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成为科学记者

时间:2019-05-14 17:0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么成为科学记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么成为科学记者》。

第一篇:怎么成为科学记者

我怎样成为一名科技记者

本文作者KS Jayaraman是印度报业托拉斯的前任首席科学记者。他的建议因此对印度的科学写作者特别重要,不过其中的实质对其它地方的科学记者也有用处。

如果在人类早些时期有报纸的话,那么火的发现必定会刊登在报纸头版显著位置。但是,在那时,人们是不需要报纸的;因为,人类社会很小,几乎每个人都在练习如何才能产生火,至少他们懂得生火的科学。

然而,现如今情况却是相反的。虽然我们的社会很大,但是世界上只有相对一小部分人在从事科学研究,而且他们通常情况下会躲开公众的视线,在他们的实验室中进行。他们的确对每个人产生了影响,但是大部分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仍就不知道这些科学家是怎样使用纳税人的钱,以及他们的工作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因此,我们现在急切需要能够在科学家和普通大众这两者之间扮演中间人的个体。这种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科学记者所扮演的角色。

其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对科学的详细了解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要求。大多数编辑认为,对一位好的科学写作者而言,他80%是一名好记者,另外20%是他有学习和传播科学的天赋。

已故前英国《卫报》科学编辑安东尼塔科尔曾说,“同其他所有记者一样,科学记者必须有求知如渴的欲望,最出色的记者会被赋予一种像文件库一样的超群记忆力”。我想做点补充,他们必须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以及它是如何运行的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心。

起步(Getting started):

成为科学记者是不存在一条固定道路的。诸如《纽约时报》的瓦尔特·苏利文(Walter Sullivan)这样伟大的科学作者和全世界所有主要报纸的现任科学作者,他们都是自学成材的,至少它们的写作能力是这样的。

然而,还是有几种公认的起步方法。现在,有一种最好而且最重要的起步方法,至少在某些发达国家是这样的,就是在一个国家认可的机构经过记者课程的系统学习,最终获得学位。

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将焦点放在科学记者的具体需要上,尽管越来越多的课程这样做。例如,印度科学部下属的全国科技传播委员会已经资助在科学技术传播方面设立研究生学位并开设相关课程。(如要了解印度的情况请参见附件A).然而,招聘人员并不是一定要科学新闻学位的学生。他们多半在寻求对科学写作有热情的人,以及具备能使普通大众读懂科学故事这种写作能力的人。

如果在大学期间,申请人曾写过关于科学方面的文章,那么这对他(她)申请科学写作这一职位是有帮助的。未来的老板愿意看你所写过的东西。将你所取得的成绩或发表过的作品好好保存,无论成绩的大小,不管所发表的作品是否刊登在地方性的杂志或报纸上,即使它是一份学生论文,它都会对你的第一份工作有帮助。

不同的组织或单位有不同的招聘方法。例如,印度主要的新闻社报业托拉斯,每年都招聘实习科学记者。在通过笔试和面试来评估他们的写作技巧之后,这些实习记者们才被挑选出来。

这种方法似乎很成功。被报业托拉斯所招聘的科学记者,在十五年之内没有一个离开。在获得经验之后,他们当中的几个已经成为全国性报纸、电视台和诸如帕诺斯研究所(PANOS Institute)那样的著名国际科学与环境特写服务机构的资深科学记者。

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Building your own knowledge base)

过去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一名能干的记者能够报道任何摆在他(她)面前的故事。然而在当今世界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每天都有新的科学发现,而且现如今的科学发现是需要有点专业知识才能够理解的。的确,某些领域扩展的速度惊人,以至于这方面的专家在理解起来都有点麻烦。

作为一名潜在的科学记者,这一点是如何影响你?在科学方面获得一个基本的学位,只要它不是太狭窄,这一点倒是很可取。因为这一领域的学习会为你建立自己的科学知识宝库提供一个基础。在科学报道这个部门,有必要对大多数领域有个大概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止的领域,每天都有新的知识产生。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必须愿意不断更新他(她)自己的知识。

除非你与科学的发展总体上保持同步,否则你不可能独自一人挖掘一个爆炸性的科学新闻。在某一天,上级领导或许会让科学记者在黎明时分报道卫星发射,白天在城里报道被怀疑可能存在的流行疾病,晚上采访来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成为一名专家。但是专业化也有其优势。例如,它让你能更加容易地进入科学家的圈子。科学家通常不大情愿与自己不熟悉的记者进行非正式谈话,他们感觉这样的记者令人不太舒服,担心自己说的任何东西会被当作他们所属的公司或政府部门的官方立场。结果,从这些渠道得到的经常是非官方的,个人层次上的新闻。

