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种管(2012)10号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鄂种管„2012‟10号
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关于进一步
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县种子管理局(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加快我省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许可管理工作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是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作物种业的产业结构及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多、小、散、弱,制约现代种业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农业部修订颁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并继续在全国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工作,理顺职能,规范程序,严把市场准入关。
二、加强管理,强化许可全过程监管
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按照《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各司其职,严格准入条件和标准,依法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坚决防止以虚假材料、夸大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许可证,切实把好企业准入关;要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的监督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向事前、事中、事后
全面管理进行转变,督促和指导辖区内种子企业建立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建立完善种子生产经营信息报告制度。
三、依法依规,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资质清理
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按照全省种子执法年的部署和要求,对照新旧许可管理办法,按照县市级发证企业“谁发证谁清理”,省级发证企业“属地审核、省级审批”的原则,对本辖区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质进行全面清理。各地要重点对仓库、加工房、检验室、晒场等自有产权的真实性通过公函向相关主管部门核实,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人员、设施设备进行核查;对不再符合许可条件,已停止种子生产经营活动1年以上,到期不再申请,或屡次违法违规、被举报投诉的企业,依法限期整改、注销或吊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资格,坚决清理一批不合格企业。
各市州种子管理局(站)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全面负责本辖区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的清理,并于9月30日前将本辖区内各市县清理结果报我局种业发展科。
联系人:叶晓君
电话:027-87390189,E-mail:zyfzhb@126.com
附件:
1、2012年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清理情况统计表
2、已清理企业名单
3、当前有效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统计表
4、当前有效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统计表
二O一二年三月二
主题词:种子许可通知
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办公室2012年3月21日印发
第二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决议
【发布单位】808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8-20 【生效日期】1997-08-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决议
(1997年8月20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大农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永林作的《关于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自两个条例颁布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保证粮食连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全省实施两个条例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平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有的地方和单位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比较混乱,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必须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两个条例,维持全省种子市场的正常秩序,切实保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特作如下决议:
一、一、加大种子市场清理整顿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认真做好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和营业执照的发放、审验和管理工作,坚持审批条件,不准擅自扩大发放证照权限和范围;要建立健全种子发证备案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照或超范围生产、经营种子。对于无证照或超范围生产经营种子、扰乱市场价格、贩卖未经审定的品种、经销假劣种子牟取暴利以及进行虚假广告宣传、诱导农民上当受骗等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造成损失的,必须责令赔偿;对重大违法案件,要予以曝光,依法公开处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种子执法检查和市场整顿工作。今冬明春,应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对种子市场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对部分地区种子集散地市场经营秩序混乱问题,必须进行重点治理,使全省尽快建立起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
二、二、加快种子基础建设,提高种子质量和良种繁育能力。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必须加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的力度,不断推出高产、优质,熟期适中,适合我省种植的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新品种,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栽培新技术的指导和推广工作,切实解决部分地方存在的越区引种和越区种植问题;要重视发挥国有种子经营单位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办好国有种子公司和良(原)种场,搞好种子专业村和南繁基地建设,积极支持组建种子产业集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种子工程”的总体部署,做好资金配套和建设项目实施工作;要利用多种渠道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增强种子加工能力,提高种子质量和供种水平。
三、三、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解决种子工作的困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两个条例规定,妥善解决种子收购资金贷款问题;要按照要求减免国有种子生产基地的粮食合同定购任务,确保减免指标落实到位和优先收购种子;要按照规定落实种肥挂钩的优惠政策,积极搞好种肥余缺调剂,保证种子生产用肥的需要;要继续实行种子分级贮备制度,尽快建立种子贮备基金和风险基金制度,省政府应对基金的建立作出具体规定。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农业科研、农业院校等有关育种单位积极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重奖。
四、四、切实加强种子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种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种子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同时,要加大两个条例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教育和引导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做斗争。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要尽快完成种子经营与管理机构分设工作,加强种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执法人员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公正,文明办案。各级行政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要及时、认真地受理农民群众的投诉,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种子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执法办案所需经费给予必要的保证,逐步改善办案条件。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继续加强对种子工作的监督,认真搞好执法检查。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本决议,为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北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退出规则(试行)》的通知鄂食药监文2009〕14号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北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退出规则(试行)》的通知
