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社区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
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
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一直把如何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在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于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县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完善县级机关部门与社区共建制度的通知》、《关于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通知》以及下派优秀年轻干部进社区锻炼培养等制度与办法,从机制上、制度上、人员上对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财政还将逐步按社区中每100户划拨3000元,镇财政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划拨给社区相应资金,给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武康镇六大社区与县级机关部门率先结对共建,去年累计到位资金近100万元。各社区在职党员联系社区活动也轰轰烈烈地得到开展,全县累计18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利用双休日和一技之长,开展了医疗进社区、法律进社区等各种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班子整体素质。随着社区体制的逐步理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配强配好社区领导班子,加强社区这一层面的领导力量作为大事来抓。一是配强主要负责人。90%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负责人实行“一肩挑”,部分社区配有一定数量的党务工作者,如群安社区还配有5名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二是加大选调下派力度。,全县下派充实到街道社区一线的县机关年轻干部6名,镇机关优秀干部8名。让他们在锻炼的同时,为社区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帮助社区理顺各种关系,针对社区实际开展各项工作,激活了社区的活力。三是改善年龄文化结构。据最近统计,76名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7岁,同比1997年下降岁;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大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1997年分别提高%、%。四是选配好社区工作人员。在注重从离退休人员、复退军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中物色素质较好、年纪较轻、身体健康、热心工作、善于管理的同志到社区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下岗、内退职工等途径,择优录用社区工作人员,使社区的工作人员来源和队伍素质、工作水平不断改善。如武康镇社区32名工作人员于全部实行招考录用,并解决了其养老保险、工资福利等待遇,使其工作效率与积极性都大幅度提高。
(三)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党员教育。针对社区党员中离退休的多、年纪大的多、外出务工经商或投亲靠友的多等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就近划片建党小组及主动上门联络等做法,切实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社区党组织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中,挖掘潜力与优势,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员教育。许多党员都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有了“原来无家、现有家”的归宿感。二是发挥党员作用。近年来,全县各个社区党组织利用各种载体针对性地开展了党员活动,实现了社区内资源的共享,极大地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如各社区都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进行归类,有的组成在职党员夜巡队,维护一方平安;有的开展在职党员送医疗进社区、送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吉祥社区在职党员开展“一人一岗”活动,每个党员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贡献一份余热。群安社区开展了党员与困难群众的帮扶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他们不仅发挥443名离退休老党员的作用,还把小区、群楼内的89名在职党员召集起来,组成“党员联系大组”,通过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搞好小区共建,带头进行移风易俗。许多住宅楼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自发地要求挂起“和睦楼”、“奉献楼”的牌子,相互开展竞争,比家庭和睦,比邻里团结,比楼道整洁,比环境美化。在突出抓好社区稳定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各项社区工作的开展,从而摘掉了省、市、县挂牌的后进帽,于评上了
“县级文明社区”,并申报了市级文明社区。
二、社区组织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在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原有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已与新形势下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概念不清。由于计划经济和街居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内
许多单位、党员和居民对什么是社区、什么是社区党建、社区党建怎么开展等概念不清,认识比较模湖。问卷调查显示:有57.1%的党员、居民对社区和社区党建认识“不清楚”,30.4%的人认为“有点了解”;对当前如何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有76.3%的人认为“心中无数”。二是参与意识不强。长期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当前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问卷调查反映: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表示要“主动参与”的只占31%,“无所谓”的占56.2%,“不应参与”的占12.8%。许多在职党员习惯于在工作单位过组织生活,调查中,只有34.3%的在职党员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有65.7%的人表示“不愿意”或“没必要”。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干部对当前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下,社区党组织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街道党委主要是领导和管理社区事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还不成熟,上级组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还缺乏深入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二)党员管理不配套。一是原有的党组织工作与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不相适应。近几年,由于企业改革,大量下岗工人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了社区,使得社区的党员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县城区6个社区党员数1997年为名,今年上半年已达1686名,增加%。有的社区近年来几乎成倍增长,如群安社区9月以来,党员从无到有,猛增到443名,这部分党员因改革,许多怨气牢骚都带到了社区,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二是原有的党员管理模式与党员结构日趋多元化不相适应。近年来,城市拆迁改造、再就业工程等,形成了人员流动的加快态势。“人在户不在”或“户在人不在”的人户分离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现象。在调查中,基层反映,开个党员支部大会,有时竟很难确保50%的到会率。三是现有的激励机制与在职党员参与活动不相适应。