专业化的结果之一是如果你已经熟悉了某一特定的科学领域,比起一个常规记者,你就会有更多机会与圈子里的科学家有个别接触,相比之下,一个常规记者可能无法以科学的运作方式和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来理解背景,从而无法进行同一层次上的交谈。

与科学家这样的接触经常建立在许多年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这经常意味着一生的友谊。这是成功的科学新闻最重要的一方面。你越早开始建立你的联系,它们对你就更好。

获得一条新闻(Getting a good story)

一些最好的独家新闻产生自记者警醒的头脑、进行调查工作的能力、以及有关科技最新发展的知识。

一个好的科学记者必须知道如何搞到新闻,从哪里搞到新闻。在西方国家,科学记者通常会从图书馆、大学和私立机构收到众多新闻发布稿、报告和背景资料。这些组织通常有新闻官,这些人乐于帮助与他们联系起来有困难的记者。

在西方国家,记者们也经常被邀请参加科学会议。因特网让生活更加容易,新闻被直接发往电子邮箱,而且有众多的搜索引擎和其它消息来源。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国家的记者经常拿不到那些现成的材料。这很明显让搜集新闻更加困难。而且,新的通讯技术可能也没有让信息传播的手段、包括科学新闻发布的方式,发生直接影响到科学记者的重大变化。

首先,在发展中国家,没有几个有组织的科学新闻机构。科学记者很难拿到现成的科学新闻稿。而且,有关科学进展的新闻线索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现的,这部分上是由于科研院所没有自己的新闻官。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司具有自己的媒体关系部门。而且,它们通常也不发表有关自己单位科学进展的硬新闻,而是倾向于报道部长、公司首脑和科学管理人员的讲话和致词。

其次,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研究在政府下属的实验室中,这里的科学家受到行为准则的管理,不让他们与未经实验室上级批准的记者谈话。这些机构发布的新闻通常是那些政府想让人们知道的内容。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宇航部门发布了一次成功火箭发射的新闻稿,这样的信息非常容易拿到。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次失败发射的问题,答案就不那么直截了当了。

这些缺陷可能无助于大众媒体科学报道的健康和茁壮成长。但是具体到拥有主动精神和新闻嗅觉的科学记者个人,他们却可以把这些缺陷变成自己的优势。

例如,缺乏正式的科学新闻发布机构、不充分的新闻官数量都意味着有大量科学新闻正在等着被挖掘,变成抢先发现它们的记者们的独家新闻。

在一个研究所的只有两行字的一份声明中,我曾经偶然发现,该所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免疫避孕方法”。进一步探索发现,他们在利用一种从胎盘中提取的激素来防止老鼠受孕。一种潜在的生育控制疫苗正在诞生之中!如果这个研究所有一个新闻官,他们可能就不会回答我的问题,我就可能失去这条独家新闻。

到哪里去找工作(Where to look for jobs)

尽管现在已经是因特网时代,但是报纸还是一个最值得工作的领域。几乎所有主要的日报都有科学版面,为此它们需要一批全职的采编人员。地区性的报纸对于科学记者也是一个潜在的工作市场。新手们一般会被用作助理编辑或者见习记者,而不是特写文章的撰稿人。

另外一个可以找工作的地方是电视台。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发展导致了许多独立电视制片公司的成立。尽管这些制片公司鲜有全部投入科学节目编排的,它们大多数还是会偶然生产科学节目,这些节目通常是为主流电视观众生产的。这些公司通常会雇佣新闻工作者,这些人同时兼作研究员、作者和制片人。

广播新闻业是第三个值得尝试的领域,尽管这一行业已经被电视和卫星的普及压制住了。其他行业包括科学领域、以及在诸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技术性写作。

自由撰稿工作(Freelance work)

自由撰稿人也是一种选择。许多新闻记者在获得其雇主许可后,在自己的公司以外从事一些自由撰稿的工作。在印度,一大批科学作家是自由职业者,通过为本国和外国的出版物自由撰稿而谋生。当然,要通过这种途径获得一份体面的生计,唯一的可能几乎就是你已经在全职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几年,积攒了经验并建立了很好的名声。

