预拌系统,以提高砂浆生产技术含量,确保砂浆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搅拌系统采用先进的搅拌设备和可靠的计量装置;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与企业资质相适应的试验室,以满足砂浆配合比设计及生产控制的要求;应用散装水泥、砂浆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以改善产品性能,降低成本。
(2)应用砂浆外加剂。根据砂浆的用途,应用能显著改善砂浆性能或有效激发矿物掺合料活性的专用外加剂,为预拌砂浆的高性能化提供必备的技术保障。
(3)应用高性能砂浆。采用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的双掺技术,改善砂浆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从而改善砂浆的施工性能;改变胶凝材料组成及水化产物,改善砂浆中气泡质量,从而提高砂浆后期强度和使用耐久度;改善砂浆粘结性能,能与多种砌体很好粘结,不起层、不空鼓;改善砂浆的集体稳定性,提高砂浆的抗裂能力,较少甚至避免开裂。
7.3数字化施工技术
(1)数字化施工模拟仿真技术:数字化施工模拟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施工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力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使用模拟仿真技术,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选择和优化,计算相应工况的应力和位移,通过定量研究得出科学的施工方案。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低成本的试验,降低风险、展示其成效。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筑设计是否合理,能提前发现施工中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强化措施。
(2)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时结合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管理理念,给予面向供应连的管理思想,把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和各个环节纳入一个紧密的供需体系中,依靠计算机对供应连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各增值流进行设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精确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能及时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快速高效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服务于企业决策、生产、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平台。
(3)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含义是对企业现有的经营过程(包括企业的管理过程等一切过程)进行彻底的重新构思、根本的重新设计和重新实施,尽量较少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形成一个合理的新过程,时企业在成本、质量、效率和服务等方面有一个显著提高。再造后将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于新的业务流程,使各方面的施工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和传播,最终为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创造可能。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往往时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4)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智能化可视监控系统。由布置在施工现场、生活设施、关键生产部位的多台摄像头组成的智能化的可视监控系统,可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和提高施工质量。
7.4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1)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软件,要提高到经营管理与决策水平。企业应用电子计算机不用停留在统计汇总、报表和文字处理上,应积极推广单项管理软件,并逐步向管理集成软件系统过渡。当前,企业仍应积极推广工程投标和工程造价、网络计划编制、财务和会计管理、计划统计、劳动力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文档资料等单项应用软件。
(2)推广施工工艺控制软件,提高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水平。当前应推广钢筋优化下料、模板CAD设计、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计量、混凝土成熟度测量、支撑结构设计以及试验室数据的自动采集软件等。在部分施工现场中推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图纸管理、竣工图纸绘制、设计图纸现场CAD放样等。
(3)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要逐步加入国际互联网,做到资源共享。除要求普遍加入国际互联网外,对使用计算机较好的企业还应推广企业北部信息网,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和工程项目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4)推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当前国内的先进企业在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已经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工作流程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要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使企业的管理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7.5施工节约技术措施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加强施工放线的复核工作,减少施工放线的误差所造成的损失。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交叉作业所引至产品损坏的返工损失。
(3)加强对各类模板的管理。模板拆除后及时现场保护,并涂刷隔离剂,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完好率。
(4)认真实行现场工料核算制和限额领料制度,做到收料数量准确,限额领料,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理。
(5)加强各类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使材料能保证量足质量好,实施计划指导生产,合理组织科学安排避免一切返工、窝工现象。
(6)材料堆放应严格按规定,为使用方便,避免材料堆放混乱,造成误工误时,影响使用。
(7)严格计量工作,确保施工资源投入量准确,不浪费。
(8)加强管理,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以及充分发挥项目班子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措施。
(9)工资管理:搞好工资管理首先抓好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减少窝工现象,劳动力的计划安要合理,防止重复用工,并派专人负责工时管理。
(10)采用先进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进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7.6新技术应用
(1)在现场采用散装水泥,可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2)采用先进工艺“塑料薄膜法”养护,用养护液喷洒在桥面上,养护液成膜后可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利用混凝土本身水分进行自我养护,经我公司几年经验,采用此种方法养护效果好,既节约劳动力,又有利于环境卫生。
(3)组合内支撑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组合内支撑技术是建筑基坑支护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在混凝土内支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支撑结构体系,主要利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截面灵活可变、加工方便等优点,其具有以下特点:
