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含5篇)

时间:2019-05-14 16: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

第一篇: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

作者:袁油迪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3期

[摘要]文章结合社团的组织特点,尝试使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社团建设,激发社团活力,营造社团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位社员都能体会生命的意义,提升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实现大学生培养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社团 创建路径

[作者简介]袁油迪(1975-),男,浙江黄岩人,绍兴文理学院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绍兴 31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64-02

一、前言

大学生社团是青年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作为校园文化活动重要的组织载体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培养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化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充分发挥特长优势,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兴趣多样化及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要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目前,高校中存在的社团按照性质归类,主要有学习型、科技型、娱乐型和志愿服务型四种类型的社团,不同类型的社团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现阶段社团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也是构建“一体两翼”团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团本身的性质导致社团稳定性不足、自由度较大,加上社团门类较多,数量庞大,作为非正式群体组织,又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因此,社团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1.学校投入不足。学校对社团发展的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场地支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把高等学校的办学推向了社会,学校的基础建设、实验仪器购置等费用,都需要学校自己承担,大部分高校都是在负债运行,经费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同时,由于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严重短缺,正常的教学用房都显得捉襟见肘,第二课堂要用的教室等教学资源只有让位于第一课堂。许多社团都出现了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搞活动的尴尬局面,社团活动只能停留在低层次运作,不能很好地发挥社团真正的作用。

2.社团发展不平衡。由于社团是根据学生兴趣而组织的群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个性张扬、有很强的自我展示欲望的时期,所以在参加社团时,往往会选择娱乐型社团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导致了社团在整体建设过程中的深度不足。

3.社团干部队伍建设不平衡。社长是社团建设的核心人物,其人格魅力是凝聚社员的重要因素,有些社团平时缺少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当前任社长因毕业等原因退位时,往往就会出现社团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许多社团则普遍存在着“裙带关系”的恶劣现象,由于干部没选好导致人心涣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社团的正常发展。

4.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不同。大学生参加社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培养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化能力,但也不乏学生是为了功利的目的加入社团,如为了综合素质加分、进入社团当学生官等,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盲目跟风进入社团组织的。

5.指导力量不平衡。社团的成员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即使社长是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光凭社长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员成长的要求,社团要实现良性发展,有力的指导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的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教师只是凭着兴趣和热情做工作,不能持续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有些指导教师只是挂个名。没有有力的指导成了制约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架构及在社团建设中的重要性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论,适合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如学校、医院甚至是监狱,该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芝加哥的彼得·圣吉博士创立的“第五项修炼”。由于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社团自身建设面临危机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寻找社团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径,是高校当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利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社团建设,将会对社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淡化社员功利目的,强化个体成长的真正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发挥大学生的学习潜能;更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的综合素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重视成果的产出,提高管理效果。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探索

创建学习型组织有许多方法,其中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第一项修炼:力争自我超越。我们每个人都想超越自我,都想比今天的自己更强,更有能力。因此,要教育社员,不要进行自我设限,一旦认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不行,就不会再去努力,当然也就无法完成这件事情,这样就会限制个体的成长,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向极限挑战。充分激发竞争意识,不仅要超越自己,同时还超越你最强的对手,这样才会成功。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人观察认识世界的模式,可以是一种观念、一种印象、一种图像等,当图像是正确的,看问题就是正确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当图像是错误的,决策也跟着犯错。所以,改善心智模式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个体的成败。社员要把“镜子朝向自己”,认真认识自己加入社团的目的。要开放心灵,加强与其他社员的充分沟通,虚心接受同伴的建议和意见。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带有愿望性质的图景。社团根据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以发展的目标来鼓舞和凝聚全体社员。同时要引导每位社员围绕组织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成长的规划,以实现共同愿景来充分调动社员的发展内驱力。形成人人求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充分激发组织活力。

