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情日记4罗=
“双联”展望
11月1日晴 2012年即将过去,“双联”工作也进入了一年的倒计时,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收获也有忧伤。但作为双联干部,我们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对于我们包挂的榆树井村,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依托特色产业促进发展,积极在引进优质葡萄品种上想办法、下功夫。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在促进劳务输出上做文章。努力帮助联系村贫困户开展劳务输出,结合我局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优势,强化对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多渠道、多门路的拓宽培训平台,提升劳动技能,有计划的组织联系村的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和外出务工,有效地提高家庭收入。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捐款“输血”,购买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提高联系户“造血”能力,联系户不脱贫,输血不停止,真正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大对示范户致富先进经验的宣传,引导贫困户积极向示范户学习,吸取经验做法,制定发展计划,早日脱贫致富。
第二篇:民情日记7.5罗
民情日记
7月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下午,我们在梁书记的带领下,又一次去榆树井一组“探亲”。天气非常炎热,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分头行动。我和张升年、梁书记共同去了几户。可能由于天气热的原因,加上最近农闲,很多农户都在家。通过和农户交谈,我们得知今年全队相对种植较多的孜然收成普遍较差,而且相当多的人去青海格尔木挖冬虫夏草,有一部分人没挣到钱,还有少数人赔了钱,真可谓“内忧外患”。看到他们愁眉不展的脸,我们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又去房屋后面的地里看了一下,看到我们捐助购买的葡萄桩一个个在地里挺立,一株株葡萄苗努力向上窜,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串串还未成熟的葡萄晶莹剔透,娇艳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我们的心里又踏实了许多。
在回家的路上,梁书记指出,干部下去开展帮扶一定要有针对性,有些是帮,有些是扶,决不能走一走,看一看,送个红包就完了。对于贫困户,要着眼于“造血”,一定要让老百姓学会自己去脱贫致富,而不是只依赖政府等靠要。要从这个方面帮贫困户去想主意,谋划一条切合实际的脱贫致富的路子。
第三篇:民情日记5.18罗=
用“心”帮扶
10月20日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不适合干行政工作的人,生性老实本份率真,说话做事表里如一,不会转弯抹角,用地方土话来说是有些“木”。今年全县开展 “二对一”帮扶大行动,作为一般干部,我一直疑惑:我这等“木”人能去做什么?项目、资金、技术是肯定没有的,就算勒勒裤带送一二百元,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作为必须呆在办公室的干部,就算一年下去走三五次,又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何谈感动群众、走进群众心中?”
这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一段疑惑,其实,这样的疑惑也存在于很多普通干部中,我就曾经有这样的想法。自从开展双联活动以来,虽然我也贡献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做了点该做的,但总感觉缺点什么。崔腾信家中见到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作为基层的一般干部,虽然我们的力量微薄,哪怕是只做好了一件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交流,真心去帮助,真心去改变,或者去与他们谈谈心,或者为办事群众给予指导,群众们只要理解了我们,就会欢迎我们。有网友曾经说到,“结对帮扶不是一道一笔挥就的轻松试题,而是检验我们干部是否和群众还保持着血肉联系的严肃问卷。”是的,乡亲们最看重的,也就是我们在这张试卷上倾注的真心和真情!
第四篇:民情日记4.25罗
民情日记
2012年4月25日星期三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早上,我们人社局一行8人在局长的带领下从单位出发又一次去了羊井子湾乡榆树井村一组。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到队长家。通过和队长交谈,我们得知我们捐款为村民发展葡萄产业购置的水泥桩已到位时心里非常高兴。还未坐稳,我们便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水泥桩堆放地,此时陆续有村民驾驶着拖拉机来拉,队长手拿本子在认真记着领取的数量,我们便立刻加入了搬运的队伍,连局长书记都亲自上阵抬的抬,装的装,你来我往,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一个个拖拉机满载而去,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葡萄大丰收的画面。不知不觉,已近正午,我们和陆续赶来的村民打过招呼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第五篇:民情日记3.6罗
心灵之旅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晴
写下这个标题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仅仅是一天的活动,会不会显得过于夸张?但我想,这一天的感受足已让我产生了心灵上的震荡,恍如石头扔入水中的涟猗。因此,它只是开端,不是结束。
3月6日,我随同人社局其他领导干部第一次来到了榆树井村一组,由于有了前期的准备,我心里多少有了些踏实。这次活动,单位从上到下非常重视,走访前的动员、安排也是做足了功夫,一看这架势,不由得生出些许紧张的感觉。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从村支书、村主任那里侧面了解了整个榆树井村一组的情况。之后我们直接去了我的联系户——崔腾信家。新修的砖瓦房让我眼前一亮,多年没去过农村,变化还真大。进入院落,看到里面还没有很好的装修,看来修建好时间不长。穿过走廊,进入客厅,我第一次见到了他们一家人。从陌生到熟悉,从紧张到放松,谈的越来越多,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国家大政方针……最后,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号码。
一天的走访,让我当前的农村状况和贫困家庭也有了一番新认识。崔腾信一家是很勤劳的,虽然是组合家庭,生活还很拮据,但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