大多数技术出版物以及一些全国性报纸的科学版面都接受一定数量的自由撰稿人文章。一旦它们接受了你一篇文章,它们可能会让你写更多东西。但是,正如一个很有经验的自由科学作品撰稿人所说,“让编辑接受自由撰稿人的好科学作品非常困难。”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科学写作者协会(ISWA)的成员是自由撰稿人。实际上,一些成功的科学自由撰稿人是工作已有所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成为了全国性报纸、杂志或者科学广播机构的固定作家。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又有写作的意愿,最好参加一个新闻课程的速成班,然后开始写作,享受两个世界中最好的那些东西。

第二篇:如何成为顶级记者读书心得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读书心得

新闻12A蒋好著124170028

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穆罕默德.甘地

当我翻开《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甘地的这句话。这充分说明作为一名记者,消息的汇集是如此的重要,新闻报道就是氧气,对于社会必不可少。

本书开篇序言以美联社记者乔治·艾斯珀的记者情深实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顶级记者的简要职业生涯。在充满艰辛的新闻报道中,就是要深度挖掘人物,以其极大地兴趣投入到新闻事件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从目录来看本书共分为23个部分,本文主要以前十二个章节为主,其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艺术手法以及细节、采访和几个专业领域报道的实例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顶级记者。在如何报道飞机失事的例子中从美联社记者杰夫.威尔森写的一篇《载有88人在洛杉矶西北部海域坠毁》报道中可以看出,报道的根本一点就是去接近现场,而不是坐在那儿讨论会发生什么情况。

什么是新闻,新闻依旧是公平和客观的,虽然今天的记者必须在如实报道事件与发表个人见解之间趟出一条自己的路。新闻报道的级别已与以住大不相同。有些变化的产生是与信息时代相吻合的。因些,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影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报道的速度依然是关键。但最为首要的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达不到准确,你就是没有得到任何新闻,相反地还会起到一定的损害作用。

记者应当随时做的就是注意信息的来源,这各抓住脑袋里的想法差不多。不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你都要有所反应。如果你读到将来可能会有用的人的资料就要记录下来。在书中第三十也得两个例子中提到,新闻记者经常要放下触角。我们习惯于在参加政府会议或在工作状态下寻找创作的灵感。养成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不应是个问题,只要有了想法给予重视就可以了。窍门就在于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汇集到那座灵感的加工厂中。

接下来是“倾听美国”、“细节是金”两个环节中,书中提到,当去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而不是抽象的。只有记者才能提供这些细节,而编辑是无法办到的。

在人物特写这这章节中,“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是用来充当补白。但是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的话,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表达。”这句话是触

动我心灵的一句话,在将来记者职业生涯中,我希望我能从现在所学所获当中,几点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我的文章中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我的真诚与坦率,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天空。

正如书中所写:所有领域内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野心,永无休止的野心。在报道中引用的最精彩的原话经常是谈话当中即兴而发的。你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深入挖掘对方的作品的思想,话题走到哪儿你就能跟到哪儿„„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任何采访结果都不可能太糟糕。可谈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是否需要事先准备好问题完全看自己的感觉;也许我只知道要问的一两个问题,而希望在谈话过程中引出另外的一两个问题。谈话的艺术充分的在即兴采访中显露出来,在求学的路上,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自身素质,是对未来工作极其重要的。

在专业领域报道中,从法庭的审判、科学与医学到电视行业再到竞选活动,这一系列的专业报道中,最精辟的总结莫过于在采访中,如果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就再好不过了。比如说:在法庭上抢先得到新闻的情况是不常见的。每个人都坐在那儿,在同一时间关注着同一件事。不同之处只在于阐明与陈述,以及你自己如何看待。

怎样做一名好记者呢?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能力:新闻采写能力、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现场永远都是记者追求的第一原则。

自信心成就好记者。“要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人,利人利己;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用心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积极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记者需要具备领导者的素质;而领导者,就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全局来看待事物。“记住,一定要有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谈到与人交流的方法时,“要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注意方言的积累,这样在与人交流时更易于情感的深入,才能够获得了更详细、更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

第三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理论知识对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特别重要