从实践看,如何引导在职党员从单位走向社区,并有组织地参与社区建设,仍然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专门设计了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卡,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尚未完善,部分在职党员仍未登记报到,报到的参与社区建设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落实,从而影响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干部队伍不适应。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求有高素质的党建工作者与之相匹配,但目前情况下,一时还难以做到。一是在配备上,重主任、轻书记,即使是配上了所谓的“强书记”或者书记主任“一肩挑”,也往往是事务缠身,对党务工作所花精力不多。二是在结构上,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后继乏人。由于社区干部任务重、压力大、收入少,因而在任的不愿当,年青的又不想当,要物色一名合适的社区干部很不容易。三是外部环境上,社区干部很少接受上级安排的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培训,一些对过去一直沿袭的居委会模式进行简单的“撤并”式改革,具体操作时,尚缺规范。从调查看,全县35个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中,这三年只发展党员名,未发展党员的党组织占%。据了解,之所以社区发展党员那么难,是因为:一方面,社区能掌握的优秀人才匮乏,大部分年富力强的居民有自己的工作单位,申请入党均在本单位;而滞留在社区的下岗工人又忙于奔波生计,党支部难以联系考察;另有一些打工族又因流动性太强而难以物色培养。另一方面,从调研情况看,社区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视野不宽,仅限于社区居委会内部,故队伍有萎缩态势。
(四)活动经费不充足。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担负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相对社区党建的各个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各社区普遍反映党组织活动经费紧张,活动地点难保证。党内活动的正常开支靠东赞助西借款,入不敷出,杯水车薪。尽管县委出台了21号文件,明确规定县财政按社区每100户划拨资金3000元,镇财政按不低于1:1的资金配套,然由于诸多原因,该规定难以全部兑现。武康在全县先走一步,但资金落实问题也是悬而未决。社区资金的困难,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党员对活动开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但社区党组织又因经费拮据无力搞好这些活动,这一矛盾已日益突现。如城关镇80%的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反映:平时慰问党员病号或组织其他活动都是自己凑钱,党员也无固定活动场所,都采取游击式活动方式,或索性在支部书记家里挤。即便条件稍好一点的社区,由于党员电化教育片源少,内容针对性不强,加上要更新放映设备,无力购买新资料,该现状已伤透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脑筋。
三、社区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县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上述薄弱环节,我们认为,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社区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其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我县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近期目标应为: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分类管理”为重点,力争近三年内达到“一个扩大”、“三个加强”,并实现“四有”的总目标。即进一步扩大党在社区范围内的覆盖面;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明显加强,社区工作者素质明显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须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党的活动,凡是有党的活动的地方必须有成效。
(一)、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一,党员分布状况发生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下岗党员、退(离)休党员不断增加,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县企业改革的到位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企业职工党员和退(离)休党员组织关系迁入社区。为此,社区党组织在接收大量新的成员的同时,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
第二,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社团组织6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个。去年,县委组织部专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各类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从调动的情况来看,我县社团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率为空白,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也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第三,封建迷信活动的抬头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全县各类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许多地方建庙设庵,活动频繁,并吸收了不少群众参与;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正不断影响着年轻一代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全面实施**现代化战略,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这是推进**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社区党组织在创建活(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因此,加强社区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新课题,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二)、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1)向警署、工商、税务、物业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延伸。对这些机构由过去的“条条”领导,改为“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为此可建立和实行三项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加强双重领导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的沟通,确定需要社区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有关单位需要配合社区进行的工作;二是报告制度。实行双重领导单位的领导同志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并交居民代表审议;三是行风评议、考核与会签制。年终考核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听取双重领导单位主管领导述职,组织居民、机关干部代表及行风监督员进行行风评议,形成考核书面意见,抄报其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理顺“条块”关系,推动这些单位的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在社区的治安保卫、综合治理等工作中,增强工作合力。
(2)向新经济组织、新社团组织中的无主管单位延伸。针对这些组织规模小、分布散、变化快、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各社区要创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健全党的组织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位,帮助建立独立党支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处于流动、分散状态的党员,探索创造新的党组织组建办法。比如,有的可依托人才服务中心或其他服务中心建立党组织,有的可在私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建立党支部,有的可在商贸大厦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有的可在青年宿舍建立民营企业青年职工联合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新经济组织、社团和中介组织,社区可派党建联络员进行联系,在这些组织中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培养发展对象,努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
