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管(3
杭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杭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是为提高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水平、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管控、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再犯罪、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而建立的管理平台。为规范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息管理系统由市司法局、区、县(市)司法局和司法所三级进行分级管理。各级应当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
第三条 区、县(市)司法局及下属各司法所工作人员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名由市局统一设定。登陆密码必须严格保密,密码外泄应立即更换新密码。
第四条 区、县(市)司法局及下属各司法所,应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系统。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操作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条 信息管理系统只用于社区矫正工作或经批准的司法行政工作的有关内容。
第六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在社区服刑人员办理入矫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其基础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基础信息包括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个人简历、主要犯罪事实、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同案犯以及帮教小组、矫正方案等内容。
第七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录入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时,应上传 1
下列材料:
(一)管制和缓刑: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二)假释: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假释裁定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三)剥夺政治权利: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满释放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四)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或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第八条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如日常报到、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和矫正终止等,应当按照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在信息产生的三个工作日内录入系统。
第九条 严管级、请假外出、新入矫三个月内的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他重点人员,应当实施手机定位监控。
区、县(市)司法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以将其他人员纳入手机定位监控范围。
第十条 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应将其基本信息上报区、县(市)司法局,由社区矫正科统一办理。
第十一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应由其本人签订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承诺书,明确监管要求。
第十二条 司法所对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应每日进行定位监控,抽查人机分离情况,查看其历史轨迹,掌握实时动态。
第十三条 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不按规定开机、有意造成人机分离、接到指令未在1小时内作出回应的,视作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按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第十四条 区、县(市)司法局应每日抽查社区服刑人员活动区域和手机使用情况,每周抽查司法所使用管理系统和定位监控情况。
第十五条 实施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经区、县(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负责人审批,办理手机定位解除手续:
(一)矫正期满解除社区矫正的;
(二)被裁定收监执行的;
(三)涉嫌再犯罪被刑事拘留或逮捕的;
(四)办理迁居手续,到本区、县(市)外居住的;
(五)死亡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解除定位监控的。
第十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刑人员相关信息应严格保密。违反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分。
第十七条 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作为年终先进评选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的纸质档案管理,按照《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浙司〔2009〕98号)要求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司法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接 受 手 机 定 位 承 诺 书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有关规定,本人在社区服刑期间自愿接受手机定位监督管理,承诺做到以下事项:
1.随身携带手机,杜绝人机分离;
2.手机始终保持通信畅通状态;
3.自觉接受定位监控,收到越界警告后立即返回规定活动区域;
4.接到司法局、司法所或管理系统告知后,在1小时内作出回复;
5.妥善保管手机,及时充电、充足话费;
6.手机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及时向司法所报告,并在2天内修复;
7.手机遗失、人为损坏导致无法继续使用的,由本人重新购置;
8.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
承诺人:
年月日
注:承诺书一式二份,社区服刑人员一份,司法所一份
第二篇:德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德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条 德州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是为提高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水平、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管控、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再犯罪、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而建立的管理平台。为规范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息管理系统由市司法局、县(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三级进行分级管理。各级应当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