适用性广,可在各种地质情况和复杂周边环境下使用;施工速度快;支撑形式多样;计算理论成熟; 可拆卸重复利用,节省投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周围建筑物密集,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较大,周围土质情况复杂,施工场地狭小,软土场地等深大基坑。
7.7降低成本措施
(1)加强和制订材料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材料的收发工作。
(2)才俩派堆放整齐合理,避免重复搬运,严禁堆放混乱造成浪费,根据工程工作计划、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进场时间,减少材料占地面积。
(3)认真做好水泥等易潮材料的管理工作,防止受潮硬化造成的损失。
(4)通过设计、方案比较,进行施工优化组合,同时尽量采用新材料、新
工艺、新技术,来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第二篇:四新技术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交流会汇报材料
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在省公路局、交通集团的大力支持和交工集团的正确领导下,顺畅养护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兴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研究探索或引进养护“四新”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顺畅养护公司近年来的“四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四新”技术应用情况
顺畅公司一直致力于养护技术的发展,通过紧紧瞄准高速公路的养护需求方向,以路面养护和结构物加固为重点,遵循技术经济原则,深入研究和开发新技术,解决目前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推动养护技术的新发展。近几年,根据浙江省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的特点,公司系统地掌握了病害的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和效果检验的整套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公司技术团队对沥青路面的病害机理,不同结构层的力学分析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各种科研、课题和QC活动,对路面材料性能、结构组合和方案策划、制定养护对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累。通过参与大量的课题,公司在技术上厚积薄发,把这些成果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已逐步推广成为一项项新技术,部分新技术已编制成工法、专利和国家标准。
(一)以材料、结构组合研究为方向,深入研究路面车辙,解决山区长上坡路面车辙病害。
针对杭金衢新岭隧道口K46+080-K46+736(衢向)长上坡病害,选择以剪应力作为控制沥青路面破坏的力学指标,运用摩尔-库仑定律,根据材料不发生剪切滑动应具备的条件是:τ≤C+σtgφ。为了提高材料的粘聚力C,采用高粘度天然湖沥青TLA和SBS改性沥青组合的复合改性沥青;为了提高混和料的内摩擦角φ,中下面层采用中粗粒式密级配ATB-25沥青碎石;三层结构层混合料中均掺加纤维,提高抗车辙能力。
该方案实施至今,经历的7年的重载交通考验,无任何的车辙和路面破坏,大大降低路面维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2007年,该方案还成功地推广到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大梁山隧道口路面车辙处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公司还参与了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对山区公路长上坡路段车辙形成机理、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技术和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杭金衢和甬台温高速公路的长上坡车辙处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被评为2007年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
(二)以NovaChip®超薄罩面为抓手,积极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目前,路面应对的环境越来越严酷,道路养护与保值已逐渐成为道路行业的重点和难点,NovaChip®超薄罩面是一种具有快速施工、耐磨耗、噪音小、排水性能好、造价低的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2009年,公司在省内率先引进了NovaChip®超薄罩面技术,并购买了具有 同步洒布乳化沥青和摊铺沥青混凝土的福格勒S1800-2摊铺机。NovaChip®是一种使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粘层NovaBondTM 与断级配改性热沥青混合料NovaBinderTM 同步洒布摊铺的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同步洒布摊铺技术,使热的混合料NovaBinder摊铺在NovaBond上,在高温作用下,NovaBond中的水被气化并产生压力,吸附部分泡沫化的乳化沥青通过混合料空隙上升,最终形成4-5mm的防水粘结层,形成强大的粘结力。
超薄磨耗层NovaChip®具有快速施工,孔隙大、透水性强、减少雨天行车水雾、降低行车噪音,薄层罩面、降低养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特点。2009年,公司在杭金衢金华段 K152+797.19-K153+780.19衢向 及 K154+282-K155+437.69衢向实施了NovaChip®超薄罩面试验,该试验路经过3年运营,至今路况良好,未出现任何病害。2011年9月,公司在杭金衢高速公路组织了浙江省NovaChip®超薄磨耗层现场推广会,与会省厅领导一致肯定了超薄磨耗层技术,其简单、快捷的施工工艺,在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养护上具有明显优势,是当前高速公路解决路面表面功能下降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以薄层铺装等多种新工艺为组合,成功完成钱江三桥主桥面加铺工程。
2006年4月,钱江三桥维修进入桥面铺装层施工阶段。根据当时原桥面沥青铺装层出现了较多的拥包、车辙、坑槽、裂缝、翻浆等路面病害,水泥铺装层和沥青铺装层之间呈无粘结状态情况。公司从 加强层间粘结和结构层材料着手,在省内率先引进抛丸机对桥面进行抛丸处理(打毛和除浆处理)、热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技术,提高桥面的防水粘结能力。根据厚3.0cm AC-10沥青混凝土薄层铺装要求,合理地选择级配、沥青胶结料,采用天然湖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混合的复合改性沥青及掺加聚酯纤维等技术措施,顺利完成项目实施,至今经历5年大交通流量的考验,桥面铺装层无任何的破损,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业主的高度赞扬。
从技术上分析钱江三桥薄层铺装:首先混合料是典型的间断密级配形式,既抗高温,又抗水损害;其次掺加了天然湖沥青,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是有积极作用的,对沥青胶结料的长期抗老化能力也是有效果的;第三掺加聚酯纤维,对抗高温和抗水损害具有双重作用;第四薄层结构设计合理:由于薄层AC-10是建立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基础之上,两者模量相差太大,这对面层的抗剪特性是不利的,但从剪应力峰值在结构层厚度分布位臵看, 峰值约在距路面顶4.0cm位臵左右,由于AC-10只有3.0cm,那么剪应力峰值通过防水粘结层转移到了水泥铺装层,AC-10成功地规避了剪应力峰值,这对薄层沥青铺装层是有利的。
钱江三桥大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期间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为了能够更好推广这项技术,公司主要技术骨干编写了论文《钱江三桥桥面沥青薄层铺装工艺探析》,并发表在《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上。
(四)以研究交通部西部课题项目为依托,开展钢桥面ERS技术 的推广应用。
2009年,公司参与了交通部西部课题项目《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技术研究》,ERS钢桥面铺装技术是世界上三大钢桥面铺装技术之一,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EBCL环氧粘结碎石层可有效解决桥面铺装界面的抗剪问题,施工简便。
(2)RA05冷拌树脂沥青混合料整体化层耐高温、耐水损、耐疲劳,以RA05做平台SMA层易施工且不滑动。
(3)EBCL+RA05+SMA13的新型组合铺装结构,防水防腐可靠,铺装层受水损坏的危险大幅降低。
(4)树脂沥青组合体系铺装对施工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具、苛刻的工艺要求。
