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工作汇报.113doc
创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工作汇报——北郊社区
北郊社区东起码头路,西至西郊路,南起县街,北至环城北路;辖区面积37万平方米,现有居民1710户,人口3965人,成立于2007年10月,居民小组25个,社区拥有门球场3个;地掷球场2个;篮球场2个;健身路径1套;兵乓球室4个;羽毛球场3个;排球场1个;文体室1个。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在县委、镇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体育局和县、镇老年体协的关心下,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立足社区实际情况,以社区为载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社区拥有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4900多平方米,人均1.24平方米。近几年来,社区相继被评为省级社区示范档案室、“ 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市“和谐社区”、文体示范社区等荣誉。现将北郊社区开展体育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把体育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北郊社区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将发展社区体育事业列为日常工作计划,把加强社区体育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于2008年3月成立了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
1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体育爱好者为成员的体育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负责。共有居民体育领导小组人员11人具体负责组织社区开展各种比赛、评比和各项体育活动。每年定期二次主持召开两委班子及社区居民体育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社区体育工作。二是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体育领导小组完善了工作职责、会议制度、体育组织的章程及管理规定、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对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会议、活动记录、照片和健身人员的档案。三是制定好计划,抓好落实。社区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体育工作,制定年度体育工作计划,使社区的体育工作按照计划要求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一年上一个台阶。落实经费保障,2008年投入体育经费
1.95万元,2009年投入体育经费2万元,2010年投入体育经费2.1万元,2011年投入体育经费2.2万元,达到人均体育活动经费5元以上。四是加强了体育组织的建设。社区结合辖区实际,设立了北郊社区体育活动点9个;拥有体育组织7个;体育骨干(志愿者)25人;社区体育指导员14名;并组织了居民体育骨干负责社区体育组织工作,在2009年成立了北郊社区排球真情俱乐部,由34人组成。
二、活动小型多样、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普及大众型体育健身活动
一是体育活动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大众健身队伍中来,社区居委会在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新增了回春医疗保健操等队伍。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举办小型
多样的比赛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我社区应居民的需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2008年3月在人民广场举办镇第二届老年运动会,6月28日在千秋广场举办邻里节社区擂台赛、趣味运动会,10月份举办社区第一届综合运动会,12月份参加湖州市老年综合运动会; 2009年4月份社区举办邀请赛,10月份参加县第二届邻里节社区趣味运动会,1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镇兵乓球、羽毛球比赛;2010年3月在镇活动中心举办拔河比赛,5月份举办北郊社区第二届综合性运动会,10月份参加镇第三届邻里节趣味运动会; 2011年3月6日在清溪体育馆举办羽毛球、兵乓球、趣味扑克比赛,9月份参加浙江省全民健身浙北片区“种文化”太湖风情体育活动,10月举办旺旺杯气排球邀请赛并参加镇第二届综合运动会和第三届老年运动会。从2008年开始参加每年8月份在人民广场举办的“全民健身走”,并每年社区联合幼儿园举办2次幼儿趣味体育活动。在组织、发动过程中,得到了社区许多退休党员、热心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和各楼群居民积极配合,组织参赛,把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到楼群和家庭。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氛围。2008年组织社区体育活动5次,参加总人数达到600人;2009年组织社区体育活动6次,参加总人数达到850人;2010年组织社区体育活动6次,参加总人数800人;2011年参加社区活动6次,参加总人数700人。共获得各类奖杯、奖状38个。新颖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广大居民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增强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同
时为社会治安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了孤独,消除了寂寞,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成为和谐社会的一角。
二是发挥社区体育骨干的作用,提高社区体育活动质量。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是提高居民身体素质的关键。因此,社区居委会建立完整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档案,随时为辖区居民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指导。同时,社区居委会将居民中的体育教师、体育干部和体育积极分子作为社区体育骨干人员,邀请他们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2008年组织体育宣传、培训活动4次,参加总人次80人;2009年组织体育宣传、培训活动3次,参加总人次70人,2010年组织体育宣传、培训活动3次,参加总人次50人,2011年组织体育宣传、培训活动3次,参加总人次60人.三、整合资源、优化设施,实现社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金和场地是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资源共享、共联共建”的发展战略,打破了资金和场地的制约,推动社区体育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整合资源,开拓体育场地。为了给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档次的体育设施和场所,社区居委会主动和德清四中、清溪小学、县委党校、镇老年体协联系,设立了晨晚锻炼点,在社区成功的实现了资源共享,社区有活动都可以到德清四中、县委党校、清溪小学、体育场和镇人民广场去举办,平时居民要锻炼和健身也可去门球场、地掷球场。二是想方筹措,保障资金投入。为了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社区居委会采
取向辖区内的共建单位求助,得到了共建单位的鼎力帮助和支持,使社区的体育活动得到很好的开展。
四、今后计划及打算
社区各项建设依靠社区广大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实现,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县、镇各级领导的关系分不开,社区将逐步健康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练出健壮的身子,使社区的文体活动及其他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北郊社区居委会将在县、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体育局的指导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及管理力度,把体育健身活动贯穿于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社区居委会和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吸收新的体育骨干,充实较有实力的技术力量,使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全面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真正做到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丰富广大群众生活,提高居民文明程度,争取把社区建设成为有着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新型文明社区。