第四项修炼:加强团队学习。组织建设一定要进行团队学习,不仅是个人学习的问题。一起学的目的是激发群体智慧。一方面,社长要为社员创造更多的团队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社员交流心得、沟通思想,这样团队的成员就可以获得更先进的思想,实现社员快速成长。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员团队学习的方法,要让他们学会深度会谈,要懂得深度会谈的关键是会进行问题的悬挂和聆听等技巧。

第五项修炼:进行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要防止分割思考、静止思考和表面思考。对于社团的建设,不能孤立地看待,要把它放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去思考,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理念。要清醒地认识社团活动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第一,要切实改变“校园文化无用论”的观念,导致有些教师反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认为开展社团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第二,要切实改变“校园文化只是学生的文化”,要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第三,要切实改变“社团文化是活动的文化”的观念;第四,要切实改变“社团文化是课外文化”的观念。为给社团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思考,提升对社团作用的认识。

五、结语

社团是“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个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型社团创建活动,可以使得社团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社员都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社团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进一步完善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化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忠建,陈七三.论高校大学生社团现状、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2).[2]吴建明,陈国雄.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顾思伟.学习型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愿景[J].高教研究,2007(2).[4]梁沪东.论高校学生社团学习型组织的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第二篇:试析“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应从共同愿景、学习的平台、激励机制、实践与创新等四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运用。

[论文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辅导员 队伍建设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印发实施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各级组织前所未有的重视。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向纵深方向发展,学习型社会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辅导员队伍中的运用,将有助于改变辅导员的心智模式,有助于创新工作思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共同愿景:学生成才与个人发展的共赢

共同愿景是指个人与组织都认同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可以凝聚意志,达成共识。相对而言,个人愿景属于愿景系统的微观层面,但它却是个人内心深处长期积累并逐渐清晰的生活理想和价值信念,对组织文化、核心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点在实际工作中历来不被重视。长期以来,辅导员身陷繁重的学生日常事务之中,加之近年来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经验不丰富,理想政治理论水平有一定差距,在学生眼里,他们只是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而不是担负着德育教育、学业引导功能的辅导员。而辅导员对自身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认同感也不高,部分辅导员工作业绩差,产生职业倦怠,思想工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个体的原因,但与学校长期不重视辅导员个体发展有关。

长期以来,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的辅导员队伍,关注和重视不够。而事实上,辅导员正面临着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课题。比如,在发展路径上面临着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两难选择,在知识技能构建上面临着广博还是精深的两难选择,在工作考核上面临着模糊把握还是精确计算的两难选择。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应付日常都还不够,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自我提升,因而职业认同感相当低,辅导员工作一定年限转岗的现象普遍。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从自身角度而言,辅导员应认识到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发展的主线,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任务与工作价值所在。有关部门应更多关注这支队伍的思想状况,制定发展规划和培养计划,关心辅导员成长,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将学生工作作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终身事业,真正体会到学生工作所带来的归属感、充实感和成就感,取得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效果和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在育人目标上达成双赢。

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强化各类专业化学习培训

高校必须构建激励每位辅导员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的良好机制,激励团队每位成员不断自我超越,使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学习型的工作团体。建立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学习制度。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是辅导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首先自己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生活动、日常谈心以及各种服务中为学生提供价值引导,满足学生思想修养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念学习,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内化,开展各种素质拓展、亲身体验、共同分享的学习活动,深化辅导员对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启发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认同以及对当前个人学习、生活以及对社会的正确思考。强化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培训,分批分类选送其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技能学习。依托辅导员培养基地、聘请有关专家学者、选派学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等各类个性化的业务学习与培训,促使其工作效能、业务水平的提升,促进辅导员T作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立扁平化的学习交流机制。根据辅导员兴趣和研究专长,建立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联谊会或专业组,组织辅导员发展研讨的沙龙活动,改变现在学生工作会议中上级布置和总结工作、下级汇报工作的形式,倡导自南、开放、交流式、启发式的会议形式。由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针对不同的专题,在学工内部展开交流,对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会中每个人都可发言、提问,也可分享自己参加各类校外培训学习的资料和体会,从而将南少数人主导的会议转变成大家都愿在当中分享内心体会、自由相互交流的会议,达到“一人参会、全体受益”的效果。通过团体共同交流和分享、个人反思和体验的学习模式,改变辅导员的心智模式,培养他们反思、分享、勇于突破和创新的意识。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完善辅导员个体发展激励机制

