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研论文: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科学化进行
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这是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提出的新课题。为了解答这个新课题,进一步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本人从实际出发对反腐倡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作了一些研究,现叙述如下。
一、不科学的社会制度容易导致腐败
按照科学发展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但是,在从马恩列斯毛的古典科学社会主义向胡锦涛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30年变革中,也就是在既不是古典科学又不是现代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却由全面变成了片面,由协调变成了不协调。一方面在那里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将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改革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另一方面则对政治发展相对滞后,仍然保留着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制政治,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协调,处于一种不科学的社会制度状态。
这种不科学的社会制度之存在,是很容易导致腐败的。因为,所谓腐败,实质上就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换,也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交换。这种政治与经济、权力与金钱的交换是要以彼此的所有制不同为基础的,一个有权无钱,一个有钱无权,彼此才会发生交换。而不科学的社会制度又正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发展不协调,在经济上已经是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多种所有制,在政治上却还是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制,权力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有权却没有钱,多数人有钱却没有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诱发权力与金钱、政治与经济的交换,从而使我国在不科学的社会制度阶段出现了30年的腐败易发多发态势。
二、反腐倡廉的社会制度必须科学化
面对腐败易发多发态势,中央对发生腐败的不科学社会制度非常重视,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也就是要将不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
这种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是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腐败发生的。因为,腐败的实质是权力与金钱、政治与经济的交换,它必须以政治与经济的所有制不同为基础。而社会制度的科学化则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政治与经济的所有制同一。在这种同一所有制内部,是不可能发生商品交换的,一个人既有钱又有权,就不可能用自己的钱去换自己的权,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们要防治权力与金钱、政治与经济的交换,从根本上降低腐败易发多发态势,就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不科学的社会制度变更为科学的社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
三、推进社会制度科学化的途径是民主化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将腐败多发降至最低限度,目前在理论一共提出了两条途径。一条是将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改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政治制度,从而达到与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相协调。另一条是将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改为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从而达到与古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互相协调。
但是,这两条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科学化的途径在实践上却只有一条走得通。因为,新陈代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两大规律。如果违背这两大规律,将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改为与政治上的高度集中制相协调的单一公有制,由不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退回到古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从而导致反腐倡廉的失败。只有顺应这两大规律,将政治上的高度集中制改为与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相协调的高度民主制,由不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前进到现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才能够走向历史的成功,从而取得反腐倡廉的胜利。为此,我们要成功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科学化,不断夺取反腐倡廉的新胜利,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政治上的民主化。
(一)改变人大代表成分,扩大上层政治民主。要将各级人大代表由单一公有制的代表变为多种所有制的代表,由单一成分的代表变为多种成分的代表,使少数人集中代表的上层政治扩大为大多数人民主代表的上层政治,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协调,这就可以防止上层政治与社会经济、高级权力与黄金财富的互相交换,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二)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民主监督。为了确保民主代表的上层政治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无偿地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好务,防止这些代表背叛人民利益,滥用手中的政治权力敲诈勒索群众,与多种所有制
经济成分换钱,搞有偿服务,我们必须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凡是重大政治权力行使、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都应该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使高层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三)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拓宽群众直接权力。在扩大上层政治民主,确保人民代表的权为民所用的同时,还应该扩大基层民主,让群众直接参与乡村社区
政治,自己管理自己,使基层政权直接就是人民的政权、多种所有者的政权,完全与大多数人、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一致,这就能够彻底消除基层政权与黄金财富的交换,将腐败多发降至最低限度。
第二篇:推进反腐倡廉科学化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要强化四种意识
解放思想是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是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门,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争当服务促进保障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破除胸无全局、一叶障目的狭隘视野,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放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来把握,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下去思考、去谋划、去行动,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移、服务全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确保反腐倡廉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当前,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要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督促检查落实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要加强对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保证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全力创