(5)树脂沥青组合体系属国内自主创新技术,材料供应可靠,综合造价经济。
(6)树脂沥青组合体系结构施工及养护时间短,后期维护方便,维护费用低,表面的SMA层独立于整个结构,可铣刨重臵,综合经济高。
依托于ERS课题的研究,2011年,公司独立完成了嘉兴乍王公路焦山门桥钢桥面ERS所有结构层的材料试验、设备工艺研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通过该工程的实施,系统地掌握了钢桥面ERS施工全套技术。2012年,公司参与了绍嘉跨海大桥钢桥面ERS实体箱梁试验,通过对不同结构的施工,采用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对 ERS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2012年,ERS钢桥面课题研究成功地进行了交通部的验收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同年,我公司成功承接了之江大桥的钢面施工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准备中。
(五)以主动加固桥梁为指引,开展体外预应力碳纤维布技术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CFRP桥梁加固往往采用被动加固的方式,为了充分发挥CFRP的高强度,我们采用预应力CFRP的技术,加固方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预应力碳纤维布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是在桥梁梁板等结构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只是性能减弱及安全度下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补强与加固处理,达到提高其承载能力、恢复其工作性能及延长其正常使用年限效果的。2008年,公司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淮海工学院等单位进行了《预应力碳纤维布技术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研究。
课题通过理论和实践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布技术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粘结层性能、动力特性、低周重复加载性能等,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桥梁设计要点,并在杭金衢杭绍段实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良好。
2010年8月,经交通厅科技处组织相关专家鉴定,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公司技术人员对《预应力碳纤维布技术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成果总结编制形成了“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并被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批准为2011年 度公路工程工法。
(六)以橡胶沥青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浙江省橡胶沥青路面(湿法)的应用研究。
橡胶沥青具有的优越的路用性能和良好环保的价值,是当下沥青路面研究的热点之一。2007年,公司与杭金衢、金丽温公司合作,承接了浙江省交通厅科研项目《浙江省橡胶沥青路面(湿法)的应用研究》。课题选用优质的40目大卡车废胎胶粉,参照交通部橡胶沥青应用指南配合比设计,并将填料全部用水泥代替。2009年,课题组分别在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的罩面养护工程中实施了橡胶沥青路面的铺筑,主要的结构形式有:罩面路段: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或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厚3.5-4.0cm橡胶沥青ARC-13砼;隧道“白改黑”路面:在原水泥路面上铺筑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厚3.5橡胶沥青ARC-13砼。试验路段实施后至今良好。
通过橡胶沥青的课题研究和应用,我们剖析了水泥在橡胶沥青路面中的作用:
1、提高了路面的水稳定性,水泥与沥青中的酸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粘附性较强的结构沥青,增强了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2、提高了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在营运过程中,橡胶沥青路面中的水泥得到了逐渐硬化,从而使沥青胶浆变硬,提高了胶浆的劲度模量,从而大幅提高了橡胶沥青AR-AC13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一般类型混合料不能全用水泥替代矿粉,因水泥掺量过多,易造成沥青胶浆变的更硬,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变脆。而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因橡胶粉与基质沥青不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其橡胶沥青中尚有 大量橡胶颗粒存在,此橡胶颗粒在混合料中实际上也起到了填料的作用,增加了路面的柔性;水泥填料取代矿粉,在硬化过程中增加了橡胶沥青路面的刚性。橡胶沥青和水泥共同作用组成了“刚柔相济”的橡胶沥青路面。
课题经专家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根据课题成果,我们编制了浙江省工法《湿拌法橡胶沥青ARC-13混合料路面施工工法》由浙江省建设厅文件 浙建发【2008】271号发布。2011年,由我公司参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公路工程 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成功发布,标志着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正式走向推广应用阶段。
(七)以提高改性沥青质量为目的,开展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应用研究。
改性沥青中的SBS含量的多少一度是影响我省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随行业竞争的加剧,聚合物SBS售价的提高,一些厂家为了追逐利润,生产时以改性沥青的极限指标(物理性能)作为质量控制的尺度,存在减少SBS用量或添加其它低价代用材料的倾向;另一方面对改性沥青监管的技术手段是以物理指标检测为主,无法从SBS的含量上进行定量地控制改性沥青质量。
在省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公司申请了《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应用研究》的课题,建立一种能准确、快捷地测定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红外光谱方法,使可以从分子结构的层面上对改性沥青中的SBS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SBS改性沥青标样 的配制,方法误差范围的确定,方法的通用性验证等一系列试验,对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测定可在5小时内获得检测结果,测定误差不大于5%,实现了性沥青中SBS含量的快速、精确定量测定。
本课题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课题研究,公司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并编写了一本指南《浙江省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测试指南》。本方法的建立,为准确测定SBS含量奠定了基础,由此获得交投集团2011年科技成果二等奖,2012年被交通厅确定为的交通系统推广技术之一。
(八)以快速养护为方向,开展高速公路养护成套技术应用研究。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具有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重,封道施工社会影响大、安全管理压力大等特点,并要求及时、快速、高效、优质养护,为此,有必要研究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的快速养护技术,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养护管理方针。2006年,我公司承接了省厅科技计划项目: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快速养护技术研究。项目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车辙、裂缝、翻浆及桥梁伸缩缝破损等病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提出了快速修补的技术措施,创新了坑槽修补凿缝开槽、路面裂缝处治工艺,引进并开发了多种先进养护设备,根据各养护路段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设备组合方案,为机械化快速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课题于2008年7月鉴定,成果水平为国内领先。2010年,课题获浙江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九)以低碳养护为方向,开展高速公路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道路建设应采用环保型绿色建设材料,减少材料在建设过程中的能耗。提高循环利用和再生材料的利用比例,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我们采用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技术。
