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范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胡锦涛同志着重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求我们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党中央从广阔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视野,明确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提出这一极其重要的战略思想,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动力。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急需研究和落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XXX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自然的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XXX市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建设和谐和美新XXX。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几年来,XXX市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创XXX美好明天”的实践工作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全市人民同心协力,上下努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现在开始,XXX市就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任务要求,努力建设和谐和美新XXX,这也是“共创XXX美好明天”活动的具体化。建设和谐和美新XXX,就是要努力使XXX集改革、发展、稳定于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努力承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转化,营造城市美、环境美、心灵美、生活美的社会环境,成为自然优美、文化繁荣、团结共处、谅解宽容、安居乐业、以人为本的和美社会;努力承接历史,汲取精华抛弃糟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充满生机活力、朝气蓬勃的新XXX。
二、切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解决党员和党的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的问题,促进影响本地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措施。教育活动是以切实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的。同时,以此为载体,在全市各乡镇、各部门抓好“六型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和美新XXX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一要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要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二要打造“创新型”组织,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三是打造“活力型”组织,调动积极因素。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和昂扬斗志,营造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风貌。四要打造“务实型”组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各级班子、干部队伍建成优质高效、求真务实的组织。五要打造“廉洁型”组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六要打造“协作型”组织,牢固树立团结进取精神。在工作中,要讲大局、顾全局,加强团结,注重协作。
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建设和谐和美新XXX
建设和谐和美新XXX,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民的创造活力,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和社会合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四家领导班子和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的积极性。要继续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将影响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实施重点突破,成立重点突破工作机构,将市四家班子所有成员和市直单位的负责人全部编入工作组,让每个成员都担负起项目领导的责任,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分工又合作,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此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其次,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活力。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挥社会政策在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中的作用。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热情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贡献力量。第三,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在全社会努力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进一步做新做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旺做活第三产业。围绕“农业强市”思路,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发展农村,减少农民富裕
农民”的新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抓好“三农”工作不放松。围绕“工业富市”思路,抢抓国家宏观调控、西部开发及东部产业转移、泛珠三角(9+2)经济合作区等机遇,发挥我们资源、能源及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围绕“旅游旺市”思路,重点开发好各旅游等景点,进而推动整个六大优势特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用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总之,我们要达到依托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依托工业化促进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依托旅游和三产使XXX兴旺发达,依托城镇化使XXX更加文明和美丽。
五是发展民主政治和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建设和谐和美新XXX的政治保障。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推进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今年要创全国村民自治工作先进市,加强依法治市力度。要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健全和完善市级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质询制,以“票决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开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扩大民主的工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政治局面。
六是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建设和谐和美新XXX的精神支撑。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掌握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要狠抓思想道德和文化阵地建设,以“XXX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整理具有XXX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增加XXX文化底蕴。要狠抓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如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做文明XXX人的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XXX社会发展更具现代气息、充满生机活力、和谐和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点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须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效机制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效机制的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针对现实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和谐社会的“六条标准”要求,着重是要建立和健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
一、建立健全科学发展机制,以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重要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进步,只有靠发展,才有实力和手段化解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谐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突出解决好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二是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三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保持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为彼此促进。当前,关键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好科教文卫相对滞后、分配差距扩大、就业比较困难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开发资源,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坚持度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生态平衡。
二、建立健全社会激励机制,以激发活动力促进和谐。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动力的社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就要求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一是要鼓励改革创新。要保护创造激情,激发创业热情,大力支持理论创新、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搭建人才汇聚、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人才使用、评价和保障机制,营造人能成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环境。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进和谐,创新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通过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来进一步促进发展。二是要激励勤劳致富。大力培育“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优良文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财富创造的活力汇聚起来,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是要激励干事创业。要完善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形成与现实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三、建立健全社会管控机制,以安定有序促进和谐。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安定团结,民众安居乐业。一是要强化管控责任。始终把抓好矛盾调解、安全生产、治安整治等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责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二是要创造新管控方法。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管理创新。正确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法治作用,又要切实发挥德治作用;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各种行业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各类群体组织的管理和自律作用,努力形成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互动互补的机制。三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控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预防上,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努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以民主法治促进和谐。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社会和谐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民主与法治统一的和谐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进程。一是要发展民主政治。