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加快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步伐(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汇报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请各位给予提出意见和建议。xx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2539人,882户,社区常驻企事业单位30个,企业退休人员达1000余人,涉及30多个企事业单位。在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xx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做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发[2003]10号文《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昆明市财政局发[2004]19号文《关于对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发[2003]62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安宁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文件发安社保[2004]3号文《关于对参统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知》、安宁市劳动社会保障局文件发安劳社[2004]15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结合五化实际,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的落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于2003年11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会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2004年5月,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明确我们认识到,在社区设立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平台,将劳动保障社会和最低生活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政府职责。必须高度重视,真正管好政府应该管好的事。同时,我镇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完全独立的运作方式,认真抓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的落实工作,这充分体现了xx镇党委、镇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建设措施有力,重点突出的工作机制工作启动之初,我们成立了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协调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我镇社区服务站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平台建设。按照“市级指导、镇级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xx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上下协同配合,有力地推进了xx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区平台的建设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机构落实到位。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3年9月底,在xx镇成立了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事务所。2003年10月依托xx社区居委会成立了xx镇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站。
(二)人员落实到位。按照“公开、公平、竟争”的原则,参照国家公务员招考办法,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3人,均是中专以上学历,3人之中既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有刚刚毕业的中专生,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可以说这是一支具有一定文化专业素质的年轻队伍。为带好这支队伍,根据社区服务站的工作特点,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对进入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于2003年11月24日至26日集中在安宁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制定了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了责任考核制度,并以签定《劳动协议》和发放聘书的形式来完善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做到既严格管理,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们为服务站工作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为稳定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场地落实到位。为切实解决社区服务站办公场地的问题,经政府研究,划拨政府内的办公室一间(40个平方)作为社区服务站的办公用房。
(四)工作到位。第一,将民政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社区居委会有序地移交给社区服务站进行管理,共接收56户76人;第二,在全镇范围内按属地化原则,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了包括中央、省属企业在内的离退休人员档案数据;第三,完成了对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工作。规范化的确定了社区服务站职责范围、岗位职责、办事程序,并统一格式上墙公示;第四,围绕安置企业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有计划地做好随访统计工作,了解辖区内失业人员的择业意愿和再就业岗位的调查,经调查社区城镇失业人员89人,做到知人、知面、知情。第五,加大宣传力度。社区服务通过设立了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小册子,让劳动保障政策走进了社区,走进了百姓家。
(五)设备到位。为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为社区服务站配备计算机1台。目前,社区服务站已建立低保人员管理数据库、企业退休人员数据库和社区城镇失业人员数据库,实现了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动态管理。
三、启动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工作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搭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后,使我镇能及时启动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而且,现在许多省、市在这方面已取得许
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二是我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我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已建立,工作人员已配备5人(含站所长各1人)。三是我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早在95年就已实现社会化发放,并建立了数据库,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奠定了基础。2003年11月,市政府下发《安宁市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后,我镇采取以下措施启动了移交工作。
(一)摸清底数为摸清常驻于辖区内的企业退休人数,组织社区服务站有序开展了以入户调查为主要形式的企业退休人员登记调查工作。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到辖区内每一户居民家中,先后走访了连然镇、县街乡、鸣矣河乡、一六街乡、xx镇五个乡镇,面对面调查了解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台、卡、帐。经调查,我辖区范围内常驻企业退休人员达121人,涉及单位30多户。
(二)制定办法,落实任务在摸清底数后,有针对性的深入不同情况的企业、社区进行移交调研,直接听取企业、社区等各方面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按照安宁市政府制定的《安宁市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实施办法》,我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我镇在全市范围内首先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的目标,并将各工作阶段移交社区服务站。在推进移交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市级指导、镇政府负责、社区实施”的工作原则,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按照市劳动保障局的统一布置,我们根据《安宁市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和“安宁市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要求”的规定,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力度,成立了镇政府领导挂帅的移交领导小组,制订了本镇移交实施办法。市社保局对移交后的劳动保障事务管理考虑在先,制定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后的劳动保障办事程序等措施。其次,在移交工作启动时,我们的社区服务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打破了地域限制,不仅做好本辖区企业的工作,而且深入到其它县区,主动上门做好企业的工作。通过召开动员座谈会,将企业一一请到,面对面宣传政策,了解企业存在的顾虑。第三,在移交中,许多企业提出了对企业退休人员进入社区后的承诺。如,xx供销社对进入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提出了“四项承诺”,一是承诺移交的活动经费不挪用,专款专用;二是涉及退休人员的政策做到及时传达;三是社区服务站的事,决不让老同志跑;四是待遇调整及时办理。2004年5月18日,来自供销社、粮管所的121名退休人员,从社区服务站手中,领到了“安宁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联系卡”,成为我市首批移交社区的“社会人”。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可谓任重而道远,还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保障局的指导下,只要我们不断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一定能迎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明天。谢谢大家!
