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7: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

第一篇: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

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宁城县农机局李清海周景川

[摘要]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解决农村秸秆乱堆乱放、焚烧污染问题的措施中,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方便实用,简单易行,既实现了秸秆还田沃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作物增产,又解决了大量秸秆乱堆乱放,易发火灾,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以,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和谐发展的大好事。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左右。这几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近3千万公顷,总产量接近1.5亿吨,产生秸秆约1.95亿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大力开发利用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能源功能、饲料作用等,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其中进行秸秆有效还田,就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当前农村玉米秸秆处理的方式及缺点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秸秆产量也非常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可再生资源。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由于缺乏对玉米秸秆有效利用的认识和技术手段,除了作烧火做饭、喂牲畜以外,认为玉米秸秆没有其它用途了,于是在林边地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造成了火灾隐患。

1.1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

玉米收获后,少数农户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浓烟滚滚,影响视线,带来了交通隐患,焚烧秸秆还产生大量的co、co2、so2等有害

气体,造成了环境污染。秸秆焚烧时,由于地表温度急剧升高,将直

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作物产量。再者,田间直接焚烧秸秆,由于防范不当,极易引起山林火灾。

1.2乱堆乱放秸秆的危害

冬季到农村巡视,一片一片的到处是玉米秸秆堆。特别是大部分农户将秸秆堆放在房前屋后、树林路边,与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农村逢年过节都有燃放烟花鞭炮的习俗,时常引燃秸秆造成火灾,严重威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火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各个乡镇天天多人值班,时刻准备灭火。

2变废为宝,提高玉米秸秆的有效利用

如何寻找解决秸秆乱堆乱放、焚烧污染的问题,开发利用好玉米秸秆,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出秸秆利用的多种方法,如秸秆喂养牲畜“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秸秆生物发电、秸秆还田等,目前在农村最容易推广应用的是秸秆直接还田形式,比较简便,农民乐于接受。

2.1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分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种。

2.1.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形式

一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收获后实现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二是人工收获玉米后,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还田。

2.1.2玉米秸秆整秆还田作业形式

玉米摘穗后,将秸秆每隔两行割去一行作为下一年种植带(第一年割,以后不用割),采用秸秆编织机将直立秸秆编织覆盖地表并压

实(人工编织亦可,其劳动强度和作业速度与割秸秆相同),形成50cm宽的秸秆编织免耕带,80cm宽的免耕播种带。地表秸秆覆盖地表,免耕越冬,第二年秋季将播种带内的两行秸秆编织覆盖,形成新的编织覆盖带,而上年的编织覆盖带内秸秆经过一年的腐烂,熟化土壤,又变成新的播种带,如此反复,轮流进行,使其达到种、养轮换,培肥地力的目的。

2.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应用效果

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有机质,它不仅是植物的主要营养来源,而且还起着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透水性、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扬尘,起到环保效果。

2.2.1提高了土壤含水率

宁城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中,其中就有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比试验。经过了4年的试验田土壤墒情测定发现:秸秆还田地块碎秸秆平时像海棉一样储存水分,提高了土壤蓄水量,比传统种植地块含水率提高1~2个百分点。秸秆还田不仅增强了土壤渗水能力,而且又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向植物释放水分,起到了较强的抗旱保墒作用。

2.2.2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

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地块现场观察,可以看出,在降小雨时,雨水通过秸秆腐烂形成的孔道缝隙很快渗入土壤中;大雨时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减少了雨水径流,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到土壤中,与传统耕

作相比,水土流失减少了30~60%。

2.2.3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连续4年的秸秆还田试验,因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传统种植年提高0.048%。可以看出秸秆还田试验地块土壤松软,下雨土壤不发粘,出现旱情时,土壤不产生裂纹,作物长势粗壮且黑绿。

2.2.4降低了土壤容重

测试结果表明:实施4年秸秆还田后,试验地块土壤容重与对比田相比,土壤容重明显降低。0—10cm深土壤容重降低0.17—0.2g/cm3,10—20cm深土壤容重降低0.05—0.08g/cm3 ,20—30cm深土壤容重降低0.01—0.16g/cm3。其中表层土壤容重降低值大,是因为土壤表层有大量的腐烂秸秆,有机质增加,其它层次土壤容重降低是因为秸秆缓解了作业机具对土壤的压力。

