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7:0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

第一篇: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

一年一度的各项诺贝尔奖逐一评出,又让中国人失望了一回,也让中国的时评家们又有机会高谈阔论,反思一下为何中国本土出不了得诺贝尔奖的人才。“诺贝尔奖与中国”,对于现时我国民众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对于我国科研领域来说,这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不算文学奖、和平奖,那么其他的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

学奖、经济学奖等似可以统称为“诺贝尔科学奖”。

一、基础科学研究不足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中国目前是相对落后的。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特别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他指出:“基础科学是所有工程科学最主要的基础,无论欧美,在开展太空研究或者是尖端工程研究的同时,一定花很多功夫培养基础科学。”他还说:“整个国家的投资,既要照顾到工程需要,也要投入足够的资助在基础科学上,有了平衡发展,我们成为第一流的国家是毫无问题的。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经济学等基础研究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距离,即使“神六”的辉煌也掩盖不了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滞后。据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26#8226;格罗斯教授曾表示:20年内,中国也许就能获得诺贝尔奖。可是接着他又浇了一盆凉水: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能问鼎诺贝尔奖的最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只注重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而忽略了对基础科学的研究。”

二、制度不健全科学的生命就在于不同观点的公开争论,在科学界搞一言堂,实质是抹杀了科学的创新性。受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科学界的开放程度不高,评聘制度不完善,竞争机制不健全,致使创新精神得不到支持。即使是得到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也无人过问,令其自生自灭。理论权威有权力,没责任,不能对当前其专业学科的发展给与定期评述,仅仅靠单方向的文章评审和项目评审控制学术发展,缺乏公平的竞争性。事实上,无论是学术权威,还是初出茅庐的学子,都具有平等学术争论的权力,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这是科学能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证明一种观点要有理有据,反对一种观点也要有理有据。“我不相信,你就通不过”,是地地道道的学阀学霸作风,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采取打击报复,压制封锁,在学术界也是司空见惯。内耗扼杀了中国学术界的创新精神,也是大型科学研究团队无法形成的原因。比如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中小学)或就业率(大学)。前不久,教育部下文规定“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减招或者停招”,就是教育决策错误的明证。显然,就业不好的专业,首当其冲就是不能立竿见影出效益的基础理论、基础研究专业,如数理化等。

三、传统文化中一些因素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自然哲学思想理论比较接近。中国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结为阴阳、八卦及金、木、水、火、土“五行”,古希腊人则认为是干、湿、冷、热和水、火、土、气“四因”,实质上都是认为世界是由某种实物演变发展而来的。但发展结果是:西方逐步形成了严密的逻辑系统,并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形成了自然科学理论;而我国则形成远离自然科学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系统,终究未形成以有控制的科学实验和严格的数学推理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从中西方文化传统比较看。西方文化倾向于具体、精确,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有良好的求异、求新传统。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多地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思维缺乏逻辑和数学的传统,模糊而不求精确,而且功利主义比较严重,不够注重基础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形成实验科学传统和完整的科学体系,导致了科技缺少应有的地位,并且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中庸之道是处世之道,为官之道。孔子云:“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中庸之道讲的是趋同性:即布木布泰所说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守一”和“齐一”这种大一统的思想价值观:厚古薄今、顺天承命、安于现状、跟随大流等意识。科学之道与其相反,讲的是立异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认识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没有新理论、新假说、新发明、新技术,人类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但是,错误的认识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需要与旧思想旧观念作长期的比较鉴别,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力排众议,舌战群儒,逆潮流而拥护真理,其生存和成功的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社会的宽容,政治的平等,法律的公平,争论的公开,评判的公正,新的科学观点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甚至无立足之地。长期垄断中国科学界的“官本位”就是将科学的立异性演变为趋同性,只有传播科学的功能,失去了再生科学的本能。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官本位”的本质是求“利”。道不同难以相谋,有谁会为真理丢官丢利呢?我们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个距离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概括的。也许在当前教

育、科技等的决策或体制下,若干年以后,我国也有可能获得某个“诺贝尔科学奖”。但这“偶然”得到的诺贝尔奖,对于我国教育、科技等的整体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或促进意义,可能反而不利,因为它会在举国欢呼的同时,掩盖了我国教育、科技等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而探求我国目前“诺贝尔科学奖”阙如的原因,则可获得对教育、科研等体制改革的启发,这样对

我国教育、相关科学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许更有长期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科学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提供了对我国教育和科学现状的反思,提供了我国教育、相关科学等发展的思维、行动和前瞻性决策的启示。这一反思和启示的本身,就体现了“诺贝尔科学奖”的当前价值和它的潜在价值。

