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问题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问题分析
操良利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少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经济问题,这就是:经济上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生活指标,其中主要是GDP和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能够有针对性地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能够及时的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三个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具有经济生活和谐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指标 经济关系 经济矛盾
Analyze to build up economic problem within the socialism diapason society
CAO Liang-li
Abstract:Set up the socialism diapason society to resolve three economic problems within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at least, this be:want to attain to set up completely on the economy various living index signs of the 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among them is mainly GDP and per person GDP, Engel coefficient, the Geordie coefficient;Can aim at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economic benefits with various appropriate coordination;Can in time of various economic antinomy of right processing.Only resolve good these three economic problemses, the socialism harmonize the society and would hav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 economic life diapason..
Key Word:Harmonious social, economic index sign, the economy relate to, economic antinomy.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靠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建不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和谐必然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为前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是要构建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这就至少要解决与此相关的三个经济问题:一是经济生活的和谐需要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二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怎样协调,三是大量的经济矛盾怎样处理。只有解决好了这三个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不会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社会的和谐才会具有经济生活和谐的现实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达到小康社会的基本经济指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构建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必然要求达到小康社会的相对富裕。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条件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的各项指标。其中最基本的是三个指标,即达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GDP总量和人均GDP数据、反映社会整体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基尼系数。
1.1 GDP和人均GDP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学界,很多研究者都以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我国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发展速度为9.4%,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03年我国的GDP已达到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为1090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增长达到9.5%,人均GDP仍然超过1000美元,可以说,目前我国已完全进入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阶段。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动辄数万美元相比,我 1
们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6,而人均GDP却排名在100位以后。人均GDP虽超过1000美元,但我国仍然是一个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人均的概念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不能说明在农村种粮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特别是GDP和人均GDP的这个数据还远没有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里的经济更加发展,就是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用大体20年的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3万亿美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第191页)。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指标。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战略的高度认清发展的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动经济的更大发展,向GDP4.3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经济目标前进。
1.2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恩格尔定律的系数。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按这一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从1990年的54.2%下降至2001年的37.9%,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值也从58.8%下降至47.7%。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支出的比重正在下降。人们可以把更多的消费资金用来买房、购车、旅游以及教育、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因此,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从整体上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已进入小康社会,已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标准。
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节假日的购物热等,运用恩格尔系数这一标准进行与其他国家对比,就具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医疗、住房这三项开支大幅上涨,刺激居民节衣缩食也得尽力支付,甚至强化储蓄意识为将来的支付作好准备。这样,恩格尔系数即使降低到30%,也不能说我国的居民就富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经济指标就完全达到了。
1.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系数为1,表示绝对的不平均。在这一区间,该数值越小,社会的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平均;反之越大,则表明社会收入的差距正在不断地扩大。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干0.2时为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水平;0.4—0.6之间为不平均;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往往认为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的动荡。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3,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0的标准, 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5。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占总调查量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仍超过0.45,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标准,一方面说明我国现阶段进入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指标即基尼系数下降到0.3—0.4之间的标准尚未达到;另一方面也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因为:不能以基尼系数的一般标准来看待中国。尤其是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基尼系数要放大一些才更符合中国实际。尽管如此,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的事实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这一经济问题。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和谐社会当然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但仅有富裕还不行,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已迈过3000美元大关,但却并不一定就和谐。早在1989年时,前苏联的人均GDP就有5279美元,前南斯拉夫人均GDP为3454美元,但却是**不已,都遭到了解体的命运。巴西的人均GDP早就达到了3032美元,墨西哥的人均GDP也达到5920美元,可其社会依然不和谐。可见社会的和谐还要看财富怎样分配,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怎样协调,这是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人们诚信友爱、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经济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
2.1 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
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普遍的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从而使社会结构日益丰富复杂,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数量增多。特别是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致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合理协调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支持和扶助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取缔非法收入,扩大就业岗位,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依法逐步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促进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只有妥善处理好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够有效消除不稳定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和谐。