北郊社区居委会
2011年10月30日
第二篇: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申报材料
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申报材料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文明办等7单位《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通知》,进一步推进沙河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创建第五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的通知》精神,特此申报省级体育先进社区。
沙河社区位于我市中心地段,一条铁道将所辖两个自然村长江新村、沙河新村一分为二,社区面积14万平方米,辖区内企事单位共28家,科级以上单位19家,5000多家商业网点,居民2500余户,人口8668人。社区工作者10名,开展服务范围有社区党建、社区民政、文体娱乐、社区创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区残联等。近年来,社区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不断发展和巩固社区居民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文体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打造社区品牌。通过不断努力、社区荣获了铜陵市“重阳杯”老同志棋类比赛中国象棋团体第一名;荣获市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0米、200米短跑和女子垒球比赛三项冠军,收获三块金牌;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部大众广播操比赛二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部健身秧歌比赛三等奖;荣获市企业退休人员广播操团体比赛二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武术比赛集体项目三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暨“铜锋杯”第四届武术大赛少儿基本功项目一等奖。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重视、工作有计划
社区居委会每年将体育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计划,作为社 区体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有人具体分管,有社区体育专项工作计划。每年能够研究体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年召开2--3次居民体育小组会议,调动体育骨干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二)规章制度建设
制定了社区体育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活动点章程及管理制度,使各种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点的管理规范化。具有较完整的社区体育台帐。
(三)机构、人员设置
社区居委会有居民体育领导小组,有1--3名兼职体育骨干负责社区体育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四)体育组织建设
社区体育领导小组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人群或居民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建立体育协会、活动小组或体育活动点,开展体育活动。发动辖区内的单位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拥有2--3个以上能经常开展活动的体育组织。每千人拥有1--2个体育活动点。
二、体育活动
(一)竞赛、表演活动
社区每年举行1至2次包含4个项目以上的综合性运动会。每个体育组织每年开展2--4次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近年以来,沙河社区积极参与市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参与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大众部广播比赛等。在社区的文化体育工作建设中,不断完善文体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体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体育工作站人员精心指导开展居民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社区内共有晨练点4处,配置了全民健身器材,如单杠、双杠、秋千架、健身房等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社区体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群众性体育工作,需要调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社区十分重视体育工作的宣传,通过市新闻媒体、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努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新理念,使群众性体育活动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创新活动形式。活跃体育阵地
为了让健康身上的体育生活充实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沙河社区结合自身特点,以开展经常性健身活动为主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相结合,灵活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自2007年以来,举办了社区群众性不同类型运动会共20多次,完成了近50个项目的比赛,如重阳节期间开展的老年人定点投篮、定点
套圈、自行车慢车比赛。国庆元旦期间进行拔河、托乒乓球跑步等,开展文体活动如:气功六字诀、罐操、气功八段锦、易筋筋、五禽戏等。除此之外还开展经常性的广场文体活动和科普活动,参加铜官山区首届新型气功展示会,共创和谐、和睦、平安社会。
三、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一)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与管理
沙河社区十分重视体育指导人材的培养,目前共配备体育指导教练3人,其中国家级文体活动教练1人,省级文体活动教练1人,体育骨干成员5人,每两千人拥有社区体育指导员1--2人,并建立社区体育教练员档案。
(二)发挥骨干作用
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发动体育教师、文艺工作者、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社区各体育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每个体育活动点配备1--2名社区体育指导员,每个体育组织配备1--2名体育负责人。
四、体育场地、设施配置、设施管理
社区拥有一个100--200平方米的综合性室内体育健身室,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一所“文武体育学校”、一个围棋培训中心、八块5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小型综合体育运动场;每个运动场平均拥有8至10套健身器材,室内体育健身器材18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对居民开放,并有具体措施和办法。体育场
地由专人负责社区内各体育场地设施的登记、统计、维护、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所有体育场地设施
都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不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保证社区居民日常体育活动的安全,做好各种体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五、经费保障
