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岸区国税局优化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办法(试行)(公文版)
江岸区国税局关于印发
《江岸区国税局优化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办法(试行)》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办理税收业务事项的办税负担,规范各事项所需资料及流转审批时限,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高效便捷地为纳税人提供流转审批服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国税发[2007]106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鄂国税发[2008]12号)、《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鄂国税发[2008]58号)、《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范本》(2009年修订本)的要求,区局拟定了《江岸区国税局优化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区局反映。
附:《江岸区国税局优化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办法(试行)》
江岸区国税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日
江岸区国税局优化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办法(试行)
(公文版)
第一条为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办理税收业务事项的办税负担,规范各事项所需资料及流转审批时限,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高效便捷地为纳税人提供流转审批服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国税发[2007]106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鄂国税发[2008]12号)、《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鄂国税发[2008]58号)、《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范本》(2009年修订本)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税收业务事项包括《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范本》(2009年修订本)规定的即办事项和非即办事项。其中:即办事项包括6大类共计66个事项,非即办事项包括8大类共计78个事项。
第三条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的基本原则:
1、便捷、及时、高效、方便纳税人;
2、准确、责任明晰;
3、税收业务资料衔接有序、确保资料完整无丢失;
4、定期衔接与不定期衔接相结合;
5、确保工作流程运转顺畅。
第四条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的主要内容:
1、税收业务资料的传递。具体包括各类即办事项资料、待批和已批的非即办事项资料等在办税服务厅与科、所间的传递和交接工作;
2、税收政策变化的衔接。具体包括因各类税收业务政策、办税流程、操作软件、服务措施变化等,在办税服务厅与科、所间的衔接工作;
3、临时增加业务的衔接。主要是指因临时性、突击性工作,致使办税服务厅工作量发生较大变化,就临时业务需要在办税服务厅与科、所间进行沟通协调,以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完成临时业务的衔接工作。
第五条对不需流转的即办事项资料由各单位办税人员在本岗位办结的同时按《武汉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武国税发„2009‟49号)的规定就地纳入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第六条税收业务非即办事项资料传递的一般方法:
1、资料由办税服务厅受理人员在完成事项受理后装入“涉税资料周围袋”,一户或一类事项一袋,并附《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附件2)一袋一份随同流转,同时向纳税人出具《税务文书受理回执单》;
2、《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应放在各类税收业务资料首页便于查看、记录,办税服务厅在受理税收业务资料时,仅对资料的齐全性进行把关,纳税人应在《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上准确填“联系人”、“联系人电话”便于事项在流转过程中联络;
3、办税服务厅、税务所、业务科室应设置《税务文书交接清册》(附件3),对每项税收业务非即办事项资料传递进行记录;
4、交接资料时,交接人员应在清点完应交接的资料后,在《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和《税务文书交接清册》上签字确认,并注明交接的时间并精确到小时和分钟,文书传递按流转环节(科所内传递也可按此要求)签字, 交接的两个部门各自记录交接内容,《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随资料进行传递;
5、办税服务厅与税务所间交接资料的时间为每日上午12时前(针对区局大楼外税务所,由区局专职传递员传递)和下午16:30时(针对区局大楼内税务所),当业务量较大时,办税服务厅可以随时通知科、所交接资料;税务所与业务科室间交接资料的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业务科室与办税服务厅间审批结果资料交接不确定具体时间,按照“随时批随时传”原则随时交接,但每个工作日不少于1次。
6、办税服务厅与区局大楼内税务所资料交接地点为办税服务厅,区局大楼内税务所与业务科室间交接资料的地点为业务科室;
7、资料交接的具体操作人员为办税服务厅与相关科、所规定的固定传递员;
8、办税服务厅在传递资料时,应根据接收的部门对资料进行分类;相关科所在传递资料时,应根据 “继续流转”、“办理完毕”、“不予批准”等情况进行分类。凡“不予批准”的税收业务资料,审批部门应在相应的审批表中注明不予批准的原因,同时,要与税务所及时沟通,由税务所向纳税人说明不予批准的原因,办税服务厅在纳税人取件时也要向纳税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9、资料交接的流转方向与办税业务流程同方向。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该业务流程涉及单位依次为:办税服务厅——税务所——终审业务科室,则其资料流转交接过程为:办税服务厅——税务所——终审业务科室——办税服务厅。
