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4标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客专建设秩序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项目部所属建设工程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准备、救援等应对活动。
第三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第四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项目部所属建设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第六条突发事件的分类
项目部所属工程突发事件包括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高墩深水、隧道冒顶涌水突泥、桥梁制运架、支架造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有铁路公路运河交通等施工安全事故灾难;群体性阻工、集体械斗等社会治安类事件。
第七条突发事件的响应分级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第三章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八条突发事件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合规,统一领导的原则。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逐级负责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快捷、畅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二)把握时机,勇敢果断的原则。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切实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以人为本,损失最小的原则。切实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基础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章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应急突发事件管理机构
(一)成立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生产的常务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理等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
应急办公室电话:xxxx-xxxxxxxx传真:xxxx-xxxxxxxx
(二)项目部领导小组的职责
1.审核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
2.监督检查应急事件预防、应急物质准备、救援队培训演练等开展情况。
3.发布启动应急响应和撤销应急响应指令,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4.负责与建设单位突发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沟通。
5.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工作。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工程部)职责
1.补充制定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
2.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依据国家发布的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降雪等灾害性信息,即时传达各分部,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3.预防和处理群体性阻工等突发社会事件。
4.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突发事件预防或自救知识培训工作。
5.审批各分部的应急预案,并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能。
6.负责与各分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建立沟通联系,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突发事件信息。
第五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各分部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检查、登记、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
第十一条各分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十二条对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施工区段,及时掌握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第十三条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各分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分部或局指安质部报告。
第十四条各分部应重点加强易燃易爆物品、跨既有铁路公路、高危隧道、箱梁制运架作业、移动模架造桥、深水高墩等风险评估管理,及时完善安全措施,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高度和极高风险(如岩溶、瓦斯、突水突泥)隧道作业,各分部应当在隧道内显著位置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并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路线等。
第十六条跨既有铁路、公路、运河等的施工作业,应取得相关单位的行政许可,同时完善人员及工程安全防护和安全文明警示标志等措施,谨防落物伤人,并安排安全员昼夜检查值班。
第十七条各分部应为突发事件应急应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第十八条为了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各分部应当做好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结合管段特点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
第十九条各分部应建立应完善信息网络,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通信畅通。
第六章监测与预警
第二十条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分为4级,特别严重的为Ⅰ级,严重的为Ⅱ级,较重的为Ⅲ级,一般的为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第二十一条各分部应及时接收国家或湖南省气象部门或应急指挥机构发布的区域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涉及或影响本建设项目的,应及时传达或转发下属单位至作业层人员,并安排人员值班跟踪监测事态发现情况,同时做好工程预防、人员紧急疏散、设备物资转移、救援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条工程事故灾难的监测和警报,应按照危险源辨识或隧道风险评估等级,结合监测预报数据及气象、水文、地质等环境条件变化综合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灾难等级,由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发出预警,并在当日重大危险源公示牌上发布(《现场安全文明标志》铁识20)。
第二十三条各分部应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每个工区或作业队均应设置兼职信息报告员,获悉突发事件信息后需立即向本级或上一级项目机构负责人报告。
第二十四条各分部项目机构及时汇总分析信息,对可能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对可能引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当立即向局指报送可能突发事件信息。
第二十五条局指应结合各分部报送信息,综合研究分析,确认可能产生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及时发布警报,并结合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
2.责令现场监理、分部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4.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单位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二十六条对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局指应监督各分部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应急救援队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救援和处置准备;
2.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强对工程重要部位、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确保交通、通信设施正常运行;
5.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6.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第二十七条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有关部门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七章突发事件报告
第二十八条上报时限规定。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局指负责人报告,局指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0.5小时内电话报局指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字内容应在1小时内传真补报。属于Ⅰ级或Ⅱ级突发事件的,局指在1.5个小时内上报建设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属于Ⅲ级或Ⅳ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 24 小时内书面上报铁道部。
第二十九条上报内容规定
(一)事件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危险源的性质。
(三)事件的简要经过;
(四)事件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 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二十九条突发事件报告要求及时、准确、客观、完整,任何分部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八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三十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局指组织事件发生分部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人员;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划定并封锁危险区域等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道路、给排水、供电等设施;
(四)调用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五)开展应急宣传教育,维护秩序稳定;
(六)降低和减少财产损失,防止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第三十一条任何分部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三十二条工程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重要现场和有关重要物证的保护工作,为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及事故处理调查保留重要依据。
第三十三条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结束,应及时取消应急响应。
第九章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第三十四条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调查处理制度,具体见《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工程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实施办法》规定。
第三十五条其他突发事件调查处理
自然灾害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有关应急事件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理赔工作,应按照工程保险及合同有关条款执行。
第十章奖罚
第三十七条对应急突发事件救援与处理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将给予责任单位信用评价扣分处理或经济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二)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五)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第三十八条对于参与协助抢险救援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按照铁道部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给予加分奖励,并报铁道部建设司备案。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规范XXX有限公司及所属各分、子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和损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释义
