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达县大巴山社区到金岛社区调研学习
达县大巴山社区到金岛社区调研学习
11月3日下午,来自达县南外镇的各级领导干部,到我社区进行了调研学习,我社区书记刘朝志、主任杜彬及副书记万洪霞同志亲切的接待了到访的来宾。来自达县南外镇的各级领导干部参观了我社区的政务、居务、党务、财务工作公开宣传栏、议事会决议、换届选举工作及“三入户”等宣传栏。并对我社区的各项宣传工作情况进行了询问并表示了赞赏。接着在社区的会议室,由社区书记刘朝志同志对到访的来宾具体的讲解了社区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将其分为了四个大点进行了说明。其中包括了:
一、社区的管理问题。
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三、就业和养老问题。
四、社区的建设情况。南开镇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我社区的创新工作进行了询问并对我社区的创新工作:两委干部便民接待、两委干部帮扶后备干部工作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会议气氛融洽。会后,南开镇的蒋开翠书记对此次参观学习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金岛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值得他们学习。并会将此次学习的经验带回南开镇。同时盛情邀请我社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到南开镇参观学习。
金岛社区
2011年11月4日
第二篇:四达社区年终党风廉政
四达社区年终党风廉政
建设工作总结
四达社区位于县城东区,主要由十个居民小组其中一个自然屯一个组成,有居民442户,总人口1867人,社区支部直管党员35人,支部委员5人,兼职纪检委员1名。一年来,社区以民主、法治、文明、和谐为主题,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工作载体等措施,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搞好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支部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一年来,社区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精神”等大型学习活动和讲座。使全体党员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宗旨意识。能认真的执行中央、自治区、市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廉政意识进一步加强。
2、加强民主监督,实现制度管理。凡是社区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以及财政支出都必须经过支委会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
3、落实廉政制度,确保廉政责任上肩。社区认真落实了街道制定的《党风廉政责任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并签署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确定了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着力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保证了各项廉正制度的落实。
二、加大宣传,扎实推进社区廉政文化建设:
1、是高度重视,加强廉政文化进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结合实际,注重实效,以加强社区支部班子建设为龙头,成立专门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委员任组员,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2、利用市民学校,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廉政文化论坛,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廉政文化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3、创新形式,丰富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载体。一是社区把廉政知识融入到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比如举办“八荣八耻”文艺晚会、“街坊总动员” 邻里节,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八荣八耻”等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二是建立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工作机制,把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融入到社区文明创建、党建、妇联、劳动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当中,融入到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工作当中,扩大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面;三是聘请廉政监督员,社区把威望高、作风正、有议事能力的老党员、离退休才干部、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道德DV队”,作为廉政监督员,鼓励他们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作贡献,加强对社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社区廉政文化宣传,用身边的廉政典型和廉政事迹教育身边的人。
三、热情服务,及时做好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
1、制定计划,成立组织。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创建“平安天心”的关键之年,为了确保稳定,做好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社区制定了《社区人民调解工作计划》,并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
2、热情服务,积极化解矛盾。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是社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在基层,热情接待是第一环节。因此,社区支部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做好详细登记,依法依规公正调处。
四、严格财经纪律,实现民主理财:
1、坚持严格审查,多人经手审批的原则。
2、坚持财务支出公开和重大开支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
3、坚持节约,严格控制开支的原则。四是坚持民主监督的原则。尽管xx社区是一个纯居民社区,社区自身无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政府下拨的工作经费维持正常的办公,虽无大贪大腐的可能,但防微杜渐,严格自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通过以上举措, 四达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大大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共创廉洁社区、共建和谐家园”的责任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第三篇:社区矫正学习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学习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这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由于其独特的教育康复性,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更好地了解掌握黑龙江省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笔者到司法所进行调研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收集整理了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发展现状和主要的经验做法,并对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完善措施。关键词:社区矫正 主要特色 完善措施
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半年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县局组织我们参加很多学习会议,使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借此机会我想浅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一、灵活运用专业技巧,注意工作中的方式方法
我们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大墙内外、来自社会的阴暗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谈话沟通方面,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人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矫正人员,我们尽量用委婉的言语,以免伤害他的自尊;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尽说文绉绉的话,否则他会觉得你不真诚,而不愿与你沟通。
二、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帮”“教”并重
在实践工作中,作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如果单纯“只教不帮”,许多
社区矫正人员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社区矫正人员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矫正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公益劳动的积极性
对于公益劳动,我们需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矫正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在县司法局领导的关心下,我将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第四篇:到社区挂职锻炼心得体会
到社区挂职锻炼心得体会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新进入公务员队伍,很幸运有机会到社区挂职锻炼一个月,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细细品味这段时光,我觉得这真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依旧从充实的社区工作中收获满满。
在这一个月的“蹲苗”过程中,我切实看到了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看到了街道工作的实际状态、看清了新区的发展状况。在社区的听、看、学,为我迅速转变角色,融入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深的感触有两点:
第一,基层工作非常辛苦与不易,把基层工作做好需要付出百分之二百努力。在工作过程中,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繁琐,体会到了同事们的耐心,学习到了前辈们的工作技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到社区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来社区的第一个星期,我和其他同事入户进行低保排查工作,我负责拍照、记录、排摸工作,随后整理数据,在此过程中有部分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很理解和支持,甚至有一些不符合低保要求的居民来居委会要求一些补贴,这就需要社区工作者耐心、细心地解释政策,讲明居民符合或不符合政策的原因,让群众信服。除了低保工作,我还协助其他社区同事整理党员信息,宣传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知识,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配合创文创卫工作的推进,周末和大家一起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充实的社区工作使得我对街道工作的理解更为深刻,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心态上要有耐心和责任心;行为上要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方法上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对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第二,基层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诉求为出发点。我们所做的工作必须得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推进。随着时代的的发展,群众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需求也日趋多元。基层干部对群众要以服务、教育、引导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将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以真心感动群众,以热心感染群众,以信心鼓舞群众,贯彻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工作方针,让群众实实在在惠及成果。
基层的锻炼生活结束了,但在社区的所学所得已经标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很感谢街道为我们提供这次锻炼的机会以及各社区的支持,感谢雅苑居委会的前辈们在这一个月对我的帮助和照顾。今后我会把这一个月的收获继续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沟通,继续深入实践,干中学,学中干,做出新的成绩。
第五篇:医疗专家到社区
名医进社区、健康进家门
为了提高公司职工、家属、社区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度,对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经过公司领导的精心协调、关心支持,医院领导不懈努力,近日,我院邀请到昆明鑫湖医院健康管理专家、疼痛科专家XX(原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省名中医XX(主任医师、教授,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消化科专家XX(主任医师,原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妇产科专家XXX(主任医师)、内分泌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专家XX(主任医师,教授 原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疼痛病中西医治疗专家XX(主任医师,原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西科主任)、呼吸内科专家XXX(内科副主任医师
省第二人民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外科专家XXX(副主任医师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计划12月以后,定期到公司为职工家属坐诊,提供一流的医疗诊治、健康咨询服务,让职工、家属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将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送到我们家门口。走健康之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人人需要。
“名医进社区” 专家诊疗活动使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走进基层,不仅极大的方便了公司职工家属就医,同时将为有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职工家属、社区居民服务。
诚挚期待医疗专家到来:健康太平,健康安明人。
X X X X X医
院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