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时间:2019-05-14 15: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第一篇: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徐龙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的社会。积极创造价值、激励人们对价值的追求、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和取向,而衡量社会和谐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应当是人本、功利、公正和道德。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利益;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主动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且把社会和谐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包容并重,相互促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转换。构建和谐社会,从更深刻意义上看,它受人的价值观念的制约,确立一种富有时代生命力并能够统摄人心的价值体系,对正确指导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和谐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美好状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和人类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合理安排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具体创新,但不可缺少的就是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引导。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特定价值诉求的诱导下进行的,都是一定价值心态的表现。价值作为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及其意义的评价①。价值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动力,一种目的,它决定人的生活和行为态度。当价值存在通过人的理性把握而转化为观念时,就会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并入社会系统的运行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成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事实上,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价值创造、激励价值追求、确立更高价值目标的社会,是一个实现人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价值型社会。

积极的价值创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价值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存在,是人类复杂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它是靠人的劳动与实践创造出来的。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们积极创造价值的具体成果。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价值、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是最基本的前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所有这一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比较薄的发展中大国,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社会发展、实现民族振兴任重道远。所以,我们要以创造价值为主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千方百计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和谐社会创造丰硕的价值成果。

不懈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人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的利益需求与人的价值创造的一致性,也就直接决定了人的价值追求具有动力的性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之源。价值追求是人的自觉本性,人们的价值追求的热情越强烈,它所爆发出来的动力也就越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关键还是要转变人的价值观念,坚定正确的价值信念,鼓励对价值的追求,并且通过价值对利益需求满足的方式来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人的价值追求是在不断提升人的利益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利益需要无止境,人对价值的渴望与企盼也无止境,由此而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就不会枯竭。要使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十分关注人们的价值追求,以满腔热情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更高的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取向。人的价值追求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确立合理而崇高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如果被那些消极、有害、落后的价值取向所误导,就容易使人失去尊严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正、道德、秩序等等都将统统不复存在。因此,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要符合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确立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要遵循时代性、社会性、道德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求真务实,扬善弃恶,彻底剔除那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违背社会道德的价值准则和不健康的有害的价值取向,自觉选择那些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优秀文化品质、充分展示和谐风采的价值取向,使其价值目标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并追寻更高价值目标的社会,将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出来,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内容。

当代社会是一个利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需要而追求着不同的价值目的。针对复杂的价值选择,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判别价值的标准清晰明了,人们才会自觉作出合理的抉择。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和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方面面,但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人为本、功利和公正以及社会道德的评价尺度②。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是和谐社会重视对人的尊重,高扬人的主体性,使之充满人性关爱的必然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应如此。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于人。只有当人的社会主人翁地位牢固树立起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和谐社会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和谐社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必须牢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彻底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在更加自觉的境界里、更加深入的层次上不断赋予以人为本的新内涵,促使以人为本在和谐社会生动实践中显示新的时代意义。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其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以民为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功利和公正作为评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展现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功利是一种衡量社会生产效率的价值尺度,偏重于社会价值的生产性、创造性和现实活力;而公正则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③。社会利益的合理化是公正的实质内容,它偏重于社会利益占有的规范性、理想性和秩序稳定。要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并协调有序,就应当坚持功利和公正的统一。功利是对社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重视,也是对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的利益实现的追求。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一定要考虑到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增长社会的实际功利价值,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公正是人的价值目的,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得失成败的先决条件之一。社会公正从抽象意义上可以规定为以权利和义务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实现和谐社会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有所创、各得其所的公正利益关系,就要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们在权力、机会、规则、分配上的公平,使人们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公正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愈进步,人们对公正的内在需求就愈是强烈。公正是人格尊严、人的价值的前提。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表明,人们对利益关系的肯定性判断并不取决于利益的绝对量,而是取决于与他人比较中的相对量,即要求利益关系的公正。公正不等于绝对同一,也绝不是平均主义。绝对平均主义是无原则、无差别的利益均分,它抹杀一切社会客观条件的差异和社会个体的差异;而社会公正则是在确认个人人格平等和自由权利的前提下的一种有原则的、合理的人际公平要求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和享用。绝对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懒惰、依赖和忌妒,最终会扼杀人们的积极性,窒息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公正恰恰是为了消除懒惰、依赖和忌妒,扶持积极创造,使其权益与劳动创造直接相联,从而焕发人们的积极性。维护社会公正,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而是要实现公正和效率的统一,并依据权力、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公平,妥善解决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意义的平等。

社会道德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促进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协调一致的必要支撑。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也是一种行为标准④。它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特殊手段维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有共同遵守的道德范围作为人们行为活动的最基本的准则,使人们能够获得心理平衡而不致于心灵扭曲、精神颓废,并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自觉追求社会的真、善、美。尤其是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树立和提倡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念和精神更为重要。以利润至上、等价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精神和原则,只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灵魂,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并非是调节社会成员相互关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更不能成为社会活动唯一追求的价值目标。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其核心应当是权利、良心、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既体现对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也体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关注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⑤。人人有权利和尊严关心自己,更有义务和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高尚的社会道德是社会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与社会道德相背离的消极腐败现象,不仅导致社会道德的失落或迷惘,而且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的一种严峻挑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和谐社会要实现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转换或创新,就需要对价值内涵及其目标进行合理而又科学的审视,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运行规律,而判断的视角是离不开人的尺度、社会尺度和道德尺度的。这些尺度是一个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综合体,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应当全面地加以应用。