有关学习型组织文化的研究表明,学习型文化的重要功效在于激励个体的内部动机。因此,要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兴趣和特长,多渠道地为辅导员个体发展提供激励支持,鼓励和吸引那些热爱辅导员工作、职业能力较强、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建立领导关怀机制。派经验丰富、思想素质较高的老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分管领导与年轻辅导员定期淡心,帮助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其工作中的目标和不足,及时提供指导和激励,促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良好认知,激励其将工作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快速成长。鼓励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按照个人工作与研究兴趣,设置多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经费,要求辅导员人人进学科,并结合工作实际申报研究课题,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将辅导员工作研究情况纳入其思政业绩内容,建立辅导员工作研究考核激励制度,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科学规划、思想政治等相关校级以上课题申报并给予过程指导。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优激励办法。建立以工作实绩、学生满意度、同行互评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激励体系,完善优秀辅导员评选实施细则,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建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明确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政策导向,坚持工作实绩、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辅导员的职称晋升。明确辅导员晋升行政职级的具体条件。在学校行政职级评审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辅导员晋升相应行政职级。如对于工作年限长、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可以优先申报助理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优秀辅导员担任领导岗位。

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立足点:实践与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在于解决问题,也即实践。与此同时,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与标志。彼得·圣吉曾经说过:“如果让我用两个字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树立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工作理念。第一,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不仅要做一名具有健全人格、有一技之长的合法公民,还要学会自主学习与自主选择,因为只有具备独立和自主的意识,才能产生创新。第二,因材施教所蕴涵的思想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受好、能力、特长的差异,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深化这两种育人工作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辅导员必须深入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围绕青年学生学习、成才、就业的实际需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四个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为学生服务紧密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素质提高相结合、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系统思考,搭建与教学部门良性互动平台,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辅导员要利用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工作优势,主动参与教学质量工程活动,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教学相长;要发挥广大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在学生课外科技、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就业工作等学生工作中,要争取广大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家长、社会企业单位的支持,整合他们的资源与智慧,多渠道共同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多种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参与意识。实施“课程+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创新与创业、发明与专利、创新思维训练、学科竞赛等引入人才培养体系;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鼓励同学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批判和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参与实践的欲望;实施“社团+活动”“项目+竞赛”“校企合作”等模式,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被动实践和被动接受的现象,增强学生主动实践、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让学生学以致用。改变单一学生评价方式,出台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和学生综合考评体系。改变以考试分数论高低的单一的学生评价制度,修改学生综合量化实施办法,增加鼓励创新的多元评价方式,出台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实施科研创新抵充学分等奖励;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发表高水平科研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化育人,创造实践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素质拓展平台,丰富课外活动的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积极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通过开展经典讲座、作品赏析、文化沙龙、舞会、科技竞赛、球类棋类比赛、古诗词朗诵、主题演讲、征文等课余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平台。

第三篇: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

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社团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位置。本文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如何引导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突出学生社团文化娱乐阵地和学生活动主体的作用,充分实现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作用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进行了一定层面的剖析。为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锻炼新载体。

【关键词】: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 大学生 作用

【正文】: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活细胞。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了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功能。《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先进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极好地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而且也是培养良好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位的必然要求。而学生社团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活跃于各大高校校园中。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舞台和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着一所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参加社团可以领略大学精神,塑造人文品质,品味成长乐趣,感受集体内涵。目前,学生社团的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和社会的特定要求,结合社会主流文化的特质而精心设计的文化,即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和教师围绕教育目标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的扬弃,建立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二是学生群体在上述环境熏陶下与自己原有的思维、认进行碰撞产生的火花,即各种习惯、传统、时尚、规范、价值观念甚至与会等,这种文化往往在青年学生和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一般认为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学生社团正是这种文化的集合体。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学生社团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学生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对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群众文化石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对大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因此,学生社团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二)、学生社团有利于促进学校创新型文化氛围的形成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技能、特长等为基础成立的学生社团可以自觉地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渴求新知、新技能以及乐于交际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一个社团的成员大多数来自不同的专业,社团成员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感受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式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成员从中受益,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同时,学生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参加如以纪念日、节日为契机开展的社团活动,使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增强学生对社团、对集体乃至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活动新载体

