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龙社区2012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管理新1
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管理
责
任
书
一二年度)(二〇
玉龙社区2012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管理
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省、市、区学校教育改革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促使社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玉龙社区特制定本责任书,年终对本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款进行督促检查。
一、各小组要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积极参加社区教育改革发展会议。
二、认真执行街道、社区的教育目标责任制,依法保证实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所需条件。
三、配合社区协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
四、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程建设,及时发现校园及其周边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配合社区和相关部门予以排除。
五、落实《玉溪市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工作实施意见》,杜绝小组内因贫失学现象。
六、配合做好辖区内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相关事宜。
七、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对贫困学生实施救助。
八、严格执行《办学许可证》制度,杜绝无证办学和跨证办学。加强对辖区新增教育机构的巡查,及时上报辖区内非法学(园)情况。
九、本责任是一试两份,社区及小组长各执一份。后附: 玉龙社区2012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人签字
附:玉龙社区2012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人签字
玉龙社区居委会
第居民小组
二〇一二年___月___日
负责人: 负责人:
第二篇: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
我是XX号选手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地位、作用和特点: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人民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节是文化史中中国史部分的最后一课,也是必修三这册书中唯一涉及教育的一课,教育是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本节内容在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这一专题及这一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下面说一下学情,只有了解了学情方可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初中对新中国的教育这一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叙述而非理性的分析,再加上高二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历史思维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认识新中国确立了以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和“文革”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过程和方法:利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体会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艰难路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使学生体会到现在能接受良好教育的不容易,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力及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课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和教育发展的成就。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教育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总体思路
通过图说教育奠基→教育挫折→教育繁荣→采用师生、生生互动深化的方式得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并完成知识归纳。
其具体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以电影《高考1977》片段导入目的:采用视频导入,通过展示鲜活的历史视频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
(二)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图片展示和史料分析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对本课基本知识的梳理,和重难点问题的突破,可以说该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
1、教育奠基
展示: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劳模、纺织工人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设问:观察两张反映扫盲教育的历史图片,从中你能提炼出扫盲教育的哪些信息?
出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图,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述扫盲教育意义的材料设问:这张数据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识扫盲教育的深远意义学生形成对前17年教育的整体了解和认识。
出示知识结构表,完成“奠基篇”的知识归纳。
过度:1965年,一场政治风暴正在逼近。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教育成为重灾区之一
2、教育挫折
展示:毛主席,你是我的偶像——一个毛的超级FAN,“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食指的诗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节选)
史料: 知识青年到哪里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历史图片的内容,通过对话认识“教育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失去青春,失去幸福权利的多桀命运,使学生理解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违背规律蛮干。结合学校或单位“断层”,引导学生概括出危害。
出示知识结构表,完成“挫折篇”的知识归纳。
过度: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历史终于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我们彷佛听见了春天的消息。
3、教育繁荣
出示反映1977年高考的历史图片,1977级大学生的迫切心声和后来传遍全国的口号。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1977年高考中的一些生动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设问:请同学谈谈你为什么考大学?
出示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
5日)、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的表格、江泽民关于“科教兴国”的讲话内容和图片、“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图表。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党中央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深得民心,了解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依法治教”的重要史实和认识。
设问:你认为现今中国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义务教育、高考制度...教育投入总量不足(1990年,中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1995年下降到2.44%,而1995年世界平均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4.9%,1999年回升到2.78%。2003年中国教育经费占GDP3.41 %);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辍学率较高;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遇低;高考制度一考定终生(对于学生长达12年的学习来说,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次考试、一张试卷)等等。
出示知识结构表,完成“蓬勃发展篇”的知识归纳。
整理:回忆所学知识,归纳、整理知识体系。
(三)总结
1、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温家宝(2006年7月18日)
2.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世界教育报告》(1990年)
3、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最后指出共和国的教育发展任重道远;无论国家还是世界,教育都是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和足够忧患的事业。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准确理解与把握《课标》,正确解读人民版教材。本课也很好地凸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坚持以史实为基石,通过对史料(实)的精心选择与有效呈现,较好地体现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基本的学科特色。
历史史实,以后更要广泛的搜集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性。本节课的不足在于只用运一些图片和部分史料,没有完全展现出
第三篇: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 振兴乡域经济
—谷金楼迎接市政府评估督导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2007年5月22日)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谷金楼乡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辖25个行政村,人口3.66万,耕地4.1万亩。目前,全乡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264人,各级各类学校19所(其中:小学6所,教学点12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235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551人,初中在校生800人)。
近年来,我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持续协调发展,围绕新课改,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狠抓了“四项制度”的落实,对校长担课、听评课、研究教学、参与教研情况进行了不定期督查,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并积极开展了“阳光课堂活动月”,“质量效益年”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撰写论文获国家级奖11篇,省级23篇,省级课题2项,在全国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共有6人获国家级奖,11人获省级奖;在全国小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名学生获国家级奖,5名学生获省级奖;多次被评为全县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共获国家、省、市、荣誉称号5项。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
1、义务教育。2004-2006连续三年,6-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13-15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129.41%、160.01%、137.7%,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0.5%、92.9%、95.5%;近三年,小学辍学率分别为2.29%、1.34%、0.46%。
2、成人教育。2004-2006年青壮非文盲率达100%,脱盲巩固率达100%。近三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分别为900人次、1100人次、123人次,分别占青壮年劳动力总人数的3.2%、5.16%、2.22%。
3、民办教育。我乡共有一所小学民办学校,在校生500余人。
(二)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方面。
1、财政对教育拨款情况。2004-2006年,全乡经常性收入分别为214万元、119万元、1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4.4%、38.6%;财政对教育拨款分别为323万元、327万元、45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39.6%。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4年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609.1元、1046.3元、1286元,小学分别为1057.3元、1644.6元、1901.7元。年生均国拨公用经费,2004至2006年,初中分别为17元、28.6元、36.9元,小学分别为17.7元、25.8元、52.1元。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国拨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增长。
2、教师工资发放情况。2002年,农村教师工资统一上划县财政发放,全县教师工资发放标准城乡统一,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3、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发放情况。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4年共发放救助金4.38万元,救助贫困生1189人;2005年共发放29.5万元,救助贫困生2248人;2006年共发放19.1万元,救助贫困生1461人;2007年全
乡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正在进行。
(三)办学条件方面:
1、教学建筑建设方面。小学、初中、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7.9平方米、6.59
平米。初中配有标准卫生保健室,食堂改造也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2、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置方面。全乡中小学在教学仪器、图书、体育、音乐、美术、电教、劳技等器材配备和实验室建设反方面,基本达到了省定标准。
3、危房改造情况。2004-2006年,全乡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50余万元,改造建设中小学校舍3千余平方米。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全乡小学专任教师164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专任教师79人,学历
