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创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早就做出这样精辟的论断。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上所取得巨大成就,科技创新的力量居功至伟。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如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展望未来,如何使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工程经济学的观点来剖析——科技创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工程经济学、中国经济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与此同时,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值得我们警惕。
(1)能源紧张
中国目前现在各类的矿产资源、能源包括水资源,都非常紧缺。当前铁矿石基本上一半是进口,原油进口接近1亿吨,是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已经超过了日本。我们现在要面临水资源的挑战、矿产资源的挑战、能源的挑战。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目前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些体现消费结构升级的部门在本轮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龙头作用。但是,大量投资集中到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重和产业结构低端的行业, 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增长缓慢,而第二产业却增 长过快,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发展导致就业率增长缓慢。还有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导致的内外需结构的失衡。200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了60%,而出口产品价格连续下降和进口商品价格不断上升,导致贸易逆差开始加大、贸易环境有所恶化。而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的内需不足。这些情况都表明,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及产业结构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有所恶化,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3)分配不公问题
据 2003年世界银行的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最近,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减弱,不均等的差距加大,国内市场的扭曲因素使其愈发严重,这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如果措施不利,到2020年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47.4(1999年为43.7),而这将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也将削减广大农民对国家进一步改革的支持。
(4)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大约二十年改革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要素的重新配置,但目前中国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源日益短缺、昂贵的现象日趋严重,中国企业、政府和社会在投资拉动(产业规模)受到制约后竞争优势衰退。这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工程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工程经济学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工程技术(项目)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并确定最佳方案的科学。它的核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经济决策。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其是以经济效果为标准把许多技术上可能的方案相互比较做出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相一致。而一般说来,先进的技术总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果。要获得先进的技术,又必须要有技术上的创新作为前提。
一般的估计认为我国目前多数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十年左右。因此,技术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工程经济中有一个专门的课题,叫做“设备更新问题”。它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更新方案、何时是最有利的更新时机。跟新问题不仅对于老厂是重要的、迫切的,即使是新引进的先进技术,从谈判到投产大多历时几年,到生产时已不是新技术了,更何况引进来的一般都不是国外最新技术,因此对其中关键性的设备亦不能
忽视其更新问题。
在设备更新问题中,还将讨论“设备的最佳使用年限”。我们过去有一个口号叫做“修旧利废”,作为企业的经营方针是有害无利的。比如一辆解放牌汽车,从1958年出厂一直跑到现在,修了又修,零件换了又换,是不是体现了节约原则呢?实际上,任何设备在其使用期限内的年平均费用总是随着使用期限而变化的,只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年平均成本最低,超过此期限继续使用,便不如舍弃它买台新的来得合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不断的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它才能越来越发展壮大。
四、科技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能否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直接体现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上。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都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的转移,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工厂。但下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2)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3)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4)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结构偏轻,装备制造业薄弱。
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耗费为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10.86倍,甚至是印度的2.86倍。显而易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重组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资源短缺雪上加霜。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我国只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技创新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涵盖两个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发现、技术工艺的创新。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基础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首先,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工程经济学在制造业应用。
五、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国家实验室,高校)和私营机构(企业)组成的系统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及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决定一个国家知识的扩散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创新体系主要由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源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的教育培训部门,作为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的中介机构和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创造者的政府这五方面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出现过三次科技创业大潮,第一次科技创业潮发生在80年代初到80年代的中期,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1980年10月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率先走出高墙深院,下海创办科技企业。一批满怀振兴中华积极性和改革开放锐气的科技人员,从首都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下海创业,短短几年,聚集形成了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第二次科技创业潮发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1988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关村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去,并出台了著名的火炬计划,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第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内科技创业的形成有了大改变,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的内容发表,更是在全国掀起了科技创业的热潮,这是第二次科技创业潮,第三次科技创业潮始于90年代末,并且延续到本世纪初,这里面具有里程碑的就是中共中央召开科技产业大会,充分肯定了科技创业的方向,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后,全国各地迅速的形成了新一轮的科技创业潮,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大批留学人员从海外回国创业。
在这三次科技创业潮中,中国的科技创业体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这三次创业潮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科技创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国际上称之为科技小企业的摇篮,所以叫孵化器是很形象的一种描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对初创企业配制资源,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有很大好处。
六、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
2.让科研开发机构进入企业,建立企业科研技术开发中心。
3.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出现与发展至关重要。
4.加快国家信息网络和平台的建设,信息网络平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境条件。
(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①研发能力强;②经济实力雄厚,承担风险能力强;③创新的技术人才较多;④管理经验丰富;⑤销售网络健全,销售能力强;⑥政策与信息的获取渠道多;⑦生产技术先进,设备较好等创新优势。因此,国有企业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应积极营造技术创新的环境。
(三)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以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创办的经济实体为主,大多数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活动。(1)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2)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3)风险投资是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有效的机制。(4)加强科技立法,用法律规范和鼓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地区创新体系的前提,虽然创新活动中行为主体包括了企业,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然而必须明确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创新系统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
第二篇: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作者:杨杰 黄星君