社区保障每年体育活动经费在18000元左右,不少于人均2元(常住人口)。主要使用方向为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体育用品和体育活动奖品的支出等。
今后我们要继续将体育活动纳入社区文体建设重要日程,立足群众、立足民间,充分发挥各类体育组织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文体站的建设,活跃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氛围,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把握社区体育活动最新动态,吸纳兄弟社区的先进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工作再上新台阶。
沙河社区居委会
2008年9月26日
第三篇:创建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汇报材料
——张家口市高新区马路东街道燕兴社区
一、基本情况
马路东燕兴社区成立于2002年7月,位于高新区东南部,北起纬四互通桥,南至火石夭,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167户,共有5178人。2011年以来,燕兴社区在高新区工委及马路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形成了“班子过硬、队伍得力、载体丰富、服务到位”的工作格局,全面带动了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二、申报理由及可行性分析
燕兴社区内居住的居民主要以燕兴机械厂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居多,约占总户数的80%。因此从人员结构上看,可以说具有一定素质和固定从业的为主。由于燕兴机械厂为方便和服务职工兴建了400平米的燕兴世纪城和1000平米的燕兴健身广场,所有配套设施都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各类便民服务功能相继到位,如健身锻炼、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一应俱全。自燕兴世纪城活动中心建成以来,这些良好的资源优势长期为我们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自社区成立以来,我们在开展文明创建过程中,把各类创建活动作为服务居民、倡导文明、培育风气、凝聚合力的有效载体和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的平台,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在创建省级社区俱乐部过
程中,我们把增强居民身体素质、培育健康生活情趣作为我们的创建目标,并以此促进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
三、主要做法及实施步骤
(一)、建立网络,奠定基础
根据创建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在街道、燕兴机械厂和区文教局的指导下,社区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燕兴机械厂退休办书记担任,社区确定了2名文体专干专门负责,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聘请了辖区学校的体育、音乐教师和喜好运动的居民共105人组成了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统筹和协调落实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具体措施,制定相关制度。相继成立了“阳光”演艺队,太极拳等健身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在燕兴健身广场1000平米的锻炼空地上,每天早、晚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自发地开展各类健身娱乐活动。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社区创建体育俱乐部资源包括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区体育健身的良性循环,而社区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基于全方位开发资源,整合资源的理念。我们社区着力做好两个建设,即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一是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提供辅导和帮带。在社区内部,我们邀请辖区退休音乐教师和爱好体育运动的热心居民义务担任健身管理者,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热潮中,聘请辖区学校的体育教师为社会指导员,为社区居民开设体育知
识讲座,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常识。做足资源整合文章,搭建优势共享平台,争取社会力量为我所用,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共建结对合作,在实践中,我们克服两头大,中间小的现实困难,即参与与体育健身的活动老年人多,小孩多,而中青年居民较少,学校发挥举办青年活动经验足的优势,与社区对接,建立了一支青年志愿者队伍,这些教育志愿者富有朝气和活力,有着各自的特长,是一支素质高,受过培训,掌握青年人心里的优质志愿队伍,与社区共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体育健身阵地的建设。燕兴社区是一个老小区,2002年7月由4个居委会合并为一个社区,社区室外健身设施较完备,健身路径30套,入夏以来,每天有近两百多居民在健身广场上锻炼,成为社区的独特风景线。为了让社区居民有更多更好锻炼的场地,社区与燕兴机械厂离退休办确立共建关系,达成协议。在日常时间燕兴世纪城健身馆向社区居民无偿开放。室内有舞厅、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阅览室、学习会议室等又成为社区的一大特色,俱乐部建立了会员册和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上墙醒目,每逢晚上和周末,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内挤满了会员,还吸引了其他社区的体育爱好者前来健身。舞厅内在暑期和休息日是小朋友学跳拉丁舞、民族舞的天地。社区内已有75%的居民加入会员行列,加入了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正是这些室内外阵地的建立,有效的弥补了社区健身资源相对封闭的不足,形成了社会共建,共管机制,把全民健身的理念融于其中,有效的发挥了社区体育健身的辐射功能。
(三)、创建载体,构筑平台
在社会转型期,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何改变这种人际冷漠的局面,社区抓住创建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有利契机,建纽带,抓重点,体育活动覆盖全年每月,有棋牌、跳绳、拔河等基本项目,也有乒乓球赛、台球赛等独有项目。社区积极创新载体,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居民的眼球,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纷纷走到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四、后期管理与保障措施
燕兴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将依托燕兴机械厂离退休活动中心建立,对燕兴机械厂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进行会员制管理,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免费活动。在每天晚饭后,对非会员的居民开放,每天4元,可以任意活动。管理与活动经费不足,由燕兴机械厂为其职工家属义务补贴。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搭建全民健身新平台,社区应发挥好载体作用,构建面向全体居民的体育服务体系,需要居民的支持参与,只有广泛充分地动员居民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把广大居民凝聚到社区各类体育健身队伍中,倡导“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的理念,将体育健身融入每个居民的生活,社区体育才能不断推进。在创建“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活动中,我们社区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创建工作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抓好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立
居民参与率高,示范作用大,特色突出,适合各种年龄参加的社区文体活动,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居民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注入生机和活力。
