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4 17:3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第一篇: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看我国税制改革和发展趋势 古代打仗有一个最基本原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一次大的战役,这个时候,我们的税制创新就是解决战役后勤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税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必须走后税制改革创新的步伐,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我国税务工作自实行分税改革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奠定了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但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十分正常,任何改革都必然经历一个开始促进发展,生机勃勃,然后产生问题,出现困境的过程,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因此,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新一轮全方位的税制改革阶段,它表现在流转税领域中的地方主体税种营业税与中央主体税种增值税两者之间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围试点之中,并包括增值税率的调整。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关税制改革的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决定”及“说明”中关于财税改革的部分,是符合改革发展总趋势和客观规律的要求,它存在于中央领导层的总设计、总决策和总部署之中。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进一步提升了财政的重要性。同时,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看财税改革,强调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决定》中还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从“公报”文字表述看有三句话:改革税制、稳定税负、完善税收制度,这是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最简洁概括,并提出了“17字”原则,详细内容已在“决定”的第五个问题中涉及。“公报”指出:“改革税制,稳定税负”这八个字,我体会是通过有重点全方位的改革优化政府收入结构和税制结构,除了进行全方位税制改革还要稳定宏观税负,这就要始终贯彻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稳定

税收负担,进行税收总量的适度控制,建立合理、合法的税收增长机制,不得随意增加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把应收的税一定要收上来,把应减的税一定要减到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强国富民。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税制的相关政策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涉及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三)中国税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税制改革将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路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这项工作制定的的总体思路是“改革税制、稳定税负”,大方向是“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具体任务就是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以及环境保护税费改革。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这一改革的任务是,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2014年税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营改增”,其他税种的改革目前并未释放明确信号(当然不排除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等税种试点或改革的可能)。

其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并未写入近几年税制改革出现的高频词“结构性减税”,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201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从这个细微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窥测出一些改革信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以建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因此,财税体制改革不会一直走减税道路,特别是税收制度改革方面,每一项改革不可能都是减税,税制结构调整才是最主要的。

由于税制改革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2014年应该还是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为主,所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具体任务。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干部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XX日XXX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在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部内容后十分振奋和激动,既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与骄傲,也对改革开放以前我党做出的丰功伟绩而无比敬仰,更感到应当为新形势下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而“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深远,应当以鸟瞰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三中全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必将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历史贡献,永载我们党的光辉史册。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奋力加快改革进程的冲锋号,勾

画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这次全会讨论的议题重大,必将掀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取得的成果重大,必将催生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公平、更加美丽、更加强盛的中国。

大会精神内涵丰富,作为一般干部的我们必须抓紧学习,认真领会,通过吸收消化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总书记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吃透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今后我将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大会精神,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深入基层,从我做起,加强干群关系,努力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学习我认为,这个总目标在全会公报里表述十分重要,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期望,更迫切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努力思考和积极工作”是起码要求,首先“努力思考”就是要多动脑多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自己;“积极工作”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工作,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其次,要做到积极工作,还必须听从党的指挥,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统一调度,否则积极的力量不免事倍而功半,反而把事情做坏。不断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让人民看到了希望,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想:我会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在心,用此来作为自己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政策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人们对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社会弊端,寄予厚望。会议的召开传递了改革正能量,为改革明确了道路,指明了方向。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值得我们仔细揣摩,深入思考。

今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曾表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证明了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党中央是有信心的。中国的改革必能走向深入,取得成效。

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悟。《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一系列的改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改革的总体目标既国家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视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需要法律权威的支持。法律绝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在更关键的另一个方面,法律也是社会控制和规范政府与公共权力的工具。法律至上应成为安排法与权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律在公共权力面前取得独立和最高的权威地位是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机构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无论是具体的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本身,违法行使公共权力都会引起法律责任,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此致,敬礼!

汇报人:***

2013.12.08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转变职能深化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xxx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xxx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切实转变xxx职能,真正实现“xxx的归xxx、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形成职能边界明晰的xxx、市场、社会共治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在转变xxx职能上,我们要准确把握“四新”。

(一)新定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和xxx的作用,作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新定位,那就是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处理好xxx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xxx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xxx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xxx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xxx职能。

(二)新表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xxx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有八项,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并要求,“加强中央xxx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xxx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实际上,是将xxx职能概括为“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五项二十个字。这一新表述是我们党在xxx职能理论上的又一重大推进,更加科学和清晰地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xxx职能的准确内涵。

