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因你而改变
世界因你而改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这一阵阵澎湃的音乐响起,就会想到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带着这些故事,我们一起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陵园两旁松柏青翠挺拔,高高的广玉兰树开满了洁白的花,看到这个场景,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为了人民,为了祖国繁荣昌盛努力斗争的人们。
“成功了!成功了!”我们祖国歼15战机飞成功了!而代价却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生命。罗阳是歼15的研究“主力”,可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最后引起心脏病发,牺牲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多么让人心为之一颤呀!
“我们研究核实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林俊德院士在生命快结束的时候,还坚持要工作,要把所有材料都奉献给祖国。
两位研究高科技的院士,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面这位是一个普通民众,但他却有不平凡的事迹。他的名字叫吴斌,是一位长途车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一个不明物体破窗而入,吴斌师傅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踩刹车,打警示灯,安抚乘客情绪,一切完毕后,他才缓了口气。可是这短短的几十秒却是吴斌师傅用生命换来的。杭州大街上无数市民自发的来为他送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他的葬礼。吴斌你无愧于“最美司机”的称号!
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正需要无数的默默奉献的人们,只要一个微动作,世界因你而改变。
第二篇:世界因你而改变读后感(本站推荐)
<<世界因你而不同>> 读后感
姓名:朱俊班级:10465学号:1046526
众所周知,李开复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先后在苹果、SGI、微软、Google 四个世界顶级公司的工作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让青年一代的我们羡慕不已,更让我们好奇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其不平凡的一生?
我一直坚信无论是谁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因素,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么,促成李开复这不平凡一生的必然与偶然因素又是哪些呢? 美国教育,自由开放世纪 60 年代,台湾刚刚兴起一股留学美国热,乘着这股热潮,李开复在其11岁时便跟随哥哥嫂嫂去了美国,在那里,他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也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所注重的准则是: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用。老师重视学生发表的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驳老师。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充分发掘了每一个孩子的潜力。而这样的教育的差别就是:(1)从不同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答案;(2)经过参与和实践真正理解;(3)团队合作,避免零和思维。
每当我读到李开复在美国的读书经历时,不得不承认,内心十分的羡慕。当美国出现一个又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中国的教育应该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发展更新呢?中国的孩子又什么时候才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放飞梦想呢?
自由选择,发展兴趣
最初,李开复喜欢法律,希望将来做一名律师,因此选择了政治科学,然而,上了几门后才发现其对此毫无兴趣,于是,想要转系。转向哪是个麻烦的问题,好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选择,那就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计算机专业。因为其高中时就对计算机有很浓厚的兴趣。转系之后,李开复在计算机领域可谓是如鱼得水,他的成绩在计算机专业,是史无前例的高,最终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
我想,李开复之所以能在苹果、SGI、微软、Google 四个世界顶级公司取得辉煌成绩,很大程度上是他对此有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吧。老师帮助,因材施教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李开复的成才同样离不开其老师的帮助。很多的美国老师,并没有把教师当做一个糊口的职业,相反他们认为是在做一项事业。而她(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在大声念出 1/7 等于多少后,李开复被认为是数学天才。高中后,他遇到了第一位恩师贝尼塔·艾伯特,她甚至每天开车至他家载他去大学旁听数学课。在其后的田纳西州数学比赛中,李开复不负众望的获得了第一名。
后来,在其博士生涯中,李开复遇到了他的第二位恩师瑞迪教授。在他带领下的专家系统研究中,开复与他的恩师出现了分歧,但是,最终,瑞迪教授用温和的声音告诉他:“开复,你对专家系统和统计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个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 两年多的时间,在花费恩师几十万美元经费后,李开复创造出了Sphinx 系统,广受瞩目。
对一个教授来说,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作出一个与他唱反调的研究。教授不但没有动怒,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这在很多地方是不可想象的。如此优秀的人,受其影响,李开复拥有了独特的吸引力和领导力。
在拥有了专业的知识后,李开复又如何在商场中成功的呢?
团队合作,动手实践
高中时期,李开复曾参与了美国 Junior Achievement(JA)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课程,他先后担任市场副总裁,总裁。在此不得不说的是,李开复拥有商业性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他有勇气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创办“公司”,1978 年,橡树岭中学里的午餐时间被校方缩短,在多次反映未果的情况下,李开复突发奇想,决定在T恤上印上“延长午餐时间”的字样,最后卖给本校学生。最终,每个股东得到64.90 美元回报,并且,经过评比,得到了 l978 年全美 Junior Achievement 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Company of the Year”(最杰出公司)。
对生活无所畏惧的冲动,建立一番新天地的勇气,勇于选择,有一颗勇敢的心,这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又有多少人,在这第一步上,望而却步,畏首畏尾呢?