充分发扬民主,广纳群言,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和社情民意收集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根治腐败及其导致的社会不公平、不和谐的弊病,防止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犯。而是要加强法治建设。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的是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是未严格地依法办事。必须健全法制,加强法治,搞好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和社会氛围。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理,根除人治弊端,建设法治社会,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法律手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要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意识深入人心。以公共权力为监督制约重点,综合运用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党内外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作用。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以及各类社会事务信息的公开,增强各种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五、建立分全人际关系构建机制,以诚信友爱促进和谐。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文明风尚,构建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要培育诚信的人际关系。要着力打造诚信社会,积极推动以政府诚信为主导、企业诚信为重点、个人诚信为基础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做到人以诚为本、重承诺、取信于民。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立身做人以诚为本,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无欺无诈、真诚相处。二是要培育友爱的人际关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谅解宽容、豁达大度的精神,积极倡导友爱向善、互帮互助的风尚,以每个人自己的友爱之举赢得他人的友爱之心,形成全社会的友爱之风。三是要培育团结的人际关系。团结之功,体现在合之德。要倍加重视和做好团结工作,注重加强党内的团结,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把全国上下的力理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和衷共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六、建立分全利益协调机制,以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协调好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处理好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减少低收入者数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着力解决分配不公、收入过于悬殊的问题以及消除产生不合理、不合法因素,防止非法敛财和投机暴富。二是要努力扩大就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为各类劳动者营造公平的发展机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尽心竭力解民忧,尽职尽责保民安,及时解决影响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当前,要突出解决好征地搬迁,特别是要坚持依法办事和严格按政策办事,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效机制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效机制的思考。
第三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途径的思考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途径的思考
齐卫平
2006年第9期 ——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问题是实现利益的合理和有效整合。从大的方面说,它涉及到党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利益机制的调整、社会阶层和群体心态行为的规范、国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权利的保障等等。因此,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作为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即使今天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阶段,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需要解决好两个认识问题。一是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社会主义提供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制度保证,从而消除了产生对抗性冲突的矛盾根源。二是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起点低、生产力比较落后、地区差距大、人口负担重、经济布局不够均衡等等历史因素和具体国情,必然存在社会不和谐的各种因素。排除这些因素的着力点就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和大幅度的提高。这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许多与经济发展落后的事实有关。比如,东西部发展差距可能造成地区不和谐,贫富差距可能造成阶层不和谐。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需要政策协调,但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根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畅通利益诉求机制和意见表达渠道,创造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有没有完善的利益诉求机制和畅通的意见表达渠道,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两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一是从政府层面上强调要完善信访等工作机制,“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二是从公民个体层面强调要“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近年来,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机制不断创新,意见表达渠道大幅度拓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信访等制度和机制外,听政制的推广、媒体作用的发挥、政府网站的开通,都对完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意见表达渠道起到了重大作用,缓解社会紧张、排除利益冲突、化解各种矛盾的效果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在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方面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和谐发展的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注重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推动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繁荣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阐述了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这是从关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发,深刻认识文化价值功能的必然结果。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作保障。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向,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内容,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健康、艺术精湛的文化产品,并从中汲取培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料。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非就要另辟蹊径,更合理的途径是立足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相契合,同时充分汲取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以公正、平等为原则,形成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社会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两对基本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两对关系中,人都是主角。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关爱最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不等于没有矛盾。正因为有矛盾才需要有和谐,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又会提出新的和谐要求。和谐社会
也不等于无差别。社会发展总是错落非均衡的,人与人之间也总是存在着千差万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正是在于要在不和谐中实现和谐。
在社会存在矛盾和差别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公正、平等的原则很重要。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人的平等权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应该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人的平等与社会的公正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谐的程度又是与人的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程度正相关。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创造个人融入社会的和谐平台;坚持平等、公正才能提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沟通机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奠定和谐发展的向心力基础
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全社会需要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靠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取得胜利,也靠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已经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下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无产阶级以其阶级的先进性而肩负起协调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代表无产阶级担负领导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先锋队组织,而且是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先锋队组织。因此,在意识形态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取向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相吻合的。马克思主义是统领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中国的经验表明,意识形态不能搞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就会失掉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但是,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并非意味着思想的单一性。强调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价值取向的领导意义。有主流必然有支流,有主导必然有被主导。改革开放以后,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社会发展的多元格局成为客观现实。各种社会力量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大前提下,思想认同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不可避免。这并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执政党的任务不在于消灭价值取向的差异,而在于以主流价值取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原则是容纳那些进取向上和健康有益的价值取向,制止那些邪教迷信、消沉腐朽和有害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取向具有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重要意义,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任务。
另外,加强舆论宣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很重要。应该倡导一套宣传和谐社会的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关术语为主干,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之富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特点。和谐社会的话语系统可以突出一些主题词,如:协商合作、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等等。通过各种传媒,使这些主题词构成的话语系统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自觉信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