就地热再生是交通投资集团的科研项目,设备采用浙江省公路局购进的森远时代再生列车,我们通过再生时代列车设备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提出了时代再生列车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与流程,并重点研究了施工关键技术、施工质量控制与工程质量验收。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步骤,主要包括原材料评价与选择、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与性能检验,通过试验分析解决了每一个步骤的关键问题,形成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方法。并创新性的采用温拌技术提高材料压实度,保证施工质量。2011年,技术人员对《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成果总结编制形成了“SBS改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法”。12月,课题通过交通投资专家验收。
2010年,我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在萧临浦拌和中心安装了RLB-2000型厂拌热再生设备。厂拌热再生技术先将旧沥青路面破除后运回工厂,通过破碎、筛分分类,并根据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碎石级配等指标,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进行拌和,使混合料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按照与新建沥青路面完全相同的方法重新铺筑。实践证明: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能够达到并保持所要求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 10 能。2012年5月25日,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萧山分公司“再生沥青砼”生产现场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实地检查,并通过公示程序,一致认定该公司再生沥青砼符合国标GB/T25033-2010《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十)以节能减排为指引,开展高速公路车辙病害浅层铣刨薄层加铺快速修复技术研究。
沥青路面的车辙处治一般以铣刨回填的方式进行,但对于深度只有0-2cm结构性轻微车辙,若没有其他综合性病害,铣刨回填的方式就显得浪费,会产生很多的铣刨费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原创性地提出了轮迹带浅层窄幅铣刨薄层加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快速处治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车辙处治效果。并围绕加铺结构、材料、设备和施工开展了系统研究。依托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段的实体工程,在加铺材料选择与组成设计、摊铺机改装和窄幅轨道式摊铺、薄层改性沥青SMA-10窄幅压实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成套工程技术。
本课题为省厅2007科技计划项目,2008年11月,课题经鉴定验收,成果水平国际先进。通过课题的实施,我们还获得了一项专项:轨道式沥青摊铺机(专利号:ZL 2008 2 0168140.X)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二、养护技术创新的下步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兴企、创新发展理念,围绕集团公司 11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对已实施的课题和四新技术的总结分析和推广工作,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政策为导向,围绕养护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引进四新技术。
建设是发展,养护是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养护政策以“绿色、低碳”为主题,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养护工程中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中做适合的再生技术,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同时,养护市场的需求是以“优质、高效”为核心,在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人文环境中,市场需要的是快速、优质的养护技术,特别追求技术的高效性。因此,我们认为,四新技术必将引领养护技术的发展。
(二)总结成功的经验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发展四新技术,关键在于推广应用。目前,好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不够,部分成果束之高阁。我们认为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根本动力在于四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能产生的经济能量,四新技术具有极高的生产力,经济能量越大,社会需求就越旺。因此,各级机构应总结成功经验技术,对四新技术作系统的整理,组织专家进行生产力评估,按照对生产力贡献大小,进行分类、分重点、分阶段、分区域进行推广。
(三)继续做好交流、培训工作。
根据“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业主单位、内部兄弟单位及省内外养护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追踪养护工程技术前沿,丰富技术储备。并依托公司技术交流会、总师例 会、质量会议等会议平台,加强四新技术的内部交流、培训。
第三篇:四新技术总结
省道311线项目“四新”技术的应用
1、沥青路面压实技术(新技术)
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碾压,为了及时完成碾压,我项目部将每台双钢轮压路机与每台胶轮压路机组对,进行联合套压,使钢轮与胶轮能够在混合料的高温状态下及时碾压,保证了沥青面层的压实度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避免了前后压路机距离远,后面压路机碾压不及时的碾压通病。
2、桥面铣刨机(新设备)
为增加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桥面现浇混凝土层的啮(nie)合,提高现浇桥面的抗滑能力,我项目购买了桥面铣刨机;它是一款是集铣刨、拉毛、清理、打磨于一体的小型多功能轻型混凝土凿毛机械,解决了现浇桥面抗滑能力不够的桥梁通病;
3、基层钢模支护技术(新工艺)
(1)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洒水(土路肩泥水)污染底基层、基层表面,保证了施工现场整洁;
(2)有效解决基层边部压实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高了基层的整体强度与耐久性;
(3)可以节约基层材料、避免材料浪费。
4、可利尔化学泥浆护壁(新材料)
可利尔泥浆粉是比较成熟的泥浆护壁产品,主要优势:(1)专业性强(主要针对旋挖钻)、价格适中。
(2)可利尔泥浆粉(化学泥浆)是速溶型的,可以直接加入孔里,形成粘度极好的泥浆液,一个辅助工即可完成制浆、加浆工作。
(3)护壁好,防渗漏,尤其对沙层具有良好的防塌效果。
(4)可利尔泥浆粉(化学泥浆)形成的浆液可以直接吸附钻屑,成孔后没有沉渣,下笼和下导管后沉渣一般不超过10cm,根据情况不用二次清孔,直接灌注砼,极大提高了成桩速度。
(5)使用可利尔泥浆粉(化学泥浆)制成的泥浆液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节省钻具。
包头市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O一六年八月九日
第四篇: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办法(制度)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
