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即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建设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根据这一理解,我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或者说这四个方面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社会建设的首要方面是社会民生建设,其主要手段是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个“有”是对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管理创新。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8条意见。“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首次以一篇五章十二节的篇幅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展开专题论述。2011年由此被人们誉为“社会管理创新元年”。社会管理是指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活动。“社会管理”不能等同于“管理社会”,它不仅包括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如群众利益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还包括了社会的自我管理,即建立在社会自我组织基础上的自主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社会管理。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体制改革。当代中国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会动员体制和社会流动体制。通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沿袭传统的群众运动式社会动员思路,而要通过建立健全法治,使公民参与在一个有序框架内进行。通过社会流动体制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取消附着于身份差异之上的权利与福利的不平等,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成员自由流动和上向流动,优化调整社会结构。
第四个方面是社会能力建设。目前在一些地方,在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较为忽视社会自身建设特别是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因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但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反而抑制了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空间。社会能力建设的关键是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孵化器”角色;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协同政府社会管理,促进自身的发展,发挥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筑起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有机整体。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如果说“中国奇迹”是一头大象,那么经济建设成就是它的一条大腿,当代中国取得的社会建设成就也同样显著,是它的另一条大腿。
在“9·11”事件10周年之际,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接受上海《文汇报》专访时认为,“9·11”事件以来10年中,世界上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并不是美国的反恐战争及其胜利,而是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崛起。如果说“中国奇迹”
是一头大象,那么经济建设成就是它的一条大腿,当代中国取得的社会建设成就也同样显著,是它的另一条大腿。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积极”,即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政府职能、积极创新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和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首先,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政府职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取得了巨大的积极效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经验之一。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强调和巩固,加上偏重GDP等经济增长指标的政府政绩考核与干部考核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政府治理形态特别是地方政府逐渐转变为发展型政府,即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政府在经济领域扮演积极的角色如招商引资、开发项目等,甚至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政府财政最大化地用于生产性投资甚至充当投资主体。这种发展型政府常常“选择性履行职能”,即过多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甚至直接充当投资主体,而相对忽视社会建设职能的履行。作为结果,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突出,特别是“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被人民群众戏称为“新三座大山”。
十六大以后,社会建设、社会和谐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系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突出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了发展的民生要求,这成为党和政府转变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表述:“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四个“更加注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我国转变发展理念、重视社会建设的一个宣言书。
转变发展理念,需要落实到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转型。十六大首次将政府基本职能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强调要重点关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换言之,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超越发展型政府,确立政府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作为核心职能的地位;实现政府转型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建设服务、责任、廉洁、法治政府。
其次,积极创新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探索新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协同政府社会管理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稳步推进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扩大村民和社区自治,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已日益成为新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
比如,广东乌坎事件的顺利和妥善处理,得益于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村委会的尊重和支持。
广东率先破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也同样引人注目:2012年1月1日起,广州市各种行业协会、异地商会以及公益服务类、社会服务类、经济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化类社会组织,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这一举措到2012年7月1日起将扩大到广东全省。