信息—知识—理论,这是一个人对事物认识渐深的过程,信息是事物向外界发出的信号,知识是人们对各种信号分析之后得出的认识,理论则是对知识的进一步系统化,是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任何行业,都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实践不能指导实践,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这是普遍性原理,新闻也是如此。虽然记者的采写工作是表现在信息这一层,但他的认识却要建立在对信息的理解上,也就是要建立在知识层、理论层上。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记者在处理、传递信息的实践中才能摆正方向、分清真伪,做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优秀的记者应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就像一支空有华丽外表却没有墨水的钢笔,是写不出东西来的。记者的根基在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这是记者的工作之本,立身之本。新闻业务知识是记者知识的核心层,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专门知识,不掌握这一知识,就无法在这一行顺利工作。对一个记者而言,其业务知识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懂新闻的个性,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新闻,分清新闻这个行当与其他行当的联系和区别。

新闻,浅层的意义是给人信息,但最终是通过信息的积累,潜移默化地给人以知识。所以说,作为新闻的写作者,记者首先是杂家,具备广博的知识。从总体来说,记者的工作范围,或者说他关注的范围是整个社会,要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其次,在杂的基础上要专,一专多能。我们现在的媒体是大众化与分众化,报社的结构也有变化,以前是机关报一统天下,现在行业报很多,在综合报纸中也有专版。记者要从较高的层次上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成为这一方面的内行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记者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权威性、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记者成为两用人才,他日后从记者的岗位上退下来,也能成为另一个领域的专家。但记者太专不杂也不行,像有些政法记者法律条文很熟,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干,读者不爱看。新闻告诉你一个原理:你的稿子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优秀的记者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新闻是信息,表面上看,一个记者传播信息,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优秀的记者,仅此还远远不够。

优秀的记者首先要有责任心,记者是社会各界的纽带,就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之广泛来说,他仅次于政治家,他的一举一动都连着整个社会,一稿发表,读者上亿。记者工作的时候始终是站在社会的制高点,从政治、政策、全局和社会规律的高度出发向大众提供信息。同时,他还负有开启思想、引导舆论的责任。但凡中外名记者、名编辑,无一不是最大限度地忠实履行这个责任的人。这既是一种使命感,也是一种政治觉悟,也是一种职业道德。记者是以天下为己任,他看到每一个可以为之出力贡献的地方都想一试身手。社会的进步就是他们的惟一心愿,一切自私、狭隘、麻木不仁、浮躁随便的品行在这里都会被剔除掉。

第二,要勤奋。记者不像其他一些行业,记者的工作比较自由,你自己要不勤奋,就很容易懒散,放纵了自己。记者应像猎人一样,在目标不定的情况下捕捉目标。生物学家法布尔说过,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这个准备靠无穷无尽的不倦积累,勤奋就成了他的基本的人生态度和起码的工作作风。因此,一切懒惰、散漫、懈怠、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行为在新闻这个行业里也会被一一淘汰。第三,要有创新精神。记者去采集新闻就像去采摘蘑菇,你要采一篮子蘑菇很容易,但是你要寻找那个最好的。记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最好”。写最好的稿子,发现最好的典型,用最快的速度报道最好的新闻。一个记者十年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如果找不出好的东西就太遗憾了。只要你能在思想或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的话,作品是可以被当作里程碑保存下来的。记者从事的虽然是日常程序化的工作,但却要给自己定位在写出里程碑式的作品上。

记者要正确面对人生与理想

青年记者应该怎么对待理想、人生、挫折的问题?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当记者一段时间后在党校学习,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天生我才,才当发光。不附不屈,慨当以慷。”那时他就受了点挫折,但他以这首小诗自勉,时刻警惕不使时光虚掷。他还有一句座右铭:“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报国无门的事情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做你可以做的事情,“穷则独善其身”。他还写过:“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两者结合起来,读书、积累、思索。思索是一个人的权利,即使你在监狱,也不可能夺取你思想的自由。如果一个人把人生设计到这种程度了,那你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记者的成才无分环境优劣,关键是自己如何适应环境。凡想有创造的人都会碰到阻力,人总有理想,无论大小,理想的实现是奋斗的结果。奋斗就是克服逆境。

“80后”们从事新闻工作的优势和劣势

你们的优势在于开放,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信息和知识比我们这代人要丰富。但社会责任感可能欠缺一些,这可能和这代人没怎么吃过苦有关,缺乏一种共同凝聚的东西。因此,这一代记者更要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它包括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这样,记者才能除了业有所成以外,在人格上也会有进步。

一个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曾提出一个很简单的公式:“五年看稿,十年看人”。毕业参加工作五年之内,他的稿子行不行,就可以看出来了。十年之后,就可以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这样他就会有一个很充实的、很有意义的人生。

第四篇:法律为记者维权应成为常态

法律为记者维权应成为常态

所谓“刑事立案”,是否会动真格,将危害记者人身安全的官员绳之以法?推记者进水塘的**平息之手,等到一切归于平静,被撤的官员是否又会“满血复活”?