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及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施工技术“四新”技术与推广,充分推行“四新”技术的建设理念,做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结合本标段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所有参建单位。
第二章 四新技术的应用
第三条 工程技术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各专业工程施工技术“四新”技术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督促落实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项工程科技信息收集﹑积累﹑开发﹑利用及科技资料的整理;物资设备部、安质环保部和计划财务部配合工作。
第四条 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安全性,降低成本,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更高的质量,更便于管理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或与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四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1、新技术:及时参加新技术学习会、培训班、发布会或博览会等,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工程技术部组织召开研讨会共同学习新技术,并针对实际工程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
2、新材料:材料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并在研讨会上介绍,使工程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健康,污染(噪音、粉尘等)小,加工废料少,效率高的新型装饰行业迈进。
3、新工艺:组织人员学习、考察国内外的新工艺;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交流,并使之应用于工程中。
4、新设备:与国内外大型工具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产品发布,使新设备能早日投入到生产中。
第五条 围绕“四新”技术展开各项活动
1、开展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各级技术管理“四新”技术体系,完善技术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程。
2、围绕“四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技术改造、创新,拟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四新”技术工作计划并做试点工程。
3、经常进行“四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及时进行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探索研究及报道交流。由基本技术指南出发,进行不断的思考、“四新”技术,最终驾驭规范要求,超越基本技术。
4、通过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工程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推进工程快速稳定建设,并使本标段施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以“新型、节能、科技、绿色”为目标,提升全行业竞争力,使本标段工程成为“四新”应用的样板工程。
第三章 申请立项及遵循原则 第六条 为确保“四新”技术应用取得很好的成效,“四新”技术项目应及时申请立项,并遵循下列原则:
1、科技含量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
2、作为公司技术储备,必须提前安排的“四新”技术计划;
3、能确保公司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四新”技术计划;
4、工程项目急需解决的重、难点技术问题;
5、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6、有利于项目科技“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四章 四新技术项目合同条款内容填写
第七条 项目合同编号、名称
合同编号由公司依据立项文件给定,项目名称由承担单位填写,应简明、准确、具体,并且能反映出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和物证,字数不超过30个。
第八条 承担单位分工指“四新”技术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分工单位及该分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
项目负责人为该“四新”技术项目的第一负责单位总工程师。主要研究人员必须是参与项目方案制定、实施及指导的人员,并按对“四新”技术项目创造性贡献大小排序。
第十条 国内外现状及简要说明
简述国内外同类“四新”技术项目技术的先进性、成熟程度;该“四新”技术项目的研究方向、技术“四新”技术点、经济和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等。第十一条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应完整、准确地说明项目创造性的贡献内容,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 达到的目标、技术经济指标和成果形式:
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要具体、尽可能量化。成果形式是提供技术研究(研制)报告等文件。
第十三条 采用的研究和试验方法
指该“四新”技术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需要安排的研究和试验内容(不含常规试验方法)。
第十四条 研究期限与计划进度安排
研究期限指从收集资料、市场调研等工作开始,至项目研究全部完成,并提交技术研究文件期限,计划进度应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列出。
第十五条 研究经费及拨款计划
科技合同研究经费包括劳务费;原材料、燃料费;非通用科研仪器设备加工制作费(单独办理申请人);专业业务费(为研究、开发项目需要的设计、试验、检测、论证、文整、资料、调研、咨询等费用);外协费(支付协作者的费用)。填报时按科技“四新”技术合同所列科目分项填写,集团公司资助经费及拨款计划由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填写。
第五章 “四新”技术评审及奖励机构
第十六条 对于符合评审或鉴定条件的科技成果,由项目负责单位提出申请并上报有关材料,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查后,逐级上报。
第十七条 我局指挥部成立由局指总工程师领导,工程技术部等各部门部长组成的“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指挥部“四新”技术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指挥部生产经营需要,公布“四新”技术需求,指导指挥部有关机构、人员的“四新”技术工作;
(二)对指挥部重大“四新”技术项目进行评审;
(三)对有关较大、重大“四新”技术进行奖励。
第十八条 工程技术部代表“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履行“四新”技术管理日常职责;工程技术部可召集“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四新”技术工作进行指导,对“四新”技术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 指挥部设立“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工程技术部负责管理“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可利用“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对指挥部较大、重大“四新”技术活动进行奖励。
申报评审的“四新”技术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必须是已实施的;
(二)经验证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或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
(三)需附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等;
(四)创造的经济价值需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受益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各部门每月自行组织内部“四新”技术评审,并实施奖励;同时将两至三项重大“四新”技术项目报送工程部。
工程部每月将送达的“四新”技术项目进行验证、整理,并将结果提交“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
“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每三个月组织对指挥部重大“四新”技术项目进行评审,并实施奖励。