(3)向辖区内其他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延伸。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努力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这个新格局的客观依据,是随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城市功能及管理重心下移,使越来越多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由社区来承担。而这些工作单靠社区党组织难以完成,需要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协调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同一社区内的单位,也有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投资环境、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就使得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内其他单位延伸不仅有了客观需要,而且有了现实可能。这些工作就是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支撑点,是社区党建新格局中社区与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连接线。为了实现这种“延伸”,可以创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党建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组织。通过组织协调各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创造“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密切党群关系。
(三)、强化社区党员工作的分类管理。
(1)对离退休党员主要解决“余热”问题。根据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群体特点,一是要从狠抓思想教育入手,确保离退休党员信念不动摇。可通过“三会一课”、时事理论学习、“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党性观念,教育他们退休不退志;还可通过组织开展“走出家门,看社区发展,看**变化”等活动,实地感受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加入到社区建设的行列中来。二是要从关心生活入手,用社区真情凝聚起离退休党员的心。街道、社区党组织每年可定期走访慰问高龄、体弱多病、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送教上门、送学上门、送医药上门、送服务上门,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过去,及时帮助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到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后,由原来的一个家,变成了有两个温暖的家。三是要从开展适合离退休党员特点的社区活动入手,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可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诸如“一人一岗”志愿者等活动,根据离退休党员的专长和志愿,让他们申报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区工作岗位,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承担一些社区宣传、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民调、社区养护等工作;没有专业特长的党员同志,可参加社区治安义务巡逻、楼道卫生保洁及一些便民利民等活动;在老党员中,还可开展一些“我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等金点子活动,以充分调动广大离退休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和影响党员身边的居民群众,促进文明社区的建设。
(2)对流动党员主要解决“固定”问题。首先我们要切实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寻求工商、公安、计生等部门单位的配合与支持,借助有关部门清查流动人口、出租房、门面房、摊点之机,通过拉网式调查,基本上做到对流动党员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并把流动党员管理与流动人口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可通过设立流动党员活动站的形式,对无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持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实施协助管理。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让流动党员找到自己的家。可把流动党员活动站设在社区或市场的党员活动室,制作统一的标牌,制定工作制度和流动党员行为规范,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兼职站长和工作人员,活动站还应为流动党员准备各种党建读物和学习材料,设立学习园地,放置党员电教设备。同时,社区党组织可运用墙报、黑板报等向流动党员发出到活动站报到的通知。社区户籍民警也应积极向社区党组织提供暂住人口中党员情况,协助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好流动党员。
二是要明确活动站职责。流动党员活动站对有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流动党员负责接转党组织关系,并编入相应的社区党小组接受教育和管理;对无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主动与其所在单位联系,弄清党员身份,协助原单位党组织加强教育管理,组织他们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对持有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由活动站为他们填写《流动党员登记表》,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发放《流动党员活动卡》,党员凭卡每月必须参加一次由活动站组织的学习教育,并由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党员在转出活动站时,由活动站依据党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出具书面鉴定。
三是可开展流动的旗帜飘起来主题活动,为社区党建聚合力量。活动站不仅要协管好党员的学习教育,而且还可组织党员开展一方工作,贡献一方和我为社区建设献一计活动,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市场中流动党员活动站还可开展既要闹市场,又要保本色活动,党员商户挂牌服务和争当共产党员示范户等活动,使党员既有责任感,又多一份光荣感。通过这种形式,流动党员的形象就会在社区建设中日渐闪亮起来,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亮点。
(3)对在职党员主要解决“动力”问题。在去年县委组织部出台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意见的基础上,接下来要着重抓好深化、持久工作。一是培育一种自觉意识。要进一步摸清在职党员的情况,向他们介绍近年来社区发展和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请在职党员对社区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在职党员认识社区、关心社区,自觉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去。二是激发一股参与热情。可按照在职党员的作息时间,分期分批召开在职党员座谈会。在会上宣传社区党建有关精神,汇报居委会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目标,分析社区困难,对在职党员提一些具体要求等,以增强在职党员的社区认同感,激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三是建立一个活动载体。可成立“在职党员联谊会”,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联系制度、管理制度和活动制度。如定期开会,共同协商决定重大问题。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在在职党员与社区党支部之间架起一条通道,使社区党支部能定期与在职党员联系,让在职党员及时了解社区情况和居民群众的需求。四是提供一方活动舞台。要为在职党员提供一方长期为社区服务的舞台,使他们能自己安排时间和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好以社区党支部为扇形圆心点,以党员责任区为扇面,党员志愿者队伍为扇骨的“扇形在职党员社区奉献网”。五是形成一项长久制度。对在职党员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制度还要进行分化和细化,尤其是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制度和表彰制度要落实到位,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对党员评优罚劣必须征求社区意见。对这些制度要形成督查机制,长抓不懈。