时间:2007-11-21 21:38: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 要 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针对传统科技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阐述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的观点。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2.2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 and 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2.3 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3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参考文献 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 丁厚德. 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 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 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陈彬. 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巴里·康芒纳. 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 侯文惠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杨永岗. 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8 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9 雷毅.高科技的生态价值[J].哲学动态,1998(9)10 余谋昌. 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涌,李有润,冯久田主编.生态工业: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了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烟叶生产的科研投资力度,加快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脚步。本文结合皖南烟区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烟叶生产实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并且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纵观全局,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强化的资源限制,以及各国就科技创新展开的激烈竞争,我国在科技创新竞争方面稍显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阻碍。我国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国家烟草专卖局也不断的提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尤其是在烟叶生产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的地区。
一、科技创新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烟叶生产是一项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在烟叶生产中,科技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烟叶生产利用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烟叶生产的必要手段。近些年来,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结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皖南烟区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专项科技成果的发布、八点精准烘烤技术的推广等。科技创新为烟叶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力量,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自2008年以来,皖南烟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引进实用机械、自动化烤房以及品种和区域优化,特色烟叶面积由5万亩左右增加到10万余,上等烟比例由45.6%上升为68.9%。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1.人力物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不相同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是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及资金的保证。为了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展开,逐渐完善了科技生产的设施,先后建立了黄山等5个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并且以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培育出了一支具有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15人,中高级职称的4人。同时,皖南烟区还重视培基层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先后与多家管理培训组织合作,在QC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10余场次的专业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还显著提升了烟叶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
2.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相结合。烟叶生产离不开自主创和联合创新相结合,在创新的基础上要加强和与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烟叶生产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皖南烟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所、河南农大、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了高校科研技术的优势,建立了烟叶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土壤肥料定点实验等项目,推动力科技创新再迈新台阶。
3.实施科研项目。近年来,皖南烟区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构建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培训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科技水平的人才,总体上提升了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水平。皖南烟区结合当地气象局,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风力光照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适合烟叶生产的最佳环境,以及如何避免对烟叶生产的不利环境,促进烟叶绿色生产具体方案。
4.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烟叶生产重要的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转化,其中,烟叶生产示范基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场地。皖南烟区建立了6个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园,共计1600多亩,为烟叶生产的组织、技术试验、成果转化搭建了科技场地。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共投资了800多万元,烟叶生产实现了集约化培养,加快了科研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并且将本地的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升了一大阶段。
三、加强科技创新的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传统观念里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烟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烟叶生产观念和“单打独斗”的烟叶生产模式,促进烟叶生产向现代化的转变。烟叶生产的方式要改变传统观念里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的模式,实现科技化的管理,提升烟叶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烟叶的质量。强化烟叶生产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多种模式的烟叶生产劳动力合作和资金合作,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以利益为驱动激发合作者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最大化烟叶生产的利益。
2.加大烟叶科研投入力度。根据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真正需要的是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力量,加快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制,尽力培育新的烟叶品种,提升烟叶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的能力,加快生态环境的构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培训专业化的烟叶生产的队伍,争取做到普及烟叶生产户的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个体烟叶生产户的科技效率。加快农业推广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快烟叶品种的良性建设。尽量完善烟叶生产设施建设,完备烟叶生产服务机制,构建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的一体化体系。
3.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个口号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科技创新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极大地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发展与模式的转变。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烟农仍然遵循着传统烟叶生产模式,不接受新事物,甚至抗拒科学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这些做法无疑阻碍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烟叶生产是一个垄断的行业,并且在20多年里始终是从上到下的管理体制,在这种形式下实行科技创新是有一定限制的。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多以从上到下的模式进行,致使一部分人并不是真正的关心科技创新,而只是跟从上级的烟叶生产模式,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受阻,不能发挥实际效力。同时,一些从事烟叶生产的农户与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对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烟叶生产想要真正的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摒弃行传统思维模式。
5.应用新型实用工具。烟叶生产要不断的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小、实、活、新”入手,做好新型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依据烟叶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新型生产工具,比如,烟叶种植多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可以选用中小型的烟用机械,例如一些绿肥翻压深耕机、覆膜机、移栽机等,提高新型实用工具的利用率,实现轻松化生产烟叶。结合本地烟叶生产的情况选择出合适的实用工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降低烟叶生产的成本,提高烟叶的质量水平。
6.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加快科学技术的转化与推广,重视对基层员工与烟农的技术培训,整体提升烟叶生产主体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第一、加强农艺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指导的层次;第二、加强到户到田的现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第三,建立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服务人员信息库,完善服务人员的补充体系;第四,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帮扶与资源支撑,不断完善烟农服务型合作社体系建设,增强农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作者单位: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朝阳,张红胜.我国烟叶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武夷科学,2O06,22(12):261―267.[2]张忠锋,徐秀红.试论我国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烟草,2000(1);30-31
第四篇: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定稿]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金威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发展大道155号 435000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校企合作的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困难的策略。