10、税务所对已审核确认为“继续流转”的事项资料,属区局大楼内税务所的,应直接传终审业务科室,属区局大楼外税务所的,由区局专职传递员传递;终审业务科室对已审结的认定资料结果直接传办税服务厅;
11、终审业务科室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税收业务资料总体符合批准原则但存在非纳税人原因造成资料不全的,应责成税务所在审批期限内补正完善。税务所在审批期限内及时补正完善的,终审业务科室再进行相应的审批,并对该类文书进行登记作为考核依据。
12、税务所对在税务所环节已审核确认为“不予批准”的资料(该事项的终审权限在业务科室),应在相应的审批表中注明不予审批的原因,仍将纸质资料及电子文书继续向业务科室流转,由业务科室终审后,再将审批结果文书传办税服务厅。
13、无论是税务所、业务科室,对纳税人需要补正资料方可审批的税收业务事项,对所需补正的资料应“一次性告知”纳税人。
第七条区局常用的5大类共计34个非即办事项的具体工作要求详见《江岸区国税局常用税收业务非即办事项流转衔接要求》(附件4),其中如确遇特殊原因造成“文书流转各岗位时限”中某环节岗位即将超期的,须提前向政策法规科书面报告原因进行备案。
第八条税收政策发生变化时税收业务事项的衔接处理:
1、各类税收业务政策、办税流程、操作软件、服务措施发生变化时,为保证正常业务开展及政策顺利过渡,相关业务科室应及时向区局汇报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的依据、对税收业务事项办理产生的影响和对策,并以书面或网上通知形式通知纳税服务科、政策法规科、办税服务厅、税务所。
2、由纳税服务科、政策法规科牵头对本办法中《江岸区国税局常用税收业务非即办事项流转衔接要求》进行修改。
3、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应采取必要措施,告知纳税人所发生的政策变动;
4、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要在显示屏、公告栏广泛宣传新的税收政策、流
程;
5、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导税咨询台要负责做好政策解答工作,相关业务科室、税务所应派专职人员到导税咨询台值班。
第九条办税服务厅临时增加业务时税收业务事项的衔接处理:
如遇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如:集中大批办理税务登记、修改信息等,致使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各科、所应事先通知办税服务厅,以合理安排工作,确保该任务及时完成。
第十条税收业务事项流转衔接的监督和考核:
1、各单位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类税收业务事项,确保纳税人能够按时取件;
2、“税收业务事项文书流转办理时限”的考核部门为:政策法规科;
3、在税收业务事项各岗位操作人员应每天在CTAIS系统中查询到期文书流转情况,根据CTAIS系统或执法考核软件的到期预警,加快文书审批流转速度;
4、对到期仍未审结的事项,由政策法规科根据“执法考核系统”逾期文书信息、《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及《税务文书交接清册》记录的资料流转交接的信息,查明未按期办结原因后,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对发生属于本办法第六条第11款中所列“非纳税人原因造成资料不全而经责成在审批期限内补正完善”的文书,将根据终审业务科室的登记,对屡次发生该类文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处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6、办税服务厅和业务科室应每月收集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文书资料提交给政策法规科,同时,政策法规科也要进行抽查,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执行的单位或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处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第十一条其它要求:
1、纳税人领取事项文书审批结果时,应提交《税务文书受理回执单》或《税务登记证副本》作为取件的合法凭证,同时还应在相应的《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上签收,《税务文书资料分户(类)传递清单》和相应的《税务文书受理回执单》由办税服务厅按月装订归档备查。
2、对已办结的税收业务事项,由于尚未到《税务文书受理回执单》载明的取件时间或已过取件时间但纳税人尚未到办税服务厅取件的,办税服务厅文书发件窗口人员应及时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方式通知纳税人尽快到办税服务厅取件;
3、办税服务厅、税务所、各业务部门应注意各类文书、证件、资料的安全,避免丢失;在各项业务办理完毕后,应对受理资料及相关文书按税收征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归定期归档保存。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江岸区国税局负责解释,自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第二篇:东阿县国税局构建业务衔接互动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整体效能(模版)
东阿县国税局构建业务衔接互动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整体效能