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源泉,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稳定和谐、高雅向上的育人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产物,又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舞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一是学生社团繁荣了校园文化。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内最有活力、最能反映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共同的志向、兴趣、特长和愿景自愿结合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百团大战、百家争鸣”的精品社团文化活动成为校园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极大地繁荣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二是学生社团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大学生科技协会、数学建模协会、英语协会、电脑协会等学习科技类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科技竞赛、学术讲座、论坛沙龙和社会实践等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社团活动,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创造高尚的文化境界和氛围有着重要作

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院校组织,以系部为单位参与的,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二是社团组织,以社团为主进行的,如文学社组织的文学创作比赛、棋牌社组织棋类比赛等。院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有一定的时限性,如艺术节是一年一度的。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还是以小型的社团活动为主要角色。社团活动具有很大灵活性,可以是小范围的讲座,也可以是长期进行的系列活动,如社团月刊、月报,每周的学术

讲座,甚至是假期专题社会调查。我院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学生社团节,在社团节期间各社团纷纷组织相应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以特色鲜明、针对性强、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同学的参与。可以看出社团活动活跃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社团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有积极意义

学生社团是个特殊的团体,它可以在学习兴趣方面引导学生。学生因为兴趣而参加学生社团,社团可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态度,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创造一种具有激励作用的积极的学习气氛。如电脑爱好者协会组织电脑操作比赛,使全校学生活跃起来,积极上机训练,认真学习电脑技术。又如英语社组织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浓郁了学校的英语学习氛围,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社团对于校风学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学生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他们在这个组织里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领导和决策能力等。另外,一些学会还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如法律学会,可以进行长期的法律援助活动,既可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又可以锻炼运用专业的能力。前景社(服务学生就业的社团)可以利用节假日对人才市场和人才需求状况开展社会调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做好人才竞争的准备。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四)、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就高校而言,它应该是思想品德、专业业务、人文社会、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如理科生可以参加文学社,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或者参加戏剧社,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文科学生也可以参加电脑爱好者学会,提高自己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电脑操作能力等。

(五)、有利于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和行为养成教育

高校学生课余的分散性和班级管理的相对松散性,使组织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而学生社团恰恰可以让分散的学生因为兴趣走到一起,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过剩的精力集中起来,发挥出来。同时,可以使那些因无聊而喝酒滋事、闲游瞎逛消磨时日的人有喜欢的事愿干,有正经的事能干。而且,社团的“公共”性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改变他们自由散漫的习性,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六)、有利于整合学生的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

高校学生自由意识和自主精神都比较强,而学生社团既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一定的自主权利,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使所有的学生都找到自己的“组织”,从而整合学生的力量。通过这些“组织”引导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不断锤炼自我,完善自我。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活细胞。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了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功能。随着高校办学的更加开放,学生社团将会不断发展壮大,不论是社团组织,还是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都会增多。在健康、有序、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先进社团理念、价值观和社团精神,不断的提高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总之,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对校园文化繁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活跃校园气氛,让学生社团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王培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邹敏 《高校人力资源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李颍川论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 教育与职业200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陆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修订版 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12

第四篇: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李刚 武 晶

樊颖

(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快递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李刚 收 电话:*** 摘要: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研究。本文针对大学寝室文化的涵义、发展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寝室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寝室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寝室文化;结构;功能

作者简介:李刚,男,1974年生,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武晶,女,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樊颖,女,1975年生,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118)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活动和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信息流通、交流感情、建立情谊的环境要求,还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进行社会实践的课堂,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因为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的教室和交流场所,学生课余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革,寝室被历史地提上了学风建设的重要位置。在高校中寝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学风建设中的独立性更加凸现,其组织功能亦随之得到了提升。

