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工作制度
社区工作制度
1、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措施,开展群防群治。
2、社区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针对可能或容易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社区可根据环境条件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和各项活动中的消防安全工作及早部署,采取得力措施,预先防范。
4、社区应对本辖区进行经常排查,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5、社区应重视和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和防范,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留有消防通道,配齐配足灭火器材,落实值班制度,预防火灾事故。
6、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汽油库、液化汽库等必须远离家属区。
第二篇:社区工作制度
一、热爱本职工作,心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上办事咨询的群众,做到主动热情接待。
二、对立社区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的形象。
三、思想统一,作风过硬,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四、社区干部每月集中学习二次。
五、按时上下班(上午8:30分,下午2:30分)工作时间保证通讯畅通,特护期值班必须到岗到位。
六、服从安排,交办工作必须落实,且件件有回音。
七、明确分工,工作中相互支持,不允许推诿、扯皮。
八、上班时间不允许进茶楼打牌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九、积极主动完成好乡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干部下组了解民意每月不少于8天。
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乡下发的财务制度办事。
第三篇:社区工作制度
1、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职能分别是什么?每届任期几年?答:由具有参事议事和协调能力、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部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代表,社区内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届知名人士、驻区单位代表等组成,其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受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委托,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闭会期间开展视察、检查和调研等活动,行使对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监督职能,有权对社区居民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实施监督;有权对物业管理机构和驻区单位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行为提出建议,进行协商和监督,促使社区各项事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4、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二是社区卫生。三是社区治安。四是社区环境。五是社区文化。六是社区组织。
5、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在我国,作为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2)思想素质。(3)思想道德素质。(4)业务素质。(5)能力素质。
6、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
7、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哪些?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8、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9、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10、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力加强社会服务机构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三是扎实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研究论证。四是积极倡导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试点和实践。五是努力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11、什么是社区?
指居住在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制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12、社区居委会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社区居委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3、新型现代化社区要具备那些要素?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14、社区居民有那些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15、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是什么?
一、促进社会稳定。
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6、社区居委会有那些职能?
宣传教育职能,为民服务职能,社区管理职能,议事协商职能,监督职能,协助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
17、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计划性
18、社区建设的宗旨?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从而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19、社区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党建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主要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计生工作制度。
20、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是什么?
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21、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22、何谓晚婚、晚育,育龄妇女?
晚婚是指按照法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的。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小孩的。
育龄妇女是指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一般指妇女于15—49岁。
23、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于 2005年12月1日实施。
24、社区居委会主任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5、什么是男女平等宪法原则?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重申了这一重要原则。
26、公民道德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7、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28、我区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享受范围和人均标准是什么?
凡具有我区常住户口并在我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员,给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我区人均标准为220元。
第四篇:社区工作制度
社区“一岗双责”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提高社区干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能力,现制定社区干部一岗双责工作制度:
一、社区干部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在做好社区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应按要求完成“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工作任务;
二、对“双责”工作任务,每名社区干部需要合理分配各自的工作时间,做到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三、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干部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情况同完成本职业务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
四、社区定期对社区干部“四知四清四掌握”情况进行测评、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评先评优挂钩;
五、社区干部在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干部包街(巷)包单位包户制度
一、按照社区干部“一岗双责”的要求,每名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均要承担“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任务,包街包单位包户;
二、按照辖区单位、商住小区、街道(巷)、常住居民分布数量和特点,将社区分为若干区域,每名社区干部负责包扶一个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户;
三、社区干部对负责区域内的单位、居民、流动人口等基础信息要建立居民档案和工作台帐,并对包负责区域内的基本情况知晓率要达到100%;
四、社区干部通过入户、发展社区信息员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负责区域内的社情动态;
五、社区干部每年入户时间不得少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入户情况应当形成文字记录;
六、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要全面掌握整个辖区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信息;