第三条 县(市、区)司法局及下属各司法所工作人员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名由市局统一设定。登陆密码必须严格保密,密码外泄应立即更换新密码。
第四条 县(市、区)司法局及下属各司法所,应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系统。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操作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条 信息管理系统只用于社区矫正工作或经批准的司法 行政工作的有关内容。
第六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在社区服刑人员办理入矫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其基础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基础信息包括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个人简历、主要犯罪事实、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同案犯以及帮教小组、矫正方案等内容。
第七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录入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时,应上传下列材料:
(一)管制和缓刑: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二)假释: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假释裁定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三)剥夺政治权利: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满释放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四)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照片、刑事判决书、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或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
第八条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如日常报到、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和矫正终止等,应当按照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在信息产生的三个工作日内录入系统。
第九条 严管级、请假外出、新入矫三个月内的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他重点人员,应当实施手机定位监控。
县(市、区)司法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以将其他人员纳入手机定位监控范围。
第十条 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应将其基本信息上报县(市、区)司法局,由社区矫正科统一办理。第十一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应由其本人签订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承诺书,明确监管要求。
第十二条 司法所对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应每日进行定位监控,抽查人机分离情况,查看其历史轨迹,掌握实时动态。
第十三条 实施手机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不按规定开机、有意造成人机分离、接到指令未在1小时内作出回应的,视作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按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第十四条 县(市、区)司法局应每日抽查社区服刑人员活动区域和手机使用情况,每周抽查司法所使用管理系统和定位监控情况。
第十五条 实施定位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经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负责人审批,办理手机定位解除手续:
(一)矫正期满解除社区矫正的;(二)被裁定收监执行的;
(三)涉嫌再犯罪被刑事拘留或逮捕的;
(四)办理迁居手续,到本区、县(市)外居住的;(五)死亡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解除定位监控的。
第十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刑人员相关信息应严格保密。违反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分。
第十七条 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作为年终先进评选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的纸质档案管理,按照《德州市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德州市司法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接受手机定位承诺书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有关规定,本人在社区服刑期间自愿接受手机定位监督管理,承诺做到以下事项:
1、随身携带手机,杜绝人机分离;
2、手机始终保持通信畅通状态;
3、自觉接受定位监控,收到越界警告后立即返回规定活动区域;
4、接到司法局、司法所或管理系统告知后,在1小时内作出回复;
5、妥善保管手机,及时充电、充足话费;
6、手机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及时向司法所报告,并在2天内修复;
7、手机遗失、人为损坏导致无法继续使用的,由本人重新购置;
8、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
承诺人 年 月 日
注:承诺书一式二份,社区服刑人员一份,司法所一份
第三篇: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司法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
建 设 方 案
——让社区矫正工作全程智能化、无纸化、透明化管理
目录
一、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背景........................................................3
二、司法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介绍....................................................3 1 2 3 系统结构描述...................................................................................3 系统功能框架描述...........................................................................4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5