一、寝室文化的涵义和发展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 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学生个体先认清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向室友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从个体行为到集体开放、交流;以诚恳的态度邀请室友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检视,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每一名室友也会敞开心怀,深入探询彼此的看法,进而发现全新的观点,从而创新以致改善学生个体的心智模式,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完善主体人格。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8

2、科罗齐耶.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4

3、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自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一提议来说,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章和专著相继出现,尤其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不胜枚举。从1995年起,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尽管从全国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呈多样性表现,但作用机理却有相通之处。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我搜集的资料当中,还没有一本专门是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在其它先前研究中一些文章中,都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之前有过一些相关的论文,只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我就以这些作为参考资料加之自己的观点把大学身村官与乡风文明融入到具体中来研究,希望起到良好的效果。

1、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状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一个重要目标,它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乡风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对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4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了村级治理结构,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职业圈,2007年第6期)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 仍然是中央农村工作的重点。进入2009年, 中央出台一号文件, 在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 正式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要求不断完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王永利,刍议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1卷第3期)

随着2003 年的科学发展观和2004 年的构建和谐社会相继提出,另外一个对应的国家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八项重大战略之首也于2005 年问世。就在同年,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大学生踊跃应聘担任政府资助的村干部“助理”的浪潮,媒体称之为“大学生村官”。(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第39页)

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管理、培训考核等机制的总和,称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地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具特色,名称也有差异,有的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的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还有的称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模式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第21页)

“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村级工作的助理员、村务管理的信息员、农村工作的调研员、科技知识的传播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等”,都是政府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期望的形象描述。(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5页)

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是深远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 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 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李包庚、黄斌、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青年探索2007年6月11页)

2、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的概述

(1)对乡风文明建设思想认识不够。一些村干部对乡风文明的内涵认识不清,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有的认为村干部在全力“闹经济、抓发展、促增收”,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抓“乡风文明”呢?有的则认为等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乡风就自然文明。一些农民对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惠农政策津津乐道,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种种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乡风文明建设。

(2)对乡风文明建设物质投入不到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社会方面,还表现在体制方面、制度方面。虽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比例大幅增加,而地方政府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仅靠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

(3)乡风文明阵地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4)乡风文明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村级领导往往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一手硬,一手软,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狠抓落实,对于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工程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有名无实。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广大村干部思想上的懈怠必然导致村民行动上的迟缓。广大村民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听在耳里,说在嘴里,行动不到手里。乡风文明建设往往是“热在上里,喊在乡里,冷在村里,行动不到户里”给人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十分缓慢。(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4页)

3、大学生村官现状

(1)大学生村官产生背景

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新鲜事物,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在国家对三农的两个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的时期,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看到,过去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三农提取积累时期的农村治理结构和干部行为,未必完全适用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两个反哺”的新时期的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过去以提取资本积累为主要任务的初期阶段,客观上造成的基层矛盾难以化解,而各地的干部普遍存在“追求GDP 不顾可持续”的陈旧发展观,难以短时期就及时地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为此,农村就特别需要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农村良性治理结构的新生力量加入村干部队伍。大幅度增加大学生村干部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克服或缓解长期形成的干群之间理性沟通的复杂障碍。因此,大学生不论专业领域踊跃应聘村干部,可认为是在国家战略发生重大变化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第39页)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变

从1995年起,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尽管从全国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呈多样性表现,但作用机理却有相通之处。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可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归纳为萌芽、发展和普及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1995年~2001年)。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安排还很不完善,规模很小,在全国零星分布,整体社会影响力也很小,总体来说大学生村官政策处于萌芽阶段。但虽是摸索前进,却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发展开创了“先河”。

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日突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得以推广。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已相对完善,各地实施的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大,在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普及阶段(2006年至今)。自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制订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大学生村官推广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第22页)

4、大学生村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素质不高,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影响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进度。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活力,能在农村村官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能。

