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14: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第一篇:(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我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特制定《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试行)》。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意义

1.课程的性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

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全体学生必须参加。

2.课程设置的目的: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

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从制度上保证“研究性学习”这一活动的实施,满足学生自

主探究,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5)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课程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

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富含创造性的新型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具体办法

1.课程实施类型:课题研究类,项目(活动)设计类。我们一般

采用课题研究类。

2.课题设定:

1)学科专题性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某一学科、某一方面、某

一专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这种研究指向比较单一,易操作,适合于高一年级初步学习研究者。

2)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专题性课题研究。这种研究性学习,适合于高

二、高三年级学生,是比较高级的研究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3)课题内容设定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在自

主的原则下,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的课程并充分关注现实生产、生活,关注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关注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从中发现需要设疑和研究问题并设法去找答案,选题不易大,涉及的知识面不易广,应立足于学习、生活,应具体、可操作。总之一句话,把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作为研究学习的内容。

3.组织形式:

1)小组合作研究。3—5人组成一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教师或校外人士作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有所长,协作互补。

2)个人独立研究。由教师布置一个或学生自选一个专题,较长时

间(1—3个月)的独立研究。

3)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一个研究主

题,各自搜集材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最后完成各自的论文。

4.实施步骤:各科教师可按以下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

第一阶段:启动选题阶段(第4—9周),①第9周学校动员,使

师生明确认识,做好思想准备。②教师做研究方法指导。各科指导教师下班指导,介绍本学科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的方式方法。同时,各学科指导教师拟定1—1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供学生选择。③(第11周)教师指导选题。教师组织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如开设一次讲座,组织一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开展一次辩论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最后师生共同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④根据选题的性质组成研究小组。确定指导教师(校内、校外皆可)。⑤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步骤。⑥学校登记每个学生的课题情况并予公布。

第二阶段:指导研究阶段(12—18周),课题确定后,学生进入

具体解决问题阶

①(12—15周)调查或实验,搜集、分析信息资料。教师可作

如下指导:1)如何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如访谈、上

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2)如何判断信息资料的真

伪、优劣,选取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3)如何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②(16周)初步交流、小结。学生把通过以上过程得到的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见充分交流,达到协作互补、信息共享的目的。

第三阶段:初步形成研究结果阶段(17—18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取得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如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然后利用寒假完成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交流阶段(第二学期3—5周)。

(一)(第二学期3—4周)成果交流。交流的形式可多样化:开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开展辩论会等。我们一般分学科交流和班级交流两种形式。

(二)(第二学期5周)评价验收。①课题组自评、指导教师评定成绩。②年级总结与表彰。③编选优秀课题集。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可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试验、观测、综合、分析等方法。

四.“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与评估

1.在教导处和教研室组织下,成立由年级组长负责的“研究性学习”管理小组,本年级各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估实施,抓好过程落实工作,并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

2.管理小组要在组织、协调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班主任要在“研究性学习”管理上花一定功夫、想一些办法,要定期召集会议,同时要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 兰州五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施。

3.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校内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的教职工,图书馆、实验室、校校通网络等;校外资源如高校、科研所、学术团体等人才资源,如每学期可聘请专家作一次报告。

4.“研究性学习”管理小组和指导教师,要在学生课题研究的每 个阶段做出及时的、相应的评估,即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评估。

1)开题评估,即对学生对课题研究的设想的评价,目的是促

使学生以积极的、正确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2)中期评估。通过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

累的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及时反馈,寻求解决办法。

3)结题评估,即对学生研究结果和成果展示方式的评价。

5.鼓励课题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

6.“研究性学习”成果奖励:①奖励研究成果优异者;②奖励某一方面突出者;③奖励先进课题研究小组;④奖励优秀指导教师。并对优秀研究成果存档。

五.组织机构(此机构为课程实施机构,含选修课选课指导等工

作)

(1)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侯一农校长副组长:赵玉梅校长

吕玫书记

(2)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黑庆茂

副组长:顾九殷田 浩

组员:胡传兴张卫华金 莎杨海明余良合(3)课程指导小组

组长:黑庆茂副组长:顾九殷

成员:教研组长、教研员、班主任以及全校任课教师

(4)课程评价小组

组长:田浩副组长:黑庆茂

成员:宋峰涛王桂珍王素英朱友坤罗照勤

袁伟民

刘鑫

2010-9-15 令亚琴

杨国强郑丽青赵宇宁兰州五中教务处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福州四十中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保证2006年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活动组织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1、对学生:⑴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⑵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⑶培养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⑷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2、对教师:⑴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⑵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⑶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⑷培养科研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尝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

