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研修的收获
网络研修的收获
这段时间通过看视频学习,我感受颇多。
在刚接触新教材时,觉得不习惯、不顺手,有些难。不仅学生感觉难,对我们教师来说教着也难,也觉得新教材有些不合理,但后来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教材上的东西,都要教给学生的。老师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新教材就强调,并要求做到这一点。
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我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前旧的模式上。今天看到视频中别的老师的教学成果,深深地了解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使我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深入教学,充分备课,及时反思,适应新课改,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和学生沟通,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更多的了解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希望自己能够做的好一些。
相信在学习和实践中,老师们会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新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与网络研修同行!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第二篇: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收获
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收获
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犹如清风活水,给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小学教师看到了提高保教质量的契机,为我们小学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讲座,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网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研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网络研修项目已成为推动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
网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
三、网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
网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四、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的研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
第三篇:研修收获
韩靖华
最近在研修的同时听了几节生活语文课,结合研修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培智的生活语文就内容而言,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就教学而言,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要求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再现生活,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去感悟,去理解。关键就在这里,怎样理解,怎样感悟?那就离不开本次研修所探讨的问题——语言文字的运用。
所以课堂上必须引导我们的智障孩子多读、多说。我们的智障孩子大脑发育受损,无论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表达,都比正常儿童发生得晚一些,慢一些,所以多读又是他们说好话的基础。如果他们连书都读不好,又怎能说好话呢?弱智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思维迟钝,反应馒、口齿不清、发音困难等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说的训练,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终体现,反映了其语言运用的能力。培智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引导学生去读,去说,切记生活语文也是语文!
第四篇:研修收获
研修收获
经过为期十天的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查阅的习惯。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将会终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读书,但是,他们认识的字却不多。有些常用字,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经常遇到,他们却不认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怕浪费时间,看书的时候,只看热闹,不管其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学生必须准备工具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扫清障碍,直到弄明白为止。
2、培养学生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学习,我明白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名篇,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注意材料的积累,他们积累的材料往往要超过他们的成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教学生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3、培养写阅读心得的习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学生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要靠培养和训练,以后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研修收获
研修收获
宁湘桂
本次研修仔细聆听了多位专家和教育部官员的讲话,尤其是王树声老师的课,我反复听了多次,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来谈谈本次研修的主要收获:
一、加深了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②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③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④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⑤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让地理素养成为公民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古今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的一个常用词语。如今交通四通八达,形势千变万化,人们之间的交通联系更是方便快捷,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试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如果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哪该有多麻烦啊!曾记得有学生高三毕业后去外地打暑假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出门在外才发现自己的地理知识掌握得还太少了一点!所以现实要求我国公民必须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公民基本的地理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要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生今后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现在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有更长远的眼光,有更强的大局观,比如说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农业布局等关乎国计民生方面的决策,都要地理知识的支撑。
在日常生活方面,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比如在灾害面前如何求生,如何救人。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旅游成为很多家庭的必然选择,旅游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这跟我们的地理教学密切相关。记得有次带学生在云山考察,学生说迷路了,我就在电话里考验他们说,怎么才能顺利下山?学生猛然醒悟,说:顺河下山!很快他们就与大部队会合了!而那一届学生在读高一时,有个班的学生去望云山考察时也迷过路,最后动用了公安和消防才在深更半夜营救成功!事实证明,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3、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太强,还把这当作自己的个性,与人交往不知如何正确地去交流沟通,自以为是,缺乏合作精神。现在的地理教材中有众多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究未知的学习精神;通过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研究,通过实践掌握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掌握一些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
二、对今后教学方式的启示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地接受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最常见教学方式。学生如果能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我常常跟学生说,一个题目你如果能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出来,保证这个题目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永世不忘!很多同学也实践过这种学习方法,都说受益匪浅,尤其是拓展了他们的思路!这就说明了,与其不断地去灌输,还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当然教学方法很多,我觉得学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去填那么几个空,这不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么?如何去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贴近生活,综合实践
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更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记忆深刻。比如说讲到水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时,我用了一句关于邵阳特产的老话:武冈铜鹅邵阳鸭,桃花坪码头甲天下!学生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沸腾了,效果特别好!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很幸运,我们学校允许老师带学生去野外考察,几年来,我们把课堂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分别去白水洞、云山、崀山考察过流水地貌、亚热带植物群落、石英砂岩地貌,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意志,并提高了生存能力!
今后,我们还可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
3、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学校是信息技术教学样板校,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由来已久。新课改倡导“主体教育”、探究式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课堂设计,课件使用上主动创新,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
三、看到了“教育环境改善”的曙光
在一些对国外教育一知半解的“专家”们的倡导下,中国学生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中国教师的责任被无限放大。只要老师批评、处罚学生,“专家”、家长、网民就群起而攻之;只要学生出了什么事,“专家”、家长、网民都会异口同声说是学校的事!教师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权利,教师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这样的教育环境如何让教师安心从教?
还好,通过学习教育部长袁贵仁的讲话,终于了解到了今后学校可以制订校规,处罚学生,对一些不符合学校要求的顽劣学生,可以要求转移学习环境!也听到一些专家讲到,美国一些顶尖高中,学生的负担比中国还重。这些言论,对中国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我盼望着这些制度早日颁布,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教育权利,让中国教育早日走上正轨!
我殷切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