再次,积极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关注民生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不断推进。2011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财政部长谢旭人指出我国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已达到2/3。他所说的民生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维稳、支农等在内。如果按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计算,2011年我国用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障性住房等的财政支出已占总支出32.1%,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最低水平。相比于过去,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变化,表明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日益向民生倾斜。此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日益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一些涉及民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恶性事件,如血铅超标、重大矿难、强拆强迁等,相关地方政府领导人均被问责,这是行政问责制建设的重要进步。
在社会政策体系建设方面,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相对缓慢,社会政策改革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战略,并且沿袭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思路,因而具有显著的应急性和二元化特征,农村长期处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供给的“真空状态”。2002年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障性住房领域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其政策重心和社会性财政支出不断向城乡居民、农民工和弱势群体倾斜。比如,2003年试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修订案)》,规定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出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出台“新医改”方案;2010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纳入政府考核问责机制的范围;2011年提出了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目标,试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政策项目规划基本健全,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这里,我举浙江省慈溪市的例子,来表征这一新社会管理格局中各类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浙江慈溪市目前拥有户籍人口103万,登记注册的外来人口98万,两者比例几近1:1,给地方政府的外来人口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以前,慈溪市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一打二防,打防结合”,但效果并不理想。2007年慈溪市转变管理理念,建立了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从侧重管控转变为促进“社会融合”,提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融合”,服务管理方式也日益精细化和人性化。同时,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还牵头成立了名为“和谐促进会”的社会组织。目前全市345个村和社区全部组建了和谐促进会,共有会员单位3026家,会员28000人,其中外来人口会员和理事均接近一半。它的功能之一是搭建外来人口的民主参与平台,增进新老市民沟通和融合,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其二,它依托广泛的社会网络和基层群众,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动态的信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妥善地解决矛盾纠纷,特别是引导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地维护和谐稳定,从而发挥协同政府社会管理的功能。其三,对外来人口提供帮扶和救助,如劳动权益维权、提供工作信息、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残等。其四,为新老市民提供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卫生保健、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通过这一社会管理创新,慈溪市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取得重大进展,今年初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一些党政领导人抓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比较高,但提到社会建设、社会民生,往往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毋庸讳言,当代中国社会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我把它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理念转变还不到位。社会建设尽管日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不少地方政府那里,社会建设屈从于经济建设的总体地位仍未根本改变。一些党政领导人谈起经济建设、经济增长,非常有激情,思路也非常清晰,抓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比较高,但提到社会建设、社会民生,往往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和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仍然总体上偏重于GDP等经济指标密切相关。
第二,体制改革滞后,这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就行政管理体制而言,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形成了财政收入中央集权化与财政支出责任地方化的突出矛盾,导致了政府间事权财权的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而随着近年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事务日益加重,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制约了地方政府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尽管逐年加大,但专项转移支付占较大比重,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较少,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也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存在着财政保障不足问题。另外,就是上面提到的政绩考核体制改革滞后,经济指标仍然偏重。再一个就是问责制还不健全,纵向问责存在严重缺陷,横向问责发育尚不充分。
就社会体制改革而言,我们也还有待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目前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大大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合法性获得和发展空间;社会动员体制较多是政治运动式的,法治框架下的公众有序参与进展较为缓慢;社会流动体制仍旧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尽管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突破户籍制度的改革冲动,但区域性改革的效果有限,户籍制度改革必须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全面推动。