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损害事故、交通事故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的,需要企业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回应与处置的各类负面事件和事故。
第三条管理原则
1、主动预防:对各类危险因素、危险源和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和控制,通过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事前主动管理,降低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须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章管理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各公司负责人为本公司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负有最终管理责任。
第五条XXX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门为运营管理部,主要职责为:
1、组织制定应急管理政策、方针、计划、方案,监督和指导各分、子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
2、组织拟定、审议应急管理制度文件,保证应急管理制度的时效性。
3、组织编订XXX有限公司的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政策、方案、制度、管理文件的解释,异议处理,5、应急管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培训、检查监督和修订。
6、跟踪评估应急管理政策、制度的执行效果,组织进行持续优化。
7、组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各部门和分、子公司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各分、子公司的应急管理部门为安全技术部,主要职责为:
1、组织编制所属公司的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2、定期组织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3、协助进行应急管理政策、方案、制度的解释,异议处理。
4、应急物资的监督、检查和协调。
第七条应急预案中,应按危险目标的等级不同,成立不同等级的应急救援小组。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根据危险目标的等级不同,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程序。应急救援小组的主要职责为:
1、确定现场应急救援方案。
2、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发布各项救援指令。
3、外部关系协调。
4、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和其他保障条件。
5、内、外部信息的接收与发布。
6、善后处理。
第三章应急预案
第八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突发事件类型,组织编制各类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计划。
第九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1、确定危险目标等级。
2、应急响应程序。
3、应急救援组织的组成、分工和职责。
4、应急救援所需要的各类资源的来源和保障。
5、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流程。
第十条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
1、预案须明确突发性事件等级的划分标准,并以此确定各级应急救援小组。
2、预案内容须充分考虑资源保障、事件处置的关键环节控制措施等。
3、应急预案必须经所属公司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能执行。
4、各分、子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应上报总部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必须每年对每类预案组织1-2次演练,确保相关人员都能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处理、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应急救援物资
第十二条应急救援物资的配置
各公司须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及自身特点备齐相应应急物资,包括抢险车、通讯工具、常用备品备件、消防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等。
第十三条应急救援物资的购置与更新
各公司应制定应急物资采购计划,纳入预算计划进行审批。对到期、失效的应急物资,应及时更新、更换和维修。
第十四条应急救援物资的日常管理
应急物资应由专人管理,建立专门台账,及时检查、保养,不得挪用。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清点、检查物资数量和性能,确保各类应急物资正常有效。
第五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第十五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按相关要求立即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和影响。必要时,报公司领导批准,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等政府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第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小组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车辆、物资、人员等一切资源优先调用,任何人不得阻挠、方案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突发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应与应急响应同时展开,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应急救援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检讨、持续跟进,做好善后处理和恢复生产等工作。
第十九条应急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2、妥善处理与政府、媒体以及公众的关系,建立有利的舆论导向,维护企业形象。
3、由指定人员对外发布信息,确保宣传口径的一致性。
第六章突发事件的上报与处理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上报。重大突发事件,分、子公司应直接上报至XXX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生产、设备事故的上报,应遵循《事故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发生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单位负责人应依据突发事件特点,在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二条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事件发生单位应及时提交完整的突发事件报告,逐级上报。
第七章奖惩
第二十三条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部门或个人,由应急管理部门提议,报公司领导班子批准予以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隐瞒事实真相、谎报实情以及在救援行动中借故逃避、拒不执行救援命令者,视情节严重,由应急管理部门提议,报公司领导班子批准予以严厉处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八章附则本办法由公司总部安全部负责制定并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 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 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 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市(地)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紧急恢复等内容。
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制定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队伍、物资、装备、资金等资源保障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组织指挥机制、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程序等内容。
联合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相邻、相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间信息通报、处置措施衔接、应急资源共享等应急联动机制。
第九条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委会、村委会等法人和基层组织制定,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
大型企业集团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本集团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
第十一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以及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
第十二条 对预案应急响应是否分级、如何分级、如何界定分级响应措施等,由预案制定单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章 预案编制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制定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完善。
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制定本单位、本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五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六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与相关的预案作好衔接。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或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七条 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或牵头单位应当将预案送审稿及各有关单位复函和意见采纳情况说明、编制工作说明等有关材料报送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因保密等原因需要发布应急预案简本的,应当将应急预案简本一起报送审批。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审核内容主要包括预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是否与有关应急预案进行了衔接,各方面意见是否一致,主体内容是否完备,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应急响应级别设计是否合理,应对措施是否具体简明、管用可行等。必要时,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可组织有关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由部门有关会议审议决定,以部门名义印发,必要时,可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应当经部门有关会议审议,以部门名义印发,必要时,可以由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转发。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须经本单位或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审批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 个工作日内依照下列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
(一)地方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地方人民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三)部门应急预案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四)涉及需要与所在地政府联合应急处置的中央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应向社会公布。对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 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地震、台风、洪涝、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所在地政府,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经营管理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等,应当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第二十三条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第六章 评估和修订