“四新”技术项目经审核通过后,可纳入指挥部有关正式制度、标准当中,由有关部门负责推广落实,并考核实施情况。
对已验收、鉴定或评审合格的科技成果,要积极推广使用,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对一些管理开发软件、中间试验等项目,经过验收后,督促其制定实施计划,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对于重难点工程项目,在制定实施性方案时,依据实际情况,指定其引进或直接采纳某项技术成熟的科技成果。
3、对于暂不使用的科技成果,应作为技术储备,妥善保管。
4、财务、物资和机械设备部门应优先安排科技成果推广所需资金、物资和设备,凡属具备固定资产条件的,应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管理使用。
5、科技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资料,由局指承担单位立卷归档,同时上报公司档案室一套完整资料。
第六章 注意事项
第二十条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立即中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一)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他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三)发现该项技术存在确认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四)发现该项技术存在有悖环境保护设计的。
第七章 四新技术激励
第二十一条 “四新”技术取得科研成功并加以推广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物资鼓励和资金奖励。
1、重大“四新”技术项目由科研技术管理委员会利用指挥部“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实施奖励,每季度奖励一次。
2、指挥部采取多样化的“四新”技术奖励方式,包括奖金、实物、带薪休假、公费旅游等。
3、指挥部鼓励团队“四新”技术,对做出贡献的“四新”技术团队实施团队特别奖励。
4、各部门每月应拨付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对评审通过的“四新”技术项目实施奖励。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四新技术应用总结
高养中心“十二五”四新技术应用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中心用“四新”技术引导公路养护的方式转变,加强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贯彻好“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养护观,大力推广应用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把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大科技对公路养护的有力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科学养护进程,力争在四新技术推广上有所突破。
一、对新材料进行应用推广
(一)路面坑洞修复剂(AC-K5)
在G30线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积极探索应用新材料路面坑洞修复剂(AC-K5)进行桥梁伸缩缝的维修。路面坑洞修复剂(AC-K5)是一种针对道路病害的水泥基修复材料,利用此种材料,既能满足伸缩缝的性能要求,又能快速便利地开展施工,维修后能够快速通车,重点解决了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维修中施工不便、养生期长、施工及养生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能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二)SPC水泥聚合物快速修复材料
在G30线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材料SPC水泥聚合物快速修复材料进行伸缩缝的维修。SPC水泥聚合物快速修复材料是甘肃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研制提出的一种新型产品,主要用于桥梁伸缩缝快速维修、桥面铺装维修以及其他混凝土工程中。本产品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聚合物+外加剂的体系。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和低温硬化性能,能经受-50℃的严寒考验,聚合物采用羧基丁苯胶乳。这种材料通过在快硬混凝土中添加聚合物等柔性改性材料,利用柔性材料的大变形能力及抗开裂能力,改变混凝土材料受冲击变形性能,同时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使之在满足快速修补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伸缩缝使用性能。
(三)裂缝贴
益路泰™高分子路面裂缝贴(又名:贴缝条、压缝带)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结合高强度聚合胎基预制组成的一种用于公路表面对裂缝进行防水处理的特殊路用材料,它能够有效阻止雨水通过路面已有裂缝浸入渗透,阻缓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裂缝贴使用时裂缝不需要进行开槽、清缝处理,只需将裂缝及其两侧按超出预定宽度10~20cm进行清扫、清理完成后,将该产品揭去隔离膜后直接粘在裂缝处。该产品具有单面自粘性、施工非常简单、粘贴后可以马上开放交通、不会发生粘轮胎现象等特点。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美观耐用、成本低廉的优点。
(四)AC-R灌浆材料
AC-R压浆胶泥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胶结材,经聚合物改性、配以复合添加剂的水泥基压浆材料。适用于各种结构缝隙、洞穴压浆。具有良好的粘结力,有利于与基层的有效附着;高流态、高渗透性,有利于压浆灌注的密实性;高膨胀,灌注胶泥在塑性状态发生高膨胀,保证缝隙填充密实;胶泥硬化后形成坚固的水泥石,不收缩、耐老化、耐水、耐中温(300℃)。适用于铰缝空脱的注浆处治。
二、对新技术进行应用推广
(一)桥梁无缝伸缩缝处治技术
BJ200接缝料是英国PRISMO公司研制的一种高分子聚合体改性沥青,它具有粘结性强、弹性大、韧性好的特点,它免除了传统伸缩缝复杂的锚固结构,与路面衔接平整,可完美地解决因接缝料缺陷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无缝伸缩缝施工流程
清除旧缝:(1)用风镐或破碎镐将旧缝混凝土清除,防止损坏路面,并清除型钢;(2)清理槽时如有旧铆钉要将它切掉,清理干净。槽底突起物要清理平整。对两边严重不平的桥缝,用快干型水泥加固化剂重做槽底。使钢板能放平整,避免因内部压迫而变形;(3)将伸缩缝内所有的残料都清除干净。
清理:(1)用刷子对槽两侧及槽底进行清理;(2)用金属磨刷打磨表面;(3)用吹风机及热喷枪将槽内清理干净。
修理:检测槽底是否平整,棱线是否完好,使用快干水泥将槽底修平整,将棱线修完好。
填缝:桥缝用75mm厚,宽度为两倍桥缝宽度泡沫垫衬条填实。将泡沫条塞入桥缝中,一定要塞紧,不能留空隙。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接缝料泄漏、钢板被腐蚀和水汽的侵入。
接缝料的准备:将外包装纸撕开取足够施工重量的接缝料加入到热熔釜。一定注意不要将材料加热至200℃以上,以免烧焦材料。应时刻注意把材料加热并保温至193℃,加热时间不得超过7小时。填底料:填底料时要有连贯性。将加热到正确施工温度的BJ200覆盖槽底,用刮板将槽底刮平。槽的两侧面也刷上一层。注意要将整个槽底密封,要看不到先前的槽底。在清理干净后要立即密封槽底。如果要推迟密封槽底则应在再次施工前用热喷枪进行再次清理。目的是清理灰尘和烘干水分。注意不要对快干水泥加热过度。
铺钢板:将宽度0.2m、厚度0.6mm的钢板铺在桥缝上。钢板的长度根据需要确定。在钢板上钻孔, 用钉子钉入海绵垫衬条固定钢板。
石料准备:选择15mm-20mm碎石,加热到不低于150℃,不高于190℃。用手持室红外线温度计监测温度。
材料施工:接缝料实行分层施工,每段长度为3到3.5m,进行下一段的施工时应把两段的连接处加热至BJ200熔化,否则两段间会出现连续性不好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裂痕的出现。每次倾倒后用耙子将石料刮成不低于20mm不高于40mm的厚度。在石料上倾倒BJ200:用刮板将BJ200均匀的覆盖在石料上,要使每个石头间没有空隙,石头不外露。等BJ200将石料间气泡排出。然后按一层石料一层BJ200的步骤层层铺盖。直到倾倒的接缝料离路面只剩下20到30mm。表层混合料:在表层倾倒BJ200和石料的混合料,槽中央倾倒物要略微凸起(约10mm高),这样压实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凹陷。石料和快速加热到推荐温度的BJ200加入到旋转着的搅拌机里混合。继续加入BJ200直到所有的石头都被包裹住。密封胶和石料的比例约1:5。快速将混合料倾倒于接缝处,刮平,比相邻的路面要高出约10mm。压平:用平板振动夯将表层压实与地面齐平。
最后压条:在离边线4-5cm的路面上覆盖两条胶带,用于表面防水、防污染物,保证接缝处与路面接合均匀。用V形桶装规定温度的BJ200通过刮板盒倾倒于槽面及两边胶带上,填充石料间的空隙就可以。刮平,在表面撒上干燥的加热到130~140℃的砂子。
(二)公路桥梁伸缩缝快速修复技术
利用新材料路面坑洞修复剂(AC-K5)和 SPC水泥聚合物快速修复材料进行伸缩缝快速修复。桥梁快速修复技术施工流程 1 清理旧缝