2.2.5 减少了土壤风蚀

通过利用飞扬尘土收集测试法,在秸秆还田地和传统种植地进行土壤风蚀监测。秸秆还田地风蚀量为4.75g,传统种植地风蚀量为

6.24g,秸秆还田地较传统种植地减少风蚀23.9%,有效的减少了地表扬尘。

2.2.6提高了玉米单产量

测产表明,秸秆还田地产粮11535kg/ hm2,比对比田增产1875kg/hm2,增产幅度达到19.4%。从试验田测产看;秸秆还田地增产

原因一是秸秆腐烂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二是有秸秆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率。

2.2.7节约了秸秆清理费用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减少了秸秆割运、除茬等费用,省工省时,每hm2减少用工投入450--637元。

3对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建议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方便实用,简单易行,既实现了秸秆还田沃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作物增产,又解决了大量秸秆乱堆乱放,易发火灾,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以,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和谐发展的大好事。值得大力推广。

3.1 宣传措施

秸秆还田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改革,要想让农民接受,就必须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认识,转变观念。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报纸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二是编印秸秆还田技术知识手册、刻录秸秆还田技术光盘,下发到党员、农机手、种粮大户和农民手中,大力宣传秸秆还田技术;对乡、村、组干部及党员、农机手、群众代表进行技术培训。三是举办现场会,组织群众到已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地块进行参观学习,让机手和农民了解秸秆还田技术作业方式和管理方法及所具有的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增收节支的效果。

3.2技术措施

3.2.1引进秸秆粉碎还田机及联合作业机具。目前,秸秆还田技术

已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地区秸秆还田机明显不足,应选型引进。现在各地通过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58.5kw以上新型拖拉机明显增加,可考察引进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和浅旋的联合作业机具,这样就减少机车进地次数,实现节能减排。

3.3政策措施

3.3.1鼓励和扶持研制和改进作业机具。科研生产单位要研发和生产秸秆还田作业机具,加快提高秸秆还田机械装备水平,确保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于研制出新型适用的秸秆还田作业机具的企业,国家或地方政府要给予奖励。

3.3.2国家购置补贴政策向秸秆还田机具倾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应加大对秸秆还田机具的补贴力度,快速增加秸秆还田机具保有量,确保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数量,使秸秆还田工作得以快速推广。

3.3.3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府要扶持和鼓励种粮大户、土地承包者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地实施秸秆还田。

3.4.5搞好农机服务,培育农机大户。推广秸秆还田,要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广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重点扶持农机大户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地址:赤峰市宁城县农机局

邮编:024200

电话:***

E—mail:cfncxnjjlqh@163.com

第二篇: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宁城县农机局 李清海 周景川

[摘要]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解决农村秸秆乱堆乱放、焚烧污染问题的措施中,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方便实用,简单易行,既实现了秸秆还田沃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作物增产,又解决了大量秸秆乱堆乱放,易发火灾,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以,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和谐发展的大好事。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效利用 生态环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左右。这几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近3千万公顷,总产量接近1.5亿吨,产生秸秆约1.95亿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大力开发利用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能源功能、饲料作用等,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其中进行秸秆有效还田,就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当前农村玉米秸秆处理的方式及缺点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秸秆产量也非常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可再生资源。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由于缺乏对玉米秸秆有效利用的认识和技术手段,除了作烧火做饭、喂牲畜以外,认为玉米秸秆没有其它用途了,于是在林边地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造成了火灾隐患。1.1 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

玉米收获后,少数农户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浓烟滚滚,影响视线,带来了交通隐患,焚烧秸秆还产生大量的co、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了环境污染。秸秆焚烧时,由于地表温度急剧升高,将直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作物产量。再者,田间直接焚烧秸秆,由于防范不当,极易引起山林火灾。1.2 乱堆乱放秸秆的危害

冬季到农村巡视,一片一片的到处是玉米秸秆堆。特别是大部分农户将秸秆堆放在房前屋后、树林路边,与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农村逢年过节都有燃放烟花鞭炮的习俗,时常引燃秸秆造成火灾,严重威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火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各个乡镇天天多人值班,时刻准备灭火。2 变废为宝,提高玉米秸秆的有效利用

如何寻找解决秸秆乱堆乱放、焚烧污染的问题,开发利用好玉米秸秆,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出秸秆利用的多种方法,如秸秆喂养牲畜“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秸秆生物发电、秸秆还田等,目前在农村最容易推广应用的是秸秆直接还田形式,比较简便,农民乐于接受。2.1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分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种。2.1.1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形式

一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收获后实现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二是人工收获玉米后,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还田。2.1.2 玉米秸秆整秆还田作业形式