2011年9月28日
第四篇:创建体育先进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体育先进社区汇报材料
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讲话为指导,立足辖区实际,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以社区为载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广泛参与,强身健体” 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推进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
一、各级领导重视
1、成立了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体育爱好者为成员的体育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负责。体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社区开展各种比赛、评比和各项体育活动。每年定期主持召开4次居民体育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社区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2、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体育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出台了工作职责、会议制度、体育组织和活动点管理规定、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对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会议、活动记录簿、照片纪录册和健身人员健康档案。让社区的体育工作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快速、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制定好计划,落实资金。
社区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体育工作,制定体育工作计划,使社区的体育工作按照计划要求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一年上一个台阶。同时给予社区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充分的保障。领导的重视和资金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文体活动的蓬勃发展。
二、场地数量充足,设施配套齐全
社区现在拥有水泥标准篮球场1个,健身路径3套,文体活动广场1个,排练厅1个,乒乓室1个,棋牌室1个,残疾人康复中心1个,多功能文化室1个,阅览室1个,并且与东南小学签订了体育设施共享协议,小学的体内体育馆和塑胶跑道向社区居民开放。根据社区内不同文化、年龄层次的要求,逐步完善了文体设施布局,加快建设体育基础设施,通过发挥现有活动室、体育场、健身路径等文体阵地和设施的作用,开辟更多方便社区居民群众活动的文化体育场所,形成以社区活动点为基础,辖区共建单位文体场所为共享资源的新型社区文体网络。为了更好的发挥文体设施的作用,社区切实加强文体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必要的设施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社区居委会在体育健身队和体育设施点配备了定点体育指导员进行专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体设施利用率。
三、不断创新载体,开展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内容新颖丰富。
社区联合东联物业等共建单位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组织活动骨干到现场进行指导和协调。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举办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我社区凭着“科学锻炼,全民健身,活跃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的宗旨,2007年1月举行了“与投资创业中心乒乓球联谊赛“,2008年8月举行了“迎奥运三人篮球赛”;2009年12月举办了“夕阳红杯”象棋争霸赛;2010年3月14日又举办了“好邻居杯”趣味家庭运动会,每一个活动都有声有色,趣味非凡。在全民运动的活动中,既让每位参赛者体验了运动的乐趣,也给社区居民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除了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社区还积极参加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等举办的比赛活动,如排舞、腰鼓、气功、木球、飞镖、游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发动这些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了社区许多热心人士和各楼幢居民的积极配合,组织参赛,把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到楼群和家庭,形成“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在平时,我社区还利用节假期开展自娱自乐的太极拳、木兰拳、健身操等比赛。
2.加强社区文体队伍建设。
一是稳定加强文体队伍,社区现有广场舞队、腰鼓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木球队、气功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充分发挥群众各自的爱好特长,使他们在社区内外文体活动中得到交流和提高。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文体队伍的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在文体队伍中补充年轻、新鲜血液。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三是强化管理,发现和挖掘社区居民中热心于体育健身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社区业余文体团队、体育设施管理、体育健身活动策划组织、后勤保障等多种志愿者队伍,让社区中的居民共同参与进来。3.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社区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利用社区宣传窗、公告栏、阅览室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区文体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使社区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主人翁意识,吸引广大居民参与,特别是吸收体育教师、工、青、妇体育干部、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管理工作,使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健身深入到社区居民之中,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
四、今后计划及打算
体育文体队伍、体育设施、体育管理人员的建设需要靠社区广大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实现,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街道领导、和社区居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社区居委会将在下应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及管理力度,紧紧围绕“《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提出的“到2012年人人享有基本体育健身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这个主旋律把体育健身活动贯穿于社区的各项工作中
去。社区居委会和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并紧紧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吸收新的体育骨干,充实较有实力的技术力量,使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
2.加强俱乐部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组织培训上岗,在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真正做到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
