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

时间:2019-05-14 17:1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

第一篇: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

视维视频会议助力新农村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而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策的持续引导以及政府不断的大力投入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催化剂。而作为当代信息化的代表性工具,视频会议已经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沟通不畅,物流成本太高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短板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表现的更为突出。信息的滞后性,不仅使得农业的新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还让广大的农民无法根据最新的市场供需进行合理的规划,2010年的“蒜你狠”,2011年的“蒜你贱”就是信息沟通不畅的苦果。

以视频会议技术实现农业远程专家会诊方式能够把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农业政策“面对面”送到农民家里,农民不出门就可以实现和专家“面对面”。以山大联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海南“农业科技110”项目为表率的远程专家会诊,切切实实的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需求。利用这个系统,把本地和全国各地市场信息员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市场行情,加快农产品的流通,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村增效农民增收。

继海南农业科技110之后,湖北省农业厅、西安科技局、鞍山科技局、北票科技局、莱芜市科技局、枣庄三农服务中心等多地已经成功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平台。随着政府、大型企业等高端应用市场的饱和,广阔的农业应用市场无疑成为视频会议应用爆发的一大契机。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会使移动视频通信将会迅速崛起,更加突出的便利性会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应用热情。

作为业界内最优秀的视频通讯厂商,山大联润坚信人才是根本、服务是生命,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规范专业的企业运作,为新农村量身打造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提供网络视频会议平台,帮助商家和用户远程交流,了解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价格行情,依据市场需求“对症下药”,打造本地化农业品牌。

第二篇:加气站关于十九大期间的维稳安保方案

关于十九大期间的应急预案

为确保公司及加气站安全与稳定,避免恐怖事件的发生,保障十九大期间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根据市公安局、住建局、治安大队及股份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结合公司及加气站生产实际特点,特制定《公司反恐防恐工作预案》。

一、反恐防恐指导思想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部署有关反恐防恐工作预案,全力以赴保障公司城市管线、城市管网设备、加气站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加气站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加气站区安全与稳定,确保安全平稳供气。

二、反恐防恐工作原则

(一)高度全面认识反恐防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把反恐防恐工作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真正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

(二)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恐怖活动的严重性和反恐防恐工作的紧迫性。

(三)坚决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控制、消除恐怖活动,严加防患于未然。

(四)建立高效的工作体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统一领导,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和采取必要措施。

(五)做好舆论宣传导向工作,确保加气站安全与稳定和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反恐防恐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

四、反恐防恐工作职责

1、严格信息汇报制度

公司及加气站24小时值班及联系应急抢险电话XXXXX,公司负责人及时收集相关信息,特殊或紧急情况随时上报。办公室负责汇总全面信息,报告领导小组,并随时与上级有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2、公司及各加气站不得随意传播发布关于恐怖事件信息。

3、通力做好反恐防恐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站内的监控和管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反恐防恐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员工以适当方式与恐怖活动作坚决斗争。

4、加强信息沟通,全力做好我公司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的排查工作,查找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加大掌控力度。一旦发现恐怖迹象或苗头,立即果断与有关部门联系,不得瞒报、漏报或迟报而贻误战机。

5、应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保障制度,以保证反恐防恐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员工自身的防护工作。

7、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各站负责人务必保持通讯畅通。

五、反恐防恐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加气站恐怖事件,立即启动公司专项预案《加气站反恐工作预案》。

2、发生城区管网设备破坏事件,立即启动公司专项预案《燃气设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发生长输管线破坏事故,立即启动公司专项预案《长输管线应急抢险预案》。

4、加强管网、阀井安全巡查工作。

六、演练安排

1、由于公司加气站为重点监控对象,计划从10月17日-24日每日反恐演练两次,早上为10:30分,下午为17:30分进行演练。

2、组织站区燃气泄漏演练一次。

3、演练目的为加强员工防恐意识并与警务站联动处置协助,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明确职责,以促进加气站综合防恐防暴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篇: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活动方案

支部加协会 建设新农村

活动方案

下溪乡计生协会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对全乡“支部加协会”工作开展试点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积极探索新形式下计生协组织建设新模式和工作的新方法、新方式,开创计生协工作新局面,全面启动勤乐村“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试点活动。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全乡计生协会活动制度

镇计生协会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将责任、任务、资金落到实处,形成“支部抓协会、协会抓小组、小组靠会员、会员带群众”的新局面,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工作。

二、围绕“生活宽裕”,切实落实“生育关怀行动”

村计生协会利用组织网络优势,加大对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尽量满足群众求学、求富、求乐、求健康的要求。

1、建立会员之家,组织会员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计算机培训,2、协会订阅了《人民日报》、《贵州日报》、-1-

《遵义日报》、《农村经济》、《人生》、《幸

第四篇:发展策划:中国新农村建设3套方案

发展策划:设计中国新农村建设3套方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公用设施、公共事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素质教育、文明风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勤勉、协作、自立为建设精神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步入现代社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外资旅游人力资源

一、支持外资参与新农村建设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促进农产品出口,在稳定日本和韩国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美国、欧盟和东盟市场,加快发展中东、俄罗斯、拉美、非洲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外商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外资参与村庄整治,对在村庄整治中产生的废旧宅基地,允许外商投资开发农业等国家支持的项目。初步构建起开放型农业优势产业体系、产业化经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多元化市场体系和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一个以基地为基础,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为依托,国内外联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对外开放新机制。主要预期目标为:农产品出口力争达到120亿美元,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农产品境外加工和境外经销及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初具规模,年农村劳务对外输出达到4万人次。

在坚持粮食生产“三条底线”的同时,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国外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着力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鼓励农产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对参保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家现有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外贸发展基金再给予适当支持。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外商标注册、国际质量认证、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有机认证和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给予补助。对入选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可免征增值税。对国有农

1口企业、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农林产品初加工所得收入,可按国家税收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开发农村“四荒”地,对其中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项目,从获利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农业、林业、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按规定享受免税、减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报请国家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在以后10年里,可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鼓励外商参与开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

同时,将赋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发区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引导外资集中布局,增强聚集和示范效应。在确立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方面,政府指出对资源开发型境外投资,通过输出技术和生产资料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对扩大贸易型境外投资,通过输出设备和资本,在当地直接设厂或注册贸易营销机构,减少贸易环节,增加销售收入;对劳务输出等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在扩大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突破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二、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

2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05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00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8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在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限制因素。

加大政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规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模式刻不容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内容与管理模式都应当积极转变,应把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同时还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训等。

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推广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就应打破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公平状况,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推动公共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利用公共资源的权利。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家庭保障成本和增加农民长期总收入水平的途径,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当前正应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量化研究显示,如果每个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一年,那么他从事非农活动的可能性会增加2.2%;一个地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将提高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

4.52%。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大前研一.思考创新者: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第五篇: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

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

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

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3.教育部、科技部将在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地方、高等学校作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主体,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下载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视维视频会议新农村发展加爵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运发展管理中心设施设备维保方案

    营运发展管理中心设备维保制度与方案 一、目的: 通过对设备的有效管理、使用和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满足各部门营运管理使用要求,延长设施设备使用寿命,以达到节约设施设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