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4: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按照上级精神要求,全乡开展了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农户增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下乡包村开展基层帮扶工作,现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村位于209国道西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辖两个

自然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60余户,人口1536人,全村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为5405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苹果种植,副业有养鸡、养猪和交通运输等,其中养鸡户2户,养猪户10余户,运输户30户。2009年新修建的通村路总长1.6公里,宽5米,通村路两边种植了绿化苗木

1000余株,全村街巷道硬化覆盖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

2011年新建农家书屋一个,内藏有图书2万余册,为群

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新建文化活动室一个,内有民间艺术品剪纸、书法等,设有投影仪有一台,可以给群众播放一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科技知识。新硬化广场1200平方

米,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广场内有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广场建成后,妇女朋友们每天在广场上学习广场舞,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最近,在村主干的支持下,村里又成立了女子军鼓队,现正在紧张学习和排练当中。

二、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阵地建设,实现组织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在去年的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阵地建设,在上级组织领导的帮扶下,实现了办公桌椅的配套使用,实现党员活动室制度上墙,保证了组织活动的经常性、科学性、规范性开展。

二是贯彻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工作,使群众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支农政策。对村里未硬化的巷道进行集中硬化,解决群众门前泥泞,出行不便的问题。共硬化巷道1公里,基本实现了本村巷道硬化全覆盖标准。在硬化巷道的同时,通过群众集资,干部垫资的方式,又对村委会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200余平方米,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广场硬化后,在乡文化站的协助下,在广场上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使群众在闲暇时间能够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广场硬化好以后,妇女们的广场健身操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了。村干部通过多方努力,利用新建的村委大楼,简单收拾装潢一番后新建了村级图书室一个,图书室有两名专职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归还管理,室内配有沙发,茶几,桌椅,内藏图书2万余册,涵盖历时、人文、农技、生活常识、儿童等方面,让读书爱好者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果树种植,但由于农户管理不够科学,果树间伐工作开展不够充分,果农投资过大,造成增收困难。

建议:继续实现果树间伐工程,实现果树的通风透光,创建高标准、严管理的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果农的增产增收。

2、南景村底子薄,虽然近两年村容村貌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也很大,群众反应好。但全村整体情况还和别的村有较大差距。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公益性事业发展缓慢。

建议: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保持村容村貌长久整洁、干净,努力推进南景村新农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加快本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空闲时节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品味,宣传好文明新风。

第二篇:下乡包村调研报告

“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下乡包村

调研报告

岚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索海冰

一、王狮乡阳坡坪村基本情况

阳坡坪村位于石桥山下,距209国道10公里,人口680人,165户,耕地2450亩,宜林地3500余亩,全村党员17人,学校一所,学生26人,村卫生所一所。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有大牲畜200余头,羊600余只,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出务工23人,人均收入2000余元。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通过逐户走访排查、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收集汇总了现阶段阳坡坪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当前阳坡坪村各种关系基本协调,社会基本稳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关系与矛盾趋于复杂和紧张,存在着某些不安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经调查发现,阳坡坪村矛盾纠纷有以下两类。

1、群众与村支委及干部间的矛盾纠纷。

(1)、干部作风问题。由于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政策执行上时常出现偏差,对待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人民群众反映时间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常搞高压政策或“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使小纠纷激化成大矛盾,因基层干部工作方式

1简单粗暴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基层干部与群众钓恶性互动起了双方的对立,基层群众把对个别干部的埋怨转化成对政策的不理解和对村委会的不信任。而群众的上访也让村委会把其划为“刁民”,干群关系逐步紧张。

(2)、管理职能与体制问题。基层组织,群防群治作用发挥不好。综治网络、人民调解网络不健全,组织的不健全导致在基层工作中,基层网络作用发挥不好,对因宅基地、土地、婚姻、邻里关系等引发的民事纠纷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处理。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基层群众对村委会的信任度成下降趋势。