3.1 待办事项...........................................................................................5 3.2 审前调查...........................................................................................7 3.3 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读取系统.......................................................8 3.4 入矫管理...........................................................................................8 3.5 定位监控...........................................................................................9 3.6 集中点验.........................................................................................10 3.7 IVR系统..........................................................................................10 3.8 人脸&指纹身份验证系统..............................................................12 3.9 矫正管理.........................................................................................12 3.10 安置帮教.........................................................................................13 3.11 统计查询.........................................................................................13 3.12 资料中心.........................................................................................14 3.13 检查考评.........................................................................................14 3.14 系统管理.........................................................................................15
三、总结................................................................................................15
一、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中“探索运用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创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方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科技含量”的工作要求,同时应浙江省司法厅的要求,须建立起上至省(市)司法厅(局),下至基层司法所,并广泛联通监狱、劳教、警官学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的司法行政信息专网。其中,“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作为子系统,可对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活动进行严格的程序化管理,并可以对社区矫正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身份识别等。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以“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资料汇编》、《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规定》为依据。根据社区矫正管理的制度和实施的基本流程所设计。将矫正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和矫正解除相结合,整个矫正实施过程,采用数据库技术、电子文档管理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位置信息定位服务(LBS)技术、声纹身份识别技术、人脸&指纹身份识别技术,把软件和数据服务集成一体,为司法局和社区基层管理、执法部门提供一套有序、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司法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司法部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要求,结合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全市司法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建立全市司法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建立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与公、检、法、监社区矫正工作信息联动和共享预留数据接口。实现司法各级行政机关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推进我市司法社区矫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系统结构描述
网络结构图如下: 系统功能框架描述
系统监控终端设置在地市司法局、县市司法局和司法所(也可根据需要在检察院和法院等设立监控终端)。执法人员、矫正工作者等使用终端查询和输入数据。完成矫正管理工作的实施。上级司法部门可使用其终端检查矫正工作,使用统计功能对矫正对象做出正确的解矫结论。同时了解矫正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整体的功能框架图如下所示: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系统主要可分成十二大模块,即待办事项、审前调查、入矫管理、日常管理、奖惩考核、矫正终止、检查考评、安置帮教、核查核对、统计查询、资料中心和系统管理。
3.1 待办事项
待办事项功能分为待审批事项和待处理事项两大功能模块。其中待审批事项主要显示当前登录账号需要审核(审批)的各项事务,且可通过流程图指导操作,如下图:
(待审批事项)
(待处理项目流程图)
待处理事项功能主要显示各类日常工作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同时可在此直接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无需登入到系统对应的功能模块,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遗漏事项。如下图:
3.2 审前调查
由县级司法机关录入被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并指派具体调查司法所;司法所指派具体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要在7工作日内完成,有如特殊情况,可以审前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5工作日。司法所调查人员走访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村(居、社区)及其家庭、工作单位或就读的学校等调查取证,并通过系统完成《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表》;司法所完成调查后,就调查对象是否可以适用社区矫正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初步建议 并将相关调查材料上报县级司法机关进行审核、审批;审批没有问题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司法所提交的调查报告和《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表》上签署意见(盖章),送达委托机关。如下图
(审前调查信息)
(审前调查流程)
3.3 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读取系统