优发展环境。贴近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领域、热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行政监察,建立健全行政首长问责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执政。同时,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按照提质、提速、提效的原则,严格效能责任追究,加大对效能投诉问题的办理力度,特别是针对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破坏投资环境、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的理念,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贯穿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一要坚持廉政教育以人为本的预防观。注重和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坚持早教育、早提醒、早预防,多“治于未病”或早“治于初病”,努力使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把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氛围熏陶人作为宣教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以管人管财为重点岗位,加大正面教育力度,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公开曝光反面典型案件,震撼挽救极少数人,做到惩处一批,教育一片。二要坚持查办案件以人为本的保护观。查办案件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最终目的。在查办案件中要注重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坚持政策与法纪相结合,坚持教育挽救与惩处相结合,既严格依纪依法,又做到宽严相济,注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果。在干事创业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要把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失误与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在依纪依法严肃惩治腐败的同时,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做到宽严相济、区
别对待,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尤其是对出于公心、大胆改革、敢于碰硬、有公认政绩的要予以鼓励、支持;对受到诬告、错告和不实举报的,要及时澄清事实,努力营造保护改革者、支持创业者、鼓励实干者、褒扬先进者、宽容失误者、严惩腐败者的干事创业氛围。三要坚持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民生观。要以人为本,破除“见物不见人”和“见事不见人”的观念,注重社会建设,切实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领导力量上进一步向社会建设倾斜,在财政政策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工作考核上进一步强化对发展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和谐创建等事关民生重点工作的督查奖惩,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群众切实获得更多实惠。要扎实开展治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群众利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使反腐倡廉建设真正成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
三是进一步强化统筹意识。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统筹兼顾的观念,善于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一要统筹反腐倡廉建设目标规划。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把完善惩防体系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注重体现“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实施纲要》,制工作规划和目标,协调好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实施,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系统化;注重抓住健全制度体系和创新督促机制这个重点,坚持以改革发展的办法防止腐败,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通过科学的制度机制创新,解决产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不断规范完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具有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防腐败体系。二要统筹反腐倡廉建设内容。反腐倡廉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纪检监察机关抓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做到总揽全局、兼顾各方,避免顾此失彼。不仅要抓好宣传教育等预防腐败工作,而且要抓好查办案件等惩处腐败工作;不仅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而且要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不仅要抓好党和政府机关的反腐倡廉建设,而且要抓好企业、社团、社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三要统筹反腐倡廉建设措施方法。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因地、因人、因领域而异,不能千遍一律,针对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措施方法,才能使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最佳效果。比如,开展宣传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与组织、宣传、党校、财政、文化、电视台、移动通讯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打造教育基地和平台,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制定反腐倡廉建设制度要坚持拓宽工作领域,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举措之中,促进反腐倡廉制度科学化;查办案件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要整合办案力量,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工商、财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适时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整体作战能力,必要时正确使用“两规”、“两指”等措施来突破大要案件。
四是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从实际出发,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观念,树立改革创新精神,致力于打造纪检监察工作品牌,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按照工作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一是创新监督方式。出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对副科以上单位一把手的监督。二是创新系列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开展解放思想活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集反腐倡廉格言、警句,并给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定期发送廉政短信;开展以“增强党性观念,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打造廉政文化新品牌、新亮点。三是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信访办事公开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主题活动,尽最大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创新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案件审理公开工作。五是创新纠风工作机制。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六创新效能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明察暗访制度》、《群众办事反馈制度》和《行政效能通报制度》等制度,制订《行政问责制暂行规定》,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实行绩效管理制度,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八是创新完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尤其是办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以及有关单位人员及群众代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请他们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评议,以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
袁州区疾控中心
2010年5月19日