第二篇: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汇报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请各位给予提出意见和建议。
xx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2539人,882户,社区常驻企事业单位30个,企业退休人员达1000余人,涉及30多个企事业单位。
在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xx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做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发[2003]10号文《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昆明市财政局发[2004]19号文《关于对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发[2003]62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安宁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文件发安社保[2004]3号文《关于对参统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知》、安宁市劳动社会保障局文件发安劳社[2004]15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结合五化实际,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的落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于2003年11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会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2004年5月,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明确
我们认识到,在社区设立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平台,将劳动保障社会和最低生活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政府职责。必须高度重视,真正管好政府应该管好的事。同时,我镇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完全独立的运作方式,认真抓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的落实工作,这充分体现了xx镇党委、镇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建设措施有力,重点突出的工作机制
工作启动之初,我们成立了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协调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我镇社区服务站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平台建设。按照“市级指导、镇级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xx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上下协同配合,有力地推进了xx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区平台的建设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机构落实到位。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3年9月底,在xx镇成立了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事务所。2003年10月依托xx社区居委会成立了xx镇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站。
(二)人员落实到位。按照“公开、公平、竟争”的原则,参照国家公务员招考办法,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3人,均是中专以上学历,3人之中既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有刚刚毕业的中专生,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可以说这是一支具有一定文化专业素质的年轻队伍。
为带好这支队伍,根据社区服务站的工作特点,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对进入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于2003年11月24日至26日集中在安宁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制定了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了责任考核制度,并以签定《劳动协议》和发放聘书的形式来完善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做到既严格管理,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们为服务站工作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为稳定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场地落实到位。为切实解决社区服务站办公场地的问题,经政府研究,划拨政府内的办公室一间(40个平方)作为社区服务站的办公用房。
(四)工作到位。第一,将民政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社区居委
第三篇: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最终版)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步伐(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汇报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请各位给予提出意见和建议。xx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2539人,882户,社区常驻企事业单位30个,企业退休人员达1000余人,涉及30多
个企事业单位。在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xx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做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发[2003]10号文《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昆明市财政局发[2004]19号文《关于对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发[2003]62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安宁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文件发安社保[2004]3号文《关于对参统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知》、安宁市劳动社会保障局文件发安劳社[2004]15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结合五化实际,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的落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于2003年11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会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2004年5月,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明确我们认识到,在社区设立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平台,将劳动保障社会和最低生活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政府职责。必须高度重视,真正管好政府应该管好的事。同时,我镇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完全独立的运作方式,认真抓好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的落实工作,这充分体现了xx镇党委、镇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建设措施有力,重点突出的工作机制工作启动之初,我们成立了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协调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我镇社区服务站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平台建设。按照“市级指导、镇级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xx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上下协同配合,有力地推进了xx镇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社区平台的建设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机构落实到位。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3年9月底,在xx镇成立了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事务所。2003年10月依托xx社区居委会成立了xx镇xx社区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站。
