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商学院财务会计教育2班2010244205欧丽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还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西方,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的实践者和发展者,社会和谐成为我们党不懈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目标。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更在党的十六大中,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要看到,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和谐的现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缺位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有所滑坡问题等等相继出现或加重。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满和忧怨。改革开放30多年了,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我们应该考虑让广大的民众普遍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个能力。当前,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当把共建共享这个理念在党内外树立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从而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得尤为迫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要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必须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其中主要环节包括:树立和协理念、抓好经济发展、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文化、融洽干群关系。
1、树立和谐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树立和谐理念。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也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和谐理念。其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并把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统筹协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2、抓好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社会不会和谐;经济搞上去了,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其关键在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了区域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贯穿始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用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成果构成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3、关注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实际上群众的幸福标准很低,无非就是经济上富裕、生活上安定而已。所以解决民生问题,应主要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多方面入手,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然,我市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开办敬老院、进行残疾人培训和安置就业,实行医疗合作制度、完善信访制度,妥善处理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都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
4、构建和谐文化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立足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大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用和谐文化来整合社会意识,规范民众行为,引领社会前进。我们一方面要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要着力引导社会舆论,深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生动和谐的社会主流舆论。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我市的文化事业,充分利用我市艺术节的成果,发挥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特有功能。
5、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群众是基础,干部是关键。干群关系决定着人心向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全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突出的地位。
放眼神州大地,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幅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生动画卷正在全方位展开。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正确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万众一心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业的历史新篇章。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摘要: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和平、文化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谐社会”历来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先哲们的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史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第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适应,其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第四,和谐社会的表现形式“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虽然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但是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有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又被具体化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今,我们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二: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需要,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起来为五个符合: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的存在——商品开始,进而到货币、资本、生产、流通,最后发现剩余价值,形成贫富两极分化,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直至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改革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建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社会。
(二)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振兴中华民族,洗雪一百多年的殖民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痛苦和屈辱的记忆,更不是以牙还牙,对中华民族曾经带来沉重灾难的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我国近代史确实是血和泪、悲愤、痛苦的历史,但历史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时代在前进,国际社会百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历史是个大舞台,即使中华民族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实现了现代化,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她也应该以社会和谐发展充满亲和力为宗旨。首先惠及的是十五亿中国人民,其次惠及的是全世界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社会发展并不等于人民幸福。
(三)符合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理念
(四)符合民族文化传统
(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生活资源的无序开发,人类为了生存大量开垦荒地,滥伐树木,森林逐渐消失,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之肺”功能减弱,致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天气变暖,水土大量流失。人类为了改善生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能承受得起吗?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有时这种报复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南亚的海啸和我国西南洪灾就是现实例证。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领导能力等方面着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要学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三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样抓下去,就一定能够积极地促进社会越来越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有许多问题是要深入探讨并加以注意的。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
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靠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不在发展的基础上求和谐不可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上。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还是要牢记十六大报告中一句十分有影响力的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决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可以这样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推进。只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和社会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确实解决好现实社会中的医疗、上学、买房、就业等问题。
总之,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条件来解决好社会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
情信息局 编
《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 第1版 张
国清/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第1版 主编 李君如 副
主编 严书翰 卢先福
《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主编 王荣
华 董世骏
《华从际和谐与冲突》重庆大学出版2007年4月 第1版 黄囇莉 著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理论改革的热潮,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时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那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一个和谐社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十六大提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谐社会从广义上理解和从狭义理解的差别。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天地初开,漠漠洪荒中出现了第一个猿人,从此开始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到第一个实质性社会的建立,猿人离开了原来的广阔天地,走进了“古罗马斗兽场”,成为奴主们的娱乐工具,再到战火弥漫,大漠孤烟的年代,我们依然可以嗅到封建社会的血腥与残忍,再到那场“圈地运动”的空前浩劫,人们不得不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资本主义繁华的表面,我们看到了它内部的百孔千疮。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只能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阻碍力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从狭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当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的“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括了社会主义更加和谐的要求。
因此,作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它当然要比建设小康社会更长远,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目前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之一,而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必须协调好“社会更加和谐”与建设小康社会其它方面的关系,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其物资基础,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其政治保证,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其精神支撑。