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三)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六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参照本办法规定的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公布程序组织进行。仅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根据情况适当简化。
第二十七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可以向有关预案编制单位提出修订建议。
第七章 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二十八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等方式,对与应急预案实施密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等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将应急预案培训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应急管理干部日常培训内容。
第二十九条 对需要公众广泛参与的非涉密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互联、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制作通俗易懂、好记管用的宣传普及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
第八章 组织保障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国务院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编写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指导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将应急预案规划、编制、审批、发布、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办法。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处 理 办 法
一、总则
1.1 为了加强本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 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根据《公司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本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有别于日常经营的、已经或者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以及对公司的声誉产生严重影响的、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偶发性事件。
1.3 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1.4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公司稳定的紧急事件的处置。
1.5 本办法适用于发生在本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企业形象受损或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然事件分为以下四类:
2.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冰雪、雷击等灾害。2.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
2.3 公共卫生事故。主要包括发生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
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2.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三、应急工作原则
3.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司对应急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按组长--副组长--各组员三个层次分级负责。
3.4 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应急预案及措施的管理,使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5 加强宣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员工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四、应急预案体系
4.1 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由集团办公室负责制定,是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4.2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由集团会同各子公司和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是企业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
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4.3 单项活动应急预案。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和落实。
五、组织体系与职责
5.1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以切实可行、积极应对为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5.2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称“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突发事件的管理以及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就相关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根据需要研究决定本公司对外发布事件信息,主要职责包括: 5.2.1 决定启动和终止突发事件处理系统; 5.2.2 拟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5.2.3 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5.2.4 协调和组织突发风险事件处置过程中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拟定统一的对外宣传解释口径;
5.2.5 负责保持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有效联系和衔接; 5.2.6 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其它事项。
5.3应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行政部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会负责人组成。
(一)组长、常务副组长职责:
1、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批准和终止本预案;
3、组织指挥突发风险处置工作;
4、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一些重要事项作出决策;
5、协调和组织突发风险事件处置过程中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拟定统一的对外 宣传解释口径;
6、负责保持与各相关部门或政府的有效联系与关系。
(二)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常务副组长进行有关突发风险的处置工作;
2、指导公司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3、综合协调信息收集、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三)组员职责:
1、各相关组员按照其分管的工作归口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督促、落实领导的批示、指示及有关决定;
3、收集、反馈突发风险事件处置的相关信息;
4、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调查 处理等工作;
5、负责组织突发风险事件处置工作的善后和总结工作;
6、负责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工作;
7、履行突发事件的值守等职责。各组员实行日常值班制,手机必须随时保持畅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副组长报告,并按照指示进行处理。
5.4 公司总部办公室设置值班电话,公司的任何人均可作为信息的报告人,值班人接到电话后立即向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相关 部门负责人接到信息后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汇报。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六、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工作中的指挥与具体处理,对本单位、部门的突发性事件的上报、内部应急方案的启动和实施工作负主要责任。
七、预测、预警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健全和完善公司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监测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做出预测。各子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风险分析,防患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八、应急处理 8.1 信息报告
8.1.1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部门应立即反馈到总经办,并立即启动相应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
8.1.2 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单位、部门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控制事态的同时,要在10分钟内如实向公司突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要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若须报告政府部门,则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相关情况)。8.2 先期处置
任何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应急领导小组都要立即派专人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8.3 应急响应
8.3.1 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启动相应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8.3.2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的突发事件,由总经办安排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拨打119、110、120电话请求支援,或同事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8.4 应急结束后的善后处置
对突发事件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理按规定给予补偿。8.5 调查与评估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由总经办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进行调查评估,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8.6 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由公司制定专人,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在请示公司总经理后,适时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并主动关注社会媒体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
九、应急工作的后勤保障 9.1 应急队伍
组建相应义务应急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配合功能。
9.2 经费保障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逐步建立与公司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
9.3 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时的基本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物资供应。
9.4 交通
做好应及时交通车辆配置工作,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车辆能及时到位,并确定通道的畅通。
十、责任与奖惩
对参加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公司按照本制度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附则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及时修订本管理办法。
第五篇:资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资府办发〔2014〕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天府新区资阳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资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9月23日
