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5: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

第一篇: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

“公正即和谐”这一古训虽然由来已久,但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黄金发展和矛盾凸现并存的改革关键时期,仍然存在着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或者能否兼顾效率公平的经济社会难题。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试图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获得正解,这种方法尽管对实现市场经济转型起到了

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却出现了总体小康中的不平衡和总体和谐中的不和谐实践结果。于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首次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如果不是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社会公正这一难题的求证,而是要在实践上不必将社会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就可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在经济社会整体统筹意义上诉诸制度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刚刚落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至于制度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实际上把社会公正难题纳入到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目标的制度创新求解过程。

在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导向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社会公正难题求解显然不能采取对社会不平衡和不和谐的单纯危机应对,这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一样都是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肢解。发展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事实上,社会公正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区域、城乡与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就业就学就医的民生艰难等,都必须要在较高的发展门槛上来加以解决。因此问题不在于是否发展,也不在于以牺牲效率达到社会公正。市场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最现实的效率性公正。但因人们在劳动能力、拥有的资源、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在参与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造成一定分化,因此时下必须要注重考虑和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成了通过建构合理的制度,破除人为的行业垄断、市场壁垒、资源独享等不公平现象以不断提高科学的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分配机制、社会体制等方面为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使效率与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

把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必然要求中国政府职能上的公共服务角色定位。我国曾长期关注经济改革,尽管为了消融快速发展经济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也曾进行相关制度调整(如承认民营企业的合法性和通过修宪保障正当私有财产等),但从总体上说,这种制度调整还是围绕着快速发展经济。各种经济制度改革远远快于公共管理制度改革,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的总体制度难以消除由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某些社会不公,如收入分配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官员腐败及其引致的社会不公。现在没有人再怀疑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更没有人去试图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人们对制度的期盼变成了政府如何面对今日社会高度分化和断裂局面,为更多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措施。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一切制度创新的本质要求,政府必须要走出方便自身管理的制度设计原则,从全能型或经济型行政管理者角色变成公共服务者角色,走到面对公众或公民的制度安排和行为方式轨道上来,把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主要职能,为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的社会发展提供规则和维护秩序。

在公共服务制度方面,首当其冲的是财政制度需要面对社会分配公平问题。社会分配公平与否,以公共产品为主的二次分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包括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保、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产品,公共财政供给增长迟缓。我国财政支出快速增长,每年基本保持在15%左右,但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近13年来基本无增长。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社会分配不公,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不仅是公民经济收入差距问题,更体现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的错位显然在于,非市场失灵领域涉入过深而市场失灵领域又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必须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以便既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又确保社会分配公平,同时要在制度意义上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资金使用方法,使财政支出不断进入到市场失灵的社会领域中来,体现出财政资金“取于民用于民”的公共效益。

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将一种能够保障基本社会公正的制度环境建立在广泛涉及社会成员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社会公正,逐步形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制度平台。

《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

第二篇:以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为切入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与实践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在司法行政诸多职能中,社区矫正既是一项新增职能,也是与司法行政系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最为密切、最富挑战性的职能。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加强与推进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局努力探索特殊人群管控教育的新模式,做到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规范、在规范中重提升,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重在抓队伍。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镇(街)依托司法所成立社区矫正工作站,承担本辖区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市建立了“政法委牵头协调,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顺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工作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目标,组建了一支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司法所工作人员、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并抽调监狱劳教干警派驻司法所协助开展工作。同时,加大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培训力度,每年举办全市司法所长综合素质培训班、专职社工业务培训班,开展业务素质考核、业务技能竞赛和理论实务研讨活动,不断 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推进司法所基础建设。除继续完善司法所办公用房、硬件设施建设外,着重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载体,以争创“省优”、“十佳”考评活动为抓手,重新修订了《规范化司法所考评验收标准》,将考评重点转向司法所业务建设、职能作用的发挥上来,努力为社区矫正工作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基层司法所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办公用房得到拓宽,办公设施实现“六个一”标准,总体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优势。

