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15: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

第一篇: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

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

摘要: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通过批判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视角,运用一种宏观历史——理论的框架来解释美国大城区内部的种族的“底层阶级”问题。

关键字:城市贫困 底层社会 反思

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科学勋章。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贫困和种族问题研究。威尔逊的著作将社会学这一抽象的学科具体化的展现给一般读者,不但显示了这一学科的使命而且也显示了社会学对社会和文化进程的独特洞察力。《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一书为我们不仅提供了研究城市贫困和公共政策的范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城市底层社会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两种理论视角

早期研究中最为独特和重要之处,在于把有关不平等体验的讨论与有关不平等结构的讨论,联系在一起,尝试着解释许多处于劣势的黑人出生时的经济和社会处境,如何造成了特点的适应方式和形成了行为规范与模式,而它们都采取了一种“自我永续的病态”的形式。然而这种研究无法把握长期的都市田野研究。①

以往关于大城市“底层社会”的研究共有两种视角——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强调,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如何可以联系到一般社会的问题;也强调必须有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特别是通过政府的规划,以开放机会结构。保守主义强调,在解释弱势群体的体验时,历来强调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竞争性资源的重要性;提到广泛的社会层面,着眼于各种政府规划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和主动精神的负面效应。对于聚居区底层阶级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而言传统自由主义视角不能直截了当的应对聚居区社会病态剧增的问题,其他自由主义者要么信奉有选择的证据否认底层阶级及其相关行为的存在,要么依赖种族主义的方便理由来说明内城区社会断裂的比率的急剧上升。对于保守主义视角而言,保守主义学者注重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而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底层社会的影响。新保守主义依然坚持认为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这一前提之上他们认为,自由主义社会政策的推行,加剧而不是缓解了聚居区的文化倾向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

两种视角在考察底层社会和内城社会断裂时均有不足之处,威尔逊认为“单凭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二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自由主义者必须以经验数据来扩充这种信息,以更好地反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体验,以及塑造了而且还将继续塑造这种体验的一般社会的状况。”②作者主张自由主义者要调整关注点,采用各种不同的研究策略,从调查到民族志乃至历史的方法均可。主张运用上述方法尝试性的描述内城区的社会断裂问题,解释这些问题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为什么会激化,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政策议程。

二、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考察

美国城市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种族不平等问题。在丹尼尔·莫伊尼汉在《黑人家庭:国家行动的问题》一书中提到“黑人社区正在分裂为两个群体,一个是稳定的①

②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5页。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27页。

中产阶级群体,正在逐步变得更强大和更成功,一个是日益瓦解和陷入困境的下层阶级群体。”如何对于内城区的病态之结——黑人犯罪、少女怀孕、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的数据的解释,作者认为要弄清这些复杂的社会性先行条件,从人口结构的变迁到经济组织的问题。在解释这些悲惨处境时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歧视的效应。在对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解释中作者认为移民流的影响不容忽视,移民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居住民的生活境况,为了与当地居民竞争,移民愿意通过拿更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机会,从而使原居住民丧失竞争力,黑人不得不失业从政府获得救济和福利。新到的移民强化了影响这一群体所有成员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倾向。移民流改变了内城区族群的平均年龄,而年轻人不仅是犯罪的一个因素,也与非婚生育、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联系在一起。因此导致内城区偏离正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年轻人数量的增多。

严重贫困区和极端贫困区的增长,集中体现了内城区的社会转型。内城区的中产阶级和工人不断地前往主流社区,从而改变了内城区的阶级结构变化,进而增大了弱势群体在内城区的比例。这种社会转型导致了城市黑人人口最贫困部分的不成比例的集中,贫困居民点的居民不仅很少与有稳定工作并极少接受福利或公共救济的个人或家庭打交道的机会,而且很少与生活在城市中更稳定的区域的朋友或亲人打交道。这种社会网逐步的缺失造成了内城区的“社会孤立”。社会孤立不仅意味着不同阶级/或种族背景的群体之间的联系要么缺乏,要么间断,而且也意味着现有的这种联系状况,强化了生活在高度集中的贫困区域的效应。

