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花了差不多10天的时候把厚厚的一本《悲惨世界》读完了,故事一开始我就被吸引住了。觉得作者序那里写的一段话很引人深思:借此文明的鼎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还借助于法律和习俗硬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的神圣命运制度造成苦难;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孱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还有一些地区,还可能产生社会压迫,既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
冉阿让,只是因为她姐姐的几个饥饿的孩子抢劫面包就被判刑了19年,等他出狱的时候,少年已经变成了中年,因为没有通行证,他要去住宿没有一个地方接受他,只有卡福汝主教接受他,然后经过主教的感化他洗心革面,弃恶从善,并新办工厂,救济穷人。冉阿让让人敬佩的地方太多了,刚读完书很多细节都忘了,但是每读到他的部分总让人的心跟着他走,他这个人一生都太悲苦了,在没有柯赛特之前,他一生没有爱过人,也没有被爱,所以当60岁的老人和8岁的小女孩在一起时,冉阿让觉得他得到了第二次救赎,这个小女孩也摆脱了以前非人的生活,这个父亲让她觉得很幸福。
芳订,这本书里我很喜欢的一个女主角,我喜欢她的纯洁,还有为养活自己的女儿,不惜卖掉头发和牙齿,最后沦为妓女,在贫困交加中死去。在她身上,我感到了一种叫命运的捉弄,如果当初她命运把小柯赛特托付给德纳第夫妇,她就不会被他们那么多次变相的勒索,她真爱的女儿也不会过着非人的生活,这只能怪当时的社会——一个容不下未婚生子的社会,一个把一个弱女子逼上绝路的社会。在她生病要死去的时候,她说想见小柯赛特一面却连最后一面都就不到的时候,我对这个女人充满了同情和对德纳第夫妇的那种市侩贪财、自私冷酷充满了厌恶。
沙威,这个人让我觉得好可怕,他对自己的职务高度热枕,这个按现在的看法本来应该没错,但是这也导致了他绝对服从上级,看不起苦役犯,他崇尚权威,认为只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值得尊敬,在他心里,妓女和苦役犯做什么都是错的,他冷酷无情,常手拿粗棍,监视他周围的人们,后来他发现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信念都是错误的,在信念幻灭中自杀,有一种很悲哀的感觉。
这部小说全身都笼罩着一种悲哀,气势磅礴发人深思,值得一读再读。
第二篇:悲惨世界的读后感800字
悲惨世界的读后感800字
篇一
这是一部如何华丽浪漫的史诗?又是一部怎样牵绕命运的轮回?
用鲁迅的话来评价或许比较贴切,“所谓小说,即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雨果所描绘的人物,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涵盖的十九世纪的“法式人物”,人物的形象,也独具法式特色,或者说“巴黎式”。比如马吕斯所代表的巴黎式青年,小伽弗洛代表的巴黎式孩童,沙威所代表的巴黎式警察,德纳第所代表的巴黎式坏人。而最具代表也是他最刻画细腻的冉阿让,芳汀,柯赛特正是完美体现了本书的主旨:“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孱弱”。从冉阿让的赎罪到最后马吕斯与柯赛特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世纪的轮回在俩只银烛台下开始结束。而小说中的画面描述,却远远超出了描绘历史背景与人物叙述的需要,监狱、法庭、修道院、新兴工业城市、动荡的巴黎,甚至黑话、风气、思潮都被一一描述,栩栩如生。历史不会因为文学而改变,文学却能使历史精彩。
“笑容犹如阳光,能消除人脸上的冬色”。冉阿让历经19年的牢狱生活,到成为市长,再到孤独终老,笑容在他这个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脸上表达,只是一个孩子的欢声。他和芳汀所受的苦难,化成了柯赛特的全部幸福,最后的黑暗,崇高的黎明,仇恨的链锁最终被切断,爱终究诠释了幸福的明天!
对于一个十九世纪的悲惨世界,拿破仑的影响自始而终。主教的迷茫,马吕斯的觉醒,伽弗洛的善意,滑铁卢战争与1832年革命,大文豪对这位伟人一直以崇高的敬意来赞美。“失败反把失败者显的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力着的拿破仑更加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如果说马吕斯是雨果身世的写照的话,拿破仑便是雨果名言下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的人吧!
世界上最震撼的事莫过于现实与思想的极限碰撞,在这部书了却处处可见。冉阿让在主教仁慈的感化下的内心纠葛、市长与牢狱犯。修道院与监狱、父亲的恩人与情人的犯人、正义与善意、爱情与亲情„„
在这个悲惨世界中,有善意产生的恶意,也有恶意产生的善意。罪恶与惩罚,命运与审判,挡在冉阿让面前的,有自己造就的过去,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仇恨,既是如此,现在也应该感恩吧。对,至少,对于人是追求幸福存在的这一事实。一丝的愿望,隐约的期盼,则是由绝望而生。
这绝望与期盼的尽头,主教的银光、芳汀的遗言。柯赛特的笑容,浪漫的全部,悲惨的终始!
这绝对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作品!
篇二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无论如何掩盖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的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1000字
悲惨世界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作文650字:读《悲惨世界》有感
暑假西方名著读后感:《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的读后感
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读后感XX字
XX悲惨世界的读后感1500字
悲惨世界读后感600字
关于悲惨世界的读后感1500字
本文地址:
第三篇: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摘要: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这是一部如何华丽浪漫的史诗?又是一部怎样牵绕命运的轮回?