(二)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重在建规范。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市“两办”下发了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转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后,我们着手制定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以及司法所工作职责,并就衔接、接收、日常监管、教育、考核、奖惩和终止等方面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基本制度框架,解决了社区矫正职能部门、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

(三)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重在强监管。一是加强协调,确保顺利衔接。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摸底活动,对辖区内的“五种罪犯”开展动态调查,根据原始档案材料逐人、逐户进行核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重新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管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注重工作衔接环节的落实,切实抓好集中衔接和移交宣告工作,按“见人见档”原则,开 展“所与所”对接,做好移交清册、履行移交手续。同时,公检法司等有关职能部门还通过座谈会、联席会议、指定联络员等多种方式,积极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推动衔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是严格管理,确保监管安全。司法所在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能及时建立个人档案,组成监督考察小组,签订监管协议,全面落实日常矫正措施,严格执行周报告、月汇报、季考评、定期走访、迁居、会客和外出请销假等制度,把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全方位工作视线。

(四)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重在促创新。按照“首要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矫正手段,努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一是实施个案矫正。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心理特点和生活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一人一档,实行个案矫正,做到因人施矫,提高矫正效果。二是开展分阶段教育。将矫正教育全过程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三个阶段,实施分阶段教育。注重抓好入矫第一次谈话、第一堂法制课、第一次公益劳动、第一次思想汇报、第一次走访和第一次考评等“六个一”工作。每个阶段设定相应的教育重点,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组织公益劳动。探索建立一批公益劳动基地,充分发挥公益劳动的教育矫治功能,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增强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基层司法所还积极探索公益劳动方式方法,建立联络员制度,力求做到人性化管理,确保每月12小时公益劳动时间的落实。全市建立公益劳动基地120多个。四是探索心理矫正。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心理矫正工作队伍,一方面从社会 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矫正工作心理矫正社会志愿者,如:聘请市、区红十字会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心理矫正社会志愿者;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专职社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其认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实践证明,通过深入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对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过、消除心理障碍、重塑健康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探索运用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创新监督管理方法,提升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水平。六是强化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主观恶性不大、可塑性强、思想容易被改造的特点,我们突出抓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认真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从因人施矫、分类管理、心理矫治、权益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五)加强特殊人群管理重在重帮扶。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育矫正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注重生活帮扶,体现人文关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学、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一是落实社会保障。将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责任田。二是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其提高就业谋生能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三篇:以累积投票制度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以累积投票制度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股东是指那些向公司投入资金并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所谓小股东是指在持股比例上占少数的股东。而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区分反映了对公司控制力的力量对比。

在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受到的损害原因有二:首先,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其次,小股东投机性较强,同时只有极小一部分股东愿意出席股东大会。在现行的“一股一权”和“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存在下,小股东利用有限的表决权很难能将符合自己利益需求的人选入董事会,如果选出的董事不能代表其利益,那么表决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实际的意义。

新《公司法》一百零六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本法所称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也就是说,股东既可以把全部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也可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多少决定当选董事或者监事。累积投票制度可以将小股东的表决权集中于某一特定人上,使得该特定人当选董事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机会大大增加,虽然其选出的代表不足以控制董事会,但是其意见至少能反映到董事会,增加了其参与公司决策的可能。

但是,该制度在实务中还是存在缺陷的。第一,我国累积投票制度采取的是许可适用而非强制适用,加之新公司法把是否选择采取累积投票制的权利赋予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累积投票制便形同虚设。而且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管制,实际上只有在沪、深主板市场挂牌交易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30%以下的A股公司,以及2006年之前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挂牌交易的控股股东持股在30%以下的A股公司股东才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将累积投票条款设置进公司章程。该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很小。第二,选举与罢免规则不一致。我国新公司法只规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可适用累积投票制,但没有对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出来的董事或监事在罢免时采用何种方式作出规定。如果可以利用普通表决方式来罢免通过累积投票制选出的董事、监事,那么,法律设立累积投票制的功能便无法实现。