从历史背景出发来检视贫困与家庭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行为、规范和价值上的群体变异,通常反映了不同群体在接近特权和影响力渠道的机会上的差异。户主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女性户主家庭比起其他家庭形态来说更容易陷入贫困,并且更易出现持续贫困的状况。女性户主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男性失业的增多。对于黑人女性户主家庭来说,并不是她们不愿意再婚,而是她们往往拥有很少的资源和不大可能再婚。黑人男性的就业状况与家庭生活和婚后生活之间有联系,在黑人中,男性失业的日益增多与女性户主家庭比例的升高紧密相关。

经济活动从商品生产转向服务行业,与生产的空间定位的变动紧密相关,首先是工业在地区之内的迁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工业迁出了黑人聚居的老中心城市。这种经济组织的变动使得原有的职业需求发生变化。大量的工作岗位流失,而更多的就业机会发生在需要有较高教育程度的行业,但这些行业却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工人力所不及的。就业成分比例的转变,对于中心城区的低技能工人造成了最为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结构。相对于白人女性而言,黑人户主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正面临一个日益缩小的“适宜于结婚”(也就是说经济稳定的)男性“储量”。此外,内城区的学校教育无论从内部环境、教育方法还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截然不同于白人和上等中产阶级居多的郊区学校。学校所采用的社会化模式,反映了学生的社会背景或今后他们社会地位。这种结构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内城区的居民而言,使得他们的就业更成问题。③

三、底层阶级与公共政策

一个棘手两难困境困扰着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提倡者,即处在劣势地位的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另一方面是处在优势地位的成员的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分析以往的政策措施,作者认为这种两难的境况会通过一种普遍性计划来解决,这种普遍性计划是一种解决美国经济组织问题的经济政策。威尔逊认为任何政策,只要没顾及国民经济的变动特性、影响工业就业的因素以及由于产业转型和转移所引起的制度性和个人性的迁徙模式就不能解决低收入少数民族的经济断裂问题。关注职位获得,以增进社会流动消除种族偏见或者消除种族隔阂才有更大的意义,这种普遍性计划虽然没有明显的目的指向性,但并不意味着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开来,在这种改革计划的长效机制下,处于底层社会的人员会得到更大的③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85页。

收益。

对于聚居区的黑人而言,问题超出了民权的范围,因此要重视先前时期的种族偏见和歧视中留下来的弱势积累效应及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当代贫穷黑人的影响。“黑人视角”显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但不能仅仅通过消除种族歧视来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并行的发展消除贫困,没有将贫困看作美国经济组织的问题,通过改变个体特性只是途径之一,但始终不能跨越制度的藩篱。整体论方法的提出,试图把与种族相关的问题同社会组织(社会的运行安排)的一般问题结合起来。威尔逊认为不同群体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反映了他们获得特权和影响力的组织渠道上的差异。根据社会组织来研究种族问题,需要的是一种详尽的研究,就社会组织影响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体验来说,不仅要考察其政治、经济和其他制度维度,而且要考察其他技术维度。从社会孤立的角度来解决内城区的贫困问题,为缓解贫困、失业和其他社会断裂而制定的计划,应首要关注聚居区底层阶级社会和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是文化特质的改变。

四、结语与思考

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美国了以往解决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通过对底层社会的经验研究,主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问题,要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来解决。这个计划把就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结合起来,这种计划强调宏观的经济政策,以创造一个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也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强调一种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策略,也强调儿童抚养保障计划、家庭补助计划和儿童照管计划。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通读,笔者认为虽然这本书是针对于美国大城市社会中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国和美国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它为我们研究我国城市中贫困问题和底层社会提供了一种范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来自作者在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时的方法和视角。作者通过扎实的文献回顾找到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的突破口——历史的整体把握社会事实。从多角度来分析底层社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贫困问题如歧视的历史积累效应;人口迁移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内城区贫困问题的相互构建,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再次,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贫困,而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考察,提出社会孤立的概念。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需要的正是这种历史的多视角的考察社会事实。这本书也为我们研究城市社区提供了一些问题视角,如社区中流动人口与原居住民的冲突(资源的获得);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与利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发展;如何来重新考察中心与边缘理论。