第三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堂堂正正才是真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二年,如果问三十二年对中国社会稳定,上至国家、企业、下至职工群众,对国家、企业发展构成威胁的现实、最危险的一个因素是什么?是腐败!反观近年来某些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之所以不受欢迎,有的甚至被唾弃,并非他们没有干工作、工作没成绩、而是不干净。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国家发展目标。保持清廉本色是基础、是根本、是最起码的原则,当然在金钱、权利、形形色色的诱惑下许多人迷失正确的方向,有的人“一朝权在手、便把私利谋”庸俗处事。可见手中的某种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来为广大职工群众谋利益,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堂堂正正做人,就要牢记权利从何来、让自己保持清醒、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因此反腐倡廉工作在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下,必须建立完善惩防体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树立思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推进企业政务、党务公开,健全企业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以维护企业及广大职工权益为重点,围绕
国家政策、企业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企业及
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及损害企业利益的案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堂堂正正为企业做事。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进企业内部管理。使其企业的到长远的发展靠什么?靠制度、靠落实。如果没有好的制度来约束,听之任之,或企业有好的制度却落实的不好,同样会被少数人利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这样企业就得不到长远的发展。企业纪检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不给少数人可乘之机会,同时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胡锦涛主席在中纪委会议提出的“诚心诚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就是让我们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使自己的眼光放远一点,不以个人感情、利益对待工作。
树立企业的“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做到权为企业服务、情系职工群众,改掉以往工作上不良习惯,不做两面人、上班下班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只有认认真真、堂堂正正的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前行。
构建企业和谐,纠正企业中存在的歪风邪气,办事要讲原则、讲道理,解决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充满活力、朝气、和谐。通过抓具体、促深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于本单位、本部门的重点岗位,强调领导干部及纪检部门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执着精神。对于涉
及人、财、物等重点岗位加强监督,要发扬“钉子”精神,敢于碰硬锲而不舍,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违纪行为,要有雷利风行、不讲人情,抓住不放一查到底的精神。同时加强跟踪及监督检查,问题只有处理及时、处理有效,才能使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
加强企业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防腐倡廉教育要以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的人员为重点,要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进行思想、信念、道德、党纪、国法、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与管理、自律、他律相结和,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
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企业的宣传总体部署,完善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方法,纪检检查、组织人事、宣传思想等部门要做好经常性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掌握反腐倡廉宣传的主动权,大力宣传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式和决心。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同时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
完善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制度,制定和完善对损害职工群众利益行为的追究办法。探索和完善辞职、辞退、免职、任职限制等有关规定。建立企业资产的信息监察体系。健全采购制度,完善管理职责与执行职责的管理体系。
只有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加强对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的领导,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反腐败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反腐工作的实际,制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决策相统一,制度建设进程与反腐倡廉进程相适应,制度建设进程与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企业制度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把反腐倡廉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大事来抓,促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约束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对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定期督促检查,加强责任追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纪委,要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所处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与新形式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单位、部门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式还比较严峻。单位和部门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弄需作假、铺张浪费现象突出;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我们即要增强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感,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抓好预防腐败体系主要任务和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出周密部署,按照权责分明的原则,落实责任分明的原则,明确工
作规范,建立保证机制,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为全面推进企业改革、改制提供重要的保证。总之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只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使我们企业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
核岛二队
刘成义
第四篇:政研论文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当前,社会竞争加剧导致压力感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紧张感增加。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因买房和子女上学、就业导致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心理要求与现实变化存在落差,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更容易产生压抑、焦躁、紧张、冷漠、怨恨、偏执等不良情绪,甚至有人因此而陷入痛苦之中。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经过长期的累积发酵,就会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危机,不仅伤及个人身心健康和幸福,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有效调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帮助员工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塑造员工的健全人格,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深刻内涵及相互关系
人文关怀思想的产生,是和人类文明发展相同步,与人们追求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相适应的。《周易》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阐述,“文明以止”就是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化成天下”就是用文明精神去教化民众。这是人文关怀的初始内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人文关怀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集中反映。
