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涝坡小学王振省
9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研室组织的在四十里镇一小举行的科学分片联研活动。听取了来自道托镇教研室佟老师的《有趣的浮沉现象》、来自沂城镇一小白天与黑夜》等精彩课堂教学,从中感悟颇多。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下面谈谈我这次听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汲取其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
其次,三位老师的课前准备相当充分,有优美的课件,准备了日常生活生活中容易收集的试验物品;知识卡片;分组研究课题表等等。一直以来,我总感觉科学实质上就是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概念而已。而此次的优质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这次活动中,每位教师教学思路新颖,在教学中,注重了自身的形体语言的运用,使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老师们在导入时语言简洁,但却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从课堂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如何挖深教材,讲透教材。他们巧妙的设计、引导与
实验,让我认识到一节真正的好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第三,我感受到了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现实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得越紧密就越巧妙,学生的感受也就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这些优质课中,每节课都有很多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实验、小探究。老师们都特别注重学生的相互配合,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实验有趣而有意义,学生即动手动脑,又学有所获。用相关或类似的道具来设计试验,在烟台华侨小学的胡海涛老师的《航海家的发现》中,利用雨伞加小船来模拟地球的球
体试验,来代替去大海观察船帆的试验。并且最后用简笔画的形式来画出试验过程,很形象生动。
总之,在这次的大会中,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真是受益匪
章 来源莲山课件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评课心得体会
在我校组织的为期三周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全校老中青教师积极参与取长补短。我听了十多位教师的课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谈谈我听课后的一点感想。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汲取其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二 精心设计教学课堂
教师的准备十分充分,不仅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
三教学过程精致
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周广军
5月20日,我在泰安市师范附属小学参加了山东省科学课题研究的听课活动,听取了烟台华侨小学的胡海涛老师的《航海家的发现》,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的韩玉明老师的《春季星空》,青岛四方区鞍山二路小学的吴琪老师的《生物的启示》以及王艳丽的《白天与黑夜》等精彩课堂教学,从中感悟颇多。首先,四位老师的课前准备相当充分,有优美的课件,介绍麦哲伦的航海课件,介绍星空的星座三维立体课件,有内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课件;准备了日常生活生活中容易收集的试验物品;知识卡片;分组
研究课题表等等。
其次,在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的韩玉明老师的《春季星空》中,利用了分组合作的形式将复杂的星空问题分为四组,分别研究如何找北极星,如何找狮子座,其他星座以及星座中的大曲线大三角大钻石等,合作解决了复杂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三,用相关或类似的道具来设计试验,在烟台华侨小学的胡海涛老师的《航海家的发现》中,利用雨伞加小船来模拟地球的球体试验,来代替去大海观察船帆的试验。并且最后用简笔画的形式来画出试验
过程,很形象生动。
第四,在烟台华侨小学的胡海涛老师的《航海家的发现》结合试验,联系到杨利伟的太空描述,学生
情绪高涨,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我听完这四节课后触动很大,包括听他们的反思式说课都使我收获颇丰,我一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把咱们的孩子真的引向科学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做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
第二篇:科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新学期科学推进会听课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我市小学科学课的听课活动。几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 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 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有的以实验为主线,有的以观察为主线,有的以查阅资料为主线,但是,不论是哪种课型,都注重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注重了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有的课学生和老师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指导浑然一体,水到渠成。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上都在关注和谐高效,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在尝试给孩子更多的体验和尝试,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整合,使教学过程“点线面”充分结合起来,重视了科学信息的聚合和直观性。
二、所有的参评课都在解读教材时大胆处理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设计教学目标是充分练习当前社会实际情况,使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达到充分的碰撞与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特别能力和情感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充分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亦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科学离不开科学探究,但之前听课很多老师是为了在课堂上有探究而设计探究,显得只有形式而无真正效果。而这几节课,每一节都有很多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小实验,小探究,有趣而又有意义。学生既动手动脑,又准确地落实了知识。
四、课堂上充分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将学生的结论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统一讨论、验证,避免了教师生硬地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反映出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是很到位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各有特色,对教材的把握很到位。
五、每堂优质课的课前准备都很充分,教师准备了大量的素材、视频片段、动画,这些素材真正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更为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而且印象深刻。
今后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具备严谨的精神,要反复研究、深思熟虑,不提倡“快”,要提倡学生“扎”进教材中一心一意搞实验的精神,而不是草草了事,只求速度。
二、设计课件要简单实用,不能哗众取宠,要符合科学课堂认真严肃的气氛。
三、在这次优质课评选中个别教师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这是很不可取的。科学课堂讲究严谨、科学性强,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反复推敲研究,避免将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好课一节连一节,集新的教学思想、高超的教学技术、大容量的教学内容、最佳的教学效果为一体。本次活动所带来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使我获得了课堂教学的许多实用经验。
第三篇:小学科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沁河小学杨硕
今天在继续教育平台观看优质观摩课中,我听了五位教师的课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谈谈我听课后的一点感想。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课堂
