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收要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访青海省国税局局长饶勇范文
税收要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
访青海省国税局局长饶勇
青海是一个集中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所有特征的落后省份,充分利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青海省发挥比较优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国税部门如何发挥好税收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税收的能力和水平,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国税局局长饶勇。
饶勇说,近年来,青海省立足资源、生态的比较优势,实施资源转换和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电、煤炭等特色优势产业,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依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了13%,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的税收额占全省国税收入的63%,对全省国税收入的贡献率在78%以上,是推动青海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东中部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又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青海省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着力打造十大优势产业,主要是新能源、新型材料、盐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并以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之一,建设百个重点项目,培育百户重点企业。着力打造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青海区位劣势一直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制约因素,吸引资源开发大项目落地存在着诸多困难。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加剧,以及青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一批重量级的资源开发项目相继动工建设,税源前景十分可观。从这个层面上讲,“十二五”期间,青海必须要保持一个较大的投资率和投资规模,这样,其他发展指标才能有所保证。不过必须注重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因为现在的投资结构,就是将来的经济结构。所以如何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增强投资对结构调整的重要引导作用,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民生事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意义十分深远。
饶勇说,根据税务总局的“十二五”税收发展规划,我们已经确定了符合青海国税实际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针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国税部门必须从发展大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坚持保收入与促发展并重,用政策与严征管并举。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税收与经济、中央与地方等方面关系,找准税收工作在青海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税收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我们通过集中调研,对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工作思路作了进一步明晰,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在落实政策上有所作为。我们要抓住税务总局“十二五”期间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支持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税收政策健全完善和全面落实的良好机遇,深入调查研究,狠抓跟踪问效,积极争取和用足用好促进青海特殊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二是在强化征收上有所作为。怎样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形成的税源管住管好,成为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完善创新符合青海区域实际的税收征管模式,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有效促进税法遵从,努力减少税款流失、降低税收成本,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营造环境上有所作为。要为在青海投资的纳税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治环境,对内大力规范执法行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对外广泛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持续保持对各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款流失,促进行业和地区税收秩序的持续好转。四是在优化服务上有所作为。要结合这些特色优势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搭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税收服务,有效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切实减轻他们的办税负担,充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完善纳税信用评价机制,区分不同信用风险级别,合理调配资源,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健全信用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