七、社区每月对社区干部包户知晓率进行抽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评先创优的考评依据。
社区居民楼栋(院落)长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切实发挥社区楼栋长、单元长维护社区稳定、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作用,制定楼栋(院落)长制度:
一、各社区按照辖区居民楼栋分布情况,每栋楼(院落)原则上设置楼(院)长1名,单元长1名;
二、应推行责任心强、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社区楼栋长、单元长,明确社区楼栋长、单元长职责,使其成为促进小区和谐、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楼栋长、单元长要及时收集本楼栋、本单元的动态信息,并每周向社区汇报一次情况,协助社区做好重点人员监控、邻里纠纷调解、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工作;
四、根据实际,要给予居民楼栋(院落)长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
社区居民登记制度
为了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制定社区居民登记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档案和工作台帐,做到一社区一本,干部人手一册,群众一户一页;
二、居民基础信息登记坚持全面、真实、准确的原则;
三、推进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制定居民基本情况登记卡,详细登记社区5类人员(单位、网点、宗教场所)基本情况;
四、居民基本情况登记要坚持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和补充变化情况,建立全面、细致、准确的居民信息档案,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重大事件早上报、矛盾问题早解决;
五、根据社区居民户数合理划分片区,明确社区干部分片包户的范围;
六、重点建好社区出租房、流动人口、5类人员台帐;
七、社区干部不得对外透漏社区居民基础信息资料。
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共建帮扶制度
为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和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中。特制定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单位共建帮扶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做到社区环境共管、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精神文明联创;
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主要研究讨论在共驻共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三、要定期组织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和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四、社区党组织要做好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指导、组织和服务工作,驻区单位党组织要主动配合,并对所属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加社区党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五、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场地、设施、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社区知名人士联络制度
为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知名人士在联络群众、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建立以下制度:
一、知名人士包括辖区内宗教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群众中德高望众的居民;
二、对社区内有一定威望的社区知名人士进行登记造册。社区“两委”确保每周联络走访一次知名人士,征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维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社区每季度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社区知名人士成为反映社区民意、社区维稳的重要力量;
四、联络走访知名人士要做到热情、耐心、主动,联系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并将联系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五、社区党组织每半年集中检查一次此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社区定期研判处置制度
为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确保分类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形成及时沟通、准确研判、落实行动、快速反馈的闭环效应。特制定社区定期研判制度:
一、建立社区治安例会。定期召开社区治安形势研判会议。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判断,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委、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敏感时期,每天都要召开研判会议,做到当日收集信息,当日研判处置;
二、建立信息传递制度。社区每月、每季度对社区内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判,将得出结论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街道相关部门;
三、建立问题分析制度。结合社区日常重点工作和阶段性治安防范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四、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将定期研判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综合考评。对重大预警性信息、重要紧急信息应当掌握而没有掌握,或迟报、误报、漏报甚至瞒报造成后果的,严格实行倒查,严肃责任追究
第五篇:社区工作制度
社区党委工作职责
社区党委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农村社区化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对社区内各村和驻区单位的党建及其他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主要职责是:
1、切实抓好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2、整合带动社区其他组织发挥作用,为农村社区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3、搞好政府延伸到农村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化水平。
4、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要手段,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经济发展。
5、发挥社区服务中心作用,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全面繁荣农村社区文化。
6、畅通民意渠道,规范议事决策程序,依法办事,增强工作透明度,努力提升农村社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7、抓好农村社区中心村规划建设,推动周边村庄居民向中心村聚集融合,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社区党委议事制度
为实现社区党委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议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社区党委原则上每半月召开一次议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随时召开。
2、会议时间和议题应于会前3天确定并通知与会人员。
3、会议由社区党委书记召集和主持,特殊情况下可委托总支其他成员召集和主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需要,可邀请部分驻区单位代表和村民代表参加会议或列席会议。
4、议事内容:传达学习上级的重要文件、指示和会议精神, 特别是上级有关推进社区化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研究在本社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研究制定本社区月、季度及党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研究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带动,统筹各类资源,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组织、居住形态等在社区范围内协调发展的措施;研究组织引导社区内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化发展的具体办法。
5、社区党委会议决定的事项,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并安排专人作好记录,整理归档。
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社区党委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两次。
二、社区党委委员除参加党委的民主生活会外,还要参加所属各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确定议题,并提前三天通知党委委员,每个党委委员要按议题做好发言准备。
三、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中,党委委员既要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又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搞好互帮互助。
四、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要把民主生活会查摆的情况和整改措施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抓好整改。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会议情况和会议记录,并做好存档等工作。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由社区党委牵头,每月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召开前,由社区党委将会议的内容、解决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事先通报给驻区单位党组织。
三、社区党委每月以书面形式向驻区单位征求社区党建和社区共建意见,归纳整理后,提交社区党建联席会。