认为应对累计投票制度作出如下修正:(1)结合本国国情采取强制性累积投票制。(2)在设计我国适用的累积投票权制度时,应规定股东大会不得无故更换由累积投票产生的董事、监事。

要切实保护小股东的权益不但要立法上的完善,还要小股东们提高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第四篇:论以创新社会管理为载体推进潍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论以创新社会管理为载体推进潍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交警支队面对交通管理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为载体,以交警警务改革为主线,以满足和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为目的,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开创了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1至8月份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54起,死亡214人,伤1121人,直接经济损失317.0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指标稳中有降。全市公安交通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得到了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焕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吴鹏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起,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立全的充分肯定。

一、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做法

(一)推进交警警务改革建设,全市交警警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12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立全宣布交警警务改革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市交警警务改革的帷幕。一是完善扁平化指挥机制。按照“高效、权威、快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后期建设,及时解决建设和应用的衔接问题,切实发挥了指挥调度、交通控制、信息管理、检查督办等作用。实行扁平化指挥以来,民警的反应能力同比提高了50%,城区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比提高了40%;利用系统查获肇事逃逸案件48起;为侦破城区“2.22”系列盗抢案、“2.25”持枪抢劫案、“2.28”和“3.08”系列砸车玻璃案等治安、刑事案件提供有效线索1280条。二是推行网格化勤务管理模式。按照“点线结合,条块联动,方便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城区划分为74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由中队一名领导具体分管,配备1名警长,1至2名民警,2至4名交警保安员,警务区民警达到260名,占路面总警力的65%。警务区民警实行错时弹性勤务模式,根据交通流的时段特性,实行高峰时间定点管理,平峰、低峰时间流动巡逻,对道路实行24小时管控,形成了全方位、全天候严管声势,全市道路管控覆盖面达到75%,同比扩大了20%。三是深化交警警务进社区建设。在城区较大社区、政府行政审批大厅、大型厂矿企业、汽车销售4S店等设立交警警务室,将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事故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安全宣传等5大类34项交通管理业务全部下放,延伸交通管理工作触角,夯实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根基。截止8月30日,在全市建成了车管服务网点208处,共办理换领驾驶证2986个,驾驶证年审6870个,代理补办驾驶证5760个,非现场处罚10120起,快速处置简易道路交通事故907起,办理通行证6763个,接受群众业务咨询76000人,发放宣传材料57000余份,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网点式服务格局。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市社会管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切实发挥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的作用,提高智能化管理城市交通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非现场执法的力度,减少了民警与群众的正面冲突。今年以来,非现场处罚26.1万起,居全省第一。二是研发机动车检测线远程动态监控平台,对全市31条检测线的检测过程、检测数据进行实时远程动态监控,堵塞了不上线、不按规定检测车辆以及不合格出具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漏洞。研发了驾驶人考试监控平台,对全市9个科目一考场、4个科目二考场实行远程动态监控,图像、数据信号实时上传,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解决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考生替考等问题。三是在车辆管理、事故处理等重点执法窗口安装了音频、视频监控设备,为执法岗位民警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执法活动,既维护了民警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保证了执法活动按程序进行。

(三)深化创新举措,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在市车管所和考试中心设立了警民信息互动台,自主研发了社情民意收集处理系统,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赢民心,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截止8月份,共接待群众咨询6173人次,受理群众投诉56起,征集意见建议126条。二是研发了社区基础警务工作平台,民警通过平台即可完成违法处罚、积分查询、车辆驾驶人年审等工作;研发了道路交通管理短信服务平台,适时给车主发送非现场执法、换证、年审、交通路况管制等信息,扩大告知的渠道,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研发了现场勘查绘图系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案系统和事故处理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事故处理现场勘查、取证、调解赔偿的规范化。三是开通了“网上车管所”业务,群众在家里就能办理号牌预选、预约补换牌证、预约考试、车辆及违法信息查询等14项车驾管业务,满足了群众“足不出户办业务”的需求,成为老百姓“家里的车管所”,开通以来共办理车驾管业务16500起。