第三,社会政策呈现碎片化发展格局,表现为制度设计的城乡二元、身份分割和区域分割。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社会保障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的榜首,特别是“退休双轨制”最受诟病。社会政策的本质,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以缩小社会成员初次分配的差距,提高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我国的这种碎片化社会政策,反而再次扩大了社会不平等,固化了城乡二元和身份分层结构。同时,区域碎片化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社会保险的县级统筹所造成的保险关系接续难问题,外来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这些都与我国现行社会政策职责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密切相关,地方政府仅向本地户籍居民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第四,社会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们的社会管理主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政府,而且政府具有包揽一切社会管理事务的强烈冲动,不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甚至一些地方对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持敌视的态度,出现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反而变得越狭小,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越受到限制的悖论。再者,一些党政领导人对社会管理的理解较多囿于社会危机管理思维,侧重刚性维稳而不是柔性地促进“社会融合”,甚至将民众合法的利益表达和维权行为视作不稳定因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确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有过很好的论述,他说:“确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努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
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这种社会管理的新模式亟待确立。
确立新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社会体制
确立两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发展理念,第二个是将社会体制改革确立为今后时期体制改革的主体性内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社会建设首先必须牢固确立两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发展理念,第二个是将社会体制改革确立为今后时期体制改革的主体性内容。同时以“两个重新设计”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路线在各级政府得到落实,即重新设计政府之间特别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责分工与财政关系,重新设计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和干部考核评价及问责体制。
其次,加快推进社会民生建设,构建基于公民权利而不是基于城乡户籍、基于职业身份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政策体系要体现出普遍性、统一性和发展性。普遍性是指所有国民,不论城乡、地区、身份和职业,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和福利待遇。统一性是指社会政策的基本项目健全,同类项目统一运行,对所有国民实施统一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标准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不一,但制度必须统一,并且待遇差距不断缩小。发展性是指社会福利水平要适当,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要妄谈“福利病”,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能力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福利需求;同时,要大力投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提升人的发展能力。第三,将社会融合作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社会融合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不论城乡不论身份,都享有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资格,能够充分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社会流动是自由开放的,向上流动是可能而且是通畅的;社会的动员和集体性干预是法治化的,在法治框架内有序进行。在这方面,特别要着力取消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公民权利和福利待遇的歧视与不平等。从根本上说,基于社会融合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是建立健全服务为本、法治为体、多元协作的社会管理体制。
第四,以促进参与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态度,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当前,改革的突破点就是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只要牢固确立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发展理念,通过基于公民权利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基于社会融合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第二篇: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摘要: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汽车连续二次辗压,血泊下,先后有18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救援,后在一位58岁的拾垃圾阿婆陈贤妹发现下才救起,可是终因时间耽误太久和伤势太重,小悦悦在医院不治身亡。这一事件在全国,在国内外立即引起普遍震惊,引起热议哗然。人们在对小悦悦表达深切关怀和怜惜的同时,纷纷谴责那18个人性冷漠见死不救的路人,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这段时日里,全体国人一直深切关注着小悦悦命运的悲情,对肇事者和那些见死不救者而义愤填膺,同时又在广泛地视听着社会思想对事件深层次的热议和拷问。小悦悦已经无可挽回地铸成了人世悲哀,这是令所有的社会良知伤心的,这该是引起国人痛定思痛的对事件所链接的社会道德意义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关键词:道德滑坡 反思 建设 正文:(一)社会道德现状考察
两岁女童接连遭遇两辆汽车碾压,18名路人无人施救,一名捡破烂的阿婆的善良反被质疑为“想出名”。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发舆论的沉痛反思,人们有发自内心的刺痛和疑问,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让人变得如此冷漠、冷血,道德被搁置,良善被嘲弄。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居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在小悦悦之前,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奇迹女孩”小伊伊——项玮伊获救,成为最后一个获救者,而她父母的鲜活的生命永远停滞于此件事故中。
面对几度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停止搜救”之后又从废墟中救出来、被埋20个小时之久的两岁半小伊伊,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只能用“这是个奇迹”来推诿、掩饰。而“奇迹”一词的背后,恰恰显现了政府道德的缺失。
然而,“奇迹”并不止于此,动车事故发生后,竟然还得到了如此的上级救援指示:第一抢救伤员;第二安抚现场;第三尽快通车。前两条无可厚非,其中第三条指示着实令人难以置信,7月下旬并非春运高峰,况且除了高铁动车还有公路、普通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停运高铁动车并不会造成交通不畅,为什么要急着通车?人们只能猜测是经济利益,就怕动车停运带来铁路运输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如此作为,显然对生命缺乏必要的敬畏!
惊讶更不止于以上。其实早在“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前,在京沪线高铁开通后,接连出现高铁“故障停”,人们纷纷质疑铁道部这是“牺牲安全提速度”。然而,频发的事故和汹汹异议,依然没有唤醒铁道部动车安全的责任意识。铁道部我行我素,无动于衷,最终酿成惨剧,而遭殃的恰恰民众!血的教训,流的只是老百姓的血!
更令人悲愤的是,广东佛山小悦悦尸骨未寒,四川泸州又曝5岁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至死,目击者称,小孩被卷进车轮拖行了10米,来回碾压至死。