知人善任,把握方向
从学生步入社会,李开复选择了苹果公司,因为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 无疑,李开复选择了后者。
对于管理,李开复深信“放权”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把自己看成公司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桥梁,先从高层那里理解大的战略思想,然后传达给员工。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克制住每件事都要自己过问的冲动,充分信任员工,给员工一定范围的自由。并且作为管理者,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不符时,要大胆的作出决策。斗志和坚定的方向,这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深信,这才是真正有艺术的管理。
后来,在Google中国创立时,凭借其人格魅力,他找到了帮手,招募到一批优秀的人才,最终,在Google中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了解完李开复精彩成功的人生后,我最终明白:成功无所谓必然与偶然的因素,没有自身的努力又缘何会有所谓偶然的机会呢?
成功的大师在其最初并没有想到最终的辉煌,他仅仅是朝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着,直到理想实现的那天而已。无论是谁,机会总是均等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当面临机遇时,是犹豫不决还是杀伐果断;当面临磨难时,是胆怯退缩还是勇往直前;当面临选择时,是利益至上还是坚持信仰?我想,对此,每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吧。
那么,什么是成功呢?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在李开复的观点中,他认为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要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Lead your life not Live your life!
第三篇:党的生日赞歌:世界因你而悄悄的改变
党的生日赞歌:我们与你一同改变世界
从诞生之日起,你便有着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从诞生之日起,你便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在坎坷与荆棘中摸索前行;从诞生之日起,你便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在炮火与硝烟中改变了中国,也悄悄的改变着世界!
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93个风雨春秋,93年奋斗不息,你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艰难困苦,你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做出了正确的)历史抉择。
93年风云变幻,93年潮起潮落,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你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蜕变。你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带领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从一个只有五十余人的小党发展成了拥有超过8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93年,你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走自己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即使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即使你已稳居于世界第一大党的宝座,你依旧无意于称霸全球,始终专注于中国发展与崛起,始终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你用真诚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用行动赢得了周边国家的信任,改变了大国“逢强必霸”的历史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另一种成功,更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百仞之山,起于垒土,无疆之海,纳于细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正是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朴实而又崇高的理想支撑下艰苦探索、谨慎选择、勇敢开拓、排除干扰、抵制诱惑,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带领中国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真正体现公平互利、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不断崛起的新中国的努力推动下悄悄的形成,世界正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而悄悄的改变。
长久并不等于永久,大党并不等于强党,过去并不等于未来。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只能说明过去,要想长期执政,要想永葆青春活力,要想不断发展壮大,要想续写明天辉煌,就离不开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常常想自己是需要有怎样的素质才能与在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在风雨兼程中悄悄改变着世界的世界第一大党相匹配啊!在各种主义、信仰竞相
表达、各显其能的时代,我要有怎样的智慧和定力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抱定自己的信仰,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想最根本的,是需要我们对党的先进性始终如一的坚守,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宗旨始终如一的坚守,对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始终如一的坚守。不断的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扎扎实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进而达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会成为与世界第一大党相匹配的党员,我们会将我们的党打造成世界第一强党,我们会和千千万万的党员一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会同我们的党一起悄悄的改变整个世界!
作者:刘星雨
邮编:
电话:***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建设南路二段时代阳光B区 邮编:641300
第四篇:一切因你而改变爱情诗歌
不经意间
你的悄然入驻
彻底击碎了我平静简单明快的心境
内疚自责与期盼渴望在心中共舞
多少次想大声呐喊
羞怯让我止步
由内而外的修饰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一切因你而改变
心中问过无数遍
你究竟是谁
为什么要开启这片光彩夺目充满魔力的情感天空
让桀傲不驯的我甘愿退去厚重的盔甲
自此存在的意义多了一层梦幻般的华丽外衣
不安的心为你欣喜悸动
灵魂却在地狱里艰难前行
改变的味道是如此辛辣浓香
寝食难安沉醉于此无法自拨
你到底是谁
为什么要偷偷掠走我的灵魂
让淡定的心无所依安宁的魂无所归
留下一具迷惘 无措的躯壳
我想你念你牵挂你
却不敢靠近你
独自品味这香甜诱人的毒汁
任由削形瘦骨之魔吞噬肉体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要改变我为什么要让我游荡在寂静无声孤独无助的时空之中
第五篇:《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想: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如果有什么收获的话,我就会把它们记下来,以便自己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能回忆起这种收获。呵呵,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会让我很满足。
那么读完了这本书,如果问我有什么收获的话,首先映入我脑海中的是:中国和美国两种环境的差异,从而会造就结果的巨大不同。这似乎有些“环境决定论”的味道,但其实不然,顶多也就算得上是“环境影响论”吧。假如李开复从小就在中国长大,而且是在大陆成长学习的话,那么他还会成长为现在的李开复吗?他还能达到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吗?