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将面临许多深刻变化,社会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新矛盾。交通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新时期,“人、车、路”作为其主要管理客体,也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全市交通管理形势日趋严峻。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社会转型公安交通管理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社会各界对公安交通管理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执勤民警言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被聚焦、放大,形成社会热点。需要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有效应对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挑战。二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机动车增长势头迅猛,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43.3万辆,驾驶人保有量173.3万人。出行难、停车难、秩序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仍然呈多发的势头。三是道路交“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还不健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综合整治局面还没有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交通安全管理网络还没有健全完善。从公安交警自身来看,一是个别地方交通管理理念滞后,创新社会管理意识不高,在解决事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长远发展问题上方法不多、力度不大。二是个别县市区道路交通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新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三是交警队伍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民警理想信念淡化,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扭曲;交警警力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加之经费保障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公信力。

三、下步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

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创新实践,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下步,交警支队将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支撑,围绕深化“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为载体,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建立现代警务体制系统为龙头,在信息主导警务上实现创新发展。一是按照“高效、权威、快捷”的要求,搭建情报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建立统一、高效、实战的扁平化指挥中心。赋予指挥中心对一般交通问题的先期处置权、跨级指挥权,改变层层请示报告、坐等领导指示、贻误处置时机的指挥流程,打破逐级下达勤务指令的传统指挥方法,扩大指挥半径,简化指挥流程,建立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畅通指挥关系的扁平化指挥模式,实现接警快、反应快、处置快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参与情报会商研判,着眼大公安视野,加强对社会治安面的观察。二是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完成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在中心城区没有监控的灯控路口全部安装监控系统;在重点路段、事故多发地点安装事件检测系统;在重点路口、路段安装网上巡逻监控系统,实现潍坊中心城区高水平道路交通管理、高效率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完善大治安打防控格局。三是以公路路域整治为契机,在全市80%以上的国省道上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全程监控;在潍坊市周边县市区市际边界建设治安卡口,实现信息共享。

(二)以加强“两个创建”工作为载体,在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上实现创新发展。一是继续深化网格化勤务管理模式。加大勤务改革力度,把一切警力围绕路面来调配,一切工作围绕路面来开展。按照“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网格管控,区域联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勤务管理机制,将交通管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落实到警务区,落实到执勤民警,实行弹性工作制、夜间巡控工作制、联勤工作制,勤务跟着秩序、事故走,科学调配警力,严密交通时空控制,不断扩大道路交通管理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上路不管事”的现象,努力实现“警力资源效力发挥最大化、路面管控效能最大化”的目标。二是科学优化城市交通组织。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建设、路口渠化、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做好交通安全设施的维修、维护、改造、更新以及停车场建设、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化“畅通工程”创建活动,年底前达到全国一等管理水平。三是推进交通管理源头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大“人、车、路”等源头防线的把控力度,加快隐患点治理进程,把警力向防范薄弱、事故高发的地区延伸,扩大防控覆盖面。加强对专业运输企业的阵地控制,特别是针对大客车、工程运输车等高危车辆,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手段,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探索加强对专业运输企业的管理途径与方法。

