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安全规范的实施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分)公司会计工作交接管理的一般要求。
3.职责
3.1会计人员由于单位内部的工作调动、生病离职或者长期离职以及辞职需要进行工作交接。
3.2会计人员交接工作时需要填列一份移交清册并经移交双方清点完毕后进行签字确认。
4.工作内容
4.1工作交接要求与内容
4.1.1会计人员由于任免、工作调动或长期离职,必须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
4.1.2会计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岗位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逐项移交清楚,接替人员应全面接管移交工作,并认真接办移交的未了事项,移交过程中,如发现原经管的会计人员业务有违反会计制度、财经纪律等问题,应停止交接,接替人员应马上向主管领导报告。
4.1.3接替人员到任开始接管移交人员会计岗位之时为会计交接基准时点。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4.1.4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到职工作的,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领导必须指定人员接替或代理。
4.1.5接替的会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的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要保持所接收会计记录的连续性。
4.1.6单位关停、并转、撤消时,必须留有必需的会计人员,办理善后工作,未移交前不得离职。
4.2.工作交接程序
4.2.1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4.2.1.1归集、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事宜,对未了事项要写出书面材料。
4.2.1.2已受理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经济业务,应处理完毕。
4.2.1.3尚未登记的账目,应该登记完毕,结出发生额和余额,与有关科目核对无误后,加盖印章。
4.2.1.4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4.2.1.5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4.2.1.6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员负责监交,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会计人员监交。
4.2.1.7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替或者代理的,公司会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移交人员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公司会计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4.2.1.8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4.2.1.8.1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
4.2.1.8.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4.2.1.8.3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账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
4.2.1.8.4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对电子数据要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4.2.1.8.5公司会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4.2.1.8.6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第二篇:会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
新日塑(深圳)电器有限公司
会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的工作交接,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的工作的连续性及交接人责任是否明确的问题,务必按制度执行;
第一条 基本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变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所经管的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不得变动工作或者离职,不得结算工资等。
第二条 交接准备:移交人在办理移交手续前应及时办理完毕未了事项,包括对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凭证的,应填制完毕;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加盖经办人员印章;整理应该移交的各种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说明等,同时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各种账簿、报表、现金、有价证券、印章、相关的文件资料及其他业务用品,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写出书面材料。
第四条 交接:交接双方要按照移交清册列明的内容,进行逐项交接:
1、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余额进行点交,不得短缺;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帐簿记录一致。
2、所有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3、银行存款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财务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帐户余额核对,核对清楚后,才能交接;
4、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业务用品等,也必须移交清楚,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密码和有关数据应当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移交,以检查电子数据的运行和有关数字的情况;
5、交接工作结束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以明确责任,同时,移交清册由一式三份,交接双方以及公司各执一份,以供备查。
第五条 监交:会计人员交接必须由专人负责监交;
1、主管级(含)以上人员办理工作移交时,由总经理或公司指定专人监交;
2、一般会计人员移交,由财务主管监交;
第六条 临时工作交接:财务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或者代替工作的,也应该按照以上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移交后的责任:移交人对自己办理且已移交的财务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能因为财务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第八条 其他有关管理规定