(4)对下岗弱势党员主要解决“信心”问题。
一是开展教育,增强他们对党的“信心”。针对有的下岗职工党员支部活动不参加,党员不上交等情况,社会党组织要正确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地上门开展经常性教育。通过“拉家常”式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部分职工暂时下岗,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改革的成本。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将来为更多的职工上岗创造条件。而不是错误地认为“党不要我们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相信党,增强对党的“信心”,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二是强化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社区党组织要对本辖区的下岗弱势党员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摸底,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分别为每位下岗弱势党员建立“信息卡”。要为下岗弱势党员再创业提供“绿色通道”,在办证、交费、交税等方面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费用和负担。建立在职党员与下岗弱势党员“一助一,各助一”活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是组织培训,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针对下岗职工党员大多年龄偏大,技能低下的特点,可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分门别类,组织培训,发给相应的培训证书,以提高他们再就业的技能。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依托摄影、美容、修理、家政服务、残疾人管理等便民服务项目,联系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
(四)、丰富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动载体。
要以当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为内容,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一是以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开展创建“规范化社区党支部”建设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建设一个坚强的班子,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目标,组织广大党员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开展“六联六共”活动。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城市卫生联管,共创优美环境;社会治安联防,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服务联办,共享社区资源;计划生育联抓,共同落实国策;科学文化联教,共促素质提高。通过活动,把“人人参与社区建设,人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社区树立起来,促进文明社区建设的开展。三是深入开展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万人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使党员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行为规则的示范。四是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小组)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为创建文明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财力保障。
如果缺乏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满意的物质载体,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就会大大减弱,加强社区党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切实增加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和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可制定下发具有一定法规性的文件,把社区党建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按照“因地制宜、因街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采取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文化经济、城管经济、有偿服务等多种方式,形成依托城区、拾遗补缺、形式多样、经营灵活的社区经济特色,增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经济后盾。可以按党员管理数量与难度系数,配置必要管理经费。县、镇财政要将政府用于绿化、环保、市政等方面的专项经费相应拨给社区,实行“条费块转”、定向支出;社区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每年按比例)、社会募集、个人捐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财源畅通不竭。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专职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开支,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应给予保障。同时,对已有的政策,要抓紧兑现,确保党组织工作的物质支撑。
(六)、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度。
(1)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镇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乡镇党委特别是街道党委要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单位党组织要在街道党委的领导和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抓好社区党建。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承担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服务职能的同时,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社区去,使本部门的一流工作体现在社区。
(2)加强调查,分类指导。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要综合有关部门力量开展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要实行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一齐上。对基础条件好的,实行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规范和提高;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较多的社区,要采取因地制宜,夯实基础,逐步推进的办法开展工作。
(3)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一要建立督查机制。要定期对各地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比如德委21号文件出台后,对怎样进一步贯彻资金落实等问题,我们还存在不到位情况。二要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对社区党组织,特别是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考评,对工作出色的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三要健全创新机制。要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定期研究、专题研讨,不断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第二篇:《县社区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
