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4:4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

第一篇: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

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

■相关链接:

2008年4月16日,为了改革科研运行体制、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且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打造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科研平台,推进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经学校党委行政研究决定设立工程研究院。

工程研究院是集钨、稀土、铜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分析测试、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现有包括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内的五大研发平台,江西稀土工程技术研究院、赣州稀土设计院两家公司、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个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拥有专职研究人员28人,其中更不乏一批像“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国务院津贴人员、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近年来,工程研究院创新运行机制,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加强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基础性研究,开展特色突出、市场前景好的工程化研究,已经在一些重大项目的研发、重大成果的培育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日前,我校科研工作方面又传捷报。由我校与江西铜业集团、中国瑞林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铜工程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该中心是我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以来组建的第一个企业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据我校副校长、工程研究院院长杨斌教授介绍,铜工程中心的成功验收是我校科研工作的又一新起点,对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实力有着巨大推动力,这些成绩得益于我校有一支高水平且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拥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科研平台。同时,这也是我校设立工程研究院四年以来,科研工作者凝心聚力、破浪扬帆结出的成果。

在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校工程研究院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成立工程研究院以来给我校科研事业带来了哪些改变?记者深入走进我校工程研究院,寻访了这个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之路。

以特色争优势 科研平台功能逐步显现

“2009年底,我校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以此为契机对我校科研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10月,由我校申报并获省教育厅立项的„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会在工程研究院通过论证,这标志着我校在省内渐居该领域主导地位”、“2012年9月,我校与江西铜业、中国瑞林公司联合组建的铜工程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是诞生在我校的第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我校工程研究院从成立之初就紧紧围绕铜、钨、稀土等特色领域,努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地、校企双向性合作,并逐步拓展合作领域。近几年来,工程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功能,不断探索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模式,深度和广度都逐渐得以拓展,先后与江西铜业、江西钨业、赣州稀土矿业、紫金矿业、福建金鑫钨业等大型有色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开展了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如今已形成了“校地、校企一体”深层次的交互性合作关系。

有了特色如何争得优势?杨斌说道:“我们力求加强与地区、企业的合作,搭建更多校地校企一体化或双主体型的、互动性强的深层次合作平台,寻求更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其中,由我校相关科研工作者参与的由赣州稀土公司承担的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财政部连续五年支持4亿元的“江西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规划的编制,如今已经完成了编制《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设计规范》和《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工程研究院正积极筹划建立稀土矿山绿色提取仿真系统、稀土分离冶炼模拟实验室的工作。现如今,在工程研究院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像产学研及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以及创业孵化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在2011年里,工程研究院获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纵横向科研合同经费1201.4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8篇。以创新谋发展 运行机制初见成效

创新是一个队伍的灵魂,作为学校专门的科研机构,年轻的工程研究院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的新思路。

“科研工作因为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量的伸缩性很大,再加之科研人员的种类较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分工、大家工作侧重点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工程研究院率先在全校实行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繁杂的考核有了量度的标准”,杨斌说道,“实行科研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办法较好地调动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营造了有利于优秀

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如今工程研究院正围绕“钨、稀土、铜”等特色研究领域,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新路。四年来,工程研究院先后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江钨控股集团合作组建了赣州稀土研究设计院、江西稀土工程技术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成为两家集团公司科研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我校在钨和稀土领域形成良好的科技开发合作伙伴关系、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校在南方离子型稀土研发领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由甘肃省白银有色集团出资300万元在我校建设的“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又以该实验室为平台,向甘肃省发改委申报并获批了两个项目,这是我校第一次与大型国有企业深度合作取得的深层次成果,为我校争取到了5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该次深层次合作被称为我校深入探索与创新大型国有企业深度合作方式、运行机制创新的典范。“应用基础创新基金项目在实施管理中不断创新模式,引入监督机制;建立起了由申报(辅导)评审、过程监督、项目验收、绩效评估等环节构成的科学管理流程”王海宁说道。为了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加强工程研究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力度,从2010年起,工程研究院设立了《应用基础创新基金》,每个项目提供2万元经费支持。到目前为止,第一批项目已经通过验收,第二批项目正在实施,其中第一批基金资助的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5篇,承担科研项目6项,并培育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由此看出,创新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要不断创新,我们才有未来。”这是工程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喻金平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校办企业,创新中心既不能够在成熟的领域赚钱,又不能走社会企业套路,要肩负起将新技术推广并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唯有不断更新企业从事项目和企业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更加适合市场的机制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学校的科研平台和服务窗口,四年来共完成了9000个样的检测,为校内师生优惠及免费检测费用达60余万元。现在的分析测试中心承担了大批量的赣南稀土检测业务,为地方科研建设贡献着力量。

以项目育人才 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成立工程研究院就是要打破陈旧观念,建立起公平竞争、能进能出的管理模式,促进全校科研力量的整合与互动,使我校科研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工程研究院一直以引进人才、锻炼队伍为抓手,大力引进符合工程研究院发展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同时,以项目带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工程研究院培育、做优大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杨斌介绍,四年来,工程研究院始终注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目前已形成轨道交通及电子材料开发与成型工艺、非煤矿井环境灾害控制理论及技术、高性能铜合金加工成型技术、矿山岩石力学及工程、钨冶炼及精深加工技术、数字矿山研究及应用等稳定的科研团队。

“工程研究院一直坚持用重大项目带动队伍建设”。工程研究院以杨斌教授所带团队获批的国家“863”项目为契机,在稀土、钨等领域得到了难得的、高水平的锻炼队伍、培养骨干科研人员的机会,现如今工程研究院所有教师已参与到相关项目中,为提升科研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工程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谱写了基调。

“建立起公平竞争、能上能下的管理模式,是为了切合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的、公正的择选优秀的人才”杨斌说道。

“科研教师的流动,在客观上引起了竞争,活跃了学术氛围,打破人才固定的陈旧观念,建立动态观念。”工程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相对来说并不多,如何使我校各项科研事业不断发展,并不断更新观念,建立新的科研队伍管理模式,整合全校的科研力量,而工程研究院则很好地扮演了促进全校科研力量整合与互动的角色。

四年来,工程研究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120余项,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0余项,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等10余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工程研究院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凝练了以钨、稀土、铜等战略性资源为特色的学科方向,开展了以采矿、选矿、安全、环保、冶金、材料加工等为重点的创新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船要远航需要不断扬帆破浪,未来摆在工程研究院面前的道路是不平凡的、充满挑战的。当谈及工程研究院的未来时,杨斌说道,工程研究院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锐意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追求工程研究院新的辉煌,做大项目、出大成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江西一流、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郭伟、王立鹏、黄亮、张梦萦)

下载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破浪扬帆再向前———我校工程研究院四周年特别报道(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