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发言1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作为第二期干部培训班的代表在此发言。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武汉工程大学“第三期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又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拉开了序幕。在研究生团委和研究生处老师的支持帮助下,研究生会的同学们勤奋扎实不辞辛苦的工作中,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已经成为在校研究生服务同学提升自我的最好的空间和平台。经过研究生会前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今日的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已发展成为广纳学校各界精英服务广大师生的团结统一的集体。六十多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汇聚于此,六十多双真诚明亮的眼睛凝聚于此,六十多颗昂扬向上的心灵融汇于此,共汇成一种奋发拼搏的精神和信念!
研究生会的干部们是组织策划活动的中坚力量,是联系广大师生和研究生处的坚实桥梁,研究生处的领导们时刻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壮大,为了提升我们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写作能力,提升我们的服务意识和自我价值,研究生干部培训班作为一个传播知识的媒介,培养人才的摇篮,为每一届进入到研究生会大家庭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新知,提升能力,创新思想的生动课堂。
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要想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压力下立足,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在学生干部光环照耀下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需要和挑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在今天看起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往往我们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的积累和学习。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是正确的,积极的、仁厚的,我们都应该欣然学习、接受和吸纳。希望在座的、蓄势待发的有志青年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谦虚的去学习、交流并共同进步。满招损谦受益。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怀着谦虚谨慎的心态珍惜眼前的机会,向培训班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管理的艺术,组织策划的能力,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希望各位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大家!
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篇: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11月28日,**工业大学研究生处组织开展研究生干部培训班,有幸参加了这个培训。
培训分上下午两部分进行,上午为理论学习,下午为野外素质拓展训练。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寓教于乐。此次培训活动从内容和意义对于我本人来都说是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也是终生难忘的。
上午理论学习,主要有四个内容:
一、校党委常委章云副校长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干部的主题讲话。
二、**博士团团长、华农营养学博士刘玉涛博士幽默风趣的做了关于学礼仪提升个人素养、会管理指导社团活动的讲座。
三、校团委副书记张育广漫谈研究生骨干的素质要求。
四、刘怡军处长关于研究生干部培训班的讲话
听了以上四位领导各有特色的讲话,并结合个人理解和干部工作实践经验,我认为做好一名研究生干部必须要具备以下一下基本要素。
第一、理想。研究生干部要有一个积极心态、崇高的理想。正如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中,说过“在青史留名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向往”,研究生干部更应该如此。
第二、素质。研究生干部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作为研究生干部,是一个人素质提高的机会和舞台。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丰富,但切不可忽视个人素养的提升。爱因斯坦说过,当把所有学过的知识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这并不是说素质是凭空产生的,反而更好的说明素质是始终伴随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升华,最后积淀下来的产物。研究生干部要多学习、多积累知识,提升个人素养,才能在社团活动中担当重任。
第三、交流。交流改变人生,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内基高斯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由于他的专业,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理技巧。这说明交流的重要性,研究生干部面对的工作不是本人,而是一大批高素质高才能的研究生,只要善于交流的人才能更容易展示个人的才华,从而有机会从其中脱颖而出。
四、团队。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个人的才华,很大一部分还需要团队的合作,特别是研究生阶段,这个阶段是知识储备和人脉拓展同时进行的关键阶段,要相信团队、依靠团队、融入团队,在团队中树立威信,这样才能在这团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有思想才会有行动,有行动就会形成习惯,有习惯就会升华为品格,有品格必将铸就人生。认真做好一名研究生干部,永记“主动、勤奋、开拓、承担”八字准则。
第三篇: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商学院12研管理一班的崔鹏飞,很荣幸能够代表各位研究生干部站在里发言。第四期研究生干部培训正式开班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对深切关怀我们的领导、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培训基地。
同学们,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来自不同的部门,但是现在我们走到了一起,就是为了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到了研究生这个层次,我们都是从本科走来的佼佼者。在工商大学,我们掌握了丰富专业知识、前沿的学术理论,整体素质丰富了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提高素质、掌握技能。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我相信,我们全体学员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集中培训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勤恳的作风投入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圆满完成这次学习培训任务。
为此,我作为本次“学生干部培训”的代表做出以下几点要求:
1、认真对待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玩手机的好习惯。
2、认真学习本次培训的课程,并通过交流和实践树立自己的廉洁自律意识、职业规划意识。
3、要做能力的模范、让大家认可我们的能力,这是做学生干部的基本的要求。在此次培训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与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作为学生“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怀着一腔热血,以高度的责任心踏踏实实地完成各项工作,绝不辜负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信任。
最后,借用此次培训的主题与大家共勉:
扬我工商启航之帆,圆我学子成才之“梦”
在这里预祝本次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各位同学学有所得!谢谢大家!