(三)以深化创新举措为支撑点,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上实现创新发展。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让老百姓感受到创新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交通管理工作更公正、更便民、更高效,真正把交通管理创新的成果惠及于民。一是巩固交警警务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创新载体,拓展渠道,推进完善交警警务进社区工作的建设标准、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抓好社区警务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年底前,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区交警警务室、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交警警务室达到规范化标准。二是完善车驾管网上服务系统。依托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平台,逐步推广通过互联网选择号牌、预约驾驶人考试、检验合格标志远程核发等业务。年底前,县市区车管所全部实现选取机动车号牌号码、补换领机动车牌证和驾驶证、预约驾驶人考试、信息变更备案、处理交通违法等5项业务办理功能;实现机动车和驾驶证信息查询、交通违法情况查询、交通事故处理情况查询、业务办理咨询等4项信息查询功能;实现法律法规、办事流程、表格下载等3项警务公开功能。同时,将能下放的业务分别下放到县市区车管所、交警中队、警务室办理;推进管理和服务触角向最基层、位置最偏远、管理最薄弱地区延伸,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改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加快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建设,逐步由城市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延伸,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快速理赔;推动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调解制度逐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快速理赔服务中心、道路交通事故法律援助中心建设,逐步建立人民调解员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便捷服务。四是深化交通违法处理方式。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对轻微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警告后教育放

行,努力增加教育量、减少处罚量。加强与财政、银行等部门的协调,推动异地交通违法处理和罚款缴纳。

第五篇:以“三社互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小编推荐]

以“三社” 互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

——以平湖为例

社区、社团、社工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最基础元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所谓“三社”互动,就是依托社会组织、运用社工的专业理念与方法,推进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三社”互动体现了管理多元化、服务对象普遍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参与方式多样化,契合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要求,是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以平湖为例,探讨以“三社”互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实践与意见建议。

一、“三社互动”对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作用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发现和及时回应社会需求,有效地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服务效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社互动”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应有之义。当前,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体制机制比较强,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体制和机制还需要创新。通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将专业社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管理,这恰恰是“三社“互动所能体现的效应。

——“三社” 互动是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的考

必然要求。政府是刚性的,而社会组织和社工则是柔性的,他们根植于社区,贴近于群众,了解社会多元化需求,能够最先察觉和反映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先发现和化解局部矛盾,最先开展社会微观层面的社会创新和实践。“三社”优化了资源配置,直接面向基层,使三者机能有效统一,充分体现了“两个相结合”。

——“三社” 互动是我市现代大民政的生动实践。现代大民政的内涵就是立足社区,依托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实现“尊重人的社会主体、恢复人的社会功能、增强人的社会资本”的目标,而“三社”互动就是现代大民政的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比如当湖街道南市东村社区社工站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开发文化俱乐部、活力俱乐部、公益俱乐部三大服务项目,既较好地整合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也使为民服务更具专业化、项目化,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二、我市近几年“三社互动”的探索实践

我市自2009年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以来,把“三社”管理体系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探索具有现代制度特征和符合平湖特色的“党政主导、部门参与推动、三社互动发展”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如今,已初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团为载体、以社工和志愿者为骨干的“三社”互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扁平式网络化社会管理新体系。

(一)加强“三社互动”制度保障,优化社会管理发展

环境

1.统筹协调、加强指导。市、镇街道两级成立市委社工委和社工办工作机构,对全市“三社”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指导,并建立健全“三社互动”长效机制。通过举办社会工作会议以及社会工作发展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分析探讨“三社互动”工作任务以及社会工作发展思路。

2.理念引领、调研先行。以社工节为契机,多次开展“三社互动”专题论坛,并通过摸底调查、学习取经、分析探讨等方式多次开展“三社”工作调研,撰写《关于我市行政村规模调整的调查与思考》、《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对策研究》、《关于我市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调研情况总结》等材料,并向书记、市长办公会议作了汇报,为“三社互动”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3.完善政策、强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及《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办法》、《“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工作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1+X”政策体系;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开展社区社工服务站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互动的制度框架,形成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运作规范的互动管理和运行机制。

4.建立机制、增强实效。一是建立“三社互动”交流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社”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全市社