和谐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通途,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建设工程。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更加快,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致使社会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迫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繁重,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消极腐败现象不时产生,这都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实际影响。为了紧紧抓住我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花更大力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以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刻关怀。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落实到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中,才能真正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既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既表现为人民群众在各方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又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一种指导共同生活的价值体系的必然性。民主与法治既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普遍利益,又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以及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挥法治在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进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以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在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立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有序。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不是空洞的抽象,而要靠全社会成员的聪明智慧去努力拼搏和奋斗。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良好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现代化的知识水平、没有文明的道德品质,人们就会缺乏创造的思想和文化基础,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面对当代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在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宽容大度、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条件,稳定是前提。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的价值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维护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保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动摇。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与此同时,统筹还必须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兼顾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要注重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努力消除社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我们只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改革发展稳定才会稳步地向前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放缓发展的速度,而是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原载:《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注 释:

① 李明华:《价值及其相关范畴研究》,《学术研究》1992年第5期。

② 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矿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303页。③ 万俊人:《公利和公正:改革中两种价值尺度的统一》,《求是》1992年第19期。④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页。

⑤ 宋锦添:《人生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9页。

第二篇: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开始形成,为了适应这个布局,我们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源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人类始终向往着和平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很多和谐思想的产生。从孔子的“以和为贵”到孟子描述的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片安宁祥和的社会现状看来,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

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二)西方和谐思想

而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蕴含社会和谐的思想。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都知道》提出过“和谐制度”必将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空想社会学者也曾提出过“新和谐”一词。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思想的正确途径。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都一直追求的一种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

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二、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党的带领下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进,党和政府应该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第三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格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包含掌控市场经济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在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具有独立性,但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执政能力的完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能力,这一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期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朝着我们所确定的各个既定目标前进,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目标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也是现阶段人民要求实现的社会状态,更加有利于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宏观意义,也具有微观意义。在微观意义方面,它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人民利益”标准的科学再现,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标准的应有之意。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将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主体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力求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讲,就是既要维护全局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利益;既要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扶持比较困难的企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党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在现阶段,这些主体主要是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我们要支持和培育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并善于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实现社会的和谐方面的作用。

二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系体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

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作用,通过合适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三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讲,这里的环境主要指与制度环境相区别的“软环境”,即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环境,我们可以统称为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向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从国际环境来讲,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社会的和谐同样离不开世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李西安学生学号:院系专业:数学系所在年级:指导教师:孟文静完成时间: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0100809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0级

2012-03-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和社会整体性的理念,建立完整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急迫任务。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民主法治、社会团结、社会稳定、小康社会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 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对和谐社会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 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 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点包括:一是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协调各方利益;四是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社会充满活力。五是改革择时有序,法制逐步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管理规范有序。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目前中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现在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目前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 3

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龄人口

抓住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的人口机遇”期”(DemographicWindowofOpportunity),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目前的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以往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作为特殊的贡献。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浪潮已经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

第五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虽然还没进入社会,还是一个在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毛论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就是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见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和谐的旗帜。对外,我们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我们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突出位置。和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重要的价值追求,也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新智慧。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亿万群众的实践,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能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他们能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及同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和谐,本来就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人生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来越高;和谐人生的代际交替和传承,就是和谐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切实关注个体和谐,着力促进个体和谐,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民主法制。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民主”一词的原意,就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一定要尊重和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体现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新型民主。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平正义作过深刻和全面的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公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前提取决于可供分配的产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公平及其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还认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及其实现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劳动,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状况不尽相同,分配的结果必定是不公平的。二是机遇和环境是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阶级差别已经不存在。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社会都会为他们发挥才干提供平等的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各尽所能”。三是社会调剂,也就是说,在社会成员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扣除下来的劳动产品用于再分配,包括救济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则看,它必须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原则是:第一,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讲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必须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第二,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平等发展机会,具有大致相同潜能和相同意愿的社会成员应当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参与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平等的原则要求摒弃先赋性因素(比如身份、家庭出身、性别等)的影响,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第三,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在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有差别的,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按贡献进行分配,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具体贡献同自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能力、机会以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完善、不配套,由于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初次分配之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乃至不公正现象。因此,在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有必要进行再调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比如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农民、工人(特别是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工人)等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公平问题,要做全面、科学的分析,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来解决。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解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对一些敏感性问题,既要克服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官僚主义,又要防止进行人为炒作,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下载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纲: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班级:A1045姓名:白艳......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专业 2007级3班 王玉麟 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形势新局......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 杨露090204122联系方式***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党执政能力 的......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

    论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

    文章标题:论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