旧伤未近,再添新伤,残忍的现实,足以令人胸闷蹩屈。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人心如此冷漠,人人与如狼,恍惚间大家进入一个人心不古、国将不国的衰世之中,不,就简直是堕入阿鼻地狱之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老人则是我们的未来,因此,一个国家文明不文明,社会道德不道德,只要看其对孩子和老人的态度。然而,回望神州大地,且不说毒奶粉、假疫苗事件触目惊心,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劳监部门涉嫌倒卖童工;比如北京定点“取缔”民工子弟学校;再比如就湖南邵阳一地,上半年曝光“邵氏弃儿”事件、下半年“邵阳沉船”事件„„无不荼毒儿童,漠视幼小的生命。而老人呢?一方面老人倒地无人扶,被人们“围观至死”;另一方面扶了倒地老人,反而演绎“农夫与蛇”的故事,人们仅存的微弱的良知滴血至尽。如今老人出门就怕摔跤倒地,因为这一跤下去,自己能爬起来是命大,爬不起来是命该!一切迹象表明,中国已然成为道德洼地。如此中国道德现状,令人几近绝望,有人更是不无担心道:一旦外敌入侵,还有谁会以血肉之躯来捍卫这个国家?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大幅滑坡是一个已成的现实,也必须正视连“扶老携幼”这样的基本公德都无法立足的社会现状。温家宝总理针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怒斥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如今出现在马路上、餐桌上、屋顶上、矿井里的一个个事件,一再昭示社会冷漠与道德滑坡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力,加强道德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新闻的选择、极端事件的刺激,有可能放大了冷漠的阴冷程度,但从教师该不该扔下学生独自跑路、特殊人群在公交车上该不该被让座、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等问题的讨论,从见死不救讨价还价、遇到跳楼起哄叫好、可怜讨薪反被厌弃等现象的累积,我们或许不得不直面残忍的现实——人性冷漠、心灵麻木、道德滑坡已经是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
若不是有监控视频曝光,小悦悦事件不过是全国每年近20万起致65225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普通一例,绝对不会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和怜悯之心。正是因为有了监控视频,国人无不为之震惊,外国媒体也因此惊得目瞪口呆。对于这个视频,我想没有人忍心再看第二遍了,要知道每再看一遍无疑是对自我心灵的再次拷问、对我民族本性的无限失望、对泱泱大国崛起的绝望。曾经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小悦悦事件的进展报道,希望有生命奇迹的出现,然而,蹒跚学步的幼儿终究抵不过死神的召唤。但我们多么希望社会各界对此的反思不应随幼儿的离世而悄然停止,相反,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掀起全民大讨论,不断放大这一看似小事件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推动新时期国民性、民族性中丑陋面的自我解剖,深刻剖析社会冷漠的形成逻辑,从而推动形成一系列“向善”社会的制度变革,推动中国社会在精神、心灵、道德、伦理、信仰上的社会进步运动。
(二)道德滑坡、谁之责任
有评论者认为:分析当前一些人道德失范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有道德失去规范的合理性,逐步被社会淘汰;二是新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一些人处在无规可守的境地;三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失和非合理性以及当代人们被唯己非他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所绑架和灵魂被污染,道德大面积沦丧的结果,第四就是社会立法的不足,处理社会关系的法律还不够细致和人性化。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新闻时有出现,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伸手相助有可能“惹祸上身”,这让很多人产生道德焦虑,也成为摆在法律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需要相互补充,这样既可以发挥道德规范的柔性约束,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完善的法律来公平、公正协调利益关系。但如果法律让人因道德行为而损失巨大,则会造成人们因趋利避害而放弃道德行为。无论是南京“彭宇案”还是“小悦悦事件”,都表明,当前的道德困境,一定意义上也是法制的困境。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责怪个人的道德水平, 促进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唤起每个人的道德自觉,还需要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工作, 只有用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为道德“撑腰”,鼓励和要求人们在情况许可时伸出援手,同时保护人们在不求回报助人时受到免责保护,好人才有更大的力量放心地做好事。当好心人不再需要“拿着摄像头扶老人”,社会道德才能回归到自然,互帮互爱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一定能蔚然成风。
对此类的观点,在部分认同的同时,我们却不应该完全认同。我认为,造成当下我们国度的社会人性麻木冷漠道德沦丧(当然不仅仅指的是肇事杀人和见死不救,还包括着恩将仇报讹诈帮扶者),不应该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局限于现行制度的缺失和非合理性以及当代人们被唯己非他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所绑架和灵魂被污染。
尽管“小悦悦事件”让人从情感上实难接受,但一味悲叹没有用,反思在进行,反思有必要,一些陈词滥调实际上并不利于反思的深化,反而是反思的障碍。
我们反对对道德标准认知的窄化。在一些人看来,不害人、不做亏心事就是遵守道德,对他人的疏离、麻木、冷漠则与道德无关,是某种现实下的无奈。这样的想法充满自私和自以为是,是对道德责任的自动逃避。还有人认为,冷漠现象不是道德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诉诸于法律。这样的论调是忽视道德基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唯法思维,只会造就一个更加冰冷的社会,道德问题必须从道德本身入手。
我们不应该认同道德滑坡是市场经济之果的荒谬判断。有人认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过度物质崇拜、“一切向钱看”,使得人们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有道德水平的一路下行。甚至有人据此缅怀逝去的道德“黄金年代”,试图通过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推翻“重塑”道德风尚。且不论那个时代是否真的道德高标,将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准对立,本身就缺乏说服力,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一些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的道德水平,便知这种认知的无知。
我们也不赞同道德冷漠是教育失败的简单说法。有人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性教育,才让孩子长大了不知爱人,不谙同情,甚至有专家建议将“生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现行教育诚然问题重重,但为什么往往是孩子显得更真诚、更无畏、更多践行基本道德原则,我们在他们小时候鼓励他们这么做,长大了却又告诉他们这样做是幼稚的,为什么随着年纪增长,那些纯真和质朴却在一点点失去。
我们走在现代化的路上,现代化的进程,面临传统道德的继承问题,也面临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转型的问题。社会生活已经出现了变化,需要新的道德价值秩序来规范和引领。反思道德滑坡和道德被边缘化的现实,则需要从历史文化的延续、现代化起步的原点一步步来探寻,每个不同的时段,对道德发展的得失究竟如何,从而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拾漏补缺,重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能为最大多数国民接受的道德价值体系。
回到骨感的现实,社会道德早已降至冰点,甚至有人怀疑,我们一切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社会道德的确是到最危险的时候,最应该吹起集结号,集中力量找回跑路的道德。要找回跑路的道德,当理清责任,并且要有所担当,勇于改变。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处在大体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处在相同的制度、体制之下,同样经受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样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的道德境界、道德表现却差异甚大?“物必自腐而蛆生”,差就差在内因。少数官员贪污腐败,是因为他们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滑坡,而这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些企业和商人诚信缺失,是因为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些社会成员公德失范,是因为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在作祟。这印证了一句话: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三)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