3.继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社区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
社区坚持把工作重心面向社区居民,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居民们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生活,提高居民文明程度,以实现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争取把东南社区建设成为有着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新型文明社区。
第五篇:四顶社区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四顶社区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长临河镇四顶社区热烈欢迎大家莅临我社区检查和指导工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简要汇报一下四顶社区省级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
一、社区基本情况
四顶社区位于肥东县最南端,南邻巢湖市忠庙街道,西邻巢湖,东与巢湖市黄麓镇交界,新修的环巢湖旅游大道纵贯全境,距安徽省政务中心仅30公里路程。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境内有庐阳八景的四顶朝霞和巢湖风光,作为肥东县红色教育基地蔡永祥烈士纪念馆也坐落于此。社区面积 10平方公里,山林1.2平方公里,下辖26个自然村、29个居民组、1个拆迁安置小区,共有1209户人家,总人口4743人。社区交通便捷,环巢湖旅游大道4公里纵穿全境,村村通道路10多公里,以前经济主要以种植、捕捞业的农业经济为主,现在青壮年人口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随着环巢湖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也加快了旅游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辖区内现有苗木花卉公司4家,农家乐饭店3家,个体生产经营单位14家,1个拆迁居民安置点,1所小学,1所卫生室,2处应急避难场所。社区成立安全生产办公室,配备专职安全员2名。
二、准确把握形势,拓展工作思路,启动省级安全社区创建 从2014年开始,长临河镇四顶社区就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创建“市级安全社区”的试点工作,并于2014年年底年通过了合肥市市级安全社区验收,此后,四顶社区结合辖区特点,从自身安全社区的需要出发,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网络,整合资源,广泛发动,积极构建社区安全大格局,促进了安全社区的深入持续开展。2016年,根据上级安排,社区决定适时启动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创建活动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导,凝聚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派出所、交警中队等社会各方面职能部门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社区安全“网络”体系的大格局模式;以点带面,打破城市“安全社区”项目设立的模式,建立创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确立了工作项目,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了工作目标,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牵头负责,各小组相互协作。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在四顶社区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启动仪式后即全面铺开。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社区两委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权利”的理念,按照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通过社区创建工作领导组成员及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在社区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创建工作进展顺利,辖区内安全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等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居民安全知识知晓率及安全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以此为抓手,实现全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防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合肥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市级标准化社区、市“森林村庄”、“合肥市文明社区”、县“全程代理先进村"、“秸秆禁烧先进村”,同时,社区还作为全国城乡低保工作经验交流的现场会召开地接受各地观摩。作为省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多次得到省委、市委和县领导的肯定。
三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成立安全社区创建领导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抓,下设办公室和项目创建组,配备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成员由各单位负责人、居民组长、志愿者组成,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加强了安全社区创建的组织保障。
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协调镇直部门和团体联动,引导群众参与安全社区创建,邀请热爱社区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志愿者参与进来,构建起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社区安全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社区牵头、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四突出创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创建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保障创建工作有力推进。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经验,坐下来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查找不足,取长补短,制定安全检查、宣传培训、事故伤害监测、事故报告、信息交流反馈、协商会议等多项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社区先后3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创建经验,2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并与各经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社区年初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定期对辖区内的经营单位、道路、交通、建筑工地、人员聚集场地等进行安全检查,对有安全隐患场地,发放信息提示单,敦促其限期整改,督促落实有力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二)创新方式,强化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始终把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居民参与意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作为创建工作的前提来抓。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调查问卷,定期举行规模不等的活动,在各居民组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温馨提示,宣传标语,宣传画等多方式让安全意识深入群众。社区共设置安全宣传栏16个,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5000多份,举办道路交通安全、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