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总结
自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来,在市、区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校园工作,从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增强师生应急避灾能力着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几年来做如下工作:
一、学校领导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创建工作,为此,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防震减灾领导工作,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组织机构:
名誉校长:王盛(区科技局副局长)
龚晓华(区教育局副局长)
任建军(勾山街道副书记)
校长:王康珍
校委会成员:李朝阳、胡海忠、梁海舟、王赛亚、周良平
专家服务团队:叶宁(市科技局地震处)
史济光(区科学学科带头人)
二、投入资金,加强硬件设备的购置,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1、投资万余元装修科普教室;
2、投资一万五千余元,配置多媒体设备;
3、投资四千余元,完成展板和宣传橱窗的制作;
为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与市区科技局协商,将计划购置“地震带分布”沙盘,地动仪模型、地震知识互动触摸屏等。
三、积极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挖掘社会资源,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1、每学年邀请市地震处叶宁老师、区科技局的有关专家到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对学校的宣传工作进行指导,并对学校的宣传员进行培训。市区科技局领导多次到我校对开展的这项工作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2、在学校内开辟了专门的地震宣传活动室防震减灾宣传场所,保障了宣传活动的阵地。
3、每学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防震减灾活动室图片展览,认真学习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知识。
4、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联合德育处,及时地发动各班宣传员,通过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专刊、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广大的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5、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由党支部、工会、团委组织牵头,在学校内外进行了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8万多元支援灾区,并分发科普小册子,及时地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6、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有活动计划,有实施开展的情况,有总结。由科学老师进行指导。
7、开展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与测试。8、2009年5月学校举行“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市科技局副局长石兆文、区教育局副局长龚晓华、区科技局副局长王盛、勾山街道副书记任建军、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安全工作的校级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9、制定《地震自救逃生安全演练方案》和设计了《紧急疏散线路图》,并根据方案在每年年底和第二年5月份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10、指导和组织学生家庭参加市科技局举办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获得市三等奖。为更好的开展将来的工作,下一步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准备加强以下工作:
(1)组织突发性的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模拟演习。
(2)编写校本课程,并进行投入使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以小手牵大手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4)与学校德育处联合举办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征文、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5)继续投入资金购置防震减灾有关硬件设施和设备。
(6)利用市地震监测站、设在勾山的区科技园等课外科普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7)开发自身科普教育网络系统,强化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舟山市普陀区芦花中学
2011年4月11日
第二篇: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总结
富文镇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总结今年 5 月 12 日为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 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各项工作,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提高我镇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定安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关于做好 5·12 防灾减灾日有关宣传工作的通知》(定府办〔2012〕83 号)文件精神要求,我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 开展,大力弘扬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结 合我镇实际,成立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切实把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全镇一项 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防灾减灾宣传 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制定方案,切实落实。
制定方案,切实落实。我镇结合“平安中国”与第八届科技活动月的实施,紧 紧围绕“防灾减灾日”的主题,结合我镇实际、结合广大人 民群众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建设工程抗震 设防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宣传教育。同时,针对防震、防火、防雷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 的排查,使我镇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营造氛围,丰富宣传方式。
营造氛围,丰富宣传方式。5月11 日,我镇利用集市群众多的优势,在街道设立现 场咨询点,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氛围。在 5 月 7 号至 13 号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期 间,我镇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放置展板、分发资料、张 贴标语以及现场咨询等方式,广泛地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防 震减灾宣传教育,推动防震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六进”活 动
地开展,加强引导,积极倡导社会公众开展“四个一”活 动。这次活动增强了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增强抗震能力。
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增强抗震能力。地震应急演练 我镇在扎实抓好主题宣传活动的同时,还结合全镇实 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镇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镇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今后,我镇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 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我镇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镇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 “平安富文”“和谐富文”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第三篇: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平凉铁中2013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了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演练方案》,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开学第一天,我校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做了“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专题讲话,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全体同学走进该活动。之后,我校又通过国旗下讲话、板报、墙报、广播站等,大力宣传第五个“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工作成效,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阐释抗震救灾精神,营造弘扬伟大抗震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2、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发动全体师生收看“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组织全校师生分批于多媒体教室观看《“英雄少年”2008年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光碟。让广大学生了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感受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就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体会“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是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培养自己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精神;体会“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对人民的高度关注、对科学的高度尊重,珍爱生命,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
3、结合“品德”课、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各班利用黑板报出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品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坚强勇敢”的品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惧怕,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学习“乐观向上”的品德,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4、开展抗震救灾为主题的竞赛活动;3月25日下午,举行“抗震救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中选拔27名同学进行表彰。
5、学校各部门精心安排,认真准备,努力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学校组织《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并利用学校小广播进行宣传;各班级也利用黑板报出版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师生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并组织班主任进行防震演练培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演示文稿,观摩了八年⑴班防震减灾示范演练,明确防震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全体教师防震演练的组织能力。
6、学校举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演练开始前,学校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7、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社区进行抗震救灾知识宣传,提高社区居民抗震救灾意识。
8、学校组织了“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竞赛。并对其中18名优秀者进行表彰。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平凉铁中 2013年11月2日
第四篇: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xx学校防震减灾总结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了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演练方案》,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发动全体师生收看“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让广大学生了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感受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体会“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是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培养自己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精神;体会“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对人民的高度关注、对科学的高度尊重,珍爱生命,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
2、结合“品德”课、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抗震救灾英雄”事迹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品德是当代小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小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坚强勇敢”的品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惧怕,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学习“乐观向上”的品德,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3、学校各部门精心安排,认真准备,努力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学校组织《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并利用学校小广播进行宣传;各班级也利用黑板报出版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师生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4、学校在10月16日举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演练开始前,学校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xx学校 x年x月x日
第五篇: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六间房学校防震减灾总结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了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演练方案》,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阐释抗震救灾精神,营造弘扬伟大抗震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2、观看防灾减灾视频资料,让广大学生了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感受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就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体会“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是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培养自己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精神;体会“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对人民的高度关注、对科学的高度尊重,珍爱生命,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
3、结合“品德”课、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各班利用多媒体播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品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并召开班队会,引导学生学习“坚强勇敢”的品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惧怕,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学习“乐观向上”的品德,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4、学校举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演练开始前,学校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5、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社区进行抗震救灾知识宣传,提高社区居民抗震救灾意识。
6、校表扬了在防震演练中表现特别好的班级:一年级一班、二年级二班、二年级一班等班级。行动迅速,团结协作,互相谦让,集体荣誉感强。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8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