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综治机构更名背景过程及带来的变化
中央综治机构更名背景、过程及带来的变化
一、更名背景及过程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积极推动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的是好的。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党中央、国务院正是在深刻分析、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今年2月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
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7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7月30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列出了50项重要政策措施,逐一明确了贯彻落实的牵头单位和主要参加单位。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对职责任务和成员单位进行必要调整,同时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8月21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
二、更名后的职责任务和工作重点
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称“中央综治委”)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协调机构,主要履行五大职能,负责研究和解决八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履行五大职能。一是负责协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重点协调、推动涉及多个部门的社会管理重要事项的解决;二是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四是加强对社会管理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政策措施建议;五是协调、指导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办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研究和解决八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中央综治委负责协调各方面力量,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重点研究和解决八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如何夯实基层基础,使绝大多数矛盾和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三是如何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四是如何完善城乡应急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对突发事件、事故的处置水平;五是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六是如何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七是如何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八是如何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等等。
——负责八项重点工作。中央综治委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负责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做好以下专项工作:一是实有人口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协调、推动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三是特殊人群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制定和完善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帮扶体系;四是社会治安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扫黑除恶、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五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六是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七是护路护线联防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和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联防工作;八是社会管理法律政策专项工作,主要是研究、协调、推动制定、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三、更名带来的变化
具有20年历史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变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不只是名称的变化,而且是职责任务的增加、领导力量的充实、成员单位的增多、工作机构的加强,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上进行相应转变,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原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40个成员单位的基础上,中央综治委增加了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专项组。包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是成员单位。在工作内容变化后,领导范围更宽,在公检法之外,增加了社会管理部门。除传统意义上的扫黑除恶、维护治安之外,人口及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也被纳入中央综治委的工作范围。从工作内容来看,确认了综治委社会管理的宽口径。综治委原来主要是打击犯罪,强调对社会的控制。更名后,它的职能就扩展到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培育、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包括对互联网的有效治理,特别重要的是将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决策上发挥重要作用。
四、顺应更名的新举措
中央综治委的更名,意味着社会管理的思路、职责、方式、机制的转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立即行动起来,把社会管理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就医制度。二是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依法依规加强吸毒人员、患艾滋病等传染病违法犯罪人员、有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服务管理。三是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构建“第三方”调解机制。四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五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城乡社区(村)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全面完成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或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加强村和社区党组织建设,把镇(街道)的工作重点调整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
第二篇: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 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甪直中学课题组
由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蒋鸣和教授)已经被中央电教馆批准立项为“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教电馆研06261116号)。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申报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概述如下:
1、研究背景
1.1、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是在现代教学观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平台“重构”教学的过程,也是课程现代化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本课题的学校层面研究定位于深层次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通过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多样化学习模式、学习路径和评价模式的实验研究。
1.2、世纪之交,外语教学已进入后交际教学法时期,为了适应初一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学习的新需求,外语教学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本领”。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技术为高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控制其学习实践并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材料。语言及文化教育与课程模式紧紧相连;而课程模式又把有效策略、评价过程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策略把构建课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基于多媒体的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练习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
1.3、外语学习最需要在认知、感受和行动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多种“刺激”,产生有效的“体验”,才能在所“反应”。有刺激、有体验、在反应的学习只有在有意义和有目的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活动经历当中才会发生。这样的教学活动指与学生的需求、期望、兴趣、关注和利益等有关的活动,是种种真实的身心经历。事实上,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语言,而且是通过语言学习获得人的经历的过程,而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有强有力刺激及体验。
当代外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以方法为导向”、“以学为主”、“在干当中学”、“在交际中学交际”、“学习是经历”、是“学做事”而不是“学做题”、是“学应用”而不是“学用法”、是“求会”而不是“求懂”、是“会学”而不仅仅“学会”、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学会生存”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等等。
2、相关概念界定:
2.1、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事物。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同文本、图形、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关联。通俗地说,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主要包括:扩展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采集信息功能的感测技术;扩展人们的神经系统和交换信息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人们的思维器官存储、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功能的计算机技术;扩展人们的施效器官施用信息功能的控制技术。
2.2、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应用各种基于教室的学习形式,例如:会议,实验室,书籍等 外,还结合其它多种学习方式,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 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核心目的就是要将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
3、研究目标
3.1、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 3.
2、培养具有良好创新精神的学生;
3.3、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型、实践型英语教师队伍; 3.