(3)、民主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然而少数村干部在村级集体事务管理中;没有真正贯彻“四议两公开”,最多是形式上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只是个别领导开个会就研究决定了,决策的不公开极易引发村民不满,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多数形同摆设,村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多心、不放心,有意见,反映村干部吃喝贪占和财务混乱的越级上访问题仍居高不下。

2、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由于法律条文枯燥难懂,群众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邻里发生纠纷后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基层组织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从而导致邻里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不断恶化。这些纠纷纠纷既影响 着村内的和谐、村风的健康发展,也使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

群众间的纠纷主要表现为:

(1)、因宅基地、责任田引起的纠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治与村规民约、历史与现状的冲撞,村宅基地纠纷正呈逐年增多之势。主要因村庄规划不够科学与规范;部分村民法律意识较为淡漠,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主翻建或新建’,以致侵犯了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加之现在农村年青人往往不愿意与父母住在一起,某些村民在翻建房屋时,为了能让自己和父母分开居住“建新不拆旧”,形成事实上的“多占抢占”,而产生了矛盾纠纷;有一些村干部不按法律、村规民约办事,乱许口,乱批地,也造成了许多纠纷;宅基地纠纷,往往特别难调处。

(2)、因家庭、婚姻关系引起的纠纷。伴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家庭婚姻类纠纷成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婚姻矛盾逐年升级。农村伦理道德遭甚至引发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犯罪现象。

三、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征

一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类型的多样性。矛盾纠纷由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这类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调处难度大。

二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性。当前很多矛盾纠纷,由于纠纷主体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串联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许多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艰难与复杂性。过去的纠纷多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调处时当事人的情绪也较为温

和,现在的矛盾纠纷多由经济利益冲突引发,且大多发生在个人或群体基层组织、政府部门之间,有些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就找政府解决,有时将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导致个人与组织、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不断上升,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给矛盾的调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四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矛盾纠纷的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希望能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没有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结果。当事人往往采取群体围攻、上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手段,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而政府部门对待这些非正常上访事件,往往片面强调“和谐稳定”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做出过多的妥协,最后事情虽然得到解决,但却在社会上造成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恶劣影响。

四、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1、少数群众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过于片面化。

2、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3、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尤其是村一级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

4、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深入细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不大。

5、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得不够稳妥。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基层矛盾是基层政府及基层干部必须直面面对的。

(1)、加大普法力度,促使群众知法、遵法、守法。现在,我国已进入“六五”普法阶段,在总结以往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加大对普法宣传的投入。

(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缓和干群关系。在健全村务管理制度中,乡镇政府帮助村级自治组织健全村务管理制度,同时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考核,制定出相关考核办法。通过加强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规范党务、村务行为,加快基层民主化进程,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因村务管理混乱而产生矛盾纠纷。

(3)、依法行政、减少行政纠纷。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不损群众利益,从而减少矛盾纠纷,促使社会和谐。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第三篇:包村工作剖析调研报告(共)

文章标题:包村工作剖析调研报告

进入剖析阶段以来,总结分析自己前段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工作贯穿中有“断层”现象。主要表现在对主管领导布置的工作,承办不力,一些工作滞留在了我这里,没能及时向下落实。如各月报表的收集工作,村级档案的审核工作等。对其他常规定性工作,如每月入党积

极分子基本情况的采集等工作,也常常是搞突击,给人以忙乱的感觉。

问题二,对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的服务不够及时、细致。主要表现在对此项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一些工作在为当事人讲清政策、程序或大体上办好后,就交给当事人自己去跑,未能做到全程服务。如对退休工人鲁福林反映差工资一事,再到劳人局、社保局核实后,要到娘娘庄核实,但至今尚未办理,又比如对一些农村老干部申请补贴,有拖的行为,造成当事人不满。