会工作会议,研究关于“三社联动”工作的相关动态政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意见;加强部门沟通,定期研究、统筹协调和着力解决“三社互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监督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并将“三社”工作列入镇街道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二是建立“三社互动”联建制度。注重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城乡社区开展服务,逐步提高全国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人数;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协同归位和融合发展。三是建立“三社”创新项目领办制。由各镇街道社工委作为领办对象,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 “三社”建设创新项目,今年已收到创新领办项目13个。

(二)强化“三社互动”体系网络,夯实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创新社团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工作网络,完善“三社互动”组织体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

从市级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基地一网络”:一是重点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平湖市社会组织创益园,无偿或低偿为公益类、初创类社会组织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人才培训、公益资助等服务,引导社会组织相互交流、孵化、登记和项目运作,提高社会组织在资金筹措、项目策划与实施管理、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积极鼓励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累计扶持成立

体制内外社工机构7个。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力度,市和谐家庭社工事务所等社工机构分别与政府部门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目前已累计 万元。二是不断延伸96345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上半年求助电话达到38441件,平均每天213件,服务满意率达99.8%。建立了96345便民服务队,组织加盟企业和个人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8次。

从镇街道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中心一试点”:一是完善各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建设标准及服务内容、办理程序等,并对该项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整合相关资源,进驻地税、工商、计生等10个部门,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并结合镇街道实际增设公益事业、党建服务等特色项目。二是以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为试点,开展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计划集社区生活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社工专业服务为一体,为街道群众提供生活服务、文化休闲及专业社工服务。

从村社区层面来看,主要体现为“两覆盖一培育”:一是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硬件上,通过改建、租赁、调剂等方式,不断改善社区办公用房,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软件上,深化 “三办”服务事项和“民生台账”制度,下发《平湖市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办”事项服务指南》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台帐工作的意见》,统一下发登记簿,规范办理流程,建立三级督查和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实现社区社工室全覆盖。在建成“一社区一社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政府、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共同参与、群众受益的新平台—社区社工室。通过个性化的个案服务、互动性的小组服务、多元化的社区服务等方式,向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服务,这有利于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专业化社工的培养,较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要。三是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通过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大调查,建立规范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使居民在接受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至2012年底,全市城乡社区共有民间组织700个,其中农村210个,城市490个。

(三)推进“三社互动”主体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民主自治,提高社区管理能力。一是通过民主选举不断优化居委会成员结构,增强社区居委会管理社区自治事务、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以居民代表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以及社区居委会及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体系,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加强社工队伍,助推社会管理创新。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四个一批”,培育壮大本土化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一是引进一批。2010年以来,相关社工机构先后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社工共计59人。二是转换一批。以职业化、专业化、长效化为导向,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的转型。通过相关业务培训考试,现有取得社工资格证书的城乡社区干部297人,占社工总数的93.99%,达到“一村一社区一社工”要求。三是提升一批。组织社区社工赴上海、宁波及周边县市考察学习,组织社工机构专职社工赴上海社工机构挂职锻炼,不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四是表彰一批。开展首届“十佳社会工作人才”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以点带面,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壮大。

3.推进社会组织建设,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非企业直接登记制度。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意见》,允许一业多会,合理竞争。加大公益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降低登记门槛,对市党员爱心合作社等部分纯公益性社会组织实行开办注册“零资金”。对市生命阳光社工服务社等社会组织实行开办经费补助。对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实行奖励,共发放奖励资金27.5万元。

(四)激发“三社互动”服务活力,健全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1.不断规范社区管理。一是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扩展公共服务网上办事领域,将便民服务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内容,实现基础台账电子化、业务经办网络化,切实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功能。二是针对村社区普遍存在的“万能章”以及上墙制度“杂乱多”等现象,出台了《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村社区上墙制度的意见》,共清理用印项目34项内容,保留36项,并进一步改善村社区办公场所的整体环境和形象。三是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使社区专职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去培育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