教师的准备十分充分,不仅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
三、教学过程精致
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四、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新的认识:
1、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2、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汲取其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中三家镇中心小学:窦献江
2015年10月27日我参加了在县城三小学举办的小学科学观摩课。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堂课是杜洪娟老师的《研究磁铁》。杜老师在导入时首先出示图片:眼力大考验;提问问题导入。在新授时,教师带来许多物品,让学生自己实验操作,然后学生分组完成试验,验证猜想的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备课和常规教学环节、教具等准备的非常好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杜老师一直贯穿鼓励性语言。比如说:真好!真的好棒!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等,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一种激励和赞赏,学生会感受到强大的推动力,这就是教学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学习、学会用这种方法,而不应每每都是严词措句,整天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老师有高兴的时候。记得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说过: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老师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量夸奖多于批评,赞赏多于指责;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总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孩子有不足或错误,要委婉的指出;让孩子感受到哪些地方是不对的,老师这样做就大大的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强,对孩子一生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第二节课是舒磊老师的《太阳系.大家族》,他讲的也很好,从导入到内容,试验到最后的课后延伸,整个过程轻松自如、从容不迫,但太出彩的地方不是很多。可是他在讲学的过程中的很大优势就他的亲和力,对小孩来说是很重要的,无形之中他觉得很愿意去接近你。舒老师在授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始终面带微笑,非常的沉稳和从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节课是李海宽老师的《热传递》。课前李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了他自己的特点,调节一下气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备课和常规教学环节等准备的非常好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李老师一直贯穿鼓励性语言。比如说:真好!真的好棒!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等,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一种激励和赞赏,学生会感受到强大的推动力,这就是教学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学习、学会用这种方法,而不应每每都是严词措句,整天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老师有高兴的时候。记得我的一位同事高老师曾经说过: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如果孩子有不足或错误,要委婉的指出;让孩子感受到哪些地方是不对的,她会觉得自己很不好;这样就大大的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强,对孩子一生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老师在讲学的过程中的很大优势就是亲和力,对小孩来说是很重要的,无形之中他觉得很愿意去接近你。李老师在授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始终面带微笑。体现出了他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的沉稳和从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一直叫同学去思考也值得我去学习,就连做实验的步骤,准备什么都要叫同学去说一说做一做。
总之,我听完这三节课后触动很大,包括其他老师的评价都使我收获颇丰,我一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科学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把咱们的孩子真的引向科学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做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
第五篇: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程溪中心小学陈艺华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所以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在陈老师的课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漳州实小陈美香老师执教的《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
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
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
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在这课中很重要,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进行,让学生一步步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是新课程科学教育理念体现的典型一课。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已经有了地图上表示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会比较一致,认为只有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上下转动,如果不是地球仪摆在那边,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也不一定算错啊,人类在认识地球发展史上,也许也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见解。
要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必须以相对运动的知识为基础。对从没接触过“相对运动”的小学生而言,理解“相对运动”成为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老师设计了两个实验,地球自转模拟实验、转椅转动视觉运动体验。再通过回忆乘车时车外景物往后跑的情景,借助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学生在理解相对运动的基础上,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推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就水到渠成。最后认识时区和时差这个部分,由于没有了《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中对地球仪的认识这个环节,学生理解世界时区图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看这副图,让他们尽可能提各种问题,最后学生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如为什么世界时区图上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上面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竖线不是平分的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远比教师直
接介绍来的强。在解释说明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直接告诉为好。教材上,专门有一段文字负责说明这副图,自然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能够明白理解。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做一个“乐知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做为一个科学课教师更应不断探索,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教学,科学合理的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快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