我们先来描绘一下他的人生轨迹:在李的小时候,他是一个顽童。11岁被哥哥带到了美国念书,初中过的很单调,但是语言能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还获得了作文大赛的奖项。高中后期,他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做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创办了校刊、还创业办了公司。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过了一年的通才教育后,选择了法律系,后又转系进了当时还不算热门的计算机系。博士生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度过,在语言识别方面作出了很突出的成果。走出象牙塔后,首先进入了苹果公司。在苹果的六年,让李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转变为一个管理者。在SGI待了2年,微软7年,Google 4年。现创立了创新工场,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
我尝试着探索李开复能取得今天这样成就的原因。首先我重申我不是“环境决定论”的鼓吹者。但是我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撇开个人的主观因素不谈,单单从环境的客观因素说起。这基于我的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这个世界上追求积极向上,梦想成功,勤奋刻苦,为了梦想甘愿付出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是真正能成功、取得耀眼成就的又有多少?归根结底是客观环境限制了潜能的发挥,当然也在于能不能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所以我就从李开复的传记中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去很好的利用外界的客观条件来实现自己的一个又一个飞跃。
先从李开复的学生生活谈起。去美国读书,是他的亲人(哥哥和父母)替他作出的选择,但也就是这个选择对他的一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美国的鼓励式教育、注重实践的理念、哥大的通才教育、灵活的转系制度,这些都对李个人素质的快速成长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更加幸运的是,李发现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并很好的利用了它。这一点恐怕是让我们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们很羡慕的一件事情。在这中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大学创造的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涯中,特别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念博士的期间,李经常都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可以这么说,在学生阶段,李很好的利用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以及客观环境提供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正是这段
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励志大师的一句话:“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在工作阶段,李在苹果的六年,我认为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六年。这让他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转型(当然日后他也经常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首先也许是李的出色工作以及与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等原因,让他在工作一年之后就成为了小组经理(这是他走向管理的第一步),而后由自荐成为了互动多媒体部门的总监,不久又出任互动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而在苹果之后的几份工作中,李几乎都处在高管的位子,而且也都做的不错。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艰难的60天》这一章节,而且我发现了这是书中占篇幅最多的一个章节。由此可见这段时光在李心目中的分量。的确,在遇到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坚持、忍耐、勇气。这些说着容易,但是要做好真的很难。在Google的那段时间,也让李明白了坚守的含义,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当整个世界都在怀疑你、质疑你、甚至是指责你的时候,你还能不能、有没有勇气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纵观李的整个工作经历,他都是从事于当时世界一流的公司,身边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管理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学习和总结,这就让他始终处于一个不断上升(所谓上升,不仅仅是职位,更代表的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状态。
所以,看完《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本书,让我验证了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成功,那么就要去寻找最优秀的环境,去和最优秀的人为伍,去学习他们身上一切比你优秀的地方。
书的最后(P288)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这三位如果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都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位马云或丁磊,但是现在他们在互联网里独自打拼,最终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当渺茫。”
“我想,如果他们身边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他们的成功概率或许会增加数倍。”
这是不是说明李在很大程度上也同意我的看法呢?呵呵
后记:
李始终有一种“让世界因我而不同”的世界观,这也是影响他做出种种选择的重要原因。摘录几段话,共勉。
“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想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
“我终于意识到,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挑战的机会,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我终生悔恨。人生在世,我们需要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
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
2、《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书的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叙述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李开复博士在《世界因你不同》中洋溢着一种精神:那就是“随心而动”,他的每一次重要决定,每一次人生的变迁无不遵循着这条定律。而他的“心”,不是一颗充满物欲,不是被贪嗔痴所迷惑的心,而是一颗“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你的价值是让两个世界的差别最大”的心。他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大学生的引导,使中国的大学生更容易把握自己的未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职场和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开复的经历一再让我明白,创意才是进步的源泉。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下,创意不仅让你脱颖而出,同时也是一种乐趣,一种人生态度。在社会分工急剧细化的今天,各种产品和服务高度的同质化。技术,市场,渠道……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创意。特别是在他坐在的IT业,创意和理念就是生命。我们在难于摆脱生活上的各种困扰的时候,需要什么,就是创意的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是本书主题,给我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生命中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开复一样走到这么宽广的路上,但可以尽我们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开拓,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还自己一个青春无悔,人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