关键词: 必由之路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生源的严重滑坡,各类职业学校出现了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学生素质大幅下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更新教育理念,寻找新的办学模式迫在眉捷,作为破解中职教育困境的一剂良方,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企业的认同和欢迎。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办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是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建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学校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性的,从其作用上说是社会化的。”这就说明,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市场,开放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才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机构与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
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金等与企业的场房、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理念、生产销售市场等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资源体系,用好和用活它们能施放出巨大的能量,并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是宝贵的人才,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他们承担着理论和操作不同性质的教学。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只有二者的真正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只有通过校企结合,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被企业所接纳,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必将最终反作用于企业。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职业学校为求得生存发展,几乎都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但大部分只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层面。真正实质性的合作并不多见。校企合作正面临着诸多困难,影响合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支持不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必需搭建好合作的平台,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只是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政府缺乏有力财政和政策、法规的支持。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作,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支持,使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
2、利益结合不紧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是双方目标不一致,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需要创造经济效益,能减负决不增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增加企业负担,增加成本开支,短期内的“无效益”,使企业没有合作积极性。由于缺乏政策的具体措施,所以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加上企业在校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认可,导致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参与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正因为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使校企合作形成一厢情愿,校“热”企“冷”的局面。
3、合作深度不深
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的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都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未能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意见,企业也未能形成“我需我必参与”的市场主体意识。因此,目前的校企结合其实质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这种合作在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培养目标又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企业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学校以减轻负担为重要内容来安排实践实训,使产学结合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导致学生仅仅成为简单的劳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本质。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校企合作的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一直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制度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与实施。学校已经与宏利模具、沪士电子、东贝机电、中茵股份等1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
1、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是校企合作最基本的形式。
实习就业基地模式也称“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训,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实习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我校已在黄石东贝机电集团、黄石美玲羊服饰分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并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聘请了20多位在职技术师傅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发给他们聘书,请他们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实习计划,成立了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确保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
2、采用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创造性的举措。
订单培养模式也称“委培式”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定向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达成协议,确定招生人数,招生后单独建班,往往冠以该企业的名称。
我校从2008年开始试行冠名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沪士电子、中茵股份等多家企业举办了开班仪式。学校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并根据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量,适时安排教学实习。企业根据专业教学实验设施建设需求,捐赠设备,经常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参与订单教学全过程管理。中茵股份每年出资1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
3、合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最稳固的平台。
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通过校企共建或吸纳企业资金、设备,建设为学生校内技能培训服务的实训基地的一种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短缺从来 2
就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善实训条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校于2010年6月与宏利模具共建实训基地,学校提供1000平方米土地,企业提供价值50万元的车床两台,并派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学校进行技术指导,组建了模具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完全参照企业车间的标准进行设计与运行。
4、建立专业建设,是校企合作深层次的表现。
专业建设模式是指以加强专业建设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为指导思想,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培养培训师资,是校企合作进入深层次合作的体现。我校从2000年就开始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有效地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程。教师通过下厂挂职,掌握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情况与对人才规格的培养要求,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了管理、技术上的难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总之,校企合作并非简简单单的人才标准对接和订单式培养,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一种有效机制。从宏观看,校企合作依赖于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成熟度。从微观看,影响校企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合适的利益结合点和合适的合作途径等。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合作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作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坚持走好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必将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第五篇: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时间:2009年11月24日 07时31分 来源:新华网 作者:温家宝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这是温家宝听取中科院自主创新工作汇报后讲话。11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参观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展,并听取中国科学院自主创新工作汇报。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
(2009年11月3日)
今年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中科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共和国刚刚成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共和国的奠基人就高瞻远瞩,着手组建中国科学院。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要摆脱长期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不再落后挨打,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开始奠基,并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腾飞。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们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也有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科学家。我们都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地质工程师,许多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至今难忘。去年,《Science》杂志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采访我,我开头跟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如果我不从政的话,也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第二,我参与领导工作以后,一直关注着科学技术工作。我认为一名好的领导者,应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相当的科技知识。到中央工作以后,我一直对科技工作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担任总理近7年来,科技发展始终是我心头萦绕的一件大事。我深知,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资料图片:2008年9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到访的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知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基本表现为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完善,没有能够出现与这六大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相提并论的理论成就或重大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沉寂”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这场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将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的驱动。
