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安装工程费综合税税率计算公式的简易推导和武汉市综合税税率3.6914%的由来
建筑安装工程费综合税税率计算公式的简易推导
和武汉市综合税税率3.6914%的由来
一、相关概念:
1.税金: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件及地方教育附加。
2.营业税:国家统一纳税标准3%。营业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营业税=营业额×3%
3.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了加强城乡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乡镇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一般情况,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市区7%,县城和镇5%,乡村1%。城乡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适用税率
4.教育费附加:是按应纳营业税额乘以3%确定的。
5.地方教育附加:是按应纳营业税额乘以2%确定的。
6.以上四种税,我们一般称之为“两税二附加”。在工程施工方纳税时,是按四种税的综合确定的税率一并征收。以上合计税率为:3.36%,计算公式为3%(营业税)+3%×7%(城乡维护建设税)+3%×3%(教育费附加)+3%×2%(地方教育费附加)=3.36%
7.计税营业额:是含税营业额,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包括建筑、修缮、装饰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当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时,亦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但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方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其营业额中不包括付给分包或转包方的价款。
二、综合税率计算公式的简易推导方法
计算过程:
设:含税工程造价为a
不含税工程造价为b
合计税率为c
不含工程造价综合税税率为x
则:①不含税工程造价×(1+综合税税率)=含税工程造价,即b(1+x)=a
②不含税工程造价=含税工程造价×(1-合计税率),即b=a(1-c)
解得:
x=1/(1-c)-1
=1/(1-3.36%)-1
=3.477%。
三、武汉市综合税税率3.6914%的由来
根据“武建建管字[2000]124号文”(该文于2000年5月1日在武汉市执行),武汉市区执行的综合税金,其科目除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外,还包括堤防维护费,副食品价格平抑基金,地方教育发展费等。
武汉市区的综合税金税率的测算公式(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综合税税率={1/[1-3%-(3%×7%)-(3%×3%)-(3%×2%)-0.1%-0.1%]-1}×100% =3.6914%
各类税费的取费标准与依据:
1、营业税:以产值的3%计取,(87)城建字第113号文,于1987年1月1日执行;
2、城市建设维护税:以营业税为基数计取7%,(87)城建字第113号文,于1987年1月1日执行;
3、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为基数计取3%,武税发[1994]21号文,于1994年1月1日执行;
4、堤防维护费:以营业税为基数计取2%,武政[1999]81号文,于1999年9月1日执行;
5、副食品价格平抑基金:以产值为基数计取1‰,武税字[1988]第60号文、武政[1988]76号文,于1988年8月1日执行;
6、地方教育发展费:以产值为基数计取1‰,武地税[1998]385号,于1999年1月1日执行。
第二篇:搭平台 建机制 抓应用全面推进信息管税和综合治税
搭平台 建机制 抓应用 全面深入推进信息管税和综合治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日益明显,尤其是第三方涉税信息游离于税收管辖权之外,给税收征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总局提出了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改革要求。省、市局领导也高度重视信息管税工作,为推进第三方信息共享和分析应用进行研究部署。市局征管科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各科室及全市各级地税机关的大力支配和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涉税信息流转和共享,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社会综合治税为基础,通过搭建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电子平台,全面构建“政府领导、财税主导、部门合作、信息共享”税收协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全市地方税收征管质效。
一、搭平台,夯实信息管税的“支撑点”
获取充分且有效的涉税信息是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把分散的涉税信息集中起来与税收征管实现“无缝对接”,建立一个规范稳定途径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开发应用 市综合治税分析平台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为财税部门提供定性的分析、统计、预测,以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财政稳步增收。
一是拓宽源头,让信息“多”起来。为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获取丰富海量的信息数据。我们通 过前期摸底调查和走访,建立了覆盖26个单位的信息管税综合治税平台和第三方涉税信息交换长效机制。
二是畅通渠道,让信息“流”起来。市政府2013年年初拨出120万元专款开展共享平台建设,在业务需求上,我们对需上传的每项涉税信息内容均明确了具体的传递方式、传递内容、传递时限,提供了统一的信息采集和上传模板,分类分单位建立了标准化的信息流转模式。
三是搭建平台,让信息“快”起来。在开发涉税信息共享软件平台上。市政府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分工,通过财税部门提业务需求,市电子政务信息中心制定技术方案,实行统一开发软件,统一数据接口,分类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利用,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工作,平台于5月底成功上线试运行。
四是数据清理,让信息“准”起来。全面准确的纳税人信息对税收管理至关重要,在涉税信息质量上,我们严格把好涉税信息的采集关、审核关、录入关,从制度上加强和规范新登记纳税人的信息管理,征管部门按季对税收征管数据进行巡查通报;征管、税政、信息中心等部门的相关岗位人员按月对税收征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检查。
五是数据分析,让信息“活”起来。为切实做好共享数据的分析利用,我们在分析中注重把握不同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全面提高涉税信息采集质量,满足税收工作需要。