问题三,包村工作求稳怕乱。主要表现在关注村班子团结,致力消除干部间的隔阂,但未能带领干部踏下心来解决问题、发展经济。平时对村干部要求不严,注重一起干,但忽视了指导与督导的工作,致使一些本来应由村做的工作,自己做了,结果是一方面,自己干了瞎活,白受累,另一方面,村干部长时间不在一起磨合,相互协作的意识差。还有就是自己未能做到深入到户,潜意识里认为有村干部这一层,对一些村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只停留在表层现象上,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村的机井再包。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一、工作贯穿中出现“断层”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的,在上半年党建联查以后,自己的思想有所松懈,对主管领导有依赖思想,缺乏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虽已认识,但未改正)。二是个人业务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写的能力上,自己独立撰写的材料不多。写的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站位低,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直觉和深刻分析问题的洞察力,根本原因是自己理论学习不够,平时工作中缺乏思考的缘故。三是协作工作的能力差,集中表现在自己和同事工作的摆布上,主要是自己工作思路不清,抓不到重点和关键,分不清主次和先后,由东忙忙东、西忙忙西的现象。

二、服务不细致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没有对服务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把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成了自己的本职,把为老党员、退休干部的服务当作了自己的“兼差”。再者就是自己对有些工资、福利的具体政策不甚明了,也暴露出自己业务学习的不够。

三、包村工作求稳怕乱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所包村村两委历来存有芥蒂。根本原因在自己主观上,首先是自己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经历不多、能力不强、面对所包村错综复杂的遗留问题有畏难情绪。再者就是自己组织和发动群众的能力低,村干部相对于我们来讲,也是群众,如何组织和发动他们,自己从前想得较少,未能有效的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许多工作自己一厢情愿,受瞎累在所难免。

针对自己的上述不足,决心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端正工作态度,不等不靠,工作越多越扎实、工作越累越刻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集中力量做好“两建一转”、活血联查准备和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站位,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多看、多想、多写。注重干,更注重想,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日清月结”,理顺工作思路,突出目的性、掌握阶段性。加强与领导、同事的沟通,努力提高自己与同事协作工作的能力。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熟悉自身业务。在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提高自己为老党员、退休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党员、干部提供及时、全面、细致的服务。

四是抓住“两建一转”工作集中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深入群众,解民情、识民意、集民智、聚民力,办民事,着力锻炼自己独立处理负责问题的能力,组织和发动群众的能力。

《包村工作剖析调研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包村工作剖析调研报告。

第四篇:局长包村调研报告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 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干部下乡住村帮建新农村建设,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推进我县新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就结对帮建新农村建设在繁城镇东魏村安营扎寨进行调研,在村委会听取了村支书魏北计同志对村里工作的汇报后,实地察看了村里的人畜饮水、村里的街巷硬化工程、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问收入、拉家常,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给村民解难题、办实事,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魏村基本情况

繁城镇东魏村位于县城西北部、马峪河以东,全村有268户、1000多人,其中党员有34人,高中文化以上有5人。现有耕地面积1950亩(水浇地1000亩),大型企业有4个(1个砖厂3个选厂),标准化规模养殖牛存栏210头、猪存栏300头;全村经济作物有玉米、黍、谷。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东魏村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玉米、黍、谷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玉米、黍、谷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300头,肉牛210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3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本村的1个砖厂3个选厂临时务工。

2.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东魏村有一座寄宿小学,周围几个村的学生都在这里就读,全校共六年级,专科学历的教师有13个,本科学历的教师有8个,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分别有41人、37人、37人、35人、33人、33人,共计226人。全村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共1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3.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00多人,参合率达到97%;2012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800多人,参保率75%。全村60岁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4.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高升寨到县城的县乡道路边,为一栋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为300多平米的办公室,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5.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在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强养好。二是水利灌溉设施比较薄弱。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的通电、通电话、手机信号网络全覆盖,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6.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7.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支部书记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 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员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 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34人,其中有女党员 1人,高中文化以上的有5人,50岁以上的有21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党员年龄老化。