(三)新探索。从我国改革历程看,xxx职能转变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完善全过程,成为集中展现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主要内容。198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xxx职能;1992年,党的十四大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组织机构;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把xxx职能定为三项: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适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把xxx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008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xxx。

实践证明,越是经济体制改革到了重要关口,越要推进xxx职能转变。经过多次改革,我国xxx职能虽发生了很大转变,但xxx与市场边界不明而导致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更好发挥xxx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快转变xxx职能。我们要坚持把转变xxx职能作为“当头炮”、“马前卒”,努力实现从“全能xxx”向“有限xxx”、从“管制xxx”向“服务xxx”、从“权力xxx”向“责任xxx”的转变。

(四)新要求。xxx不能无所不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全面正确地履行xxx职能,必须坚持“三个字”:“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公权实行“法无授权即禁止”,对私权实行“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放”,把能放给市场的权力全部放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权力全部放给社会,用xxx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对于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管”,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既防止“越位”、“错位”,又防止“缺位”、“失位”。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篇章,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以《决定》为指导,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

一、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巨大优势

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就是一部革故鼎新的变革史。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内涵丰富。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改革,需要正确的方向和可行的方法。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又找到了可行的方法。

坚持原则而又不失变通。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告诫:“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变。这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必须以巩固而不是削弱、发展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从未遇到的问题,面临着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从未遇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既不能照搬“本本”,也不能照抄他国经验,必须从现实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改革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制度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把社会主义国体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筑了政府和市场各展所长、各彰其力的经济调控制度。

坚持开放而又不失提升自我。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发展开辟了市场空间,带来了所需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促进了中国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领域的改革。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企业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中国的开放是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的自主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而又是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是深入的,而又是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所具备的全球市场竞争能力相适应的。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改革道路优势巨大。正是这样一条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效提升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增长,尽可能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应对新形势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尤其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一调整变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且风险和挑战增加,全球针对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新技术革命的前景还需进一步观察,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国际政治格局大幅调整,西方国家实力整体衰减的迹象日渐显现,新兴国家崛起的趋势不可逆转,G20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提升,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全球治理问题的博弈更趋复杂激烈,多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竞相发展的趋势基本确立。至此,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加,西方国家在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出于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决定》以在改革理论和政策领域一系列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改革道路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新时期的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我们应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深化改革理论研究,密切结合世情、国情,科学认识全球结构调整和体制变革的方向、趋势,正确把握改革脉搏和改革规律,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减少失误,确保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第一,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在具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推进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对尚无把握的改革,采取鼓励探索、允许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先行先试的策略,是上策选择。正是在这一策略下,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改革仍离不开实践探索,这是因为改革面临的局势可能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环境依然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改革也一刻不能离开理性思维和理论指导。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改革方案、推进方案落实,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第二,处理好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与发挥各方创造性的关系。新时期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需要“啃硬骨头”的改革,更需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党的坚强领导是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强化以党中央为核心的改革领导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的指导。当然,改革也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和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上下良性互动,共同把改革推向深入。

第三,处理好积极果敢与稳妥推进的关系。当前,中国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风险已经凸显,不加快改革,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演绎成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现实威胁,国家现代化就很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有政治勇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定而动,大胆推进改革。同时,也要注意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蛮干,防止欲速不达,事与愿违。要深入研究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细化改革方案,充分估计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预案,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第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真正解决的一对矛盾。经验表明,效率低下、经济停滞,发展进程就会中断;公平缺失、社会分化,发展进程也会遭遇严重干扰,乃至政权瓦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既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存在公平不够的问题,相对而言,公平不够的问题更为突出。未来的改革,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五,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本质上,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眼于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 3

益。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公平、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方式,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社会更加和谐。对于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发展仍是硬道理,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仍是改革的主战场。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此产生的问题甚为突出。所谓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根本问题并非经济而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要高度重视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和谐社会。

下载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今天,我们班级党团部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幻灯片的放映,使我们大家了解了三中全会的由来,历届三中......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改革集结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某某某 2013年十一月30号,我支部所有成员聚集在七舍党员之家,开展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学习会议。在支部书记的主持下,大家都认真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而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镇雄县母享中学十八届三中全会政治学习心得体会(个人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镇雄县母享中学李申波 近段时间,我校几次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议。自己......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无限关怀。同时,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在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专门......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历次三中全会都是关于改革的重大会议,每次都会确立新的改革目标,指引我国改革前进的几个重要文件几近都是在历次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感恩·奉献·正能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人们对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及生活规划 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