二、建机制,筑牢综合治税的“保障线”
现代税收管理已经成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工 作,传统的税源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抓住开发应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契机,着力建成以社会化综合治税为保障的税收征管大格局。
(一)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工作开展。涉税信息共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是确保工作成效的关键。我们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提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息管税有关事项的通知》,并成立了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
(二)严格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部门协作是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难点。我们提请市政府办下发了《 市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财源建设成员单位涉税信息采集共享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督查机制,市政府通过并实施《 市信息管税工作考核办法》,全面推动了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强化管理主导,夯实工作基础。在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发挥财税部门的主导作用,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从而确保了整个工作更加贴近税收征管实际。市财政局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则分别确定了专门的联系沟通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社会综合治税和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等工作,定期召开联系会议解决推行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日常的信息传递、分析、利用工作,夯实了工作基础,提升了 工作实效。
(四)加强内部协调,细化岗位职责。为尽快形成工作合力,我们制定了《 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进信息管税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定信息管税工作由各级征管部门牵头,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实施。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征管部门、收入核算部门、税政管理部门、稽查部门、发票管理部门、法规部门、信息中心、前台征收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在信息管税工作中的职责,并且指定信息中心定期向市财源办收集和报送涉税信息。基层各税源部门均组建了专业化的税源监控队伍,大力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
三、抓应用,打造税收征管的“助推器”
推进社会综合治税,信息采集是基础,部门配合是关键,征管应用是核心。我们充分借助涉税信息共享系统这一平台,通过创新方法,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涉税信息应用管理,全力推动税收征管。
一是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在税源监控管理上,我们积极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推行了风险管理模式,建立了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有梯次的涉税信息分析机制,实现了“纳税服务、风险监控、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闭环运行,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
二是完善税源监控措施。我们以信息管税系统预警信息的分析、发布、落实为主线,重点抓住能增加税收收入的关键点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督促稽查,通过稽查促进管理,以监督促进规范,双向反馈,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执法监督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信息化、专业化、扁平化税源管理体系。
三是深化涉税信息管理。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各地社会综合治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涉税共享信息分为户籍类信息、税种类信息和综合类信息,并将数据信息利用与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整理后可能存在潜在税源信息以《科函》形式分发给各税源管理单位,将比对后可能存在漏征漏管的信息下发《督导函》给相关税源管理单位,将分析后可能存在涉税风险的信息下达《纳税评估任务单》给相关税源管理单位,在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实现对纳税人的全面监管,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
一年来,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抓应用的实践,全市的税源控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一是加强了信息采集,实现了挖潜增收。其中:第三方涉税信息报送量达到69万条,同比增加38万条,增收地方税收1.83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仁和收购樟树药都药业公司一次性补征股权转让税收达到3500万元。二是强化了户籍管理,实现了以控促管。通过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加强巡查巡管,增加管户2380户,增长4.7%,新增税款18312万元。三是强化了风险分析应对,扎实开展了纳税评估。全市纳税评估完成738户(次),评估补缴地方各税5367.5万元。利用平台 信息,开展专项评估,设置了122个风险预警指标值,构建了24个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其中:有5个模型被省局评为优秀模型。万载鞭炮、丰城房地产业等2个模型还被总局评为”百佳”优秀模型。
新的一年,以税收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市局征管科将在省局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全力提升税源管控能力,努力为税收征管改革大潮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