(二)人员落实到位。按照“公开、公平、竟争”的原则,参照国家公务员招考办法,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3人,均是中专以上学历,3人之中既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有刚刚毕业的中专生,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可以说这是一支具有一定文化专业素质的年轻队伍。为带好这支队伍,根据社区服务站的工作特点,安宁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对进入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于2003年11月24日至26日集中在安宁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制定了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了责任考核制度,并以签定《劳动协议》和发放聘书的形式来完善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做到既严格管理,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们为服务站工作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为稳定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场地落实到位。为切实解决社区服务站办公场地的问题,经政府研究,划拨政府内的办公室一间(40个平方)作为社区服务站的办公用房。
(四)工作到位。第一,将民政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社区居委会有序地移交给社区服务站进行管理,共接收56户76人;第二,在全镇范围内按属地化原则,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了包括中央、省属企业在内的离退休人员档案数据;第三,完成了对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工作。规范化的确定了社区服务站职责范围、岗位职责、办事程序,并统一格式上墙公示;第四,围绕安置企业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有计划地做好随访统计工作,了解辖区内失业人员的择业意愿和再就业岗位的调查,经调查社区城镇失业人员89人,做到知人、知面、知情。第五,加大宣传力度。社区服务通过设立了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小册子,让劳动保障政策走进了社区,走进了百姓家。
(五)设备到位。为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为社区服务
第四篇:甘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汇报
甘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汇报
甘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汇报2007-02-18 09:44:3
3中共甘州区委、甘州区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一月八日)
今天,省委、省政府督查组来我区督促检查低保工作,这是对我区低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督查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区城市低保工作运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平方公里,现辖个工业园区、个乡、个镇、个行政村,个街道办事处、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其中城镇人口多万,占,止目前,全区纳入低保对象户人,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我区自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使城市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城市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截止××××年月底,全区共纳入低保对象户人,月发放低保金万元,人均月补差元,低保对象占城市总人口的。按家庭成员身份分为:在职职工人,离岗人员人,离退休人员人,失业人员人,“三无”人员人,其他人员人。按分类施保人员构成情况分为:第一类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和抚养人的“三无”人员人;第二类为因病、因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家庭长期无稳定收入的生活困难人员人;第三类为在职、失业下岗和具备再就业条件的人员人;
第四类为待分配期间符合低保条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城镇退役士兵和其他人员人。今年以来新纳入低保对象户人,停发低保户人。低保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作成效
(一)领会精神,顺利完成提标任务
区委、区政府对我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提标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对提标工作进行了研究。根据省、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精神,从今年月起,我区在全面提高低保对象标准的同时,认真落实分类施保政策,对特殊人员的保障标准进行了有重点的调整,分别对城市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和扶养人的“三无”人员等特殊对象的标准在提标的基础上人均月增加元;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家庭长期无稳定收入的人员,依据残疾和疾病轻重程度按城市低保标准上浮 的保障金;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和生活困难补助的岁以上老人按城市低保标准上浮的保障金;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岁以下的儿童、中小学生和在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根据家庭困难程度按城市低保标准上浮的保障金;待分配期间符合低保条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城市退役士兵和企业改制后产生的遗属,按城市低保标准全额享受。
(二)上下联动,确保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今年月,为了搞好低保调标工作,区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区低保标准由原来的元人月,提高到元人月,并对特殊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标。由于低保工作量大面广,为切实加强对低保工作的领导,有效提高低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区上成立了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民政、财政、劳动、工会、统计、物价、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甘州区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低保
工作。在区民政局设立了低保办公室,确定事业编制人,区政府任命了低保办主任,区财政局拨付办公经费元,为搞好低保工作提供了组织和经费保证。与此同时,区人大、区政协经常听取区民政局低保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及时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目前基本形成了民政及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街道、社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操作规范的低保工作管理机制,保证了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二是低保资金到位。近年来,区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努力拓宽低保资金的筹措渠道,逐年增加低保资金的列支数额。经测算,今年我区共需低保资金近万元,为确保低保资金按月发放,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同时,区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预算内外两个渠道筹措配套资金,按照本级财政的负担比例,想方设法预算列支配套资金万元。止月底拨付低保资金万元,月份列支万元,其余资金力争年底拨付到位。
三是收入核实到位。针对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完善了家庭收入计算政策,取消了对符合就业条件的未就业人员虚拟的“应得收入”标准,按实际收入计算本人收入;对有关部门认定确无生产经营能力、拖欠职工“应得待遇”半年以上、且今后不可能再补发的集体企业职工,不再计算“应得收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领取的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按规定方法计入本人月收入。其次,积极探索家庭收入核实办法,在科学界定就业内涵、规范就业管理、发放社会保障卡的基础上,民政、街道、社区居委会紧密配合,采取入户调查、单位邻里走访、信函索证、跟踪消费、居民代表评议、部门联动、规范就业、参加公益性劳动、社会监督等多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收入核实难的问题。四是部门配合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仅靠低保补助金远远不够。为此,区委、区政府