心理疏导,从一般意义来说,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一定的技术或手段,对病理心理进行心理调适和疏通引导,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和指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 1
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高高在上,难免束之高阁,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而“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表明我们党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时代特色。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见物又见人,既见形又见神,把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统一了起来。
二、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能动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
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促进企业和谐的需要。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和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心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建设和管理之中。因此,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的滋养、心理疏导的排解。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合法的手段处理矛盾,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
们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同时,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普遍的社会愿望。职工群众对舒缓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三、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基本途径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实效性。
1.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人的基本需求,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人的思想活动规律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是产生积极性的源泉;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充分认识和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现实出发点,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人的需要,掌握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规律,从满足人们正当的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因需要而利导”,才能吸引人,容易为人所接受。只有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中,才能引领群众,凝聚人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好道理,又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方法,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这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先是尊重差异。要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性质和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而异地做好工作,而不
是把人的发展囿于统一的模式之中。其次,是提升素质。在人的个性品质中,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进取性等积极个性品质。如何有效地抑制消极的个性品质,激发积极的个性品质,增强人的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发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第三,是满足人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闪光点,努力创造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鼓励个性发展,使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环境保证、方法保证,促进人的个性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着力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幸福,是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义所在。只有把职工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考量,才能树立杠杆,确立导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就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正确认识现实生活,正确理解幸福的内涵,注重提升幸福的品质,善于体验幸福的境界,提高大家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引导人们把追求自身幸福与为他人谋幸福、为企业谋福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和谐企业建设中去,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总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有说服力的举动。多年来,我矿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摸索出了一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于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问题,我矿经多方考察论证,分批次组织职工到市区团购住房,不仅为职工省了钱,还开通了专门的通勤班车,同时也为职工子女改善学习环境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条件,是真真正正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因此说,只要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确面对职工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加强人文关怀
和心理疏导,才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第五篇:政研论文
一、弄清政研论文的概念
政研论文是表达政治思想工作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学术性论文。既然是论文,它就有理论的基本特性,即表达作者的某种见解或主张,要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但从我批阅的政研论文中发现,有的从结构上看,写的不像论文,倒像总结。如《推进廉洁文化的探索与思考》一文,本论部分列了五个小标题:一是抓理论宣贯,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力;二是抓环境营造,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三是抓主题活动,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四是抓制度建设,增强廉洁文化的约束力;五是抓重点环节,增强廉洁文化的辐射力。以上五个小标题,实际上是推进廉洁文化的五条经验,该论文的结构不符合论文的写作要求。又如《帅才与将才》,此文从标题可以看出,它是一篇议论文,不是论文。再如《地震对季节工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正文是按现状——分析——对策的结构模式写的,是一篇典型的调查报告。
二、要把握政研论文的特点
政研论文除了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外,还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创造性、实用性、简明性等特点。
科学性是政研论文的基本特征,这是由政研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的。政研论文写作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运行的客观规律,并把这种客观规律概括上升为理论,使之成为人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论文内容要科学,表达要科学,结构要科学。政研论文的作者必须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述有关新时期思想工作问题,切忌主观臆断。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结论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切不可想当然。