1.教务处——日常管理

教务处主要负责场地活动设备的组织与协调,各活动场馆的定期开放,为学生创造活动的便利条件。

2.教研室——组织与策划管理

教研室主要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的组织与策划,组织老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校本培训,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同时,从经费、设备、仪器、资料、场地、人员等方面为师生提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条件。3.德育处——保障管理

德育处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年段和班主任对活动的指导与具体管理,做好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教育,为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4.年段——协调管理

年段在年段长的领导下,按计划严格落实课程活动计划要求,协调本年级的班主任及各班级之间的关系。

5.班主任——具体管理

班主任要协助好本班级的学习动员、学习经验交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参加与报名组织工作,落实活动的常规教育等。

6.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强调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其中各课题小组中课题组长与组员合理分工,协调研究,相互促进,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模式

1、学习方式: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2、师生关系:师生合作,民主平等,学生自主,教师指导,教学相长。

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程序应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来组织,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案

1、课程设置

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采用弹性课时制。具体方案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

方案一:每一个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为5个学分,高一上下学期各完成一个小课题,高二学年完成一个大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高一10个学分,高二5个学分。

方案二:高一上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学年完成一个大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高一上学期5学分,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共计10个学分。

方案三:每一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为三个学分,必须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任务,原则上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个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高一,高二分别为6个学分,高三为3个学分。

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期共54课时。具体安排: 1~4节课,动员与课程辅导

5~18节课,成立课题小组,设计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49~54节课,成果展示,课题评价。

2、课程内容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的组织

一般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5—8人左右,设组长一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比例等,需要时与学生协商做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暂时不提倡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组建小组。

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的实施

第一,培训教育。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第二,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第三,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第四,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第五,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第六,交流评价。

每班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评选优秀课题。原则上每班“优”级课题占总课题数的1/3;“良”级课题占总课题数的1/3;“合格”级课题占总课题数的1/3。

5、课程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教研室和教务处负责实施,指导老师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负责。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评定 学分认定由指导老师提出意见,由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1、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五个方面的材料:1开题报告;2活动过程记录;3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4总结与体会;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5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如对学分认定持有异议,可提交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认定小组复议。

2、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

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研室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制度。

3、评定过程

第一 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 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第三 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第四 教研室审核,备案。

附件一:

研究性学习中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为此,制定以下规范条例:

1、教育观念要更新。指导教师应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习培训活动,更新观念,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2、明确老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角色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担当的角色主要有: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习者、研究者„„

参与者,教师需要参与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开展研究的进展情况,问题与需求,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共同参与探索之旅。

探索者,研究性学习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与教师面临的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现实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面受到挑战,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可能要求教师成为跨学科的通才,但教师必须对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有相当地了解和熟悉,唯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才能积淀深厚的素养,实现从教学匠向研究者的顺利过渡。

组织者与促进者,教师必须善于组织协调,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组织课题组的活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指导者,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如信息资料、数据的获得,分析和处理,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课题方案,结题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采访技能,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的指导。学生如何制订研究计划,研究开展所需要的基本方式,通过讲座,推荐范例,组织交流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对所制订的计划之可行性,活动安排是否周全等问题,组织学生评议,相互借鉴。

3、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人至少承担一个课题的指导任务,努力创设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潜能,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使学生的灵性和才能得以充分的施展。同时,在指导、参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掘自身潜能,促进自身发展,努力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4、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选好课题,提出扎实的资料和背景线索。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调查方法和实验设计。及时点拨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困惑,要注意循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意见供学生参考选择,并填写好每次活动记录中的导师意见。

5、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按规定程序与电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部门联系,落实使用的时间,人员和要求。如果发生冲突,需进行协调。学生需要做实验时,指导教师要事先审核学生的实验方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程及安全,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

6、教师必须指导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对学生所写的论文报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对实践中的体验、感悟或调查、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思考分析和总结。

7、学生研究活动成果的汇报交流答辩是教师指导的重点,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成果汇报进行质疑、答辩,根据汇报答辩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填写清楚课题成果评审表。