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东魏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的温饱生活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在生产生活中任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1.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部分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污水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 接把污水排到路上,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比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3.村两委班子的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注重干一些具体工作,忽视了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对于吸纳和培养年轻干部问题上认识不够,对年轻干部的使用放不开,怕出问题,缺乏对年轻干部的正确培养和引导。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事业和综合保障部分比较健全,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创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显。

6.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如适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农民缺乏技术、销售、互助方面的依托,不敢投资,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多数不敢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7.村中还存在调产力度不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是以传统的玉米、黍、谷大作物为主,对经济作物发展不够。

四、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 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2.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东魏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建议首先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道路、人畜饮水、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要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3.加快人畜饮水和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人畜 饮水和农田灌溉困难。建议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一点”的思路,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大力支持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4.以在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扭转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村集体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

5.抓住这次帮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在不断加强农村道路养护、人畜饮水、教育、医疗保障的同时,还要抓好“一村一品”,特别在大棚蔬菜、标准化规模养殖上下功夫,实现精品农业、畜牧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生产加工的经济发展模式。

6.做好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同时还要安排好留守儿童家庭的后勤服务工作,让务工人员安心创业。

第五篇:忻州市下乡包村工作总结

按照省委办公厅 [2011]45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忻州市在继续抓好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省委袁纯清书记6月6日给全省领导干部的公开信和通知精神,积极做好领导干部包村的组织协调、相互衔接和管理检查考核工作,及时了解和上报活动开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深入推动了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精心安排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精神。今年1月份,市委作出在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决定以来,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行动,深入住点村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扶项目,解决难点问题,下乡住村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促进这项活动深入开展,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推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目标,根据省委通知精神在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基础上,实施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帮扶责任,落实了帮扶措施,以更加扎实有效的行动,帮助贫困乡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缩小发展差距,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中迎头赶上。

二、明确了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目标任务。

明确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各级各部门立足包扶村实际,着眼农民增收需要,坚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重点帮助包扶贫困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优势产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就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包扶村开拓生产增收门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十二五”末实现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提供坚实保障。

三、加强了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管理考核

各级各部门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档案,如实记录包村活动开展情况、项目实施进度、农民增收目标完成情况等。按照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有关要求,对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实行分级考核,市对市直135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县(市、区)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对帮扶农民增收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给予敦促和批评。