四、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由社区党委书记主持,围绕事先确定的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的形成会议纪要或决定。
五、因故不能参加联席会的驻区单位党组织,事先要将有关问题的意见建议提交社区党委。
六、社区党建联席会议通过的决议,要以书面形式通报各驻区单位。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负责对社区内外来流动人员中的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中的党员进行登记、教育和管理。
二、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和参加活动情况,特别是流入时间和流出时间进行认真登记。
三、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听取他们工作、学习及思想汇报,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内容上要适合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流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
四、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发挥他们在社区化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为社区内流动党员搞好服务。
六、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填入流动党员活动证。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
为使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经常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制定本制度。
一、社区党委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将志愿者分为若干支服务队,各支队伍的活动由社区党委具体指导与协调。
二、志愿者服务活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平时采取“小、散、灵”的活动形式,由需要服务的社区群众向社区党委提出服务申请,社区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
三、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要佩戴党徽,应时时处处注意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和志愿者社会形象。
四、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党员要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遵守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五、社区党委要做好志愿者服务活动记录,并建立档案。
六、社区党委要及时将志愿者的各项活动和服务情况向志愿者所在单位反馈,对优秀者定期进行表彰奖励。社区党员学习培训制度
一、社区党员学习由社区党委牵头,各党支部具体组织。
二、社区党员每周学习一次,主要内容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
三、采取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的方法组织学习。集中辅导以宣讲、看电教片、专题研讨为主,个人自学由党员个人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记好学习笔记,定期组织座谈讨论。
四、社区党员学习要做到“四有”,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考勤簿,有学习笔记本,有学习心得体会。
五、搞好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学习情况考核。要采取交流发言、学习笔记展览、学习体会上墙等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社区党委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六、抓好社区内党员干部及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技能培训,教育引导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干部向社会工作骨干转型,培养一支适应社区工作要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区党员联系困难户制度
一、每个有能力、有条件的党员,通过自愿结对、群众选对、组织定对等方式,每人联系2—3个困难户。
二、联系内容和责任。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困难户及时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
2、想困难户所想,急困难户所急,办困难户所需,力所能及地为其提供科技、信息、项目、物资、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帮助困难户尽快脱贫致富。
3、组织困难户积极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4、认真听取困难户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党总支或党支部反馈。
三、党员每月向党委或党支部汇报一次活动开展情况,党委或党支部定期对党员联系困难户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社区党员公开承诺制度
一、确定承诺事项。每年年初,社区党员根据社区党总支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分工,自愿提出承诺事项。承诺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力求承诺事项明确、具体、实在。
二、认真审核把关。党员承诺事项由社区党委审查把关。重点审查承诺事项是否符合群众意愿,是否切实可行,对联系实际不紧密、内容空洞的,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公开承诺内容。党员既要围绕党员义务和社区工作任务目标作出共性承诺,又要针对人个工作岗位和特长作出个性承诺,有活动能力、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2—3件实事、好事。承诺内容要形成书面材料,进一步明确承诺人、承诺事项、保障措施、完成时限等,并在公开栏或利用其它形式进行公示,社区党总支留档一份,加强监管。
四、严格监督。每年年底,社区党员要将承诺兑现情况向社区党委和社区群众代表述职,自觉接受党委监督和群众评议,做到有诺必践,取信于民。社区党员服务联系卡制度
一、社区党委为社区内政治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制作党员服务联系卡,注明党员姓名、职务、工作单位、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
二、社区党员要将联系卡作为服务名片,及时向群众发放,对有服务需求的群众,坚持做到“四清一访”:家庭住址清、服务事项清、服务措施清、服务时限清,及时回访,虚心听取联系对象的意见建议,保证服务效果。
三、对群众的服务需求,要切实做到有电必接、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对能办到的服务事项,要立说立行,限时办结;对一时难以办理或不能办理的,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取得服务对象的谅解。
四、对党员落实联系卡制度情况,社区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底进行总评,并将考核评议结果公开通报,与评先树优挂钩。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评议方法:社区党员民主评议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属各党支部具体组织,一般一年评议一次。
二、评议内容:社区党员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化发展;是否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好事。
三、方法步骤:
1、学习动员。使社区党员进一步明确党员标准,端正态度,积极参加评议。
2、自我总结。由党员个人对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参与社区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作出评价。
3、群众评议。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填写《民主评议表》,对每个党员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4、组织评定。由党支部吸收党小组长等骨干参加,综合评议意见,对每个党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议,将评议情况和评议结果上报社区党委。
5、总结反馈。党支部将民主评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反馈给党员本人,帮助党员吸取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
6、组织处理。对评议不合格的党员,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区别情况,妥善处理。
四、组织领导:民主评议党员要结合工作总结和评选优秀党员等工作一道进行,党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党员时,社区党委要派人参加,加强监督和指导,党员评议结果要在党员活动室张榜公布。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1、社区党委要积极协调各党支部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按照社区服务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2、社区党员要积极参加社区党委和各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因事不能参加的党员,事先必须请假。
3、社区党委要有计划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采取理论辅导、轮流讲课和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提高党员政治理论素质和致富能力。
4、社区党委对党员实行登记建卡管理,党员因工作变动等原因流动时,必须及时按规定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同时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5、社区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党委的组织生活。社区党委要定期把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服务表现情况和评议结果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
6、社区党员必须按规定参加支部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时足额缴纳党费。
7、党员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缴纳党费或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进行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