1、所有的财务审批程序必须自下而上,经会计主管审核后报有关领导审批,否则,财务部应拒绝付款或报销。
2、公司的收支情况、有关财务数据、财务文件资料,是公司高度商业秘密,未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批准,不得向无权获悉的人员提供资料或透漏。
3、财务的印章、支票管理:会计、出纳印鉴必须各自保管,任何时候不能同时一人掌握全部印章。印鉴应各自亲自保管和使用,不能让他人使用。
4、收款收据、银行支票由出纳购买并保管;
5、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出口专用发票由会计主管指定专人购买、保管及开具,严格领用和核销手续;
6、不按公司规定办理而造成公司损失的,谁经办谁负责。如负责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同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篇:会计人员交接
会计人员交接办法
第一条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管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第二条接替人员应当认真接管移交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
第三条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二)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三)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四)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薄、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第四条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相关监交人负表监交。
第五条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管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一)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
(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三)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账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
(四)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第六条会计机构负责人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第七条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第八条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第九条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筹,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
第十条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管或者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员或者公司领导人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管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一条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二条移交人员因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任。
第十三条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篇: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
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
出处:
移交人因故离职,经财务科决定,将其担任的存货核算会计岗位工作移交给接替。现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办理如下交接手续:
(一)移交前业已受理的全部存货核算业务会计凭证,已由移交人填制完毕。
(二)截至交接之日,凡应登记的帐簿,业已登记完了,并在明细帐最后一笔余额之处加盖了移交人印章,以示负责。
(三)对尚未处理材料核算往来帐,已开列出应付购货款明细表和包装物租金明细表,并写出长期挂帐的情况说明(附后——略)
(四)对采购材料经济合同登记簿中已履行合同与未履行的合同,均按顺序逐笔交待清楚。采购合同的印花税,也已全部交纳。
(五)保管期内材料采购人库单和出库单的存根,已装订成册,编号为材字第X册至第X 册,共X X 册(按月份装订,保存期3年),经点收无误。
(六)本月末各种材料明细帐记载的库存数量、金额,经与总帐、仓库保管帐核对,都完全相符。
(八)移交的帐簿有:
1.材料采购明细帐 本
2.应付购货款明细帐 本
3.应付包装物料押金明细帐 本
4.包装物明细帐 本
5.暂估人库明细帐 本
6.材料计划价格目录 本
7.………………… …
(九)移交人对会计核算程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材料价格分析计算程序公式和近期的一些优惠政策等,在移交过程中已向交替人作了详细介绍。
(十)交接日期:199X年调月调日
(十一)移交后,如发现原经营的会计业务中有违反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等问题,仍由移交人负责。
(十二)本交接书一式四份。移交人、接管人、监交人各执一份,送厂档案到存档一份。
移交人:吴XX(签章)
接管人:武XX(签章)
监交人:郭XX(签章)
总会计师:纪XX(签章)
XX农牧机械制造厂财务科(公章)
200X年X月X日
第五篇: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
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范文
移交人吴××因工作调动,经厂财务科决定,将其担任的存货核算会计岗位工作移交给武××接替。现按《会
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办理如下交接手续:
(一)移交前业已受理的全部存货核算业务会计凭证,已由移交人填制完毕。
(二)截至交接之日,凡应登记的账簿,业已登记完了,并在明细账最后一笔余额之处加盖了移交人
印章,以示负责。
(三)对尚未处理材料核算往来账,已开列出应付购货款明细表和包装物租金明细表,并写出长期挂
账的情况说明。
(四)对采购材料经济合同登记簿中已履行合同与未履行的合同,均按顺序逐笔交待清楚。采购合同的印花税,也已全部交纳。
(五)保管期内材料采购人库单和出库单的存根,已装订成册,编号为材字第X册至第X册,共XX
册(按月份装订,保存期3年),经点收无误。
(六)本月末各种材料明细账记载的库存数量、金额,经与总账、仓库保管账核对,都完全相符。
(七)印鉴农牧机械制造厂材料采购合同专用章一枚,经点交无误。
(八)移交的账簿有:
1.材料采购明细账本
2.应付购货款明细账本
3.应付包装物料押金明细账本
4.包装物明细账本
5.暂估人库明细账本
6.材料计划价格目录本
(九)移交人对会计核算程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材料价格分析计算程序公式和近期的一些优惠
政策等,在移交过程中已向交替人作了详细介绍。
(十)交接日期:200X年X月X日
(十一)移交后,如发现原经营的会计业务中有违反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等问题,仍由移交人负责。
(十二)本交接书一式四份。移交人、接管人、监交人各执一份,送厂档案到存档一份。
移交人:吴××(签章)接管人:武××(签章)监交人:郭××(签章)总会计师:纪××(签章)
××厂财务科(公章)2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