2.2 妥善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构建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和谐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举世瞩目的,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又是极不平衡的,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之间的差距来看,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3.23比1,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中国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至少是4比1,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额是农村居民的4倍,为全世界所仅见。就区域之间差距来说,2000年东部、中部和和西部地区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7.3%、25.6%、17.1%。2001年,东部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而西部仅有610美元,西部地区人均GDP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8%。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合理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又要在坚持东部快速发展、中部崛起的同时,有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利用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来逐步扭转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这样,对于构建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和谐,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是十分重要的。
2.3 妥善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区的环境受到缓慢、持续的破坏:湖泊、江河、湿地面积在缩小,沙漠化、荒漠化在加剧,生物物种不断减少等。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生态
环境的恶化已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原因是人们在追逐当前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长远利益而有意无意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破坏、对抗关系的时候,自然总会以特殊的方式威胁人类;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祥和、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的现实情况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中大量的是经济矛盾。所谓经济矛盾,是指在人民经济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由于局部经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当时社会经济矛盾的主要表现作出了一些重要论述,如: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统筹兼顾和适当安排问题、节约问题、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等。我国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矛盾。
3.1 现阶段经济矛盾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把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归纳起来,现阶段的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中央的全局利益同地方某些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地方同地方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经济发展与就业不充分的矛盾、社会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矛盾、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矛盾、经营者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经营者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侵权和经济合同履行中的矛盾、金融领域中的欺诈行为引发的矛盾、乱收费和乱摊派引发的矛盾等。由于经济矛盾通常具有复杂化、利益冲突化、容易激化、处理困难化的特点,所涉及到经济利益关系的人众多,又易于扩散,因而往往具有一定的尖锐性。如果经济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的正确处理,一些局部矛盾就容易扩大为全局矛盾,一些非对抗性矛盾就容易演变成对抗性矛盾。如此,人们就谈不上诚信友爱,社会就不可能安定有序,也就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不在于有无经济矛盾,而在于能否及时发现经济矛盾,正确、妥善地化解和处理经济矛盾。
3.2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江泽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稳定压倒一切》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解决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要靠深化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新矛盾,要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积极地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妥善加以处理”(《中国青年报》1998-12-24)。因此,正确处理经济矛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现阶段来说,经济矛盾纷繁复杂,涉及领域广泛,而每一领域中的矛盾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因此,解决这些各不相同的矛盾,就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好不同的矛盾。通常可用经济手段的方法(包括经济调解方法和经济竞争方法)、行政手段的方法、法律手
段的方法、深化改革的方法、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等处理经济矛盾。各种正确处理经济矛盾的方法是互相联结、互相作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经济矛盾往往是多管齐下,既要作说服教育的经济调解工作,又要寻求法律手段;既要以行政命令处理矛盾,又要让市场自身去解决矛盾。
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宏大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靠经济问题的解决、经济生活的和谐是不够的,还需要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协同共进,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02-26.[2]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Z],学习出版社,2003:191.[3]卫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述要[N],人民日报 ,2005-07-15.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
第四篇: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irst question is on feet, soli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ach work, and strive to build a people-oriented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 striv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fair justice organizations.Keywords: socialism and harmonious society, points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开拓进取,创新实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1、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紧密相连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一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2、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
应该是互利互惠、共进共生、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
3、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传承人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是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1、“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20多年来,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不管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化,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的变化,都表明,一方面,上述各个社会领域都得到的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一方面,20多年的进步和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举世瞩目,全球公认,与此同时,也付出了种种代价,一些代价还非常沉重。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为背景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过程,那么我们在主观上必须自觉地树立这样的深层理念,并在行动上自觉地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缩社会代价。
2、双赢互利的理念
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具体说来,也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
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理念,不仅符合符合现代性在当代进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精华的东西的继承和弘扬。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1、坚持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
参考文献:
[1]王艳华 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探讨
[2]陈前银 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邓伟志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
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等问题。
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怨沸腾。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教育方面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在农村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社会方面监督管理
目前,在社会方面,一个总的形势是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信用观念淡漠,因此,加强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意识也是商业诚信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
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
4、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5、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6、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⑴)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⑵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⑶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⑷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⑸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⑹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党、利国、利民,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我们要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光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