笔者认为《真正的穷人》更加强调从功能论和冲突轮的的视角来解释问题,其落脚点更加注重宏观的社会结构,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将问题悬在宏大的理论上难免会有空中楼阁的感觉。费孝通先生在其《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中曾提到社区研究不仅要看到社会结构,而且还要看到人,也就是心态研究。因此,在我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研究也应该重视在中和位育的故训影响下的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Wilson,W.J.)著,成伯清 鲍磊 张戍凡译.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费孝通 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二篇:读书笔记阅读《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有感

阅读《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有感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一书,本书共五章,作者仔细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观,这一点也是吸引我看本书的原因之一。

准备篇,杨先生摒弃了以往关于教学设计的各种定义,提出: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构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他没有提及我们熟悉的系统理论、各种教学和学习理论,因为他认为,教学设计理论最主要也是最有用的部分是分析与设计的技术。他提出该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活动理论,这个理论可能我们很少在教学设计相关的书籍中看到,该理论是基于马克思关于实践活动中的几大要素(主体、客体、工具、活动)而提出的。根据活动理论,作者认为,应该利用活动这一概念作为描述教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并提出,教学设计的原理是学习目标与活动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提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此就不详述。

第二篇是理念篇,作者认为做教学设计时,应该持有的的基本理念是: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主要是采纳了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这里我也不详述了。

第三篇是分析篇,作者在本篇中提出了进行教学设计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学习内容分析(知识建模的方式)、学习目标分析(作者提出的二维目标分类)、学习者分析(学生模型)。在知识建模中,作者给各个知识点的类型进行了一个分类,个人认为比较复杂。作者的二维目标分类主要是基于梅里尔的二维目标,对其进行补充得出的。学生模型中,作者重点论述了智力水平和学习风格这两个方面。

第四篇是设计与缺陷分析,相当于我们熟悉的教学设计的一般分析过程和评价。在本章中作者根据keller的ARCS动机模型,提出了CASPER--POP--CRC动机模型,也是更加详尽和复杂化了。

第五篇是反思与探索篇,不仅论述了教学设计模式的见解,对什么是教育技术也进行了一个阐述,他认为,教育技术,即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存在三个分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以及教育的工程技术。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技术,重点研究教学设计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操作,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之间建立操作性的逻辑联系。

最后附录中有一篇作者发表在电化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

最后,在这里也大家分享一下我比较喜欢的书中的几句话: 很多看似先进合理的理念,实际上只是比较时尚的教条而已。教育即当下的生活,不要拿“未来”作借口,“教育即生活”。

第三篇:《中国小城市的死与生:一种城市问题的视角》读书笔记

原编: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 转载请按照授权规则 引子 上周,因“街区制”的热议,中指君向大家推荐了雅各布斯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本周,我们和大家一起来阅读的是一篇比较新的论文,来自于南京大学胡小武副教授的《中国小城市的死与生:一种城市问题的视角》。文末,我们还会推荐下周阅读书目——一本关于城市发展的经典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去寻找资源进行阅读,阅读后的观后感还可以与中指君进行交流。相对于“大城市病”的饱受关注,占据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的1800多个小城市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反而是在近期大热的“春节回乡见闻”稿件中,屡屡可见中国“小城市病”问题的凸显。这篇论文就是从已具有类型特征的小城市入手,对”内卷化”的“小城市病”进行研究。中指君和同事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对于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比较有意思的段落摘录出来和大家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看一看,然后在后台与我们讨论。本文分为五大部分