四、注重工作实效,收到了明显效果。结合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了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市区的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市委政府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正职17名领导干部,除2名新任副市长未定点外,其余15名领导均已到点开展工作,共到包村点开展活动次数32次,有7个包村点已制定了发展规划;市直135个单位领导有114位领导到点开展工作,共到包村点活动次数342 次,有118个包村点制定了发展规划;14个县(市区)共有223名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了住村活动,共开展住村次数640次,168个村制定了发展规划。全市领导干部共住村村数3725个,已有厅级干部15人,处级干部515人,科级干部5238人,其它人员4718人参加了住村活动,其中:厅级干部住村28天,处级干部住村1625天,科级干部住村14120天,共组织开展基层组织活动4350次;组织开展大讨论3125次,制订发展规划2853个,新上项目1038个,帮助村里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536项,形成了调研报告526个。市领导高度重视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市委书记董洪运率先重范,轻车简从,六次深入到住村联系点忻府区兰村乡小王村、合索乡北合索村和包村增收点兰村乡甄家庄村,开展下乡住村活动,市长李平社三次深入到原平市大牛店镇上阳武村、梨井村进行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座谈,共同研究,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市委副书记郑连生顶着盛夏酷暑,深入住村包点的定襄县蒋村乡簸箕仉村进农户、察民情、下地头、解民意,与县乡干部共谋帮扶之计,与广大村民共话发展之策。得知村民们家家都有香椿、核桃树后,郑连生高兴地说:“贫困山区就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市人大历经三年的截潜流引水蓄水工程已基本完成,该工程是6万亩生态园区建设的主体工程,其中实现节水灌溉2万亩,开发荒滩1万亩,保护现有草场3万亩。截潜流引水工程是解决大峪、公主、天成、黄家庄、北家岭、南关、铁家会、牛家窑8个村1.1万人的吃水困难和饮水安全的生命工程。目前已对大峪、黄家庄、北家岭、南关四个村实现了送水到境到村。今年底其余4个村全部完成送水,至此,1.1万人饮水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同时还建成管灌农田2020亩,其中高标准园田450亩,治理荒沟300亩,同时实现了仁用杏、牧草立体化种植。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梁洁来到下乡包村联系点五台县红山崖村,深入到田间地头,滹沱河畔,听汇报、察农情、访贫户,就农民增收问题进行调研。指出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红山崖要充分发挥山、水自然优势,做强花椒树、核桃树、柿子树优势产业,做大红山崖野放养鸡场规模,通过充分调查论证做好肉羊引进致富项目,大力发展山、水优势型农业,力争实现‘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的目标。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等单位领导重视,主要领导带头深入联系点,和农民同吃同住,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理民事、解民忧,走在了市直机关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前列。市农委结合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品”入户大调研活动,组织市县两级农业部门2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分别深入到全市14个县市的135个村开展住村大调研,为忻州“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有力指导。繁峙县千名干部下乡住村真扶贫,积极开展“三联四访五送”活动,即“三联”是县领导联乡,县直机关单位联村,科级单位联户;“四访”是,访乡村干部,访致富示范户,访困难党员群众,访上访群众;“五送”是: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目前全县共建立联系点193个,结成帮扶对子500余对,共走访党员群众3000余人,听了以意见建议256条,帮助群众办实事3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个,为帮扶村提供致富信息1200余条,组织劳务输出700余人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类资金300余万元,切实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干部创业氛围。偏关县采取四项机制助推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联动机制;二是配合机制;三是协调机制;四是监督机制。全市上下,掀起了干部下乡住村的热潮,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换届,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最近才明确,有的单位领导至今还没有定,所以领导包村工作还在逐步完善;二是领导包村的人均收入指标很难按照省里的规定执行,现在部分贫困县人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的村子基本是200人以下的村,都是规划移民村,人口每年在逐步减少,因此,领导干部包这样的村我们认为意义不大,有部分县和市直的一些单位就选择了一些人口多,有发展潜力的村作为领导干部包村点,人均收入远高于2500元;三是参照省里的机构,这项工作都在各级下乡办,但有的下乡办工作人员少,经费无保障,承担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下载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下乡包村增收工作总结

    下乡包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按照县、镇两级的部署安排,我确定了上馆镇大烟旺村为包村联系点,并积极投入到下乡包村增收活动中来,截止目前,增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工作......

    领导干部下乡包村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下乡包村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下乡包村工作是转变作风、历练干部、提高素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更是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推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包村工作述职报告★

    2012年个人述职报告一、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入扎实做好到村任职工作 今年3月份,到青云街道办事处望驾山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 到村以来做到注重强化班子建设......

    包村工作述职报告

    包村工作述职报告 泰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包村工作组 杨峰 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市委《关于组织实施“四帮一联”包村行动的意见》精神要求,我委党委对包村工作高度重视,经研......

    下乡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仅供......

    下乡调研报告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开展教师培训有效的前提,是高度重视且努力地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掌握教师真实的培训需求。为此,根据教育局师训股的要求,为了解目前乡村学校教师培训现......

    下乡调研报告(定稿)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暑假分队个人工作总结 当小车驶往三下乡的目的地---联盟村时,沿途的风景已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心中的喜悦在四个小时的......

    下乡调研报告

    下 乡 调 研 报 告——长岭县县教师进修学校白静萍龙凤小学现属于长岭镇中心校,位于县城北侧五公里处,除中心小学所在村小外,还包括龙凤、骆驼来、十四号、十五号等村完小,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