(1)用风镐或破碎镐将旧缝混凝土清除,防止损坏路面。混凝土破碎凿除旧时注意做好深度控制,只凿除后浇筑的混凝土,不得破坏梁体端部混凝土和钢筋,以免影响梁体受力或预应力损失;(2)用刷子对槽两侧及槽底进行清理;(3)用吹风机及热喷枪将槽内清理干净。植筋及钢筋焊接
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预留槽的清理工作,将槽池底面、侧面清理平顺整齐,槽内不得留有松散块或破碎块,检查预埋钢筋是否有缺失、松动、断裂等,如果钢筋缺失,先在合适位置打孔,用吹风机将孔内清理干净后,植筋应采用植筋胶或环氧树脂,钻孔植筋深度不得小于15cm,植筋钻孔时注意不要损坏梁端钢筋或造成梁端砼掉块。有松动断裂的钢筋均要逐个逐点进行焊接,保证钢筋完整牢固,由中间向两端补焊,每处焊缝长度不小于40mm。3 填缝
桥缝用泡沫垫衬条填实。将泡沫条塞入桥缝中,一定要塞紧,不能留空隙。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伸缩缝失效。混凝土浇筑
(1)钢筋种植及焊接完成后,二次清理槽内垃圾,不留任何残留物,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并将间隙堵塞;(2)浇筑前应用塑料布铺在缝两侧路面上,以保证混凝土不污染路面,原沥青混凝土接茬啃边的应先用沥青混合料修补平齐,在梁端口用聚乙稀泡沫塑料片材作为模板作为端模设立,要求泡沫板安装紧密并将缝隙塞严实,以防止漏浆。(3)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配料,不得使用含泥受污的碎石、砂等选择合格材料,控制水灰比进行下料搅拌;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搅拌时可加入适当的早强剂,以减少养生期,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尤其是型钢下的砼,需振捣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4)混凝土振捣完成后,用抹板搓出混凝土内的水泥浆,分4.5次按常规抹压平整为止。这道工序应特别注意平整度,混凝土面略低于沥青路面的顶面1mm为宜。(5)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混凝土配合比的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质量。5 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应在其表面覆盖麻袋进行洒水养生,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小于4-5小时;养生期间应做好防护或封闭措施,由专人进行交通管制,在桥头两侧设立指示、警示标志,严禁车辆及行人通行,确保伸缩装置两侧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开放交通。安装胶条
养生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安装橡胶条。安装橡胶条安装前应再次对缝内杂物进行清理,以免杂物夹在缝内,影响混凝土的伸缩性。橡胶止水条安装应平整,长度适当,并做到整洁,外表美观、顺畅。橡胶带安装时首先将润滑料涂抹在型钢槽口内,采用专用铁撬捧将橡胶带装入型钢内。7 清扫现场
清洁路面,恢复原貌,将垃圾杂物堆放到指定地点。安装完成后,对伸缩缝周围沥青混凝土进行清理,保证其清洁、无污染、无损坏。
(三)梳齿板式伸缩缝 梳齿板式伸缩缝施工流程:
(1)放线、开槽清缝: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压实数小时后,待沥青混凝土完全冷却至常温后即可根据防撞护栏和分隔带上的构造缝中心标记,画出槽口边线,紧接着进行第二次放线,确保槽口边线准确无误。用沥青混凝土切割缝机对铺好的油面层进行切缝,切缝边口应整齐无缺损,切缝间的沥青混凝土用风镐凿除。将槽口内临时填料清净。用高压水冲洗槽口和构造缝内残留的杂物。
(2)清理构造缝:桥梁施工中,特别是现浇桥面钢筋混凝土和桥台背墙浇铸的过程中,经常有水泥混凝土漏入梁端与梁端、梁端与桥台之间的缝隙(简称构造缝)中。为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对构造缝内的垃圾应彻底清理,保证梁体自然形变。构造缝的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过大过小都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注意事项:
① 不能将槽口以外的沥青混凝土破坏(包括破角和抬起)。
② 打挖工程中不得破坏桥梁主体。清理出的垃圾应堆放在距离缝区1米以外的地方,并在底部铺设防尘防水雨布,防止污染路面。打挖所产生的沥青应清理出场地。
③ 如因前期工程的缺陷和损坏,导致伸缩装置安装槽区内的梁端、台帽等需进行修复和处理的,业主方应指令按设计方案(或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方案)进行修复和处理。
(3)检查槽口和预埋钢筋:安装前应对上部构造端部及护栏间的空隙宽度和预埋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对于预留槽口间距离较小的地方用风镐凿除,清理干净,安装伸缩装置的槽口预留宽度和深度都要符合业主的设计要求;预埋钢筋的间距、预埋深度、外露部分的尺寸要符合规定。遇有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
(4)整理钢筋:认真检查预埋钢筋,发现有预埋位置与设计不符或已发生变形、出现裂缝和折断现象的,需及时校正并按焊接要求补焊,以满足预埋钢筋尺寸的要求及安装装置的要求。
注意事项:
对预留缝区内漏埋或损坏的预埋钢筋,需采用Φ16种植钢筋进行种植处理。
(5)伸缩装置“U”型螺栓组焊接安装
将在公司内组装好的“U”型螺栓组吊装就位,放入预留槽中。根据梁端预留缝隙,调整“U”型螺栓组的直线度、定位,使装置伸缩间隙与梁板预留间隙相对应。根据路面标高,用铝合金直尺将“U”型螺栓组顶面与缝区两侧路面调整平齐,待上述工作无误后,使用“7”字筋或“U”形筋将托架与预埋筋点焊定位。复检“U”型螺栓组的直线度、与路面的高差及间隙尺寸等,一切符合要求后,将“U”型螺栓组与预埋筋焊接牢固。如“U”型螺栓组无法与锚筋连接时,应与桥面铺装钢筋焊牢或打入种植钢筋与其焊接,以确保焊接强度。按照设计缝宽焊接安装中间橡胶条托架角钢,其顶面应略低于路面梳型板加橡胶板的厚度。
(6)支模、安装橡胶止水带及微调橡胶垫圈
使用8mm厚组合板,支在缝隙两侧角钢与预留缝间,用铁丝与“U”型螺栓绑扎牢固,再用编织袋把模板之间的缝隙塞紧。安装橡胶止水带,使用卡座将止水带装在托架中间角钢上。在焊接好的“U”型螺栓托架上,安装微调螺帽,小板每米两端各安装2个,大板侧8个支座螺栓均需安装。在微调螺帽上安装橡胶垫圈,调平橡胶垫圈,使其上表面至两侧路面高差满足,小板侧为梳型板加帆布不锈钢滑板的厚度,大板侧为上下支座厚度。
(7)砼浇注、梳型板安装
在浇混凝土之前,必须由专人复检模板是否牢固或有漏洞,以免砼振捣时发生涨模和漏浆现象。将缝区两侧1米范围内的路面清扫干净,并用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覆盖,防止浇混凝土时污染路面。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配合比搅拌混凝土。安装下支座,进行调平。浇注梳型板下砼,在缝区内喷洒适量水,砼沿两边槽区堆高,用插入式振捣棒严格按要求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待混凝土完全振捣密实后,用铁板及麻哈将砼上表面磨压刮平,小板侧以微调垫圈上表面为基准,高出1-2mm刮平;大板侧以下支座上表面为基准刮平。安装梳型板:①安装小板侧帆布不锈钢滑板,再按编号装配小板;②按编号安装大板及上支座;③以两侧路面为基准,用铝合金直尺、套筒扳手拧下螺帽使大小板高出路面1-2mm。浇注梳型板两侧砼,用平板振捣器以同样的方法把砼振捣密实,使砼面和两侧路面及梳型钢板面接平,然后用麻哈分4-5次按常规摸压平整。再次用铝合金直尺、套筒扳手拧紧螺帽使大小板与路面平齐,然后用铁板对两侧砼进行磨压修光,在凝前按需要用毛刷拉毛。清理施工现场。砼养护,用土工布覆盖并按时洒水进行养护。
(8)灌入环氧树脂
待砼强度达到后,用加力杆拧紧螺帽,在螺栓上点焊定位。上部螺栓孔中灌入环氧树脂。表面清扫干净。
(三)碳纤维布粘贴处治裂缝
梁板粘贴碳纤维布施工流程
1、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要求:现场气温低于5℃及雨天或可能结雾时应停止施工,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粘贴碳纤维布宜在5~35℃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胶黏剂的选用应满足使用环境温度的要求,施工现场应有防火等安全设备和措施。
2、混凝土基面处理和清洗 用砂轮机清除混凝土表面的劣化层,有裂缝的部位要先处理裂缝,修补材料将混凝土表面的凹凸部位修复平整,如有毛刺,应用砂纸打磨。找平面用手触摸感觉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涂刷底胶
首先按比例准确配制好底胶并搅拌均匀,注意一次配制量应在可使用的时间内用完,并且要及时使用,超过时间后就绝对不能使用,以确保粘结工序的质量。用一次性毛刷或特制滚筒均匀、无遗漏地将底胶涂在需加固补强的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刷、流淌或有气泡,需直、横均匀涂抹,自然风干,底胶涂布边界应不小于所粘贴的碳纤维布大小。等底胶凝胶至固化干燥后,如涂胶面上有突起毛刺或胶瘤,应用砂布打磨平顺,注意不能将底胶打磨穿,如胶层被磨损,应重现涂刷,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底胶固化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若涂刷时间超过7d,应清除原胶底,用砂轮机磨除,重新涂抹。
4、粘贴面的修补