第四篇: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
“四个要素”提成效
力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
近期,我有幸参加第一期X干部专项培训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从X月X日开始,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X个月的学习,X月底又赴X大学X校区参加集中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现场学习观摩,对抓好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路。X月X日开始,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堵点、痛点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在组织、理念、体系、服务四大要素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收获汇报如下。
一、从“四大困境”破题,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短板
(一)组织困境
调研中,我发现基层组织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基层组织架构还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2020年7月,X化纤将员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限移交到社区,但是失去了原“国企包办”模式的硬性约束后,许多党员和居民开始与基层党组织、社区“脱钩”,社会治理对象由高组织化转向低组织化,导致组织无序。同时,在农村许多党支部呈现老年化和空心化,以X镇蔡湖村党支部为例,50岁以上党员超过一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三成,仅有的一些年轻党员更是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此外,社会治理牵涉部门众多,由于缺乏组织的有效统领,各部门各自忙于条线任务,未能高效整合各条线力量,造成了执行和运作过程的碎片化。
(二)理念困境
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治理的内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虚化。思维“人治化”。一方面,不少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去年山西洪洞县一村民家土灶被村委会用水泥封平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村委会的乱作为,折射出社会治理中的“人治”惯性。另一方面,群众法治观念落后,部分群众习惯于“托人情”“找关系”,X镇信访科在接访过程中,也存在少数群众来访前习惯于先买一包“办事专用烟”,而非寻求法律帮助的情况,更有极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反映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自治“空壳化”。当前不少群众自治组织徒有虚名,这种现象在城镇老旧小区较为突出,如X某小区居民构成复杂,缺乏公共意识,对自治组织漠不关心,难以实施自主治理。除此之外,不少基层单位“越俎代庖”,过多地插手自治组织事务,大部分镇(街道)对下属的村(社区)有严苛的考核管理,忽略了自治组织的自主权。
(三)体系困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权力边界模糊。推进社会治理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必然要求,其有效实施又依赖于公共权力的扩大,二者间天然存在矛盾。X镇就有群众要求公开本组村民的特殊人群信息,当事人则认为此事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提供,由此引发矛盾。二是参与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提倡政府积极作为,很多人却将此理解为“大包大揽”,比如当前一些乡镇敬老院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大多由政府开办,收费价格未能市场化,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够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影响了治理效能。三是科技支撑无序。当前各地社会治理网格平台app参差不齐,比如临近扬州的X市部分区用的平台不同,扬州市虽然统一运用省级平台,但是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并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服务困境
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重点以网格化为主要支撑,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然而基层事务繁多,工作人手不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上的问题。网格设置较粗放。按照省政法委规定,城市社区网格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超过2000人的农村网格不在少数。巡办分离不到位。目前,X市网格员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网格与村干部工作时间互相挤兑,更导致网格员同时负责事件的巡查发现和最终办结,促使村干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服务效能跟不上。由于网格员时间、精力有限,致使服务打了折扣,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及重点群体的诉求,X市六合区曾有一独居老人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这就是网格走访不到位、不常态所导致的。
二、从“四大要素”着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组织现代化为根本保证,优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
1.筑强组织“引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落实基层党组织直接责任,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一是强骨干,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下派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治理培训,合理设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最低年限,逐步提升相关待遇,营造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守阵地,全覆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三是当表率,以党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党员带动群众,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打破条线“壁垒”。今年,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条线“壁垒”问题的一剂良方,应当深度推动各单位思想上融合、行政上整合、工作上磨合。一是整合治理力量。在改革中,原社会治理条线的综治、信访等部门被统一整合到社会治理局,但是市直属的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旧独立在外。因此,应加强属地管理,赋予镇(街道)对驻镇直属单位一定考核权限,并从上级层面加大部门之间联动,确保工作有力有效。二是整合网格力量。以X镇为例,原本城管、综治、安监、派出所等条线都设立了网格,应将其深度整合为依托村(社区)划分的综合网格,同步整合网格员队伍,统筹负责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三是整合执法力量。在机构改革中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承接了部分上级下放的执法权力,也承担了不少执法压力,可以在便于基层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下放权力,提升执法实效。
(二)以理念现代化为实践路径,推动德法并重、三治融合1.强化自治基础。一方面,激发主体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点,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实惠,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