8、指导教师要写好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教案,不断总结典型案例,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不断提高。

9、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应能承担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任务,按规范要求主动做好指导工作。同时,给予学生学分认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督促整改,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作为在职教师的一项常规要求列入教师常规考核和教师职务考核的要求之中,教师指导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按10个课时计算工作量。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指导一个课题,没有指导研究性学习并完成课题计划的教师,考核量化评分扣2分。

附件二:

研究性学习课程选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题大致有以下四类:(1)知识探究型。指学生就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乃至形成学习报告。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2)学术研究。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写出学术

论文。(3)社会调查型。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对某种现象进行研究调查,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4)创造发明型。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浓度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并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最高层次。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合作确立研究课题,以下课题仅供参考。

1.福州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调查 2.中学生品牌意识 3.超市对福州经济的影响 4.现代人的消费观念调查

5.对青少年上网的调查 6.学生主页的制作 7.盗版软件调查

8.“洋快餐”对福州传统饮食行业的影响 9.我校学生怎样看待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10.修正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预防 11.中学生休闲方式调查 12.福州小吃与洋快餐

13.现代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教育投资观念 14.中小学生精神消费情况调查 15.对我校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 16.学生学习习惯形成与培养 17.图说法律

18.学生学习方式心理调查

19.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与研究 20.心理健康互助活动研究

21.关于盗版现象的调查研究与探讨 22.中学生的心理——自信心 23.电池的污染与防治

24.广告的“利”与“弊” 25.废纸的回收与利用 26.青少年肥胖诱因调查 27.福州水资源状况调查 28.电脑普及率及使用情况调查 29.全国大都市气象变化特点的研究 30.福州市区气候变暖原因调查

31.中学生对人生挫折的看法及对策 32.中学生烦恼与困惑调研

33.对南台岛旅游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34.我校及周边地区古民居保护情况的调查 35.林则徐对福州近代史的影响

36.对黄金周中福州市民旅游出向的调查 37.福州市中学生的择业观 38.福州传统小吃现状的调查

39.关于福州西湖水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40.现代人对广告真实性的看法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 41.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42.入世对我国就业情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3.森林公园植被考察

44.福州地区网吧调查 45.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46.城市污染阴晴表——福州内河水质现状调查 47.现代人的旅游观念 48.海马的饲养

49.小型真菌的培养和观摩(青霉、酵母菌)50.关于食品污染现象的调查研究 51.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

52.关于中小学作业抄袭现象的调查 53.三坊七巷古与今

54.青春期的健康性心理研究 55.中国足球发展前景 56.中学生偶像观 57.中学生减肥观 58.饮水与健康

59.西部大开发构想 60.中学生对服饰的看法 61.大小型超市间的对弈 62.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63.茶与健康

64.茶及茶文化在当今的影响

65.中国“茶”文化研究

66.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探究 67.歌唱与心理健康

68.网球的起源和发展史 69.新能源开发的途径和前景 70.走进张爱玲的世界 71.徐志摩诗歌艺术探究 72.《红楼梦》中的人道主义色彩

73.冰心和她“爱的哲学”

74.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性的冷峻透视 75.川端康成《雪国》的自然主义思想 76.《简爱》的人性觉悟与神性意识 77.“寻根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开始 78.卡夫卡作品中生存的荒谬的主题

79.《泰戈尔诗选》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理想 80.《阿Q正传》和鲁迅对民族畸形心理的思考 81.《骆驼祥子》和老舍的平民意识 82.《雷雨》、《日出》中的原罪意识

83.从《哈姆雷特》体现的为理想奋斗的人文思想 84.旅游宣传和旅游形象设计 85.旅游文化业的开发 86.人口与城市交通

87.“民工潮”的现象透视 88.透视身边生活的新词语 89.现代人的择业观念 90.戏剧的“追星族”

91.妈祖文化

92.福州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渊源 93.福州的婚宴礼俗 94.福建的传统民居 95.福州民俗文化初探 96.福州地理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2

“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过程和要求:

1、课题小组结题后,应提高下列材料:开题报告、活动过程记录、活动中收集的相关材料(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模型、音像资料、网上资料记录、对专家和导师的访谈记录等)。

2、形成成果报告,个人小组总结。课题组召开评估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3、班级展示、同学。指导教师作出评价,并评定等级。