(2)大学生村官虽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方法,但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点子多。这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效应,增加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5页)

(3)农村人口文化层次整体偏低,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难题。为了提高农村的文化素质,发挥大学生的资源优势,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共计有57876名大学生村官,到2010年将有20多万村官走到农村。这些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他们将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农民的传统观念,引导广大农民接受新鲜事物。另外,大学生村官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素质,逐渐优化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张思明,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S1): 34 – 36)

(4)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活力、有闯劲,不仅为基层组织带来生机和力量,而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去做什,中国程会导刊,2005年第17期)

5、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安排,政策却没有明确的定位。据调查,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反映说,“有的领导说了村官下去要搞经济,有的说要包计划生育,有的说要包信访”。总之,多数大学生村官都遭遇处境窘迫、身份尴尬的难题。当村官的大学生不是本村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不能担任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基于法律规定的这一限制,一般来说,这些大学生村官只在农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支部副书记等职位。这些大学生村官多以“助理”相待却并没有实权。(张越,浅论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第14页)

(2)从上到下,从制度到措施,都没有完成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物质投入的整体规划。农民收入低,村组织创收能力弱,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王晓江、国万忠、袁艳平,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4期,第75页)

(3)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外流劳动力一般是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留守在村的常住人口为妇少老弱病残,这就导致了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下降。较高素质的人的缺失,必然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大难题。提高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现实途径

(1)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要更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能真正沉下去、干起来,必须要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2)把那些愿意干事、有能力干事、能干好事的大学生选调出来,未能做到人尽其才。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派机制,首先要选派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避免单一化。其次要增加大学生在农村的服务期限,可以做到真正鉴别愿意服务农村的优秀毕业生。再次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最大限度发挥村官作用。(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3)借助市场经济等手段,通过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为大学生村官创造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理想的发展空间。要完成思想激励,使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工作光荣的观念。其次要进行物质激励,把文明建设成果与年终奖金挂钩。最后要进行组织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给与他们一定范围内的表扬,并给与晋升、晋级的机会。(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

(4)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明确其职责, 给大学生村官安排某些具体工作任务。就对大学生村官本身而言, 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需要时间与实力积淀, 面对压力和困难, 需及时调整好心态, 充分发扬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精神, 尽快融入自身角色, 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5)大学生村官拓展了大学生就业领域,也就必然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适应三农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 适时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岗前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等培训, 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本领。高等院校可结合大学生村官服务意愿、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 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 保证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张 宏、黄乐,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与出路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39期,第111页)20世纪60~70年代国民经济困难,城市里没有就业岗位供知青就业。毛泽东主席曾发出号召:“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时是为疏解城市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现在时过境迁,国家号召大学生“村官”去农村是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是为改变农村产业结构,盘活农村经济总量,改善农村环境而充当新知识、新经济的传播者。通过为农村输送大学生“村官”行动,建立高等教育与农村联系的桥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雷传江、宋月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35卷29期,第9387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兴事物,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逐步完善,实践中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学生“村官”将在农村得到很好的锻练,他们必将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成为广大农民的主心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调研世界,2007年8期)

参考文献

[1] 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J].理论界.2010 第1 期 [2] 王永利.刍议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1卷第3期

[3] 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 [4] 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5] 李包庚、黄斌、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青年探索,2007年6月

[6] 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R].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张维贵.论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0第1期

[9] 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J].职业圈,2007年第6期

[10] 雷传江、宋月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35卷29期

[11] 王晓江、国万忠、袁艳平.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4期

[12] 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J].调研世界,2007年8期

[13] 张 宏、黄乐.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与出路研究[J].中国市场,2010年第39期

[14] 张越.浅论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J].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15] 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去做什么[J].中国程会导刊,2005年第17期

[16] 张思明.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S1)[17]叶敬忠,王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乡风文明[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12期 [18]邱哲.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明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4期

[19]王化占.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支部生活杂志 2010年第8期

[20]马俊兵.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D].上海交通大学 2009年

下载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研究.doc(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