鄂食药监文〔2009〕14号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机关各处室、分局、中心:
《湖北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退出规则(试行)》已经省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报省政府法制办合法性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湖北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退出规则(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湖北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吊销、注销,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退出,是指核发《许可证》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吊销或者注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许可证》,取消其生产或者经营药品资格的行政程序。
吊销或者注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许可证》,应当遵循本规则规定的程序,并符合本规则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 药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吊销其《许可证》:
(一)生产《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假药的;
(二)生产《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假药或者《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劣药,受到一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的;
(三)生产前述
(一)、(二)项之外的假药、劣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因生产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召回而拒绝召回,或者自行发现不主动召回,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仍然存在足以影响药品质量的严重缺陷的;
(六)因擅自委托或者擅自接受委托生产药品受到一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的;
第五条 药品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吊销其《许可证》: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非法渠道而购进并销售假药、劣药的;
(二)销售假药、劣药,造成严重后果的(符合《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1条规定的除外);
(三)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仍然存在足以影响药品质量的严重缺陷的;
(四)未建立并执行药品购进检查验收制度或者未建立药品购销记录,致使发现药品严重安全隐患或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后,不能查清药品来源和流向,迅速控制药品的;
(五)为无药品经营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便利,挂靠经营、超方式、超范围经营受到一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的;
第六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吊销《许可证》:
(一)依法获得《许可证》后,不实际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以《许可证》为标的物,出租、出借、出售《许可证》牟取利益受到一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的;
(二)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获得《许可证》的;
(三)因商业贿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四)因生产、销售以孕产妇、婴幼儿及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药、劣药或者生产销售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属于假药、劣药的;
(五)获得《许可证》后,因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的条件和要求,经限期整改后仍然达不到法定条件和要求,继续
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第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注销其《许可证》:
(一)《许可证》注明的有效期限届满未延续或者未获准换发新的许可证件的;
(二)依法终止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申请注销其《许可证》的;
(三)因歇业、停业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
(四)《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药品许可事项无法继续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省内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本规则规定吊销《许可证》情形之一的,应当书面通报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认为符合本规则规定吊销《许可证》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予以立案并依法开展调查。拟吊销《许可证》的,应当告知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听证的权利,并由发证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发证机关决定吊销《许可证》的,应当向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依法定程序办理《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第九条 省内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本规则规定注销《许可证》情形之一的,应当书面通报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认为符合本规则规定注销《许可证》情形之一的,应当直接调查取证或者指定拟注销其《许可证》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收集证据,进行现场检查;指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的,应将调查取证情况通报发证机关,并提交有关证据。
第十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申请注销《许可证》的,应当直接向发证机关提出,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并由企业盖章的申请注销《许可证》的书面报告;
(二)加盖企业印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十一条 《许可证》的注销,由发证机关按照行政许可程序办理。
拟注销《许可证》的,应当预先以书面形式或者公告形式告知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注销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陈述申辩的权利。
第十二条 发证机关作出注销《许可证》决定的,应当发给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注销《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决定书,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同时书面通报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许可证》注销后,发证机关应当收回《许可证》的正、副本,予以公告《许可证》失效。
注销《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在其网站上向社会公告。
第十三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所在地被依法吊销、注销《许可证》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通知其自吊销、注销《许可证》之日起停止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继续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以无证生产、经营药品论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则规定的,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企业合法权益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十五条 本规则所称吊销《许可证》:是指依法获得许可的企业,因其在生产经营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情节严重而被依法取消相应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
注销《许可证》:是指企业依法获得许可后,因违法而被吊销《许可证》,或者因期限届满而未延期等客观事由出现,导致许可事项无法继续实施,而由发证机关依法登记注明予以取消相应资格的一种程序。
第十六条 本规则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自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