2.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大讲堂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村民法治意识,改善乡村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3.强化德治引领。以X镇为例,积极弘扬正能量,利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引领文明新风尚。挖掘德治文化,充分挖掘家风等优秀德文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以体系现代化为活力源泉,促进主体多元、协同共治
1.政府权责明界化。以维护民生权益为底线,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治理工作中公私领域的界限,合理缩小政府权力范围,防止政府越界。同时,为政府越界行为的矫正提供法律依据,明确相关补偿措施和标准。此外,应当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创建一个沟通渠道和缓冲地带,引入更多治理主体,担负起政府权力退让后空缺的部分公共职能。
2.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域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指得是政府要在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应当积极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政府向其购买社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妇女儿童活动、老年人供养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信息公开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3.智能技术高效化。在确保平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尽量统一管理规范,简化操作手续,优化服务功能,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并将平台推广到群众中,让平台成为群众反馈诉求、监督治理成效、畅通干群联系的桥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平台数据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社会热点,构建数据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以服务现代化为价值基石,落实民生为本、服务为先
1.精细管理增效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部署,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要求,精心划分网格。如目前X镇按照要求,将网格重新划分为X个,同步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全科社工等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同时,精细开展工作,学习X市“社区特色品牌服务”工程,推广网格“微治理”,精确记录居民信息,梳理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先进网格。
2.巡办分离显作为。为确保巡查工作的专业度,可将网格员由县区统一招聘并分配,由镇级层面进行属地管理和考核,专职负责网格内事件办结以外的工作。在基层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网格员兼职与社会治理条线无关的基层工作,但仍需以网格巡查工作为主,以保障问题前端发现能力。属地社会治理部门负责统一收集居民非警务类诉求,并分配到职能部门,督查问题办结情况。此外,探索将问题上报功能下放到居民手中,由网格员进行初审后交职能部门办结,进一步强化信息采集能力。
3.规范服务提水平。推动精细化网格治理、落实巡办分离模式,其目的归根结底是提升服务水平。当前网格服务除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外,包括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网格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诸多方面,更应强化思想教育和推进服务规范化两手抓,提高网格工作质量。可参照X市江北新区做法,由镇(街道)一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规定每日网格服务提供数量,同时制定不同服务类型的每月最低服务次数。以X镇为例,可规定每名专职网格员每日需录入至少X条服务记录,每月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等记录不少于X条,矛盾纠纷调处记录不少于X条等。此外,由镇(街道)一级进行服务质量审核,由县区一级进行复核,从而确保网格工作质量,真正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三、从“四大建设”发力,提升X社会治理效能
对于乡镇来说,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迫在眉睫,也是必须之举。2021年,X镇将着眼组织、服务、法治、功能四大重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一是组织建设实效化。提早谋划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并着重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培训和历练,打造一支基层社会治理“铁军”。二是服务建设效能化。以“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创建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网格中矛盾调处服务水平,同步细化网格积分奖励、巡办分离、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三是法治建设制度化。推进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业务用房规章制度,落实村每月法治培训制度,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四是功能建设实质化。深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实质化运行镇综合指挥调度中心、镇为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充分衔接各职能部门,落实网上派单转办、专职坐席员等机制,系统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第五篇:德育干部培训班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在这美丽的夏日的早晨,我们相约在这里,有幸成为槐荫区中学德育管理干部研修班的学员,我们深感幸福和荣耀,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份幸运来自于各级领导对我们每一位学员的关注与期待以及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衷心感谢教育 局领导对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关爱和呵护!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从学校德育特色工作观摩入手,领略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接触德育专家思想、理论的精髓和更多有效的方法策略,让我们在交流中分享各学校优质的德育管理模式,在交流中反思自身活动的实效性,在交流中监督、检验、获取创新的活动形式。相信通过借鉴模仿,释疑解困,智慧分享,必将激活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隐性知识,促进实践性智慧的传播、分享和创新,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我们全体学员的同成共长。
我们将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此,我代表全体学员决心做到:静心思考,潜心学习,用心感悟,真心交流,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将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确保顺利、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老师们,期待着我们能够借助这次培训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与心心相印的朋友,一起以今天为新的起点,为我们自己的成长,为我们的学生、为我们槐荫教育的发展担当一份责任与道义!最后,祝各位领导和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