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汇报材料:春风又绿江南岸 党旗辉映新农村—陈贵堰畈桥村
春风又绿江南岸 党旗辉映新农村
——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堰畈桥
生机盎然的田间春色、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崭新楼房,当你嗅着阵阵花香,走进陈贵镇堰畈桥社区,一个美丽的新农村就展现在眼前。堰畈桥社区毗邻陈贵镇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大金省道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5个居民小组691户,总人口2407人。作为大冶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村、陈贵新型工业园区所在地,这里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变了新模样。
村两委班子深知,没有好的项目,要不来高收益。按照社区干部分工,有的上跑“政策”,有的下跑“业务”,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当全国五百强企业南京雨润集团落户陈贵镇时,在堰畈桥社区建设了福润禽业食品加工公司,堰畈桥迎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村两委组织群众合资240万元,建设肉鸡养殖场,按照福润公司“四提供一回收”的经营模式,与福润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同时村请来了专业养殖技术员,带领群众不断创新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投资环境好,2010年雨润集团追加投资6亿,在我们社区境内,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两个项目又在我村相继开工投产,堰畈桥人又抓住了这一大好机遇,通过依托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物流运输产业,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目前,在畜禽养殖上,达到年出笼肉鸡80万只,生猪3千头、肉牛600头,同时还带动了小麦、玉米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经营,堰畈桥社区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几年来,共流转土地面积1500亩,先后建成了由湖北省林业厅管理的千亩苗圃基地;由居民投资兴建了集养殖(鱼、猪、鸡)和苗木种植一体的花卉苗木基地;对所有耕地完成平整改造,建设了千亩高产农田示范区,使农田排列规则,排灌方便,交通畅通。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全村现有插秧机、收割机、整田机等各类农业机械20台,农业机械化耕作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余元。
“经济发展了,就是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11年我们采用高标准的规划设计,通过“七改二建一翻新” 改变原来脏、乱、差旧貌,并建立起“理事会监督、保洁员负责,全民参与评比”长效保洁机制。共完成墙面粉刷3.5万平方米、屋面换瓦6.4万平方米,拆迁违规建房、旧房、危房170间,累计翻新改造民居210套,完成塘堰护砌8口,清理垃圾460吨,清路障1800米,新建公厕3个,新建环湾公路一条,建花坛3000平方米,户户通完成3、2公里,完成道路林网绿化16亩,安装排污管道5400米,建有两个生物净化污水池,新安装路灯200多盏。既避免了欲盖弥彰的小修小补、也杜绝了耗资巨大的大拆大建,把脏乱差的砖房变成了乡间别墅。实现路旁全部绿化,真真正正改变了居民居住环境。
2011年,在大冶市委,市政府和陈贵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省委组织部的“五务合一”要求投资了近600万元,建成了集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商务管理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征地近20亩,启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起了高标准博源双语幼儿园,为镇区特别是本村的幼儿规范化教育填补了空白。为了方便群众文化生活,建设了高标准的远程教育站点和室外的远教剧场,组织居民定期收看种植、养殖技术知识;申请了农家书屋,配备藏书近1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建设了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成立了舞龙舞师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文艺队,在农闲季节自娱自乐,愉悦身心;大力宣传惠农政策,新农保、新农合覆盖率基本实现100%。
“堰畈是我家,不比城里差”村民变居民。曾让人羡慕的城里人,如今不再向往:社会保障,合作医疗,有线电视,宽带网络、自来水,干净宽阔的水泥路、唱歌跳舞自得其乐的夜生活丰富多彩……这些变化转变了社区风气,促进了居民思想观念转变,一个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日渐形成。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增加了这个新社区的无穷魅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党旗辉映新农村。大冶市陈贵镇堰畈桥社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正在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城乡一体化社区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