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作报告。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
第三篇: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基层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基层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为切实做好“三民”工作,深入了解我市社区建设现状,探索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路子,特对羊毛湖社区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社区队伍建设。**年社区居委会选举前,一批文化程度高、年龄小、素质高、办事热心的人员进入社区充实到居委会,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得到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一支社区专职工作队伍。在第*届居委会换届选举时有*个社区共**名人员参加了社区居委会选举,他们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人,占100%;40岁以下的有**人,占92%。并先后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考**名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同时,街道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先后对***名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在各社区相继组建了社区支部。以上措施,有效促进了社区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社区工作条件。街道管辖社区建设比较早,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小,不能满足办公的需要。通过与开发单位协调,“租赁”解决了部分社区用房问题。目前正与社工委沟通关于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配套场地建设。
(三)社区服务逐步开展。随着社区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显现,各部门对社区工作逐渐重视,法律、警务、城管、消防、民政、卫生、计生、劳动保障、文体科教等部门逐渐将工作重心下移,各社区相继成立了社区服务站,民政局配备了部分硬件设施,街道购置了办公设施,基本满足了社区服务办公需求。结合“平安社区”创建工程,在各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实现了“一区一警”,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得到加强。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各社区配备劳动社会保障协管员*人,负责开展社区就业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服务。社区志愿者、义工队伍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按照区义工联和会设置的“五大行动”标准,通过社区工作者深入发动、引导使社区志愿者、义工队伍已发展到***余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得到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使此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凸现出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
(一)对社区的认识有待深化。第一,对社区建设的主体认识模糊。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效力。而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一方面,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并存职责不明确,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社区居委会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认识不够,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从而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社区服务站无办公经费,配备人员较少,政府为居民提供的服务中心下移还要依靠社区居委会来协助完成,不能很好体现出社区自治。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什么事都要居委会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忙于应付,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此外,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第二,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识模糊,还限于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开展娱乐活动的层次,对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了解不够、对社区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够。有的单位的居住小区自成体系,社区资源对非本单位业主开放程度不高,对社区工作不关心、不支持;居民有事仍然习惯找单位,对社区活动缺乏了解,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二)社区服务有待深入。社区服务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凝聚社区力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社区服务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开展。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另外,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还很欠缺,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没有深入开展,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除了有广场、会所的社区能开展较多活动,人气较旺外,其他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难以开展活动。三是社区服务主体单一。政府和社区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新型社区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协会等各类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有待加强,社区服务的内容有待丰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社区服务不到位、不主动,辖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薄弱,甚至大多数居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个社区。
三、对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细胞,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稳定发展,对促进城市管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没有社区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的整体管理和发展水平就难以提高。针对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作用。
—是提高对社区居委会法律地位的认识,避免居委会变相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社区建设的主旨是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居民获得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的“减震器”。因此,在社区建设中,不应将社区视为政府机构,单纯地将政府工作职能直接转嫁给社区,把社区建设变为行政体制的向下延伸。应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的局面。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配合。