先后几次召开低保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甘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和《甘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享受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对低保对象家庭实施“三减一免一优先”。”三减”就是读书减收学费、就医减收医药费、经营减收税费;“一免”就是对无一技之长的低保对象免费进行岗前培训;“一优先”就是上岗就业优先。另外对户“三无”对象每月每户免收照明电度、自来水吨和%的房租费用。目前,在实施城市低保差额救助的基础上,全区建立了临时救济、政策优惠、社会互助、大病救助、就业帮助、就学援助、廉租房屋和家庭自我保障等配套制度,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城市低保救助体系。通过全区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种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不同程度地缓解了部分低保家庭的贫困压力,有力的保障了我区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三)规范管理,做到七个坚持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低保监督管理机制,在继续坚持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动态管理、分类施保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上级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管理,基本做到了七个坚持。一是坚持规范操作。严格遵循个人申请、居委会和单位联合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公示上墙,街道审核、民政局审批发证的程序操作。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经过道程序个人申请、社区居委会核实、街道初审、区民政局审批、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发放、提供个证件户籍证、身份证、下岗证、退休证、就业状况证明、收入状况证明、劳动能力状况证明、养老保险证明、医疗保险证明、失业保险证明、两次张榜公布社区审核后、上报街道前;区民政部门审批后、发放保障金领取证前、三项内容公开保障政策、保障对象、保障金发放结果、强化三个监督社会、行政、司法的城市低保工作的运行机制。
二是坚持公正透明。对低保对象和发放金额实行“双榜”公示制。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在收到个人申请并初步审核后,分别将确定上报名单在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再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接到居委会初审名单后,经过入户调查、低保资格评估后,将审批到户的名单和金额再次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发证(存折)到户,纳入低保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基本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同时,为增强作好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我们在张掖日报、甘州区电视台公告了全区低保监督举报电话,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三是坚持动态管理。为了强化城市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救助标准有升有降,建立了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定期申报和核查制度。低保对象每月在领取保障金的同时,要通过社区居委会向管理审批机关申报家庭收入变化情况,提出
续保申请;社区居委会每个月要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一次核实,个月实施一次清理,对家庭收入变化的低保对象及时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为了解决隐性就业和隐性收入难核实的问题,明确了保障对象的权利与义务,规定符合就业条件的未就业人员申请城市低保待遇时,必须先进行求职登记,必须参加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二次无正当理由经介绍拒不就业或不参加公益性劳动的,取消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资格。××××年以来,全区因家庭收入变化取消城市低保待遇的达多人。四是坚持档案规范。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后,为每名低保对象建立家庭资料完整齐全、有关数据准确清楚的个人档案,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使用方便。并运用民政部统一配发的低保软件,将低保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及补助金额等相关内容及时输入微机,使低保工作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化的轨道。五是坚持民主评议。街
道、社区居委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工会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代表,组成家庭收入核定小组、民主评议小组、信息反馈小组,加大对低保户的监评力度,并通过走访取证、张榜公布等形式,广泛征求辖区居民的意见。低保户的确定由街道办事处审核,区民政局会同街道办事处召开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审批,通过分级管理、分级监督、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严格把好低保对象入口关。六是坚持资金安全运行。为确保低保资金安全、迅速、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建立了民政制定需求计划、财政审核筹措、财政和民政联合下拔、民政部门管理、街道和社区发放的城市低保资金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了低保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为了防止不列、虚列、列而不支、挤占挪用城市低保资金现象的发生,全区建立了城市低保资金的管理制度,城市低保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建立健全了保障金发放登记备案制度,防止贪污冒领。此
外,全面推行社会化发放,至目前,城区个街道办事处和乌江镇平原堡街道办事处低保金全部由银行发放。民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定期对保障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由民政、监察部门联合制订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低保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严肃了各项工作纪律。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七是坚持定期回访。低保对象每月领取低保金后,我们都要对低保对象进行抽查回访,询问其是否领取到低保金,并查看其就业状况,核算其家庭收入,了解他们所领取的低保金是否能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保证把低保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从目前我区低保工作运行情况来看,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收入核实难。尽管我们在家庭收入测算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收入测算难的问
题,仍然是目前困扰低保工作十分棘手的问题。许多低保户不能很好的配合,收高报低,甚至对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职业避而不谈,干脆一句话没工作,给测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对同一行业、同一年龄人员收入没有统一的测算标准,导致家庭收入测算失真,相同情况的人员低保金发放不平衡,差异大。二是低保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搞好城市低保工作,资金保证是前提,按照中央、省、市资金配套的要求,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由于我区财政困难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相对迟缓,存在着以钱定人和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情况。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针对我区低保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为切实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今后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规范管理,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一是严格规范操作,对低
保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对收入和家庭财产核算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拿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测算办法。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和参与,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四是把动态管理、定期检查、按月通报作为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形成制度,切实做到低保对象该进的进,该出的出。
⒉多方取证,准确核定低保对象家庭的实际收入。民政部门和街道社区采取走访了解、取证、依据生活支出推算收入和实行行业收入评估等办法,核实申请低保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对灵活就业人员,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协调物价、工商、税务、统计、劳动、财政等部门以及物业管理单位,针对不同地段、不同人员类别、不同年龄结构和不同季节收入差别,通过劳务市场调查,收入预测和月收入情况统计,核准实际收入。对从事街头劳务、家政服务、装饰装璜、临街早、晚摆摊设点、开设修理及饮食
服务摊点的人员进行收入寻访和消费支出、管理费上缴等方面的调查测算,形成行业收入的抽样标准,并以此计算实际收入。对下岗、失业人员在原单位取证后,经劳动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实,再计算实际收入,力争客观、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生活状况。