资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及培训、宣传教育等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1—
第二章 分类和内容
第五条 我市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六条 市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市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市总体应急预案、市专项应急预案、市级部门应急预案等。
市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委办公室)组织制定。
市专项应急预案是市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按类别由牵头部门组织制定。必要时其牵头单位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委办公室)提出,报市政府或市应急委同意。
市级部门应急预案是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市总体应急预案、市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市级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制定。
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参照市的有关做法制定。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落实上一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
采矿、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重大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制定具
—2—
体应急预案。
鼓励相邻、相近的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七条 全市各级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市、县(市、区)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主要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臵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市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臵的主体职能;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臵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臵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臵特点。
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臵和紧急恢复等内容。
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制定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臵、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队伍、物资、装备、资金等资源保障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组织指挥机制、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程序等内容。
联合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相邻、相近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部门间信息通报、处臵措施衔接、应急资源共享等应急联动机制。
第八条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臵、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臵特点。
第九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臵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
—3—
第十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臵工作程序、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以及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
第十一条 对预案应急响应是否分级、如何分级、如何界定分级响应措施等,由预案制定单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章 预案编制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臵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三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与相关的预案作好衔接。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或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四章 审批、备案和公布
第十五条 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或牵头单位应当将预案送审稿及各有关单位复函和意见采纳情况说明、编制工作说明及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有关材料报送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因保密等原因需要发布应急预案简本的,应当将应急预案简本一并报送审批。
—4—
第十六条 应急预案审核内容主要包括预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是否与有关应急预案进行了衔接,各方面意见是否一致,主体内容是否完备,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应急响应级别设计是否合理,应对措施是否具体简明、管用可行等。必要时,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可组织有关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应当依照以下规定办理应急预案审议、批准、备案和公布等事项。
(一)市总体应急预案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并报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二)市专项应急预案由牵头编制部门(单位)组织有关部门会审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委办公室)审核,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必要时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市应急委专题会议通过,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并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市级部门应急预案由部门行政办公会议审定,以部门名义印发,必要时,可由市应急委办公室转发。
(四)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审议、批准、公布和备案参照本条
(一)、(二)、(三)款执行。
(五)乡镇(街道)应急预案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办公会议审定,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名义印发,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六)村(社区)应急预案经村(居)民代表大会通过,以村(居)委名义印发,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
(七)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本单位行政办公会议审定,以单位名义印发,报同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机构);没有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报企业登记注册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八)采矿、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分别以施工单位和经营单位(责任单位)名义印发,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九)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主办或承办单位制定后,报活动安全许可机关审批,以主办或承办单位名义印发,报审批机关备案。
—5—
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依照以上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应向社会公布。对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急演练
第十九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臵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所在地政府,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及燃油供应等生命线工程经营管理单位,采矿、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等,应当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原则上每年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演练。
第二十条 应急演练组织部门(单位)应及时开展演练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臵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有条件的可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应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第六章 评估和修订
第二十一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或应急演练结束后,及时分析评价应急预案适用情况,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市、县(市、区)应急预案原则上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预案原则上至少每两年修订一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应急
—6—
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行业系统对应急预案修订时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三)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臵程序、主要处臵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参照本办法规定的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公布程序组织进行。仅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根据情况适当简化。
第二十四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预案编制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修订建议。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认真研究,及时反馈研究结果。
第七章 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等方式,对与应急预案实施密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等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将应急预案培训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应急管理干部和专业救援人员日常培训内容。
第二十六条 对需要公众广泛参与的非涉密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制作通俗易懂、好记管用的宣传普及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
应急预案宣传、普及和培训应当深入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和其
—7—
他基层单位,并将涉及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的部分作为宣传、普及和培训活动的重点。
第八章 组织保障
第二十七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全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应急预案管理的相关具体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提高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数据库,将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发布、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
第二十九条 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开展应急预案相关管理工作,导致突发事件处臵不力或危害扩大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