第二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观天下热点,评百家实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热点评论》。

2012年10月11日,一个令中国人为之兴奋的大喜日子。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作品包括《蛙》《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从过去的10多个小时的消息看,观点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友说。网友众多,或褒或贬或中立,反响不一,更多的是惊喜,是祝贺,是欣慰。兹以凤凰网为例,如,有位网友表示“莫言获奖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他本人确实有料,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确)强大了。”另外还有网友说“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界意义重大,我们终于突破了创作理念上的藩篱。

第二,记者说。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

一、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二、莫言的知名度很高,《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全球各地放映,增加了知名度。

三、他本人非常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了外国同行对他的了解。四是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蛙》、《红高粱》在瑞典有瑞典语的译本,对瑞典文学院的同行直接了解莫言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作者说。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莫言认为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最具代表意义,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力争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

第四,作协说。凤凰网消息《中国作协发表贺辞:莫言获奖表明中国文学具世界意义》。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作协在贺词对莫言的评价,可以看做是对莫言获得大奖的重要原因。

第五,评委说。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莫言说得好:“力挺也好批评也好均表感谢。”多方评价可以总结得出莫言获奖的共识。那就是他本人“确实有料”。贴近本土,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写他人未敢写,言他人难以言。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新。还有不可缺少的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在文学方面也是如此。“理解万岁”也是获奖原因之一。

莫言获此大奖的理由,可以说应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因为从文学本身来说,答案就是丰富多彩的。不论何种理由,莫言实现了中国人戴上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夙愿,都是可喜可贺的盛事。探索总结莫言获奖的缘由,有助于作家今后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新其他方面的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节目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第三篇:读诺贝尔科学奖有感作文

读诺贝尔科学奖有感(原创于一年级)

邹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得过诺贝尔的两个科学家,读诺贝尔科学奖有感作文。回到家里我看到科学之母——居里夫人的书,她是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除了居里夫人以外,目前在没有第二个人了。居里夫人所发现的镭对人类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尤其促使物理学和化学迈上新的途径,虽然我不知道居里夫人长的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从书上知道她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她的事迹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居里夫人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跟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是分不开的。读过她的书之后,使我感到,我和她相比真是天地相差。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很不认真,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不去思考;有时还甩笔发脾气,总是让大人帮忙,读后感《读诺贝尔科学奖有感作文》。我的作业得到很好的成绩,我也觉得很惭愧。自从老师给我们讲诺贝尔奖的事和看了居里夫人的书之后,我想从今以后要好好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做好每件事,认真完成作业,取得更好的成绩,长大以后我也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自然,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一代新人!!

读诺贝尔科学奖有感作文450字

小学生作文(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跨学科科研案例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跨学科研究案例

姓名:潘立雪 院系:自动化 学号:SC12010025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有百年历史。它作为自然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无论在科学界还是一般公众的观念上,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自然科学奖项。据相关资料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授予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比例越来越高。一方面,这揭示了随着各个学科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的活跃性。下面以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尔布吕克领导的“噬菌体研究小组”为例,谈谈我个人对于跨学科研究的看法。

1940年,德裔美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创建了“噬菌体研究小组”,小组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致力于研究病毒自我复制的科学才俊。其核心成员德尔布吕克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卢里亚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医生,赫尔希是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根据各自的学科背景,他们在病毒复制的研究上分工明确:德尔布吕克长于理论分析,赫尔希专注于实验的展开,卢里亚则以一种简单检测基因变更的方法来研究噬菌体。他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终于证明噬菌体是由一层蛋白质包围的脱氧核糖核酸生成。他们于1943年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1952年发现在病毒复制机制中起决定作用的DNA。他们的发现不仅启发了后来的沃森、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还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领域-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69年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因为上述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由上述例子可见,在自然科学的最前沿领域,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交叉,需要由各相关学科的科学家通力协作,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去研究同一个问题,经过激烈的思想交流碰撞,产生出灵感的火花或者共识,从而揭示出新的规律或者对现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解释。跨学科研究的优点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现象,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去研究实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而在结果的差异性中,往往蕴含着新的未知的现象或者规律,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一齐攻关,才可能会有所建树。

跨学科研究,还需要研究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又掌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既是某门学科的专才,又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的通才。使得他们熟悉自己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借鉴移植应用到本学科的研究中。同时也使得在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合作时,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交流和配合。所有这些优点,都利于原创性的理论知识的发现。

相较于西方科学界广泛而深入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我国的跨学科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相去甚远。其中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自古以来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中庸处事理念以及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逍遥自在的理念,与提倡敢于质疑、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近代科学思想相背,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科研人员失去了研究兴趣和好奇心,很难有原创性的成果提出。