在对各种败德现象同声谴责的批评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加强道德建设、改善道德环境、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强烈呼唤。对道德问题,既要回答“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
(1)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
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初,江泽民同志就严肃指出:“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他强调,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反腐倡廉抓源头的一个重点,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把思想道德的建设任务,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正视和治理各类道德问题,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觉醒起来,决不能对道德建设有丝毫的轻视和懈怠;就是要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良善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
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人们反思。比如,一些人一面抱怨“人心不古”、“人情冷漠”,一面又提醒家人“出门少管闲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面抱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一面又对廉价仿冒名牌趋之若鹜;一面抱怨公共秩序混乱,一面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逆行闯红灯,等等。这种相互矛盾、“双重标准”的心态,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正是当前道德问题突出的温床和土壤。
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德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家园。
参考文献:
[1] 《从小悦悦事件反思社会道德建设》 汕头市编办,蔡蔚斌 [2]《道德集结号,唤回跑路的道德》
第三篇:结合自身实际,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
6、结合自身实际,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对于世人来说,这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语。上至领导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说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目前,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前,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到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大生态文明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站在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高度认识和审视大学生参与和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承担着开拓创新,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只有将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大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历史使命并为之努力和奋斗。
(一敲响警钟,加强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因而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则无旁贷。从环保意识的普及度来看,虽然人人知环保,却大多只是泛泛知之,既不深刻,也不具体。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1.大学生自身的环保素养不够,很多环保知识非常匮乏。2.尽管我们学校绿树成阴,但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组织大学生环保的活动缺乏。3.社会媒体对环保的宣传不透彻。针对以上现状,学校应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宣传教育活动。并增加相关关于环保的选修课程等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结合与环保有关的国内国际节日积极展开宣传,通过广播站、电视台等数字媒体以及学校报社、杂志专刊等纸质媒体,双管齐下,宣传环保知识。举办有关环境保护的讲座,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环境现状,认清基本事实,为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打
下坚实基础,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首先在思想觉悟上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的“环保”。更重要的是,将环保的理念与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建美好明亮的世界。
(二落实点滴,从小事开始,从你我开始
环保不是作秀。大学生的环保活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要过多的追求回报,只有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端正热忱的环保心,才能更多的去要求别人。大学生首先要转换自己还比较传统的环保观念和意识,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不污染环境,还包括“不浪费资源”,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等,自觉的把环保习惯容入到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从而去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来关注和参与环保让环保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工作习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将每一件与环保相关的事都落到实处,并非简单喊喊口号。比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践踏草坪;节省用纸,废纸再利用;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等。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环保是日久天长的工夫,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小事情,一步步的实现预定的小目标,最终,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志愿服务,有你有我
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也是大学生可以实现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不需要你是否具有专业的环境知识,也不必看重你是否有国人的环保技能,只要你拥有一颗热忱的环保之心,有一份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志愿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境保护节日,参加义务植
树、环保宣传、环保下乡实践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从实践中履行青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承诺。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和一种生活方式。环境保护不但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公共的广泛参与,更需要
你、我、他的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在新形势下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华丽,进行适度消费。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自己,关心学校环境,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世界,关心整个宇宙。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创新,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处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