浙江电视台一记者采访中,受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党委副书记等人阻挠,并被推进水塘。18日,当地官方回应,涉事的八里店镇党委副书记被撤销职务、留党察看一年,警方刑事立案调查。(8月19日《新京报》)

在有的地方,记者正常采访遭遇政府官员或地方势力野蛮对待,甚至地方官员不惜动用警力围追堵截,最终并不是每一个相关官员被问责,被绳之以法的情况也不多见。前段时间发生的漯河房管局副局长打记者被抓,那是因为副局长动了枪,否则怕是难有法律追究的力度。不少时候,“打记者”、“扣记者”之后,记者维权困难,不但,鲜见常规问责程序的启动,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也并不太积极介入。这是暴力阻挠采访事件在一些地方频频发生,“打记者”有恃无恐的重要原因。

镇党委副书记因暴力阻挠采访被撤职,事件被刑事立案,当地官方这种严肃处理违法乱纪官员、维护记者采访权利与公民人身权利之举,可谓难得。不过这样的处理真正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所谓“刑事立案”,是否会动真格,将危害记者人身安全的官员绳之以法?推记者进水塘的**平息之手,等到一切归于平静,被撤的官员是否又会“满血复活”? 这一起为记者撑腰的案例不足以十分欣慰——此前比这严重恶劣得多的情况,都不了了之,不难猜想,这一次事件或许是受到上级官员的关注,然而这样的力度并非常态,人们不免担忧,如此严肃处理会不会成为孤本?

常态化的保护记者采访与维权,必须依赖制度化轨道。一是,在媒体监督已成为社会重要角色的今天,媒体采访权利法制化大有必要。二是地方党委、政府应有积极作为,出台明确的制度,保护记者采访权,问责不法官员。实践一再证明,新闻监督绝不是给政府添乱,而更能有效监督公权力,促使基层矛盾迅速解决,于社会稳定更是有利而无害

第五篇: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

新闻学子如何能成一名优秀记者?

怎样做一名好记者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能力:新闻采写能力、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而掌握这三项能力的程度深浅,直接决定这这名记者优秀程度。

发现力是最重要。“有些东西,你不去深入了解,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干或干不好呢?”在采访中遇到与预期目标偏差的情况,要寻找到更好的角度和最亮的新闻点。我认为,现场永远都是记者追求的第一原则。

自信心成就好记者。“要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人,利人利己;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用心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积极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记者需要具备领导者的素质;而领导者,就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全局来看待事物。“记住,一定要有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谈到与人交流的方法时,“要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注意方言的积累,这样在与人交流时更易于情感的深入,才能够获得了更详细、更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跳出五行外,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记者的位置:制高点与联络点

“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更处在一个联络点上。一方面是联络社会与公民,另一方面是联络政府与群众,所以记者拥有强大的社会优势。”徐泓老师这样诠释记者的特点。

“文字记者手中的笔,摄影记者的镜头,都代表了舆论,很重要的舆论。”徐泓老师认为,总处于舆论中心的北大,前一段时间就因拆迁朗润园、镜春院破旧民居的消息被记者扭曲,放大为舆论力量,给北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记者是通过自己启动舆论。”徐泓老师说。她反复强调媒体可以造势,所以记者背后有强大的舆论力量。“这是一种可以启动社会,甚至改变社会的力量,所以承载这种力量的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徐泓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对个人成长也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优势。社会给了记者广阔的空间,他们有机会最大限度地接触人和事,不断进行知识和认识上的更新。“每个采访对象都是一本书,不断接触他们可以加速成长、成熟。”徐泓老师说。她认为做记者的经历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可以让人学会关心、学会倾听,做到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有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并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要“跑新闻”不要“泡新闻”

“记者是一个行动着的职业,行动目标就是现场。”徐泓老师说,现在不少记者把“跑新闻”变成了“泡新闻”,不是跑现场,而是泡会议、泡材料、泡网络。对于这种现象,她有些义愤填膺。她认为新闻的生命力和原创性都在现场,只有真正去“跑新闻”,才能理解记者行业的实质——代替大众到现场获取真相。讲座结束后,徐泓老师还热情地回答了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读书之外,要有计划地和社会接触”;“记者要自己创造媒体环境,不能作茧自缚”;“注意观察细节,既要培养发现„不寻常‟的能力,又要拓展知识面,熟悉每一个„寻常‟。”连珠妙语博得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是北大青年报社“传媒视点”系列讲座之一。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沈千帆列席现场。校团委副书记蒋广学主持了讲座。