一言敝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让“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物质贫乏的社会,而应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一个“天下平、国治、家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国度。构建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物质文明不仅决定这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意识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其中的一个突出因素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显然这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经济越是发展与地区贫富差距越是趋于扩大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协调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使现代化进程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下进行,党中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再到振兴东北,现代化的进程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并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一个不同于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构想,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已经开始逐步建立。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让“民主更加健全”,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为人们利益的满足奠定了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活动始终以效率作为最高宗旨,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社会每个成员利益的平均增长,利益关系的和谐很难同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相背离。这就需要以政治这以追求公平为主要价值的手段来进行调整,在现有利益实现程度下,尽可能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阻碍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说以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建设表现为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努力,那么以民主法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则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水平,起到了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方向的保障作用。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使之符合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背景及由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常常导致乃至决定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运行始终是以文化为内在支撑力量的,这便是文化的魅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加紧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不断增强当的思想理论和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要大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这是和谐社会“友爱”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民国教育权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权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积极推进与“诚信”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们取得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冲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除封建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德侵略,全面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只有在“经济更加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更加发达的基础上,在“民主更加健全”,政治文明更加强大的保障下,在“文化更加繁荣”,精神文明内在力量更加昌明的支撑
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理论改革的热潮,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时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那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一个和谐社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十六大提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谐社会从广义上理解和从狭义理解的差别。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天地初开,漠漠洪荒中出现了第一个猿人,从此开始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到第一个实质性社会的建立,猿人离开了原来的广阔天地,走进了“古罗马斗兽场”,成为奴主们的娱乐工具,再到战火弥漫,大漠孤烟的年代,我们依然可以嗅到封建社会的血腥与残忍,再到那场“圈地运动”的空前浩劫,人们不得不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资本主义繁华的表面,我们看到了它内部的百孔千疮。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只能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阻碍力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从狭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当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的“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括了社会主义更加和谐的要求。
因此,作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它当然要比建设小康社会更长远,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目前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之一,而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必须协调好“社会更加和谐”与建设小康社会其它方面的关系,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其物资基础,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其政治保证,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其精神支撑。
一言敝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让“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物质贫乏的社会,而应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一个“天下平、国治、家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国度。构建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物质文明不仅决定这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意识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其中的一个突出因素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显然这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经济越是发展与地区贫富差距越是趋于扩大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协调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使现代化进程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下进行,党中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再到振兴东北,现代化的进程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并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一个不同于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构想,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已经开始逐步建立。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让“民主更加健全”,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为人们利益的满足奠定了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活动始终以效率作为最高宗旨,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社会每个成员利益的平均增长,利益关系的和谐很难同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相背离。这就需要以政治这以追求公平为主要价值的手段来进行调整,在现有利益实现程度下,尽可能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阻碍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说以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建设表现为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努力,那么以民主法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则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水平,起到了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方向的保障作用。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使之符合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背景及由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常常导致乃至决定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运行始终是以文化为内在支撑力量的,这便是文化的魅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加紧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不断增强当的思想理论和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要大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这是和谐社会“友爱”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民国教育权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权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积极推进与“诚信”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们取得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冲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除封建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德侵略,全面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只有在“经济更加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更加发达的基础上,在“民主更加健全”,政治文明更加强大的保障下,在“文化更加繁荣”,精神文明内在力量更加昌明的支撑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第五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 基本特征 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紧急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在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优势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衔接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反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个格局基本形成总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①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②提高高等受教育者百分率,进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房子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由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3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抓住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人口机遇期”,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③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④
5.。建立全民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以往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作为特殊的贡献。⑤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动力路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总过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突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8.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8.htm 4.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8.htm 5.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