⒊强化监督,杜绝低保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按照甘州区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责任,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设置低保举报电话,各街道办事处实行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民政部门尽快制定调查、审核、审批责任追究制和申请审核报批、动态管理调整、低保与就业衔接、低保金社会发放、补差标准等方面的考核办法,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责任制。切实加强对低保工作的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统计报告和公示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不良苗头和问题,采取行
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对出现的不正之风严肃处理,杜绝搭车收费、强行捐款、人情低保等行为,努力使低保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
第五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农村低保救助的对象及条件: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具有本地农业户口,且在当地农村居住一年以上,因病、因残、因灾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困难群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拥有当地农业户籍;二是以家庭为单位,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报和核定家庭人口;三是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申请审批程序:
农村居民申请最低保障待遇,按照个人申请,家庭收入摸排调查,村级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办理。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个人申请。农村困难家庭由户主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
1、申请书或当地印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申请人签字确认。
2、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民婚姻状况证明。
3、涉及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状况及实际生活水平的相关证明以及当地民政部门认定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家庭收入摸排调查。由村民小组按有关规定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摸底核对,并按困难程度进行排序。
(三)村级评议。村委会依据村民小组摸底排序情况,在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提出评议意见,并将评议意见返回村民小组予以公示,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名单等相关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四)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前须组织人员入户进行核实,核实结果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审批结果须返回村民小组予以公示,并向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以户为单位发放《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对未予批准的委托乡镇人民政府送达不予保障的书面通知。救助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差额补助,其中:一类对象补助水平达到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标准,月人均补助标准100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75元;三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55元;四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45元。动态管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家庭收入无明显变化的低保对象应保持相对稳定,对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机制。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家庭生活水平高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不纳入保障范围。责任追究:
采用虚报家庭收入、伪造证明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农村低保金的居民,情节较轻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追回冒领的低保金;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扰乱民主评议程序,故意撕毁公示文件,对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农村五保户供养
五保对象条件: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十六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五保申请程序: 由村民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民政部门审批。救助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每年供养经费1600元。
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
补助对象:
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的退伍军人。补助程序:
在乡老复员军人每年向当地乡镇民政部门提供一次本人健在的照片或其他资料,乡镇审核确认无误后报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审核无异议后,由民政局、财政局按“一折统”方式发放。补助标准:
每人每月355元。
义务兵家庭优待
优待对象: 全县服现役的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程序:
每年征兵结束后,县人民武装部提供上年义务兵花名册,县民政局通知所属乡镇采集义务兵家庭信息,经县人民武装部、民政局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按“一折统”方式发放。优待标准:
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标准以本县上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依据确定。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
补贴对象:
户籍在本县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享受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补贴标准:
对百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的特殊生活补贴;对95-9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700元的生活补贴;对90-94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生活补贴;对85-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200元的生活补贴;对80-84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
救灾救济
救助对象:
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生活暂时困难的群众。救助程序:
遭受自然灾害后,经县民政局核查灾情并确定救助资金及标准,并将救助指标下达各乡镇,由受灾群众户主向当地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组织评议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经乡镇政府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并由财政局、民政局将资金拨付各乡镇惠农账户,由各乡镇通过“一折统”发放并公示。救助标准:
根据受灾程度及生活困难程度由民政局临时确定。
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
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程序:
救助申请人持村民委员会证明、本人申请、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费用结算明细单、药费发票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县民政局审批。救助标准:
农村五保户经参合补助后个人自付费用全额救助,农村低保对象的个人自付费用按50%—80%的比例救助,其他对象的个人自付费用原则上按40%—60%的比例给予救助。
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
补助对象:
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1954年11月1日后入伍并参战、参核的退役人员。补助标准:
每人每月220元。补助程序:
参战参试退役人员凭退伍证、参战证明向当地乡镇民政部门申报,乡镇初审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核认定,县民政部门审核后分别报省、市民政部门认定后,由民政局、财政局按“一折统”方式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