达标率100%,同时,所有中小学教师全部持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合格率
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按照《南乐县教育事业2003-2007年发展规
划》,明确了我乡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
教育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财政、文化、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向政府与有关部门一把手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把
目标管理的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投入,多办实事。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增加教育投入,发展教育作
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成立了教育经费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三)深化改革,统筹发展。一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执行《民办教育
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二是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
方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三是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调整中小学生布局。小学由原来的25所调整为18所,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
当的均衡发展布局。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师资分配上,也向农村薄弱学校
倾斜。
3、深化教育结构改革。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措施。几年来,全乡中小学校没有发生一起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依法治教,加强督导。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在干部推荐、职
称评聘、招生、收费等工作中,坚持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
督。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杜绝了学校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为了坚决遏
制中小学乱收费,乡中心校签定责任书,严格执行“三严格、三统一、六不准”的收费管理制度,确保“一费制”收费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大学校收
费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在上级政府正确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
展,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是:
1、尽
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
求;
2、部分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3、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一步加大力度。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举全乡之力,聚全乡之财,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二)严格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学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
(四)强化教育督导,促进我乡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第四篇:发展教育事业有哪些新举
发展教育事业有哪些新举措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要成为一流的国家,必须拥有一流的教育;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工作报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第一,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既说明了教育事业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也说明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明确了当前教育工作的总体布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偏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把我们国家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优势,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我们才能够真正赢得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时代,才能够成功地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善于自主创新的国家。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促进就业解决民生问题,当前,需要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既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靠人才、优化经济结构需要人才支撑的高度,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资源实际出发,加强统筹、领导和支持,认真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发展职业教育的部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第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推进教育公平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公平摆在了重要的社会公平的位置,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2006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还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二是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
第四,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当今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其中研究生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在杰出人才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主要
学科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人才还极其缺乏,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型学科领域、交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借助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局面。如果不努力加以改变,我们就难以根本改变在科学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就不可能赢得牢靠的国家安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我国的高等学校,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聚精会神地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第五,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我国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水平,尤其是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以更大的财力和更多的精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真正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努力吸引优秀青年读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加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努力让农村的孩子都能够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国研室提供)
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大主题和一个重点,也是贯穿整个报告的一条主线和一大亮点。《政府工作报告》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作了系统部署。这是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治本之策,也是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对于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至关重要。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认真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部署,对于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当前,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不抓紧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统筹兼顾,让全体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实现经济既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这需要通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来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尤其是需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筑社会稳定和谐的“安全网”;建立健全
社会救助体系,特别关心和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切实解决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等等。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体现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今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这将继续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会引起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譬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和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的局部、眼前利益,需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依法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也要以把国内事情办好为前提,要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全社会的任务,更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多年来,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另一方面,一些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特别是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比较薄弱。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对于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管理不到位、公共服务比较薄弱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研室提供)
第五篇:社区精神文明目标管理责任书1
社区精神文明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创建目标
1、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十七大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各类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文件,并做好学习笔记,做到全年学习有安排、有计划。
2、完成镇上下达的党报党刊征订任务。积极扩大社区的对外宣传,年内在县级以上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宣传本社区的典型事迹不少于1次。
3、加强信访工作的力度,准确掌握信访信息动向,主动解决各类矛盾,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事件。认真搞好宗教管理,引导群众依法信教,年内无非法封建迷信活动。
4、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及时,目标明确,工作扎实,资料齐全。精神文明工作的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管理落实等各项制度完善,继续抓好“文明家庭”“文明居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区域净化,社区主要巷道整洁美化,群众居住环境绿化整洁。
5、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有常年坚持活动的群众性文体项目;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春节社火表演和其他文体活动;设施齐全,配置各类基本的图书、体育、文化器具,并且制度上墙,活动开展正常。每季度组织至少一次以上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有记录。
6、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做到层层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落实制度、加强整改,严格执行精神文明责任。
二、创建责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层层落实,以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实施。
1、社区书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将上述创建目标落到实处;
2、社区主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二责任人,必须抓好创建活动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3、各负责专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三责任人,需积极投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做好社区窗口行业建设;
社区书记: 责任者:
201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