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医学影像学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简阳玛莉亚妇产医院
医学影像学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而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而,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依据医院总体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科室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方案。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及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罗中明
成员: 刘宁 何志英、鄢亚丽、廖其伦、高秀兰、谢珊、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1、依据科室质量管理及院感管理要求制定控制目标、监测指标、主要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及考核奖惩方法等
2、记录要控制的目标。
3、每月检查、评价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全科反馈以上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及奖惩办法并记录于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活动记录本。
科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一、(3分)
科室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
科室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人员参加省、市放射人员各种培训,取得放射人员上岗证书和大型仪器上岗证书,不取得上岗证书人员不得上岗。1
放射诊疗许可证(1分)
大型仪器设备配置许可证(有一个没有扣0.5分)
二、共4分
医学影像学科实行统一管理。(1分)
下设:普通X线
医技人员相对固定。
上岗证书(1分)
专职设备保养维修人员
大型设备及PACS系统的技术人员及微机管理人员
进修、实习人员教学计划(教学、实习任务1分)
在职人员培训计划和长远培训目标。
24小时服务
大型设备专供变压器
病人与环境辐射防护达到规定要求
大型设备保修合同
三、科室质量保证体系(4分)
1、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必须有,没有4
分
2、质量控制会议记录,3月一次
3、阅片制度、疑难及误诊病历讨论分析制度并记录(0.5
分)
4、开展临床随访并有记录(0.5分)
5、科内设有专职质控员,定期开展工作(0.5分)
6、登记资料规范,(各个登记本整理)有诊断报告、影像
资料使用、保管制度(0.5分)
7、保护病人隐私措施
8、机房条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9、导管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符合院感的规章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手卫生制度
临床管理制度
10、机器保养、维护制度和记录,资料存储(1分)。
11、影像质量、扫描规范、诊断报告(1分)
12、治疗室有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四、4分
投照质量(普放、CT、磁共振片20份)(1份0.5分)甲级片率废片率40%3%(0.5分)
阳性率(0.5分)
报告描述(1份0.1分)
质控纪录(1分)
报告时限30分钟2小时(0.5分)
随访(1分)
五、3分(环境、工作人员、患者防护1项1分)
放射科布局
防护措施
辐射警示提示
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辐射检测 防护用具
六、服务满意度(2分)问卷形式
第二篇: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三级质控,实行责任
追究制。
二、目标
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医疗技术的管理
医院实行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开展的医疗技术必
须是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每年年初由拟开展的科室到医务科申报,医务科初步审核后,报请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批准后方能实施。医务科应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1.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医疗质量考核。每月一次基础医疗质量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参加的全面医疗质量检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和科室内考核。
3.医院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并进行全院通报。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对个别现象实行反馈制度,而对普遍现象和较严重的问题实行督办制度,要求科室主任限期整改。
五、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改进
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医疗
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制度
一、医院必须把工作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纳入各项工作中。
二、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兼)职人员负责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性改进工作。
三、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四、加强对医院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保证医患权利。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督导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检查汇总评价。
六、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要有文字记录,由质量管理委员会监管下的质控科定期检查,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不断改进医院医疗服务技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七、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结果与个人考评挂钩,以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工作的真正落实。
第三篇: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普洱新区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一)成立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邹洪才(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彭显权(业务顾问)成员:高良、罗栋翠、杨丽 各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1)管理制度:见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
(2)实施措施:主要有建立、修改质量控制目标值;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医疗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医技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医疗质量专题调研评价;医疗质量量化综合评价、总结报告;医疗纠纷、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分析、评价、教训总结与改进;(3)考评内容、方式及奖惩见《医疗质量考评实施细则》。
2、二级质控组织:每月对各种医疗文书书写情况及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1-2次,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且提出改进措施。
3、病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比、晋职晋级的依据。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坚定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利用早会或其他时间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四、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
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案调查:检查病历书写情况,评价病历质量。
2、疾病相关检查:通过临床了解医技科室检查质量(阳性率),通过病理报告了解诊断符合率、医技科室检查阳性率等。
3、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五、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特别警惕“三个重点”的医疗安全防范,重点部门、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关键)环节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要岗位如临床值班、三级医师查房等医院要采取督导检查、落实制度等多种方式保障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医疗质量安全。
3、重点做好三大重点工作:①建立新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②合理检查,③合理用药;抓好四个重要环节:①进一步提高急诊质量,②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③进一步提高医技质量,④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加强四个层次管理:①抓好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②加强主治医师的管理、④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督导作用,⑤加强高年资医师的管理。
4、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六、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1、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
2、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
3、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特别注意病人安全的保护。
七、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八、健全规章制度:
1、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⑸医嘱制度 ⑹会诊制度 ⑺值班及交班制度
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 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⑾业务学习制度 ⑿查对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九、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医 务 科 2017年4月
第四篇:2012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2012年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之年,医教科将全力支持和快速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持续改善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紧紧抓住二级医院的评审标准,针对2011年存在的问题,制定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一、树立质量管理指导思想
实行全程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科学管理、全面监控、奖惩结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质量管理方针。明确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使职工能自觉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起医院的良好信誉,逐步实现医疗、保健全程优质服务,做到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并持续改进。
二、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以院长为首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有关科室科主任组成。该委员会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质量管理的设计、策划、协调、控制、评价等。从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和信息反馈管理四个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并负责对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提出整改意见,并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 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科室建立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操作层,主持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健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组织质量考评,将质量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自觉执行质量标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医疗信息,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三、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
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江苏省卫生厅确定的14个核心制度是: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我院将上述14个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注有诠释,并编印成册,每个医务人员人手一册,要求各科室在各工作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将执行制度规范融会贯彻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
2、注重住院医师基础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医院长期坚持对住院医生的基础培训工作,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带教规范,办好培训基地。同时不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和质量、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增强全院医务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改进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1)、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将《江苏省三基训练指南》作为医务人员 学习范围,结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自我培训和学习,双月定期或不定期由医务科组织45岁以下医、药、技人员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晋升及评聘分开的重要依据之一。
(2)、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医院全年将为年轻医生提供2-3次大型基本技能培训的机会,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师资格考试,对全院45岁内各级各类医生进行换药、无菌技术、CPR、呼吸机、腰穿、腹穿、胸穿、除颤等基本技能操作的培训。安排部分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参加市级基本技能操作比赛。通过这些形式将有效提高年轻医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医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3)、医院将选派年青医师有针对性的到外院进修、学习,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医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有选择性开展学术讲座,以便了解各学科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
3、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工作行为
(1)、强化三级查房制度。三级查房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科科主任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科内大查房,由科主任确定科内大查房日期,医务科及质量管理科负责对科主任(首席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三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2)、进一步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强化术前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根据省卫生厅手术分级目录的颁发,对三、四级手术和特殊手术开展术前讨论,对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出现这些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充分的讨论,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规定我院各级手术医师权限,对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及时组织科内、院内讨论,必要时请总院专家协助,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对死亡病例按时组织讨论,认真分析死亡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
(3)、完善院内会诊制度,强化院外会诊管理。各科室每天均要有专人负责科间会诊工作。原则上科间会诊须由主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除急会诊外,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担任,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随请随到。为保证院外会诊质量,院外会诊、手术由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担任。未经医院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会诊、手术。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手术必须先报医务科备案。
(4)、强化请示报告制度。遇有严重工伤、重大车祸、大批中毒、重大手术、甲类传染病及大型抢救时须及时向职能科室及院领导报告,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时须向科主任及医务科报告。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须及时向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汇告并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5)、规范医疗行为。在医疗工作中坚决执行江苏省卫生厅颁布的“三合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务科及质量管理科负责对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6)、培训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章节,增进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 者知情同意权,充分履行告知权。知情同意权是指患方对疾病诊断、治疗等真实情况的了解、被告知、选择、拒绝和同意权。在医疗活动中,各级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经患者本人或其亲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医患双方履行相关签字手续,方可实施操作。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实行《授权委托书》、《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特殊检查同意书》、《特殊治疗同意书》、、《自费医疗服务同意书》等各种同意书的签订。医务人员要及时将病人的诊疗计划,计划的必要性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以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与患者及亲属充分沟通,维护其知情同意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
(1)、严格按江苏省第四版《病历书写规范》及《镇江市病历书写规范四版实施细则》书写病历及其它医疗文书。每年都将组织对全院临床住院医生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2)、每月对现住院、出院病历、门诊病历及处方抽检1~2次,同时将各项医技申请单的书写纳入病历考核中,加大对现住院病历的内涵质量检查的力度,采用随机抽取集中检查的方法,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实行优奖劣惩;使住院病历甲级率≥90%,门诊病历处方合格率≥90%。