4、提升我校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水平。
4、研究内容
现代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优势互补的混合式学习策略在国际上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策略把构建课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基于多媒体的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练习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为此,我校特别针对初一英语学科进行了精心设计学案、教案、练习等一系列单元,支持练习、反馈和合适的学习任务,这系列的内容和合适的训练混合的策略使初一英语学科混合学习路径得到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1.借鉴外语教学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初一英语学习内容与合适的训练融合的课程系列,将现代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优势互补,形成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4.2把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应用和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4.3研究英语学习评价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借助数据库信息技术,建立集数据采集、聚合和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学习信息反馈系统,探索我校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 4.4.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网络学习的平台
探索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有效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手段来达到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目标(多种手段,不仅仅是电脑、多媒体,包括其他技术、器械的运用);探索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两不偏废(课堂教学中粉笔、黑板、书籍决不可全部被电脑等替代);探索如何建立在教师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因而,评价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看他是否掌握和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更重要的在于看他能否能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研究,不搞灌输、不搞题海,不加练习密度,而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5、课题研究方法
我们将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坚持科学性、循序渐进、系统性的原则,集中培训、观摩名教师公开课以及备课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并不间断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技能,身先士卒地带动一批批教师进行学习研究。
5.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承认每一位参与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实践知识的作用,要求初一英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自主研究制作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在不断反思中发展专业。
5.2、个案研究法:
在整个初一年级英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2个教学个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教师教学设计策略评价,对教学效果的测试,对学科数据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案例,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5.3、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学生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其学习的影响。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入校之初对学生英语的基础作一个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期中、期末对学生再作一次调查,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生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效果,从而改进研究方法及步骤,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5.4、文献研究法: 借助学校订阅的教学报刊杂志和各类教育网站搜集初一英语学科教学策略的国内外学术信息,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把资料分类整理,编印成册或放入学校内部网上。教科室推荐课题组成员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的智慧》、《教学行为指导》、《现代教学论》、《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等书,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掌握国内英语课程改革动态,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以便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
6、实施步骤
6.1.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
酝酿、确定研究课题,落实研究人员;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状况;论证、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6.2.学习、培训、实践阶段(2007年7月-2008年7月)
学习现代教育的相关理论,吸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部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初一英语的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软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参校内为主包括校外的培训、听课、评课;同时开展探索研究工作,研究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使之服务于培养学生修养能力、创新精神、协作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设计基于网络的初一英语测试及反馈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实验中形成有我校特点的初一英语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6.3.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
汇总有关资料(包括各种数据、实况录像、多媒体课件、评比获奖情况等资料的汇总)。撰写教学论文或经验心得、准备研究实验报告、实验课例、研究性学习成果等。
7、课题的组织与分工 7.
1、人员组成:
课题总负责人:
顾金根
甪直中学校长 书记 课题组主要参与人:
沈玉方
甪直中学副校长 副书记
陆益
教科室主任
宋建祖
教技室主任兼教务处副主任 金培芳
教务处副主任 陈春华
电教组组长 曹峰
校团委书记 沈沁涛
信息技术教师 顾秋红
信息技术教师 俞静芳
英语备课组长 盛永根
英语教师 王芳
英语教师
7.2、任务和分工:
设计申报、前期实验论证:
顾金根
宋建祖 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
宋建祖
陆益
上网搜集资源、音像资料制作:
曹峰、沈沁涛
顾秋红
课件的制作及应用:
金培芳 陈春华 俞静芳 盛永根 王芳 结题报告、论著出版:
沈玉方、陆益
8、预期研究成果
8.1、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8.2、预习教本、练习单元等各种支持练习、反馈和合适的学习辅导材料,及教学用网络平台。8.
3、结集出版相关论文集。
9、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9.
1、研究力量和水平9.1.1 顾金根:
苏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1978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任苏州市甪直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现代化》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会员、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苏州市棋类协会副主席。
主要业绩:参编《中国经济大辞典》(南京出版社),主编《高考一本通》(2000年全国高考“3+X”全国模拟试卷与评析(文科综合卷))入新高考名校秘卷 政治),编撰出版了近百万字的教学资料,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主要有《初中“细腰”现象剖析》、《中学生心理矛盾浅析》、《中学生自我心理训练管窥》、《中学综合学科教学的哲学思考》、《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初探》、《从学生反馈信息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发展》等。主持江苏省“九五”课题《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已结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能力极强。
9.1.2 沈玉方
苏州市化学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学习和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艺术,潜心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参加省级(《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正确应用的研究》等立项课题的研究;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江苏教育研究》、《中学生知识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化学》、《化学 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考试报》等较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数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县评比中获奖,与人合作出版《高考化学考点分析》、《化学教与学》、《名师导学》等专著,在吴县市乃至苏州市有一定影响。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全方位渗透、多渠道培养》——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四步台阶教学法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抓住起点——观察,把握重点——实验,围绕焦点——思维,垒起支点——自学”的四步台阶教学法,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有序、有效地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研究能力极强,所研究课题均已经全部顺利结题。
9.1.3 陆益
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各个课题的核心研究成员,参与了《以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普通高中综合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农村普通高中女生情感意志的培养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等的课题的研究,研究能力极强,所有课题均已经全部顺利结题。
9.2研究的信息技术环境设施
我校已经建成校园网络系统,100M宽带接到每一个班级、办公室,做到“班班通”。学校已建有中心机房一个,配有三台服务器。建有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3只),网络教室(6只)。有自己的网站,我们的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由专人负责,专人定期更新。有“国之源”、“清华同方”、“K12”等资源库,学校还自己创建一套适合本学校的资源库。
9.3研究其它保障 9.3.1组织保障
校长顾金根、副校长沈玉方挂帅,并由一大批骨干教师牵头组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并聘请市、区的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
9.3.2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全力保障。保证开题、结题及过程中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保证调查实验、资料搜集、会议研究、论文结集、论著出版、制作课件等各项经费如期支付。预算总研究经费为10万元左右。
9.3.3时间保障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少于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