二是社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加强社区各类组织建设,社区居委会应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社区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实事项目和公共事务决策,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等组织体系,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明确社区居委会选免权、社区事务决策权、社区财务自主权、对政府部门的评议监督权和不合理摊派的拒绝权等自治权,在社区建设中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通过社区征求居民意见,保障社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帮助社区开展好工作。
三是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让各级部门、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使社区内的居民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建议、出点子,监督评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同时,社区要增强主体意识,加强宣传,主动开展服务,提高居民的认知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二)增强社区服务站的服务能力。社区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但目前服务设施有限,成为制约市区社区服务能力提高的“瓶颈”,要下大力打破这个“瓶颈”,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落实社区服务所需场地。在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中应考虑到社区服务的需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中,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推进社区信息化,获取社情基础数据,实施人口、公共事件的动态管理。
二是加快发展社区服务。针对社区就业、文化、教育、体育、安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改善公共服务方式,同时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让它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防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大包大揽。
2、部门指导与社区推动的关系。有关部门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结合本科室业务,积极制定社区工作方案,指导社区开展服务工作。既要防止撒手不管、一推了之;又要防止相互争利、引发矛盾。
三是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点,拓宽社区服务面和影响力,增进社区服务站与辖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共驻共建。就目前的状况和条件而言,医疗卫生、文体娱乐、下岗人员再就业、低保工作等系列问题都是群众关心的生活热点和难点,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协调下,由社区进行统筹管理比较现实,而且情况也更为清楚,反应更为直接,解决起来更方便。关键是理顺管理体制,真正放权给社区。
(三)加强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一是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及社区服务站人员的待遇,把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对社区治安、服务满意度、居民参加活动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促进社区组织发展工作。
(四)加强引导社区组织参与建设。一要明确让社区组织“参与什么?”即参与的客体或者说参与的内容都有哪些?社区参与的客体可分为政治性参与和非政治性参与两大类。不同的参与内容,社区组织参与的主体也不同。二要明确让社区组织“怎样参与?”参与的途径或者说参与的形式,在社区参与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因参与内容之不同而其参与的形式也不同。三要通晓社区组织参与的特点。从参与的内容来说,不再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健身娱乐活动,而是逐步向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等多样性发展。四要明确谁来组织实施引导。引导参与社区建设,首先要明确谁来组织实施参与。根据社区建设组织体系构成,组织实施引导的任务应该属于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尤其是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领导力量,是社区组织中的核心,根据相关规定,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此外,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组织中的主体,一个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组织实施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责任。找准定位积极引导社区各类组织。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第四篇:龙凤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调研报告
龙凤社区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调研报告
一、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龙凤社区成立于2004年10月,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31个居民小组,住户3899户,常住人口8408人,流动人口1170人,辖区单位26个,社区工作人员9名,龙凤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52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67人,占党员总数的66%,35岁以下党员20人,占党员总数的8%,流动党员66名,占党员总数的26%,2009年以来发展新党员7名,平均年龄32岁。社区现建有党员服务中心1个,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面积270平方米。社区分别于2007、2008年获得重庆市老年体育先进单位,2009年重庆市十佳体育社区,2008、2010、2011年北碚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于2012年获得重庆市文明社区等等殊荣。总体看,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比较好,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能积极带领社区居民构筑和谐社区。
二、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做法
1、领导班子建设及公推直选落实情况。社区2010年完成党委、居委会换届选举,成立了社区新一届的健全、团结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9人,平均年龄43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人。社区两委班子已成为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有创新精神的社区干部队伍。无论是班子还是支部书记都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肯
定,做到了班子组织工作好、领导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凝聚力强,符合“一好双强”的标准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
2、居民议事会规范运行及发挥作用情况。社区有选举产生31名居民代表,每季度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居民代表大会会议形式对居民意见建议进行审理、决议、落实,完善了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确保议事会的正常有效运行。