(3)、每年举行病历比赛1一2次,对甲级病历合格率百分之百的科室及优胜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
(4)、加强电子病历的管理,完善二级专科病历模板,根据时间节点监督核心制度的落实。(5)、大力推动临床路径的开展,规范诊疗行为。
(6)、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对外院会诊、新、特、致残等手术必须有医务科或分管领导审批。
5、加强医技科室的质控工作
提高X线、DR、CT检查阳性率,提高甲片率及报告书写合格率,定期请总院专家读片,审片和相关培训。加强复核制度,努力提高诊断准确率。检验科开展室内、间质控,医技科室要坚持临床随访制度,凡急诊检查结果和特殊异常结果要及时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联合讨论会,加强与临床一线的联系和配合,满足临床需求。缩短检查、检验报告出具时间。
6、落实技术准入制度和实施程序
为规范新医疗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开展,防范医疗风险,必须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报市卫生局备案,明确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的审批准入程序、安全评估等内容。制定相应的处臵预案,及如何中止该项技术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二、三类技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开展申报工作。
7、建立健全三级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一套完整的三级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点科室、重点项目和重点人员进行风险预警管理,实行早期干预,对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迅速采取处理措施,杜绝医疗隐患酿成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
8、畅通医疗投诉渠道,协调医患关系
各部门按医院规定的投诉处理程序,对患者及社会群众的投诉进行报 告和处理,不得发生隐瞒、压制,甚至打击报复现象。医务科、客服部是受理和调查处理投诉的部门,对任何投诉都将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解释、公正处理。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和互信基础,不得发生推诿投诉或越级上访现象。医务科定期召开医疗纠纷总结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对其中缺陷提出整改要求,落实改进措施。对发生纠纷投诉的科室和个人,根据医院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保证措施
1、营造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新形势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医院文化贯穿在医院发展战略、经营管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工培训以及医疗行为等整个过程中,为医院运行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医院管理从过去的行政管理到目前的经验管理,再到将来的文化管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发展规律。质量管理是医院文化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要提高医疗质量,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目的的质量理念融入到医疗工作行为中,就必须广泛地营造和掌握新形势下形成的医院文化,将其良好的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到整个医疗工作生活中。我们争取在2-3年内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医院文化营造,制定医院质量行为规范手册,使医院每一位职工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医院文化教育学习过程中医疗行为得以规范。
2、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 为主题的医疗服务年活动。强化医患沟通制度、医务人员语言规范、仪表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医德医风的学习。认真履行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告知义务、做到首问负责制,严禁推诿、拒诊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端正服务行为,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制度,完善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梳理、拟定各种疾病诊疗流程,制作医院疾病诊疗标准作业流程。大力推动临床路径,落实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3、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注重环节质量管理
现代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因此在广泛营造医院文化的同时,树立全院职工人人参预、医疗行为全过程参预质量管理意识。环节质量是医院医疗活动过程中的医疗工作质量,是医疗质量三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可带动整个医疗质量的提高。计划每年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能力。
4、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制定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标准和实施措施,重点抓措施落实和质量持续改进,保证了关键、要害环节的医疗质量,就保证了医疗安全。
医院确定的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有:急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输血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有创诊疗操作、病历书写;手术室、胃镜室、急诊科、产房等。遵守诊疗操作技术规范和常规,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并整改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
5、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制定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和奖惩办法,对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实行责任追究制。每月对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评,按医院相关规定追究存在问题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及时改进缺陷和差错。
6、改善就诊环境和优化服务流程,开展预约挂号
保证基础医疗设备运转良好,紧跟医疗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年进行基础医疗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更新换代,并保持在某些设备上处于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现代医院的竞争,优质、便捷的服务尤为重要。2012年启动门诊叫号系统,从门诊就医咨询内涵、便民服务措施、清洁、温馨、舒适的环境入手,从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连续性服务流程入手,从增加布局合理的服务窗口和缩短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时间入手,开展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努力为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来赢得广大患者的满意度。
7、加强人才培养,制定和实施专科发展规划
(1)、重视学科带头人及科主任的培养。一个医院能否发展好,关键靠某几个专科,一个专科能否建设好,关键是学科带头人。因此要花大力 气自己培养并通过引进、外聘等方式留住人才,建立一支具有过硬技术的骨干队伍和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学术威望,创新的科研思维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制定专科发展规划,加快专科建设。内科三个病区分成七个专业组,外科三个专业组,儿科三个专业组,大力发展康复特色专科,确立对应人员。加快各专业组人员培养,对于条件成熟的专科,在政策上将加以倾斜,多方面提供方便,为其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创造条件。
2012年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之年,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进取,不断营造医院文化,抓好医院基础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医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医务科
2012年01月10日
第五篇: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阳新县三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
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医疗技术的管理
医院实行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是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每年年初由拟开展的科室到医务科申报,医务科初步审核后,报请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批准后方能实施。
医务科应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1.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医疗质量考核。每月一次基础医疗质量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参加的全面医疗质量检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和科室内考核。
3.医院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并进行全院通报。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对个别现象实行反馈制度,而对普遍现象和较严重的问题实行督办制度,要求科室主任限期整改。
四、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改进
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医疗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