学术性也叫理论性,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政研论文要对调查研究的结果,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得出有学术价值的结论;二是政研论文所确立的论点或主张,作者必须进行翔实的论证和说明,不能只停留在现象的罗列就事论事上,要能够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创造性就是要求政研论文要有一些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不能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它要求发前人所未发,道他人之所未道,即所谓新观点、新发现、新材料、新角度。总之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实用性就是要求政研论文的观点要对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具有某种指导意义,具有实用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所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在政研论文写作中,应结合我国国情,从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出发,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简明性就是要求政研论文的论点要鲜明精当,论述要简明扼要,行文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不可失之过繁,篇幅也不要过长。
三、要了解政研论文的类型
政研论文可以划分为论说型、综述性和对策型。论说型,也叫专题研究论文。作者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料,经过分析和论证,正面论述对某些问题的主张和见解,揭示客观规律,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探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有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将直接影响它的竞争力”的观点,在本论部分,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中心论点。一是职业道德的产生、含义及特点;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物探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探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探职业道德建设的实现途径。该文还提出了要从抓教育、提高员工奉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抓制度建设,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抓规范,形成鲜明的职业行为规则;抓活动,强化职业道德的锤炼。通过“四抓”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对企业忠诚,对岗位敬业,有责任感,有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执行力。这篇论文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的主张和见解,为本行业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述型,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综合性的概括和论述,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其中心论点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善于从普遍联系中寻求发展规律,从客观实际中总结发展经验,努力用新方法新举措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与矛盾,推动工作创新,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本论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欲破先立,立足实际,力求在工作思想上转变,并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守职工的人格和价值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二要欲行谋,科学实践,力求在工作方法上变革。并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从“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空间要从一维向多维转变,三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要从“冗长复杂”向“简单实用”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改进工作方法。三是欲取先立,注重协调,力求在实效上下功夫,作者用了三个“结合”来论述这一观点:一是注重与促进和谐企业的结合,二是注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把注重“说”与“做”的结合。该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证明了所阐述的各个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单位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有一点的借鉴意义。
对策型,主要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其内容是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因此,它比议论政研论文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如在《社区党组织应是党员和居民之家》一文中,该文针对离退休人员和部分党员长期不交党费、对党组织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不愿履行党员的义务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一是要选配好“家长”培育好“家风”;二是要开好调入调出党员欢迎欢送会,体现组织的温暖;三是过好党员入党纪念日,寓教于庆祝活动之中;四是家访联系群众常态化,及时通报情况制度化;五是适时传递组织温暖,家庭重大事情支部给予关照;六是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及时洁净“家”环境;七是搞好重大工作任务的总结讲评,培养党员群众主人意识;八是开展户外联谊活动,增进支部吸引力、凝聚力、和谐度。以上八条对策,突显了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组织领导地位,对于增强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非常管用,并对其他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要掌握政研论文的规范格式
政研论文的格式内容应包括题名、作者、摘要、主题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
题目,亦称标题。它是论文内容或观点的简明概括,是政研论文的眼睛。它一般显示论文的范围,反映研究的中心问题。有的标题说明研究对象,如《公共关系在工农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有的说明研究目的,如《如何认识以人为本与艰苦奋斗的一致性》,有的说明研究结论,如《社区党组织应是党员和居民之家》,或者兼而有之。拟写标题用语要准确、扼要,不能含糊其辞,不能用比喻,标题要确切、简练、概括醒目,一般不宜太长。
作者,即论文的直接撰稿人。一般要求用真实姓名,并说明工作单位,是集体的研究成果,可写明某单位集体名称。
摘要,又叫内容摘要。它是论文各部分内容的概括陈述,为读者阅读提供简要而完整的信息。其中应包括论点和主要论据,还可以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对象和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汉语摘要一般以200~300字为宜。
主题词,亦称关键词,是说明全文内容的关键词语和词组,大约需要三至八个,主要是为电脑贮存和搜索而设立的。
引言,也叫绪言、序论,是政研论文的开头部分。内容是说明研究的缘起、指出论证的范围,简述论题研究的意义,提出该文解决的任务等。一般政研论文引言较短,要言不繁,有时用一两句话过渡到正文即可。
正文,又叫本论,是政研论文的主体。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之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除有一个基本论点外,还应有分论点,用来证明基本论点,论点要求正确、新颖、鲜明。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它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经典作家的论述、原理等;事实论据可以是现实政研活动、现象、数据等,论据要确实可靠、典型。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观点确立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反映。
结论,它是对论点做总结性的说明。例如,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等。论文的结构不能缺“结论”这一部分,否则文章的结构就不完整。
致谢,说明致谢的原因和对象,以表示对合作者的尊重。例如对论文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者提供过资料和其他方便等,无论个人或单位,都应表示致谢,这体现着科研工作者的“科德”。
参考文献,凡是论文中引用或参考的资料,都必须说明出处,这是作者态度严肃认真的体现,也便于读者查对有关内容。它要求说明文献的题名、作者、出版日期、起止页码等,要准确详细。作者撰写论文所引用、借鉴的主要文献的著录,集中排印在论文末。
附录,其内容应包括:正文容纳不下的重要资料,对正文有补充价值的资料,对读者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不可缺少的数据、图表等。
上述内容,有的是每篇论文所必须的,有的要根据论文的具体情况决定取舍,不必死板硬套。报刊上的社会科学论文一般都可以省略附录、主题词等。
五、要遵循政研论文的书写格式
一篇优秀论文,书写格式一定要规范,在书写时应该应注意以下内容:
论文的标题应空一行写标题,标题字要居中书写,再空一行署名,然后另起一行,前空两格写摘要,再另起一行,前空两格写主题词,主题词各词之间空一格。然后另起一行写正文,每一自然段前空两格书写。标点符号要占一格,每一行的第一格不能书写标点符号。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小标题前应前空两格书写,小标题后不写标点符号。正文中的数字除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总之,只有弄清政研论文的概念、特点、类型、结构、格式,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政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