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增长根本目标是造福社会和谐社会的经济视
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系统的要求,择要有三: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倾向。我国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信奉物本理念,而非人本理念,往往是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心,“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先主权,后人权”的思维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谓任重而道远。第二,优化人与相关元素的关系。人
类不是孤立地生存,而是在与相关元素互动条件下生存的,这种互动关系直接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界定条件;其次是人与未来关系的处理,不能影响社会发展在代际之间的平衡。在传统的考核指标体系支配下和政绩工程的驱动下,各级政府贯彻“只争朝夕为民谋利”的指导思想,义无反顾地超前配置资源,透支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这种在未来人类主体缺位情况下的决策行为,正在危及未来社会的和谐;最后是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决不能将情感丰富饱满的人际关系简单地抽象为数学关系,更不能无视人群的个体差异,在起点严重不对称的前提下,任由市场规律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决定社会分配的结果。从分配角度判断,一个基尼系数濒靠临界状态的国度,其社会不可能和谐。第三,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应当顺应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大势,努力构建公共管理体制。政府不要将体制转轨时期所暴露的经济利益矛盾,简单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问题,而应当认知其本质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即一体化问题。在社会分工不发达的计划经济年代,政府主要职能是运用超经济力量(即政治活动方式)去整合社会功能,公共管理处于一种补充地位;在分工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个体之间的高度依赖性,对经济活动的高度社会化提出了要求,进而取代了政治活动去整合社会功能。对此,如果政府职能不能向公共管理倾斜,必然导致社会失去和谐。
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是造福社会、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舍此目标,其意义何在?经济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又有利于经济发展。为此,必须理顺以下关系:一是要理顺经济有效增长与无效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传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误导,一些地区追求速度、忽视效益的状况一时难以扭转。速度型经济在传统增长方式和不规范市场秩序的推波助澜下,产生两大恶果:一方面,它损害了生态环境,发展壮大了治污产业。治污企业产生的GDP并非全系有效增长,因为它往往只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种成本。另一方面,它滋生了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其比重之高令人生畏。依据国人节俭的传统,“用之乏味,弃之可惜”的心态,必然对维修服务产生大量的需求。这些维修企业的产出又是一种以成本形式出现的增长。这种恶果既直接损害了人们生活质量,还导致隐性成本的不断上扬。
二是要理顺货币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源所有者之间的收益关系。外资企业当前出现的劳动费用支出比重低下的状况,表明人们传统地评估了当人均国民收入进入1000美元之后中国的比较优势,扭曲了货币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收益关系,弱化了人力资本的地位。长三角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与某些地区外资企业联手垄断人力资本价格的局面有关。不仅如此,我国外资企业正在出现“减员、增效、不加薪”的趋势,它不仅贬低了人力资本价值,又强化了劳动密集型、低层次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竞争,更推动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不断地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有损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是要理顺投资者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投资者在项目建设初期,其重要成本是要素(如土地)成本与要素配置(如土地基础设施上的“七通一平”)成本。但由于政绩考核驱动,各地方政府为争相吸引外资,不惜在要素成本之下廉价供应要素,如工业用地供应价格约为土地获取成本的1/4左右,并无偿提供“七通一平”的熟地。为此,投资者的开发建设成本部分地通过政府财政向纳税人转嫁,弱化了公共财政职能,部分城市出现了外资越兴旺,公共产品提供能力越匮乏的不正常状况。实际上,我国竞相争抢外资的实力,已经从城市区位优势、比较优势转向了财政优势,哪个城市财政力量强,则对外资吸引力就大,纯粹是以明天的资源赌今天的利益,最后受损的依然是社会的和谐。
四是要理顺社会投资率与分配率的关系。社会投资率的攀升已日益接近分配率(前者约为45%,后者约为55%),这种不正常的比值关系,扭曲了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正常关系,动摇了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基础,弱化了社会保障的职能,扩大了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关键并非在于覆盖率,而在于保障资金的来源。