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读取系统主要用于矫正对象首次报到时的身份信息确认、以及矫正对象信息的规范录入,避免出错,提高工作效率。
3.4 入矫管理
包括数据录入、首次报到、身份证信息采集、入矫宣告、出境报备、心理测试(风险评估)和建立矫正方案、矫正小组等,根据录入的信息,相关法律文 书自动生成。
3.5 定位监控
为防止对象脱管,对罪行严重,经心理测试有重新犯罪苗头的,进行手机定位监控。设置三级电子围栏(一级:所属县市区、二级:所属地市、三级:所属省份),一旦当矫正对象超出安全活动范围,平台自动报警,自动备案,自动发送信息通知该矫正对象,并告知该对象所属管理员、司法所所长,以上相关县级、市级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
(实时定位跟踪)
(电子围栏)
3.6 集中点验
集中点验功能主要是对矫正对象进行突击检查时使用,上级可对下级司法所对象进行突击性的集中点验工作,防止脱管、漏管相信。
(集中点验抽查发起)
(集中点验进行中)
3.7 IVR系统
通过IVR系统实现对矫正对象的语音身份验证及电话报到两大功能。当对象 拨打虚拟网专线电话时,对象根据语音提示进行语音身份验证及电话报到的选择。如下图:
当对象选择语音身份验证系统时,系统自动根据对象注册时的信息,判断是否矫正对象本人,并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记录。如下图:
当对象选择电话报到系统时,系统根据对象来电号码,判断出该对象所属的司法所,并将电话自动转到该司法所。从而形成电话报到信息。如下图:
3.8 人脸&指纹身份验证系统
通过在司法所配备的人脸&指纹考勤机与系统结合,及时、准确的记录对象日常报到、学习教育、集中点验时间。确保对象本人到场,防止人情、违规等外界因素干扰。
3.9 矫正管理
矫正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矫正对象入矫后的日常管理、奖惩考核、矫正终止以及后续的安置帮教相关功能模块。
其中在日常管理的请假管理等,奖惩考核中,如: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请撤销缓刑等相关功能模块,矫正终止中如:期满解矫、涉嫌重新犯罪等功能模块都集成了工作流相关应用。平台对这些需要审核审批的功能实行网上审批。以减少司法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
以请假工作为例子,其整个请假流程如下图所示:
司法所发起请假流程,上报后由司法所负责人进行审核或审批,根据规定7天以内(包括7天)所长在审批结束。7天以上(不能超过30天)由所长审核并报县局审批。
3.10 安置帮教
安置帮教功能主要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已解矫对象的后续管理工作
3.11 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功能包括社区服刑人员地区统计、社区服刑人员层级统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统计、社区服刑人员越界统计、关机/欠费率统计、工作统计、志愿者花名册、监护人花名册、社区服刑人员情况统计(月表)、试点工作统计(季表)、社区矫正工作统计(季表)、人员核查核对、执法文书登记等20余类。
3.12 资料中心
为司法所管理人员提供帮助文档的下载,提供各种司法局内部文件、表格、系统软件工具的下载。
3.13 检查考评
检查考评功能主要是指:市局对县局或县局对下属司法所的日常工作进行相应的考核评分。检查考评主要包含:审前调查考核,执法案件考评、日常管理考评、考评统计以及整体的百分制考核。3.14 系统管理
主要对帐号、部门、角色、人员等进行设置管理。根据这些设置动态的调整系统的各种工作处理,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灵活性、操作的便捷性和管理的安全性。
三、总结
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 工作流引擎技术的应用,将审前调查、日常管理、集中点验、奖惩考核等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提醒,直观展现。修改、变更资料,层层审核把关,记录在案。
◆ 通过U盾对工作人员的账号及相关信息绑定。对工作人员登入系统进行身份验证,确保登入系统安全,避免非工作人员登入系统或越权操作。
◆ 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仪在对象首次报到时,直接读取身份证信息,使得对象信息真实、规范化,减少出错环节。
◆ 通过人脸&指纹同步识别系统,对矫正对象的日常报到、学习教育、请销假等需要对矫正对象进行身份确认。杜绝、避免人情关系和弄虚作假。
◆ 语音司法识别系统(又称人机分离系统),随机抽查是否是矫正对象本人在使用定位手机,防止人机分离,以便造成脱管、一定程度避免重新犯罪。
◆ 电话报到系统,将矫正对象的统一接入,再转接到对应司法所,对电话报到过程进行录音。
◆ 无纸化,所有档案材料,一并录入系统,随时查看,简单、方便。
第四篇: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一、项目说明
【项目名称】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委托单位】司法部社区矫正局
【使用单位】司法部、省司法厅、地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等近5万个相关单位。
【公司职责】北京中和志远承担了该系统的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客户答疑、升级服务和系统托管服务。
二、系统组成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基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设计开发,是全国各级司法部门进行社区矫正业务的平台,本系统能够促进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提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社区矫正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保证社区矫正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高效管理,并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掌握下级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级别,多层次的系统,系统的用户包括以下五级:司法部用户、省(区、市)司法厅用户、地(市、州)司法局用户、县(市、区)司法局用户、乡镇(街道)司法所用户,如下图所示:
三、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
四、运行情况
该系统已正式运行1年多,全国各地共5万多个相关单位使用。北京中和志远系统服务部通过技术论坛、电话、网上即时交流、现场集中培训等形式为全国用户服务,不定期进行软件的更新升级,得到了各级司法用户的好评,使中央和各级司法部门及时、全面和准确的掌握社区矫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建设工作的动态信息情况,为各级的决策和工作提供了准确 的数据和材料。
第五篇: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将会在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效率的同时,促进社区居委会工作规范化,使各级部门紧紧围绕这社区这根“线”,为社区服务,为居民服务。与此同时,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还将数字民政与数字社区建设奠定基础,在维护社区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包括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家庭与人口、计生管理、社区党建、社区档案、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服务、辅助决策等。
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基本情况主要对社区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包括社区简介、社区院楼、可支配房屋、公共设施、商业网点等业务模块。
社区家庭与人口
社区家庭与人口主要对家庭资料、人口信息档案数据进行编辑维护,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劳动力资源、家庭档案管理、家庭详细资料、低收入住户管理等。
计生管理