3、营造良好的社区和谐文明氛围,着力推动社区居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是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橱窗、横幅、撑牌等宣传手段,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二是群众文体活动。组建了老年文艺队伍,组织开展了庆“七一”、“重阳”、欢度春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利用“3.5”学雷锋活动日,号召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在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号召广大居民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极大的丰富活跃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倡导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社区现有党员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环境卫生志愿者、创建平安志愿者、法律服务志愿者等11支志愿者队伍,并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作用。
4、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集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好组织指导作用,增强组织建设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为民办实事仅限一切常规性工作内容,拓宽服务、解决问题的措施无法得到落实,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受限。
2、社区基层党员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有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1、优化社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使社区的工作重点由承担大量繁杂的行政性事务转移到服务居民、服务发展上来。
2、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龙凤桥街道龙凤社区
2012年3月29日
第五篇:街道所辖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在社区。目前,我市社区换届工作正在陆续进行,为掌握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新情况,推动党建带妇建工作,进一步激发妇联基层组织活力,按照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全省妇联系统推进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我和组联部的同志们一起,以开福区**街道为基点,通过召开座谈会、个体访谈等形式,对其
所辖社区换届中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类总和分析。
一、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5年5月,(与**旅游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地处城乡结合部。总人口6万,其中妇女2.6万,下设9个社区,63个妇代小组。今年3月,街道进行第二届居支“两委”换届选举。每个居委会成员职数9名,(其中妇代会主任1名)。9个社区共选出居委会成员81人,其中女性38人,;大专文化以上的女性33人;45岁以下的女性27人。社区换届后,女性在“两委”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较首届有明显提高。街道女党员人数426人,占全街党员总数的40.9%。
二、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
(一)建立健全党建带妇建的各项机制。一是纳入整体规划。把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中,同步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形成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齐抓互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实行街道班子成员会议集体研究妇女工作制度。街道班子成员会议每年多次听取妇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党群副书记每年定期召开妇联工作会议,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三是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街道工委、办事处把各单位、各社区妇联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单位综合考核的内容,严格实行工作目标管理。同时还建立完善妇联工作督察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妇联工作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召开总结表彰会。每年召开一次妇女大会,总结妇联工作,表彰优秀妇女代表及和谐家庭户,推广妇女工作的成功经验。
(二)充分发挥社区妇联组织职能。社区妇联干部工作热情高,真心想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且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组织协调能力,紧紧围绕全街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积极响应上级妇联的号召,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抓宣传,搞活动,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开展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双学双比”竞赛、巾帼维权等系列活动,评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建立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新型生活方式。二是抓服务,抓引导,促发展。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其一,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街道创建了1个维权站、9个社区维权点、70名维权员,并采取多种形式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援助,引导妇女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提升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其二,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努力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其三,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如在整体拆迁补偿问题上,做到男女平等,平衡各方利益,女子出嫁后户口未迁的,仍能享受同等村民待遇等。其四,引导妇女兴家致富。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等,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党政领导的赞誉。
(三)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妇联工作有序进行。街道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切实保证社区基层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开展活动。每年的几大节日都根据活动的大小、规模,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如“三八”妇女节每年安排经费3-5万元,有的社区给18岁以上的女性每人发放一份纪念品;“5.15”国际家庭日安排经费5000元;“六一”儿童节安排经费1-1.5万元不等,有的社区给社区所有14岁以下的小朋友送去礼物。各个社区开展的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得到了街道党政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妇女群众的热烈欢迎,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街道改制以来,9个社区的妇联干部都享受同等条件下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三金一险”都已解决。
三、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妇联干部兼职与专职问题。目前,9个社区妇联干部均一人身兼数职,除本职工作外,普遍兼任计生、信访、调解等多项繁琐的工作,形成了“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针眼虽然小,根根需穿过”的特点,造成妇联干部日常工作一般都被上级所指派的各种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