1、首先要有基本的文学功底及口才。

2、要有敬业精神,不怕累,不怕险。

3、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些记者得到了某些灰色内幕之后,不把它报道给人民以警示,而是把它当作“敲诈勒索”的工具,得到足够的钱之后就不给报到了,这是什么行为?真是无耻、丧尽天良,给记者丢脸,难道他们忘了记者的本职了?

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导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记者属于职业的一种。

采访,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记者的工作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也被冠以“无冕王”的雅称。

一般而言,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社团内,也有编制内的记者。还有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记者,一般称为“自由撰稿”或“自由记者”,接受媒体委托或靠投稿维持生计。

记者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报导、专题、调查采访、专访、精确报导等等。但记者的稿件、照片、影带等,通常还要经过编辑台的处理。

记者的生涯在有新闻自由的国家,通常不限制记者的学历或条件,所以从事记者工作有许多不同的管道。很多记者在大学或研究所就读新闻、传播等科系,毕业之后立即投入新闻工作,是最典型的一条路。但在德国等地,记者也可能是先完成其他专业学位后,才就读短期的新闻学校,培养新闻采访、写作能力,或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媒体实习,由媒体负责教育。此外,政治、法律、社会、历史、语文等文法科的学生,因为所学与记者工作相近,担任记者的也很多。

在人口较多、版图较广的国家中,记者通常有典型的职业生涯,一开始通常在地方媒体工作,采访的路线又以“市政”(City)或“司法”(Crime)为主,之后再慢慢从地方媒体进入全国性媒体,同时也有机会采访党政、财经等其他路线新闻,或转入媒体的言论体系,担任主笔、评论员或专栏作家等职务。离开记者职务后,许多人也会从事公关、行销行业,例如至企业的公关部门任职、担任行销主管或发言人,或是成为文学创作者。在媒体环境恶劣的地方,许多记者在媒体工作时就会细心经营与企业的关系,为未来生涯铺路,但却因此严重影响媒体报导的公正性。在媒体环境尚未完全透明的地方,许多记者也 会收取红包。新闻从业者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敏锐地去发现事实〕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

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

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

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有个“大腕”,扔下30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还有个“大款”,看到别人用6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30万元请了一桌。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53.9%的学生把“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 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人们很大的触动。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忠实地报道事实]

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命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

我们知道,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新闻记者是很有

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

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80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鳞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何为民生新闻?孟子曾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他认为民为最大。《管子。霸业》云:“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人”亦指民。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民生无所不包。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

以上便是对于每一个新闻学子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经验与方法

下载怎么成为科学记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么成为科学记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优秀财经记者的

    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优秀财经记者的- - 黄河2001年2月的某天早晨,我提着大包小包(居然还有一台台式电脑主机),站在客厅中央,第不知多少次向着似乎还睡眼朦胧的爸妈宣布:"我要走......

    记者工作总结

    记者工作总结 记者工作总结1 在担任记者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我本身学的是新闻学专业,但现在更深刻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接下来说一下我在记者岗位工作......

    记者年终总结

    新闻记者年终总结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

    记者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2008年7月19日《青城纪事》开播,我有幸和这个节目共同成长,我在该栏目中负责节目编辑工作。 从2009年1月开始,《青城纪事》栏目由每周的一期改为每期播出三期。随着节......

    记者守则

    〒〒记者守则〒〒1、在游戏里,如果你使用在记者站登记过的游戏id进行游戏,请谨记,你是一个记者,你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迅雷。2、记者所写稿件必须真实,不得妄猜,要站在中立角度......

    记者演讲稿

    温暖的旅程 秦安县广播电视台 辛瑜茸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成长足迹和奋斗经历,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记者行......

    记者感言

    做一名记者,是我的幸福 不知不觉中,从事记者这一职业已经有一年零五个月了。要说一年来感受最深的事情,那就是工作的忙碌让我更加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时光飞逝”。于是,随着日......

    记者演讲稿(范文大全)

    无论走出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为一个怀疑主义者,我对一件事情、一份工作,评判的标准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类似,那就是有没有意义。 十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我经常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