2.推进志愿服务试点项目。以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为契机,坚持志愿者社会化、项目化、实体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充分整合文明办、组织部、团市委等部门资源力量,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开发平湖志愿网站和登记软件,完善记录、证明、激励等相关政策,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市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者和其服务信息进行确认、录入、储存和更新工作。根据群众需求,适时开发一批常设的志愿服务岗,开并将志愿服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项目,使服务组织和服务基地有机结合,使志愿服务动态化和常态化有机结合,实现了项目化管理的目标。

3.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指导意见》,逐步建立起“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工作机制,向作用发挥明显、群众受欢迎的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公益创投等多元化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面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公益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专业服务和公益服务。据统计,政府购买服务经费累计达 万元。

三、“三社互动”发展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公民参与,共同管理社会,而不是政府单向度管理。从实践来看,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的能力至关重要,三者的联动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管理创新的群众基础和工作水平。但是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认识不够,机制体制不顺。一是“三社”工作的从属化地位尚未真正改变,政府和部分部门对“三社互动”工作重视不够,致使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培育发展步伐不快。二是当前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职能与其法定性质错位,社区承担了大量“自治”职责以外的工作,严重影响了社区居委会本位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社区居民自治的健康发展。三是当前社会组织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社会组织对政府部门有较强的依赖,特别是那些自上而下成立的社会团体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行政化的倾向。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类别上主要集中于教科文卫类,市场化倾向又过于明显。而数量众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存在着过于自发化、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规模不大,专业人才匮乏,筹资渠道单一等现象。

(二)政策不强,服务项目单一。目前政府和部分部门没有全面落实购买服务的职能,没有配套落实“费随事转”的政策。有些社区服务项目、社会组织重要活动和社工人员

经费等保障不力,社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社会工作人员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职业化进程无法深层推进,社会组织多样化程度偏低。

(三)创新不足,群众参与度低。社区居民总体上仍处于弱参与阶段,自主性差。主要表现为:参与意识不强,以被动型参与为主,参与热情低;参与内容有限,以活动参与为主,缺乏决策参与。如参与制定社区整体规划,决定涉及全体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行使民主监督权等决策参与、监督参与少;社区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差,参与率低,主要限于骨干分子和积极分子。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老年人多,中青年人少,退(离)休、下岗待业人员多,在职人员少;参与制度化程度低,社区居民参与具有被动性特点以及政治动员色彩,随意性大,缺乏制度保障。

四、对“三社”互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提升社区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能力创新的制度。一是认识制度,不断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群体机制;二是运行制度,积极培育社区居民自治的合力机制;三是人才制度,合力打造社区自治的职业专业体系;四是协商制度,全面落实社区自治能力创新的协调功能;五是考评制度,着力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目标实施能力;六是管理制度,统筹推进社区自治能力创新的管理效能。这些制度和机制,要突出程序性设计,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将知情权、表意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还给社区居民,把社区居民是否知道,社区居民是否参与,社区居民是

否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发展的标准,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二)加快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建议完善市级综合性社会工作指导协调机构。主要职能是:提出社会工作相关机构设置方案,制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社会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社会组织、社区的社会工作;监督社会工作开展等,突出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水平评价、教育培训、专业职位设置、薪酬待遇、考核晋升等操作性内容。

(三)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加快制定有关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对社会组织的服务宗旨、设立程序、运作机制、项目开发的方式、资金和人员管理、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责任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步伐,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转移或委托社会组织承接。加快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支持性组织的发展,提升其向社会组织提供培训、研究、信息、宣传、评估、资金、网络交流等技术性服务水平,以增强社会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使社会组织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于自己的优势领域。

(四)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采取委托、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将社区专项服务项目等转移给社区社会组织或社工来实施。政府或有关单位交给社区社会组织或社工工作任务时,按照“权随责转、费随事转、人随事转”的原则,更好地落实政府购买的为居民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落实扶持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工的政策,要将社区重点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经费、社工

人员工资以及服务设施等项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发展需要保证一定的投入,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政策支撑。三是坚持开展福利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无偿、抵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应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

下载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论以制度创新求解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