第二篇: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关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是人类最朴素最珍贵的情感,是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润滑剂。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我们,也许仅仅是少买一点零食,少买几件饰品,就可以让一个孩子享受到知识和爱的雨露。当我们寄去一份爱,看着自己的爱化为孩子脸上欣喜的笑容时;当我们的绵薄之力,却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时,那是多么的快乐!爱心,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充满爱心,撒播温馨的社会,不用刻意营造,完全如一道浑然天成的风景。爱心无价,和谐的社会需要用“爱”来铺就。总有人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伸出我们爱心的双手,让无助的眼神看到希望的目光,让身处黑暗的人感受到光明的存在,让悲伤的人得到温暖的援助。或许有的家庭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或许有的孩子还上不了学。不少家庭都经不起疾病和灾害的打击,刚刚越过温饱线的人们,很容易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在同一片蓝天下,这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同你我一样,向往在彼此关爱的和谐社会中,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这时,爱心,是能鼓起他们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抚慰他们受伤心灵时的微笑。社会不能没有关爱,倘若没有了爱心,就如同一台生锈的机器,给人一种冷冰冰,硬梆梆,到处卡壳的感觉,毫无和谐可言。
其实也不单单是对弱势群体要播撒爱心。当前我们面临的诸如污染严重、土地流失、环境恶化等等问题,倘若人人都能奉献一份无私的爱,像爱护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一样爱护土地、环境和生态,又何至于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能让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爱,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能催生我们的顽强的斗志和毅力。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类永远需要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爱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它应该是更加具体、直切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的行为中去,去关爱每一个你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同情他们,帮助他们擦干生活带给他们的眼泪。爱心就像阳光,需要照耀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地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每一个都献出点滴爱心就汇成一股暖流,让社会更加温暖,我们也就会更加靠近和谐社会的理想。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但我们不是为了投资。因为我们每一个善举,都会闪烁着爱的光芒,充满着人间的真情。爱心缘于人的本质,善意折射出道德的高尚,让我们进一步唤醒心灵深处的美好和关爱,让我们在付出爱心的时候得到付出的欣慰,让那些受到帮助的人享受到爱的感动,每个人都是爱的付出者,每个人都是爱的受益者,施人以爱,赐人以福,最终爱心会回到我们身旁。
第三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如果你是中央行长,该怎么兼顾?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如果你是中央行长,该怎么权衡兼顾?
1.不同于多数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单一且政策工具仅依赖利率,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多年来一直是“四大任务”: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众所周知,多目标往往隐含着冲突与矛盾,很难同时达到满意成效。有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比如说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4.中国仍处在改革转轨阶段,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多目标.所以必须在当前的目标优化和未来的目标优化的程度之间做权衡,需要动态的考虑问题.要结合具体的中国国情考虑问题,改革不合理价格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承担一定的通货膨胀,但你同时赢得了资源配置的优化,给未来的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打下基础.所以,必须在当前的目标优化和未来的目标优化的程度之间做权衡,需要动态的考虑问题。
5.中国目前采用所谓“四大目标综合平衡”的做法是合适的,对克服金融危机也是有用的,但也会在今後有不断的演变.由于经济不象牛顿力学定律这麽简单,不会有公式加以简单化.因此,我们必须用比较复杂的思维来考虑货币政策.6.由于中国经济是一个改革转轨期间的经济,在市场化程度、在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上、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上,都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也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不一样.因此我们不会选择以单一通胀为目标.货币政策必须考虑支持资源配置优化,要考虑能源价格、天然资源的价格、住房还有公共交通等可以收费的公共事业,包括水资源价格改革,改革央行要支持,同时制定货币政策要对此留有空间.若单纯以通货膨胀目标论,我们可能会抵制这些改革,因为它们不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7.我们在充分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外汇掉期、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新的、切实有效可行的新的工具。近年来,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强调与公众的沟通,我们强调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沟通和引导,把这个当作治理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工具.另外,我们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除了强调要简洁、沟通以外,更重要的是切实深入执行货币政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讲话整理版本浙大颜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