1、“小城市病” : 概念与内涵

2、“庸俗化” : 小城市生活方式的“向下” 趋势

3、“反向同化” : 小城市人口结构中乡村人口主导趋势

4、“僵化与弱化”: 小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活力不足

5、“人才荒漠化” : 小城市的知识与创新资源持续衰竭 主要内容笔记

1、文章开篇探讨研究小城市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新的城市规模设定标准,中国有超过1800 多个城市属于小城市,小城市数量占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超过 85%。中国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小城市占绝对多数的城镇化分布形态,占比多数的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质量高低是决定中国城镇化发展顺利与否的根本所在。重视和改善小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介于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小城市,即数量庞大的城区人口少于 50 万的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作为学术研究中的类型化‘对象’却乏人问津。诚然,小城市不同于小城镇具有的‘城市末端化’属性,它们更像是处于中国大城市化与小城镇化谱系中的中间过渡形态。而事实上,在中国改革开放、全球化、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小城市已经具备了一种学术层面研究的类型特征。”

2、“小城市病”的主要特征。“在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小城市问题。一是‘滞后型城镇化’ 带来的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超前型城镇化’ 带来的供给过剩的问题。大量的小城市由于发展资源不足,人才集聚不多,内生性发展能力欠缺,在大城市持续‘抽血’小城市的极化发展格局之下,各种发展性矛盾不断积累,弊端不断放大,从而导致‘小城市病’出现。”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各地区“小城市病” 还将持续爆发,诸如产业结构单一与就业机会不足、人才持续流失、住房供给过剩与资产价格走低、文化氛围淡薄、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生活方式庸俗化、社会交往强关系化、经济增长模式僵化、创新资源衰竭化。概况而言,可以理解为‘小城市病’的‘庸堕化’ 现象。”

3、文化缺失对于“小城市病”形成的重要作用。“文化场所和文化机构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活力和现代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包含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缺失文化发展的城市化,一定不是完整的城市化。” “城市发展如果缺乏文化品格,那是不可持续的,这已被当今发达国家的无数事实所证明。现代化要求政府的执政作为和城市建设要有现代文化含量,要有健全的城市文化设施。然而,现实是中国较高层次的文化资源,几乎全部分布在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为主的中心城市,甚至包括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其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与高层次文化场所资源也都普遍缺乏。由于缺乏现代文化资源,小城市一直陷入了现代文化品位缺失性的庸俗化。”

4、小城市人口结构中乡村人口主导趋势的出现。“小城市城市生活方式的同化能力不足导致了城市乡村化的反向同化趋势。由于小城市的原生人口与周边乡村的紧密联系,导致小城市语言与文化、生活习惯难以完全‘现代化’,导致其现代化的同化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小城市新增人口的‘乡村化’ 越来越使得人口结构呈现一种农村人口主流化趋势。” “这种乡村人口主流化现象,不仅在风俗惯习上,而且在语言和社会关系上出现一种反向同化趋势,即传统农村生活方式胜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农村文化惯习超越城市文化惯习,乡村人口仍然易于接受农村生活理念而非现代城市生活理念。” “由于农民自身内在的乡土文化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迅速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而需要较长时间的自我调适和城市适应的过程。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为‘半城市化’ 或‘都市里的村庄’,最终导致小城市越来越像农村的聚合体,而非城市性的生成地。”