二、封建社会几百年来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得读书做学问变成十分功利化的谋生手段,使人没有了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动力,扼杀了最原始的做研究探索的兴趣。这种影响到当代依然存在。科研变成很多人的谋生手段,而不是最纯粹的兴趣的追求。

三、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我国科研人员也同样适用。科研信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互相封锁,导致很多所谓的跨学科研究只是浮于形式,根本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和研究。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科研人员个人主义盛行,没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即使有跨学科研究的意向,在共同攻关时也很难做到协作配合,导致操作性不强,执行起来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导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加速赶超发达国家的急切心理(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大都有这种浮躁的心态),使得我们在制定的科研目标时不合实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搞科研时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在科研或者科学的发展上,应该是厚积薄发,要记住,欲速则不达。我们必须踏踏实实的,脚踏实地的完成既定的合理的科研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一味强调赶超世界一流。应该实行“小步快跑”的稳健战略。宁可走的慢一些,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总比跑错了方向再返回来走回头路省时间。

五、中国传统的孩子教育观念有问题,溺爱孩子,永远把孩子当小孩看待,为孩子的一切行为开脱。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主见,独立能力差,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原创性的创新。

六、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应试考试制度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大学学科的设置使我们培养不出具有广泛兴趣爱好和宽范围知识涉猎的人才,而这是进行跨学科研究交流的必要前提。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中国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具有原创精神意识的大师,我们培养出来的只是模仿别人创意和仿制别人产品的工程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国几十年来没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科研或者跨学科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好好的像我们的邻居日本或者俄罗斯学习,同时我们也应反思我们之前所制定的科技发展政策或者纲要。总之,希望我们能够踏实稳重的走好科技发展之路,早日跻身科技强国之列,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屠呦呦中国大陆科学家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第一人

屠呦呦中国大陆科学家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第一人

2015年10月5日,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爱尔兰)和大村智(日本),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也正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评选将屠呦呦的名字第一次推向了幕前,并称其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但当时,不少国人注意到,这位被世界认可的卓越女科学家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直到71岁才被评为博导。网络上,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如果不是那次获奖,百度上很少能搜索到她的东西。这之后,她仍然保持和坚守着她几十年的沉默。又四年之后,她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变成了零,不负众望地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站上了科学荣誉的巅峰。屠呦呦仍然语气平静:“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屠呦呦的几句话,便将时间拉回到那个秉持集体主义的特殊历史时期。绕不开的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慢慢被揭开,只是在那个年代,屠呦呦作为科学家的人生无法因其贡献而闪光。

那是在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不慕浮华,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为了试药,她得了中毒性肝炎,很多同事们也得了病。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在做到青蒿这一步时,屠呦呦几乎把可以用的药都筛完了,200多种中药,380多次提取试验。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

在1979年发表的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中,包括屠呦呦在内的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在30多年后,“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都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针对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而诺贝尔奖也似乎是这一争议的回应。以“第一”论英雄,这正是许多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因为,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茫茫黑夜中,是第一个发现者或发明人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为后来者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径,其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

面对荣誉所带来的争议和非议,屠呦呦则选择了以沉默来回应。获得诺奖后,她告诫在老家宁波的亲戚“不要宣传”。而她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

字里行间,淡定从容。波澜不惊之中,浸润着质朴情怀。对于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来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

屠呦呦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55年里,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直至今天,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那座小楼的一间办公室带着项目,“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热议锐评:连日来,屠呦呦老人已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她配得上所有的荣耀与致敬。但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更在于几十年的沉默,不慕浮华,埋头苦干。比如,老人身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以及崇高的为民情怀和不辍的科学坚守……正如科学家饶毅所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王石川《京华时报》)

素材运用: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心怀苍生的人文情怀;扎实做事;寂寞与坚持;冷静与沉淀;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人;当世界向你微笑;载入史册的时刻;我们的事业,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成都商报》、新华社、红网等)

下载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本土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素材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19时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述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述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至......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

    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 Esteemed Nobel Laureates, Ladies and Gentlemen,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Mo Yan is a poet w......

    无法获得贷款的原因

    无法获得贷款的原因: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次数太多?个人信用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这些行为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影响贷款获批的因素有很多,那么个人......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获奖原因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获奖原因 (Nobel Prize Winners 0f Literature) 1. 1901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 法国 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

    浅谈中国人的道德现状及原因

    对2011年道德热门事件的探究 ---谈谈中国人的道德现状及成因 摘要:在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极大冲击。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有揭示中国人精神......

    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时间昨天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实意义[五篇模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实意义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