当发现粘贴面上有凹入部位,应用找平胶修补,保证粘贴面的平整,以确保加固效果。待找平胶指触干燥后,才可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5、在待加固的混凝土表面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确定碳纤维布的位置;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尽可能不要搭接,如确实要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搭接位置宜避开主要受力区,裁剪的碳纤维布必须呈卷状妥善摆放并编号,下料用量应以当天能用完为准;根据粘结胶的标准用量。计算出所涂布面积的需用量;粘贴碳纤维布前,再次对混凝土表面试擦,确保粘贴面无粉尘;用滚刷或毛刷均匀、无遗漏地将粘贴胶涂在选定的混凝土表面,粘结胶涂布面不应小于所粘贴的碳纤维布的大小,须做到胶体不流淌。
6、在已涂好粘结胶的混凝土表面铺覆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的铺覆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构件上由左至右有序地粘贴,并以滚筒挤压贴面,使碳纤维布与胶充分结合,同时用专用胶辊和刮板在碳纤维布上沿纤维方向施加压力并向一个方向或从中间向两个方向滚动碾压,排除气泡,但不允许来回反复滚动。在整个粘贴过程中,应即时观察贴片是否粘贴密实;
7、涂刷表面防护胶
在粘贴碳纤维并形成复合材料凝胶固化后,在复合层表面采用毛刷和刮板均匀涂刷表面防护胶,形成防护层。
8、表面涂装
用水泥砂浆和107胶混合,涂刷于碳纤维布表面。
(四)化学灌浆加固铰缝
化学灌浆铰缝加固就是将铰缝造成一个密闭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有效运用高压灌浆设备,将一定的化学灌浆料(聚合物灌浆料、环氧树脂等),灌入铰缝缝隙内,使其迅速扩散、胶凝并固化,恢复两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进而有效恢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化学灌浆加固铰缝施工,可以在不破坏原结构、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解决了桥梁空心板间铰缝渗水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空心板之间的铰接力,从而提高桥梁整体性能。
化学灌浆加固铰缝用的材料主要有AC-R7灌浆胶泥、P.O 42.5水泥、AC-K5以及饮用水。封口用材料比例为水:AC-K5:中粗砂=1.2:1:1,注浆用材料比为水:水泥:胶泥=0.5:1:0.1。
化学灌浆加固铰缝施工流程
(1)使用AC350桥梁养护机对铰缝进行基面处理,彻底去除铰缝两侧松动混凝土,以及盐渍与污物。
(2)铰缝封闭与端头堵头设置;使用封闭剂或者裂缝封闭胶对铰缝进行封闭,封闭期间,如有必要,可以考虑上部交通半幅通行。如果铰缝间隙较大,则采用加工铁条封闭的措施封闭。对于每条铰缝两端,则根据其铰缝间隙大小,设置堵头。堵头高度要求达到梁高度的70%左右,以保证高压灌浆的端头填充高度。
(3)钻孔并埋置注胶管;根据铰缝的宽度大小,选择是埋置注胶管或注胶针头。注胶管针对于较宽的铰缝缝隙,而针头适用于较窄的铰缝。根据预埋注浆设施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钻孔尺寸,埋置好后,再次对埋置的预埋件进行封闭处理。
(4)压力灌注膨胀胶泥或低粘度裂缝胶。待封闭胶硬化后进行灌注施工。如果铰缝较宽,选择灌注膨胀胶泥,如果铰缝宽度较窄则灌注低粘度裂缝胶。灌注过程中应当保持足够的压力,以及足够灌注。
(5)割掉多余的注胶针管或者胶管,修饰好铰缝的线性。
(五)加强横向链接力处治单板受力
通过加强空心板间企口缝之间的横向链接,抑制、减小企口缝之间混凝土的横向拉应力,增大两侧板梁间的摩擦力,实现铰缝剪力的传递。处治单板受力施工流程:
(1)上部定位与安装槽开凿:在桥面上对应铰缝的位置开凿锚夹板安装槽,槽口大小以60*40cm为宜,深度开凿到空心板顶面为止。
(2)基底找平与锚夹板安装:将安装槽内杂物清理干净后,用AC高强砂浆进行找平后安装锚夹板,确保锚夹板安装平整稳固。
(3)下部锚夹板安装与紧固:安装下部锚夹板并紧固,注意锚夹板安装水平,不可斜置。
(4)浇筑AC高强胶泥:待锚夹板紧固完毕后,使用AC高强胶泥,填充密实铰缝之间的空隙。必须保证中间空隙的填充密实,才能保证上下夹板与梁板竖向的同时受力、同时变行。使用AC-K6坑洞修复剂回填切除部分的坑槽,预留3~5cm摊铺沥青混凝土。
三、对新工艺进行应用推广
(一)桥梁梁底钻孔
梁板内部积水无法有效排出,导致梁板底水腐蚀比较严重,钢筋锈胀,混凝土表面松散,在水腐蚀比较严重的梁板底部钻孔,可以有效排除梁板内积水,并使梁板内通风良好,降低孔内湿度,缓解板底水腐蚀病害的发展态势。通过查阅设计图纸,避开跨径1/
8、1/
4、1/2等关键受力点,利用电钻在板底打孔,孔径控制在2cm大小,后截取pvc管对孔洞作接长处理,确保了板内养生水和结晶物的顺利排出。
(二)注胶封缝
当裂缝宽度小于0.15mm时,采用表面封闭法,在所选用裂缝修补材料及施工工艺允许情况下可采用自然渗透法,直接用橡皮滚子或滚动粉刷材料,使胶液充分吸收,且裂缝内含胶液饱满;当裂缝宽度大于0.15mm时,采用环氧粘合挤,用低压裂缝注入器将高分子树脂修补材料缓慢持续的压入裂缝中。
(三)水腐蚀处治
板梁梁底渗水腐蚀应根据构件表面的腐蚀程度,污染程度,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对表面有油污的梁底表面,先用硬毛刷沾丙酮刷除表面浮油污,后用冷水冲洗,在表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压缩空气吹除粉粒,处理后,若表面凹凸不平,可用高强树脂砂浆修补;对已碳化的旧混凝土表面,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对于露筋的混凝土表面,需要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锈蚀除去,在剔除松动的混凝土,用高强树脂砂浆修补;对于本身空鼓的混凝土构件,应将空鼓处剔除,用高强树脂砂浆修补混凝土。
(四)贴封带处治伸缩缝缝隙
利用裂缝贴将伸缩缝胶条、两侧过渡段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缝隙封闭,防止雨水下渗。
(五)粘贴阻水条
由于边梁处防撞墙设计没有考虑到雨水的影响,致使含有桥面污物的雨水倒流,先是污染边梁,影响美观,继而腐蚀混凝土,边梁外侧首先遭到破坏就是桥面雨水腐蚀造成的。对大悬臂的桥梁空心板,在悬臂边部粘贴阻水条,阻止雨水对空心板悬臂部分底面造成腐蚀。
(六)接长泄水管
由于山临、临清路段桥梁普遍存在泄水孔过短的“先天缺陷”,致使雨水沿泄水管外壁倒流对泄水管周围梁体混凝土造成腐蚀,利用镀锌防锈金属自制接长槽,对桥梁泄水孔进行接长处理。接长后,使桥梁泄水管排出的水不再对梁体泄水管周围混凝土造成腐蚀。
(七)安装泄水管
大部分小桥因设计和施工的问题,没有设置桥面泄水管,致使桥面积水无法排出,选择桥面较低位置在缘石上打孔后安装钢管,将桥面积水有效排出。
(八)接长伸缩缝排水槽
为防止伸缩缝胶条内雨水流沿伸缩缝端头下渗对梁板、台帽、防震挡块等构件的腐蚀,自创发明一种新的处理办法,用镀锌铁皮制作成与伸缩缝胶条宽度相适应的水槽,用螺丝固定在伸缩缝胶条端头。此办法解决了虽胶条完好但雨水从伸缩缝胶条两端下渗,对挡块及翼墙、侧墙造成的水腐蚀,将雨水引至这些结构之外排出。
(九)桥面防水层进口灌封胶加石屑做桥面防水层
在桥面铺约5mm厚度的进口沥青胶后再撒上石屑,相当于在原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上增设一层防水层,防止雨水沿铺装层的缝隙下渗。该工艺能提高桥面抗滑性能、避免水损害,达到保护桥面结构,防止水下渗造成梁板腐蚀,延长桥面使用寿命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四、对新设备进行应用推广
(一)手推式热喷枪
该设备主要功能是去除缝内潮气,使缝壁与灌缝材料牢固粘结,大大增加施工保质时间。该设备在雨水较多地区和寒带地区尤为受欢迎,通常在雨后的数小时内,不必等待路面完全干燥,通过该设备对缝壁除潮后即可施工;热气喷枪在瞬间产生高压高温气体对槽内进行除尘去潮,使槽内形成一个干燥清洁的粘结面,提高材料与缝壁的粘结性;同时又可软化路表面沥青,增加粘结强度,达到防尘防水效果。
(二)便携式搅拌机
该设备是一种小型搅拌机,主要由搅拌桶旋转机构、支撑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搅拌桶的下桶边外翻边的背面设有圆周凹槽,传动装置引出的传动轴端设有齿轮,凹槽与齿轮的啮合使搅拌桶水平旋转,手柄作用能使搅拌桶有角度地垂向运动,加之桶内搅拌叶的作用,搅拌物可达到充分的混合。该搅拌机搅拌速度快,结构紧凑、体积小,移动方便,特别适用于桥梁伸缩缝维修等小体积混凝土及砂浆的搅拌。
(三)高压注浆机
本机是一种螺杆增压式、有气、高压快速喷涂设备,是在借鉴德国喷涂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研制的一种集喷涂、油漆、腻子、乳胶漆、真石漆、浮雕效果涂料、防腐剂、防水材料、钢结构防火涂料、成束电缆或电缆密集区防火堵料、水泥浆、砂浆拉毛为一体的多功能快速喷涂专用设备。并配有进口欧式电机,采用先进的变速控制系统,根据现场情况调节流量大小,以达到最佳喷涂效果。该机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体积小,工艺先进,性能完善,维护简单,是目前国内最完美的一款多功能喷涂设备,适用于在桥梁养护中化学灌浆加固铰缝的施工。
随着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有效破解了公路养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瓶颈,预防了公路病害的发生,对公路上一些常见的“痼疾”进行了有效处治。单位科技含量、技术实力、机械总量明显增强,养护理念、管理模式、作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
我中心将紧密结合管养公路现状,不断加大“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推动科学养护再上新台阶,推动公路事业发展再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