4、重点课题可聘请专家,课题组将成果进行答辨,答辩结束,选择较好的小组。组织全年级或全校报告会,实现成果共享。

5、研究性学习领导组对每小组的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出优秀研究成果、优秀课题组及优秀指导教师。学校给予奖励。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奖励

学校在每学期期未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检查、总结。主要检查方案及方案进展情况,收集整理各项具体材料,组织经验交流。

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体验情况,掌握技能情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情况等,应纳入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作“研究性学习”课程将被列为高中毕业的重要考核科目。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及获得的奖项,与在其它学科学习取得的成果及奖项一样,将获得学校同等的奖励。

教师从高“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成果,在考核,评优,晋级评职中与在其地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成绩等效。

第四篇:高二生物研究性课程学习实施方案

高二生物研究性课程学习实施方案2006.3.1一:方案指导思想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开展以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学生通过直接体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将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扩大其视野,从而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二生物研究性课程学习实施方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1)第三周到第四周各班生物教师组织选题或自报课题,教师初审

将各班上报的课题在年级范围内进行初审(辅导教师负责),(2)第五周到第六周各班组建小组,开题论证各班组建1-2个课题小组,选择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聘请辅导教师.以班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辅导教师到班指导。(3)第七周到第十五周开展研究,导师监控以业余时间为主,各课题小组自行活动。辅导教师提供指导、监督,并注意提醒学生保留研究过程中的各类资料。

(4)第十六周组织中期报告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组织中期报告,让各课题组向全班汇报研究过程、现状及遇到的困难,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及时引导的作用,规划方案《高二生物研究性课程学习实施方案》。以年级为单位,汇报研究开展的情况。(5)第十八周成果展示,论文答辩以班级为单位交流各课题小组的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实验报告、论文的交流;以年级为单位向研究性学习小组推荐优秀课题成果,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论文展示及评比。(6)第十八周表彰先进:对优秀课题成果结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7)第十八周到第十九周课题资料的整理、总结上交年级组和教研处.附:研究性学习课题举例:1:

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2:

光照对开花植物花期的影响.3:

鱼在不同ph值水中的生长情况研究.4:

昆虫触角及其摄食行为的研究.5:

生活用水中有害生物的研究及对策.6: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的探索.7:

不同种水体污染生物净化方法的研究.8:热污染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影响的研究.9:

香烟烟雾对三龄家蚕幼虫的结茧质量的影响10:不同年龄的中学生合理饮食结构的研究.11:日常食品中常见致癌物的文献研究.12:糖尿病人的食物疗法的研究.1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危害研究.14:中学生服用营养品情况调查及其分析.15:关于dna芯片与21世纪身份证的文献研究.16:克隆技术对器官移植的作用与意义探讨.17:基因疗法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18:造福于人类的工程―分子仿生的文献研究.19: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2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卉栽培现状调查分析21:基因组计划与转基因食品开发的展望.22:濒危动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的应用.23:酸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24本地天然水源中大肠杆菌含量的测定与思考.25:农作物秸杆再生利用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26: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7:区域珍稀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第五篇:2018 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2018年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绥滨县第一小学 2018年2月27日

2018年第一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的通知》。

《通知》指出,决定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

一、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

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30个标准课时、三至六年级35个标准课时,各地各小学要按照《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及课时教学时间。在保证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总量的同时,每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或35分钟。也可长短结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 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1-6年增加了社团和经典诵读,3-6年级设置了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鹤岗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周)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国学经典诵读以及社团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各年级周课时数具体设置如下:

四、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35分钟。一、二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1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综合实践(1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3课时),学校课程(社团、经典诵读、校本课程)(5课时)共30课时。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4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6课时),共35课时。五、六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 践(4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6课时),共35课时

绥滨县第一小学 2018年2月27日

下载(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兰州五中高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

    五中岗位设置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盐池五中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一)环境保护 藍色蝴蝶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高中研究性学习选题参考

    高中研究性课学习课题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文言文虚词研究 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 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红楼梦》研究 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民俗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丰都中学研究性学习论文“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 一个中学生,通过此次的研究性学习,对我国的文化习俗有了很大的了......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历史探秘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这里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商朝王都遗......

    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范文 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范文 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公司对消费者的部分“欺骗” 与消费者知情情况的调......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农村合作医疗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员:时梦舸 摘要:本文是我们3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通过与农民过去就医方式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