计生管理主要是管理居委会辖区内育龄妇女的计生情况,建立育龄妇女信息卡,记录暂住人口育龄妇女的各种计生信息,为计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资料和支持。其人口信息的数据来源是通过引用人口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主要包括常住计生、暂住计生、证书管理、人口规划等。
社区党建
社区党建是按组织机构、政治面貌和社会身份对党员、团员、干部代表、妇女委员会、工会组织等个人和组织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党员管理、团员管理、妇联管理、工会管理、党风廉政等。
社区档案
社区档案管理主要是提供了规范的文书、实物、基建、设备、会计、合同、资料汇编等扫描、管理、搜索查询、打印等功能。
社区治安
治安管理模块通过对居委会辖区内的调解纠纷、出租屋等治安信息进行
管理,规范了治安信息,提高社会稳定程度。主要包括调解纠纷管理、社会综合治安网络管理、出租屋管理、治安联防队管理、案件管理、追逃管理等功能。
社区医疗卫生
社区医疗卫生主要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管理。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政府的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有政府、企业、社团、个体工商户、志愿者等所有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或微利性的居民服务。主要有为老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优抚服务、为残疾人服务、安全犯法服务、为青少年服务、家政服务、信息服务等功能。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主要是对采集到的农村信息管理数据通过查询、汇总等多种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报表或多种统计图形进行展示,使分析的结果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社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社区劳动力现状、社区房屋现状、社区医疗卫生现状等等,辅助领导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包括标准查询、高级查询、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模板管理等功能。
社区信息服务网
社区服务网作为面向用户的公共网站,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对安全性、可靠性、灵活的可扩充性、高度的文档性以及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区信息服务网作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对外服务窗口,将政务信息、生活服务信息、联动服务信息等发布于公众,体现政务公开,为民服务的特点,同时网站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求助热线、新闻中心、在线论坛、接受并受理居民的服务请求、意见政绩、信息发布等功能,为单位和个人办理Internet相关业务,如代收代缴、办理申请业务、网上购物、网上换届选举等等一系列业务,从而更好地为百姓、为企业服务。
非功能性需求
安全性需求
基于CA的统一身份认证
系统提供CA登录及一般用户登录的方式,对于已经签发了数字证书用户,可以直接用数字证书登陆,对于需要加密、签名的文档可以根据实现情况实现数字加密与签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并结合严格的权限管理,是一个安全的应用系统所应该必备的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将实施以下措施:
对用户进行分级和分组管理机制,并使用强制访问控制规则对用户进行强制访问控制检查;
对用户访问对象进行严格的规则控制,按照用户与被访问对象的安全关系来决定其访问权限;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在用户登录过程中,除了对用户名、口令的进行识别与验证外,还将对用户帐号的相关信息进行限制检查;
系统操作日志
系统操作日志也是应用系统所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操作日志功能,系统能够定义和区分操作级别,在用户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能根据操作级别对其进行记录,为日志分析功能提供数据,及时发现安全问题隐患并作相应处理,增强系统防护性能。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日志统计功能,对诸如访问量、并发访问数等系统性能参数进行比对,以便系统管理员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性能。
性能需求
进入系统时间(成功登录后到主窗口完全显示,无CA)小于6秒,通过CA登录系统时间小于11秒。
进入各功能时间(选择功能后到该窗口完全显示)小于6秒。
一般报表响应时间小于10秒(包括查询)。如果超过10秒,需要有弹出窗口显示进度条。
按区实施后,数据存储量在性能上要按照可支持单表50万条记录以上的标准。
易用性
易用性方面要求以人为本、符合日常用户的操作习惯,尽量符合目前政
府部门的工作习惯。易用性方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系统操作方面
基于Windows的操作规范进行开发,使用户便于学习,利于理解。系统功能方面
系统功能名称、图标直接、明了,没有歧义、容易理解,让用户一看就知道要干什么。对于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使用手册,使用手册语言描述清晰、细致,尽量避免专业术语。
系统易学习方面
对于比较复杂的模块,可以采用向导操作、字符提示(如输入提示、字符限制等)等帮助提示,有利于用户的快速学习。
系统易操作性方面
系统将从人机界面友好、界面设计科学合理以及操作简单等方面重点考虑。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是指在计算机平台的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平台的性能对此变化的响应。系统可扩展性将从标准、设计、基础软件等方面来说明:
数据标准方面
系统的建造都是基于标准的软件技术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进行,对外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接口和数据交换接口,为今后的业务扩展建立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设计方面
系统基于业务组件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与开发,通过复用公司大量经过严格测试的电子政务组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基础软件方面
系统采用IBM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主要也是基于性能、容量、扩展等方面的考虑。IBM是基于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在数据库(DB2)、数据仓库(Warehouse)、中间件(Websphere)等众多方面,在行业都是处于领先的位置。IBM软件在数据量、平台、集群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数据备份
系统在系统管理中提供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的功能。由于系统中管理的数据是非常宝贵财富,系统提供能够自行设置时间段,数据能够在一定时期间隔内进行自动备份;对于已经备份好的数据库,用户可以按时间查看历史备份的列表,从而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备份进行系统恢复。
技术实现
为解决如前所述的问题,并实现相应的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业务系统可以基于市电子政务安全平台。
用报表引擎展现整个业务报表数据。
应用框架技术、工作流技术、报表技术。
以下从部署环境、支撑系统、软件架构和关键技术展开概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