5、小城市因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活力日趋弱化。“小城市的经济活力不足,缺乏产业支撑。大量小城市都存在就业门类较少,就业机会紧张,静态失业率较高,人口外流明显的现象。特别是全国有 130 多个资源枯竭性小城市,因为产业资源的衰退,不少陷入了‘枯城’化命运。结构型的就业门类少、静态失业率较高,从而导致小城市的年轻劳动力不得不选择以外流务工为主。” “城市发展模式的僵化,越来越暴露出小城市的产业困境。近年‘鬼城” 在小城市频频上演。小城市房地产的虚假繁荣早已开始呈现扩大化趋势。” “空间城镇化的盲目冒进,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工地化,更使得城市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化状态,使整个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式的建设’状态。小城市因产业结构单一,任何发财的资源都显得稀缺,导致城市资源争夺呈现暴力化倾向。近年来,媒体报道出来的各种刑事案件,与中国城乡结合处出现的一些黑社会化暴力现象不无关系。这种暴力手段获取项目的现象长期存在,使得一些老实本分守法公民根本无法获得正常发展机遇,创新创业很难在小城市有序展开,这已然严重损害了小城市的市场化发展能力和城市经济活力。”

6、高等教育资源与高层次知识人才缺失,导致小城市整体知识水平长期处于低层次化。“在缺失高等教育资源及高等教育精英群体的小城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一种‘人才荒漠化’现状。这必将最终削弱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识审美层次,导致小城市很难具备如大城市一样的创意阶层与文艺青年,不仅削弱现代城市文化资本的生产,更破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构建,最终大量小城市沦落为‘庸堕型’城市。” “小城市日趋浓厚的“庸堕化” 趋势日益排斥精英群在新一轮城市竞争时期,小城市的庸碌化、庸堕化逐渐被固化,对于高素质人才而言亦丧失吸引力。小城市在人口的同质化、熟人化、规模小、密度低的格局之下,又将通过‘循环因果累积效应’ 而逐渐庸堕化,最终无法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更无力汇聚创新型人才。” “由于经济发展势差和堕距的存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的城市人口都几乎没有变化。这种因小城市性格所致的城市文化日趋封闭、活力缺失,最终导致了小城市在庸俗化、封闭化、堕距型的社会氛围中持续滑向了‘小城市发展陷阱’ 之中而难以根本扭转。”

第四篇:重要——国际现代文化与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推荐)

国际现代文化与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

——周有光答《南风窗》记者问

1、国际现代文化

《南风窗》: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些人对西方文化表示不屑,主张弘扬中华文化。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文化?

周有光:“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人们发现,“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命”,中国既不要西方文化,也不要苏联文化,也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变成了一片没有文化的荒原。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就呼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化。这是一个好事情,可是怎么样弘扬呢?问题很复杂。因为弘扬有两条道路,一个是复古,一个是创新。我反对复古,我提倡创新。

《南风窗》:1990年代有人提出“30年河西,30年河东”,认为文化的接力棒要传到中国来了,世界的文化高峰要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来。

周有光:把人类文化分为东方和西方的“东西两分法”虽然流传很广,可是不符合客观事实。根据历史事实,有四种传统文化,亚洲有三种,东亚是中国文化,南亚是印度文化,西亚是伊斯兰文化。第四种是西欧文化,西欧文化传到美洲成为西方文化。就是西欧文化加上北美文化,代表是美国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和西亚文化合称东方文化。东亚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部分,不能代表全部东方文化。

有人提出,不是四种是五种,还有一种俄罗斯(斯拉夫)文化,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呢?我仔细做过对比,斯拉夫文化从数量来说是贫乏,从质量来看是落后,从历史来看是晚期。我还是坚持四种传统文化的看法。到了全球化时代,情况改变了,四种传统文化相互流通,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产生了没有地区差别的世界性文化。

《南风窗》:世界性文化不再以地理方位划分。

周有光:世界性文化就是“国际现代文化”。比如说马路上的汽车,你不能说汽车是西洋文化,这是国际现代文化。每个国家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生活在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之中,所以说,现代是“双文化”时代。

国际现代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公共文化,正在突飞猛进,覆盖全球。国际现代文化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拒绝的。我认为,任何国家,一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又要接受国际文化,国际文化是主流,传统文化不会消灭,传统文化都在改进。

《南风窗》:和传统文化有关,近些年有一种思潮提倡“国学”,炒作“国学”。就像上世纪30年代10个大学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那样,他们强调中国的“本位文化”。