用鲁迅的话来评价或许比较贴切,“所谓小说,即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雨果所描绘的人物,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涵盖的十九世纪的“法式人物”,人物的形象,也独具法式特色,或者说“巴黎式”。比如马吕斯所代表的巴黎式青年,小伽弗洛代表的巴黎式孩童,沙威所代表的巴黎式警察,德纳第所代表的巴黎式坏人。而最具代表也是他最刻画细腻的冉阿让,芳汀,柯赛特正是完美体现了本书的主旨:“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孱弱”。从冉阿让的赎罪到最后马吕斯与柯赛特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世纪的轮回在俩只银烛台下开始结束。而小说中的画面描述,却远远超出了描绘历史背景与人物叙述的需要,监狱、法庭、修道院、新兴工业城市、动荡的巴黎,甚至黑话、风气、思潮都被一一描述,栩栩如生。历史不会因为文学而改变,文学却能使历史精彩。
“笑容犹如阳光,能消除人脸上的冬色”。冉阿让历经19年的牢狱生活,到成为市长,再到孤独终老,笑容在他这个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脸上表达,只是一个孩子的欢声。他和芳汀所受的苦难,化成了柯赛特的全部幸福,最后的黑暗,崇高的黎明,仇恨的链锁最终被切断,爱终究诠释了幸福的明天!
对于一个十九世纪的悲惨世界,拿破仑的影响自始而终。主教的迷茫,马吕斯的觉醒,伽弗洛的善意,滑铁卢战争与1832年革命,大文豪对这位伟人一直以崇高的敬意来赞美。“失败反把失败者显的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力着的拿破仑更加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如果说马吕斯是雨果身世的写照的话,拿破仑便是雨果名言下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的人吧!
世界上最震撼的事莫过于现实与思想的极限碰撞,在这部书了却处处可见。冉阿让在主教仁慈的感化下的内心纠葛、市长与牢狱犯。修道院与监狱、父亲的恩人与情人的犯人、正义与善意、爱情与亲情……
在这个悲惨世界中,有善意产生的恶意,也有恶意产生的善意。罪恶与惩罚,命运与审判,挡在冉阿让面前的,有自己造就的过去,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仇恨,既是如此,现在也应该感恩吧。对,至少,对于人是追求幸福存在的这一事实。一丝的愿望,隐约的期盼,则是由绝望而生。
这绝望与期盼的尽头,主教的银光、芳汀的遗言。柯赛特的笑容,浪漫的全部,悲惨的终始!
这绝对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作品!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无论如何掩盖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的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1.悲惨世界的读后感1500字
2.关于悲惨世界的读后感1500字
3.《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
4.悲惨世界的读后感800字
5.《悲惨世界》读后感1000字
6.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
7.《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8.励志修学名著读后感
9.复活读后感100
第四篇:《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本性可移
《悲惨世界》,正如同书名一样,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坎坷而悲惨的。仅仅是因为偷了一条面包,就使他在牢房度过了黑暗的十九年时间。但他出狱之后,黑暗的生活并似乎并没有结束。他的身份使他遭受人们的歧视,受到种种不公的待遇,一点一点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主教收留了他,甚至在阿让偷了他的银器之后,把自己最珍贵的银烛台也一并送给了他,希望阿让将钱用在好的地方。而阿让被主教的真诚感化,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他成为了受人们尊敬的市长,创造了穷人的天堂。但他为了救一个因长得像他而被捕的陌生人,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他还将以逝的妓女芳汀的女儿抚养长大。
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贫富差距悬殊,人们都是冷漠、贪婪、自私,光是自保就已经不容易,更无暇顾及他人。在这种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卑劣的人,一如书中的德纳迪,他们迫于生存的危机,无法掩饰丑陋、贪婪、自私的本性,为了金钱不惜一切。在当今社会依然有这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使用有毒化学药剂的食品商,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凭借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还有一种人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让沙威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坚信的是否正确。就如同当初的主教用宽容和善良感化了冉阿让一样,善良是可以传递的。
维克多?雨果一直期盼着用“博爱”、“仁慈”、“善良”和“饶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冉阿让虽然后来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但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将他的善行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了憎恶和恐惧。我想起不久前在电台听到的一则公益广告,是一位刚出狱的犯人对未来的茫然,他不知道该如何让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街坊邻居,他害怕周围的人在知道了他的身份之后会用异样的眼光,甚至是鄙夷的眼光看待他,尽管他确实是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或许是当时的一时冲动,或许是鬼迷心窍,做了违法的事情,但当他们从那扇铁门中走出,再一次步入阳光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开始新生活的希望。可是现实却是一次次被拒绝,被排斥,社会中的其它人会因为他们有前科而对认为他们的品行就一定有问题。这充分体现出社会是多么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 虽然古人曾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我们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用善良和宽容对待他们,而不是猜忌和质疑。
人性固然有它阴暗的一面,但是,它光明的那一面才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的。
第五篇: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作者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记得我最开始接触雨果的作品,就是他那部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了,但是当时一直最欣赏最心疼最惋惜的人物不是敲钟人,而是主教。眼睁睁看着他的心在煎熬在压抑在克制在扭曲,竟然生出一种悲悯的情怀。也因此开始看雨果的其他作品,其中就有这部《悲惨世界》。一口气看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便是: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却无法玷污高尚的灵魂。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我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人性的转变,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看了这本书后我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整个社会将会变得更美好,我希望社会上多多出现像冉阿让一样,将自己无限的爱奉献给身边每一个这样的人,那样,我们的社会不是会变得更加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