当前,随着税收征管精细化、科学化进程的不断拓展延伸,征管系统软件、重点税源监控系统软件、纳税评估系统软件以及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软件等相继上线运行,有效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系统软件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具体操作实施,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系统软件未能实现有效链接,查管之间也没有实现有效的业务互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管理资源和税收成果的浪费。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税源管理各环节之间存在的信息资源整合不够、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力、业务流转不顺畅、执法监督不透明及税源管理和稽查环节职责界限划分不清的问题,东阿县国税局以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建设的特色国税课题项目为重要抓手,从组织领导、思想发动、平台搭建、实战作业、效果评估等环节严密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该局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逐步理顺、完善了互动工作机制。一是设立组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各分管局长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四位一体”领导小组,在稽查局设立了互动中心办公室,抽调业务能力强、协调水平高的干部负责协调事宜。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一名负责人,专门负责互动机制工作。二是制定方案。制定了“四位一体”机制运行方案、规范性文件和常用文书,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明确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和互动方式。三是建立互动机制工作平台。县局组织人员研发、启用了“四位一体”互动操作软件,软件以承接各类信息、数据、报告的发布;串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反馈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便于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完善征管措施和工作制度,促进征管整体水平的改进和提高。四是定期召开互动机制联席会议。县局将召开联席会议作为组织实施“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工作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机制运行中所有问题提交、工作部署、落实结果反馈、管理措施制定以及跟踪管理等决定事项均通过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发布实施。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各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互动作用得以更有效的发挥。五是扩大疑点问题发起的入口。为了实现各环节提交疑点问题顺畅问题,工作中及时调整了税收分析环节的单位构成,将问题发起单位由原来的业务科室扩大到所有业务单位;将顺时互动调整为不定向互动,有效解决了疑点问题来源的入口和解决问题的出口受限因素。例如: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监控管理工作中甚至行政科室在工作中发现的税源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作为问题疑点的发起依据提交联席会议;也可以将工作中发现的关于税源管理措施、管理办法的缺陷作为问题提交,以及时修正管理偏差。六是制定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移交稽查案源标准》。县局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制定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移交稽查案源标准》,解决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两个环节对移交稽查案源的标准难以界定的问题。七是制定了《评估、稽查案件审核、审查办法》。在运行过程中,针对由于纳税评估过程和税务稽查案件查处过程缺乏监督,而导致查多报少,评多报少或者有线索未查、未评现象的问题,县局组织起草了《评估、稽查案件审核、审查办法》,便于监督评估、稽查案件的工作质量。八是制定了《纳税评估工作统筹管理办法》及《纳税评估案件审理制度》。对评估资源、人力资源的运用以及实行评估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有效防止了评估案件处理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实现了纳税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二、理顺工作环节,确保运行顺畅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提高干部对建立互动机制的认识。首先让干部进一步了解互动机制,明确工作重心,充分认识互动机制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其长期性、艰巨性,从而转变观念,从制度上、思想上、组织上狠抓落实,确保其成为长效机制。
(一)在“动”字上做文章
协作是基础,互动是灵魂。在运行阶段初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启动互动机制,即如何实现第一环节的疑点问题发起。在初期运行中,该局发现,单纯按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源管理的顺序运行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只以业务科室作为承担税收分析职能的单位,也不能解决四环节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提交联席会议制定下步工作如何开展的需要。因此,该局及时调整了税收分析环节的单位构成,将问题发起单位扩大到所有业务单位;将顺时互动调整为不定向互动,有效解决了疑点问题来源的入口和解决问题的出口受限因素。例如: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监控管理工作中甚至行政科室在工作中发现的税源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作为问题疑点的发起依据提交联席会议;也可以将工作中发现的关于税源管理措施、管理办法的缺陷作为问题提交,以及时修正管理偏差。同时,在疑点问题提交方面,提交时间和提交数量不设上限但对已统一安排提交时间仍不提交的单位由考核办纳入目标考核相应扣分,克服了无问题提报、有问题不提报的弊端。