周有光:“国学”二字不通,没有一门学问叫“国学”,国民党时代已经有人写文章分析 “国学”两字的不合理,到现在还用“国学”,这是没有进步的表现。弘扬华夏文化是可以的,最重要是更新,不能够复古。华夏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不能丢开国际现代文化来搞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补充国际现代文化的,不是代替国际现代文化的,这一点要搞清楚。

《南风窗》:恐怕有人会批评您在提倡“全盘西化”呢,因为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周有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是“封建为体,枪炮为用”,完全失败了。

2、要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

《南风窗》:全球化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周有光:解放前写文章很少人提世界观,解放后,根据苏联习惯,许多文章都谈世界观。什么叫世界观呢?其实世界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世界观,讲自然界的进化;另一部分是社会世界观,讲人类社会怎么发展,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论。关于后者,苏联提出“五阶段发展论”,苏联瓦解以后,俄罗斯许多学者讲,社会主义在苏联没有成为现实,苏共是打倒一个统治阶级,自己变成一个统治阶级。原来40多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只剩下6个。因此,苏联宣传的“五阶段发展论”是不合理的。

历史观和世界观是一回事,我认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历史观就是社会世界观的一个构成部分。国外有一个潮流,叫做“全球化历史观”,就是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特别是东欧国家,组织起来重写第二次世界大战,认为其中最重要一个问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谁发动的”?

《南风窗》:流行的说法是希特勒德国发动的。

周有光:我看到有篇文章说,不是一个国家发动的,是德国和苏联联合起来瓜分波兰,才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第一个阶段是和德国联合起来侵略波兰和欧洲,第二个阶段,因为德国攻打苏联才有卫国战争,把两个阶段混合起来讲是历史错误。

《南风窗》:看来,全球化时代历史观在发生巨变。

周有光:俄罗斯独立以后,所有的学校历史课都停了。可是,一个国家没有历史课也不行啊,怎么办呢?就把一个法国人写的俄罗斯历史翻译成俄文,暂时替代。俄罗斯的教育部长很有趣,他说我们俄罗斯的历史都是进口的。

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改变啊,比如朝鲜战争,以前总说是美国挑起来的,现在承认是朝鲜先打起来的。可是改变还不够多。我一个孙女在英国读了两年书,又到美国读了两年书,回

来后我问她,在外国几年,你有什么感想?她说在英国美国读书都很顺利,可是有一件事使她很难受:外国学生经常有小组讨论,讨论的问题讲到中国,外国人都知道,就是中国人不知道。

《南风窗》:“五四”时思想界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看来,在全球化时代,也需要“重估一切价值”。

周有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要改变,过去我们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所以一切事物都要重新认识。看国家,看民族,看文化,看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全球化的视角。

《南风窗》:这些年出现了新情况,有些人觉得中国能够走出一条新路来,好像我们发展经济的方式还挺管用,我们不是创造“中国奇迹”了吗?

周有光: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国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不是参加WTO了嘛,有几个WTO? 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大学邀请我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新加坡大学规模不大,各方面非常好。空闲下来,我和一位英国教授到公园散步聊天,我问他,许多人说新加坡是一个奇迹,你是什么看法? 英国教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常规。什么叫常规呢?按照国际先进的先例来做,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国家要是民主的,要是开放的,有这个条件就可以得到国际帮助。新加坡本来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后来被赶了出来,李光耀大哭,我们又小又穷,又没有人才,又没有资源,怎么建立国家呢?后来召集国际会议,说建设一个新国家很简单,没有就请求帮助。新加坡走民主道路,搞开放,很短时间就“起飞”了,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前些年大家都说“大国崛起”,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小国崛起》,新加坡就是典型。

从经济学上讲,不存在“中国奇迹”。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正所谓“殷鉴不远”,希望那些无视走过的弯路,仍然试图找到第二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人们警醒为是。

下载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