这是温家宝参观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展。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9月10日下午,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赞扬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回想一下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有过四次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康熙61年、乾隆60年,加上中间雍正13年,一共134年,当时的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尊,以至发展到发布“禁海令”,关上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对于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之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由于满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洋务派发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运动,但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三次是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使中国失去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机遇。第四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的宝贵科学技术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又失去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去年9月以来,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凸显,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我们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立足点,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促进增长与改善民生相协调,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比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要使中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有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大幅提升了机械、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两次提出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我最近一个时期重点调研和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决定着未来。我们已经作出并将继续完善战略部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安排,体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针。
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最大困难,就是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而且将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产业就暴露出产能过剩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产业又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9月21日和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最近,我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有47位经济、科技专家,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如何突出重点,确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强科技支撑,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这是我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题目。科学研究只有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作出积极努力。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要加强宏观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同时,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世界主要国家为保障能源安全,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步伐。中国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在这个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尽快确定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根本要靠科技。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这样,中国10年左右就可能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加快这个领域创新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干细胞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干细胞研究促进了再生医学的发展,这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我们要力争在干细胞研究的更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防范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
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智慧地球”简单说来就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在无锡考察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很高兴看到一批年轻人正在从事传感网的研究。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这里,我还想谈一谈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利用问题。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人类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我们要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是“蓝色聚宝盆”。国际上正兴起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我们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中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南非计划开采的深度达到6000米。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加拿大人近期提出的类似计划,要搞到3000米。中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勘探水平不高,开采利用率也比较低,这是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类资源。
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没有十到几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出重大成果,这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是要花费心血长年积累的事情。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科学技术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充满艰辛、敢担风险的探索,需要“面壁十年”、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切忌浮躁。我希望中国能够诞生更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我们也一定能够出现这样的人才。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把显著提高全社会的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一个要奋斗实现的目标。特别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此,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像邓小平同志那样,当好科技工作的“后勤部长”。
这是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6日上午冒着细雨,先后登门看望了60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今天在座的都是科技工作者。这里,我想缅怀两位最近去世的科学家:一位是钱学森先生,一位是贝时璋先生,他们都是我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
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去世了。那天是星期六,早上我还是按时上班。他是8点零6分去世的,我是8点15分知道的。我赶到了301医院,向这位给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鞠了三个躬,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哀思。当天夜里,北京雨雪霏霏。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钱老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我起身找出当年的日记和与钱老的通信。睹物思人,思绪万千,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我跟钱老认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中央分管科协工作,他是中国科协主席。1990年7月3日,我到他在国防科工委的办公室去谈工作,我们两人谈了很长时间。我的日记记得清清楚楚,他说,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形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就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要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然后他又强调还有一个基础,就是地理环境。我作总理以后这几年去看望钱老,他谈的更多的不是科技问题了,几乎每次都是教育问题。他反复提到,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他提出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说,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还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对钱老提出的这两条意见深为赞同。后来,我每到一所学校,都向师生们讲述钱老的这番话。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不仅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要重视发展小学、中学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
贝时璋老先生去世时,我没有赶上去告别。那个星期天我到他家里去吊唁。这位老先生在去世的前一天,就是10月28日上午,还邀请北大医学部生物物理教研室林克椿教授等6人进行讨论,一位107岁的老人邀请科学家来讨论什么呢?在得知2009年的诺贝尔奖揭晓以后,他心情一直不平静。他想起林克椿教授1981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时,曾经发现了“由钙离子促进膜间结合而诱发螺旋状脂质体”的现象。当时这个成果很受重视,1982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予以发表。我们有的科研成果其实离诺贝尔奖并不是很远,也许就一步之遥。他女儿跟我讲,那天,老先生精神特别好,跟大家讨论了一个小时,而且最后还讲,我们要为国家争气。我希望老一代科学家像钱老和贝老一样,继续在重点科技攻关和创新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才俊;青年科学家要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献身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只有大批青年科学家不断成长起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原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坚信,中国科技一定能够支撑和引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