(二)在数据上提要求
互动机制的源头是分析,分析的依托是数据。数据是建立、运行互动机制的支撑和生命线。该局在思想上引导干部树立数据质量“零差错”意识,提高干部数据管理责任意识;其次加强了干部操作能力的培训,严格落实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传输、储存、清理、发布等方面工作要求;建立了规范完整的数据指标体系,统一数据口径,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上,该局研发、启用了“四位一体”互动操作软件,软件以承接各类信息、数据、报告的发布;串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反馈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便于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完善征管措施和工作制度,促进征管整体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三)在流程上促顺畅
要真正使互动机制发挥作用、取得实效,除了要求各个税源管理环节都“动”起来之外,还必须要有合理顺畅的工作流程。流程顺畅了,互动机制才能顺利运行。该局将召开联席会议作为组织实施“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工作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联席会议在 “四位一体”互动机制运行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所有问题提交、工作部署、落实结果反馈、管理措施制定以及跟踪管理等决定事项均要通过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发布实施。为确保联席会议收到实效,该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每次会议召开之前,及时下达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与工作任务,与会人员有的放矢,增强了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联席会议对各单位的提交和反馈事项拥有决定权,所有提交和反馈事项均要通过联席会议进行审批后方可进行流转,因此,联席会议是串联业务衔接互动的主要载体,通过各单位在会议上互相通报提交和反馈内容,再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衔接的有效互动。三是做好会议纪要。联席会议纪要是明确工作任务、评价工作质量、决定工作事项、发布工作执行情况的格式性公文,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下发各单位执行。因此,既起到了下达任务的作用,还兼具着任务验收评价作用,是对整体互动工作的集中概括和紧密串联。在实际运行中,实现了凡事有提案、提案有部署、部署有落实、落实有反馈、反馈有运用、运用再提案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
(四)在落实上严考核
互动机制的落实要靠严格的考核制度来保障。因此,该局对涉及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管理监控的环节和部门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标准,逐一细化责任,逐一落实到人,逐一量化考核,做到了职责明晰。同时,采取交叉检查、目标责任考核等形式加强监督和检查,促使互动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做到长期化和制度化,使互动机制在落实中不走形、不变样,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好基础。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第一,四环节互动衔接效果明显。互动机制运行以来,税收分析环节提交数据分析报告以及工作提案8起,涉及企业22户次,经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实施评估企业15户,直接实施稽查1户(在查),评估税款32万元,评估向稽查部门移交案件1户,查补税款117万元,加收滞纳金7万元,罚款58万元。稽查部门提交专题报告和稽查建议书、案例分析4件,均被税源管理部门借鉴、采纳,业务科室根据评估或稽查建议制定行业管理措施或管理办法4个,有效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
第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联席会议对各部门的提报和反馈事项进行统一研究部署,实现了业务工作的统筹安排。通过“四位一体”软件工作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业务衔接互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任务,各查各的税、各做各的表、重复检查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减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三,有效提高了税收征管整体效能。征管部门根据数据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评估、稽查环节提出的管理建议,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税源监控管理。例如,稽查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并提报的小型加油站账簿设置混乱和税控设备失控问题,县局组织征收管理科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东阿县加油站行业管理办法,指导分局加强加油站管理工作,提高了收入,启用了税控设备,效果明显。通过征管科提交超市行业数据分析结果,管理分局对某超市进行了纳税评估,入库税款3.8万元。结合评估建议和结果反馈,征管科制定了超市行业管理办法下发分局实施,提高了超市行业的管理质量。通过对出口退税企业的专项评估,结合评估发现问题,税政科制作了《关于加强出口退税企业管理的通知》,指导管理分局做好出口退税企业的税源监控管理工作;通过评估和稽查的衔接互动,税源管理科根据稽查建议和评估建议制定了《用废企业税收管理办法》和《用废企业管理考核办法》,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显著效果,用废企业税负率从原来的1%提高到目前的3%,税收收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