玉米摘穗后,将秸秆每隔两行割去一行作为下一年种植带(第一年割,以后不用割),采用秸秆编织机将直立秸秆编织覆盖地表并压实(人工编织亦可,其劳动强度和作业速度与割秸秆相同),形成50cm宽的秸秆编织免耕带,80cm宽的免耕播种带。地表秸秆覆盖地表,免耕越冬,第二年秋季将播种带内的两行秸秆编织覆盖,形成新的编织覆盖带,而上年的编织覆盖带内秸秆经过一年的腐烂,熟化土壤,又变成新的播种带,如此反复,轮流进行,使其达到种、养轮换,培肥地力的目的。

2.2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应用效果

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有机质,它不仅是植物的主要营养来源,而且还起着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透水性、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扬尘,起到环保效果。2.2.1 提高了土壤含水率

宁城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中,其中就有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比试验。经过了4年的试验田土壤墒情测定发现:秸秆还田地块碎秸秆平时像海棉一样储存水分,提高了土壤蓄水量,比传统种植地块含水率提高1~2个百分点。秸秆还田不仅增强了土壤渗水能力,而且又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向植物释放水分,起到了较强的抗旱保墒作用。2.2.2 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

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地块现场观察,可以看出,在降小雨时,雨水通过秸秆腐烂形成的孔道缝隙很快渗入土壤中;大雨时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减少了雨水径流,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到土壤中,与传统耕作相比,水土流失减少了30~60%。2.2.3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连续4年的秸秆还田试验,因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传统种植年提高0.048%。可以看出秸秆还田试验地块土壤松软,下雨土壤不发粘,出现旱情时,土壤不产生裂纹,作物长势粗壮且黑绿。

2.2.4 降低了土壤容重

测试结果表明:实施4年秸秆还田后,试验地块土壤容重与对比田相比,土壤容重明显降低。0—10cm深土壤容重降低0.17—0.2g/cm3,10—20cm

低0.05—0.08g/cm3 ,20—30cm深土壤容重降低0.01—0.16g/cm3。其中表层土壤容重降低值大,是因为土壤表层有大量的腐烂秸秆,有机质增加,其它层次土壤容重降低是因为秸秆缓解了作业机具对土壤的压力。

2.2.5 减少了土壤风蚀

通过利用飞扬尘土收集测试法,在秸秆还田地和传统种植地进行土壤风蚀监测。秸秆还田地风蚀量为4.75g,传统种植地风蚀量为6.24g,秸秆还田地较传统种植地减少风蚀23.9%,有效的减少了地表扬尘。

2.2.6 提高了玉米单产量

测产表明,秸秆还田地产粮11535kg/ hm2,比对比田增产1875kg/hm2,增产幅度达到19.4%。从试验田测产看;秸秆还田地增产原因一是秸秆腐烂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二是有秸秆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率。2.2.7 节约了秸秆清理费用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减少了秸秆割运、除茬等费用,省工省时,每hm2减少用工投入450--637元。3 对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建议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方便实用,简单易行,既实现了秸秆还田沃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作物增产,又解决了大量秸秆乱堆乱放,易发火灾,污染环境的难题。所以,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和谐发展的大好事。值得大力推广。3.1 宣传措施

秸秆还田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改革,要想让农民接受,就必须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认识,转变观念。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报纸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二是编印秸秆还田技术知识手册、刻录秸秆还田技术光盘,下发到党员、农机手、种粮大户和农民手中,大力宣传秸秆还田技术;对乡、村、组干部及党员、农机手、群众代表进行技术培训。三是举办现场会,组织群众到已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地块进行参观学习,让机手和农民了解秸秆还田技术作业方式和管理方法及所具有的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增收节支的效果。3.2 技术措施

3.2.1 引进秸秆粉碎还田机及联合作业机具。目前,秸秆还田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地区秸秆还田机明显不足,应选型引进。现在各地通过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58.5kw以上新型拖拉机明显增加,可考察引进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和浅旋的联合作业机具,这样就减少机车进地次数,实现节能减排。3.3 政策措施

3.3.1 鼓励和扶持研制和改进作业机具。科研生产单位要研发和生产秸秆还田作业机具,加快提高秸秆还田机械装备水平,确保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于研制出新型适用的秸秆还田作业机具的企业,国家或地方政府要给予奖励。

3.3.2 国家购置补贴政策向秸秆还田机具倾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应加大对秸秆还田机具的补贴力度,快速增加秸秆还田机具保有量,确保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数量,使秸秆还田工作得以快速推广。3.3.3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府要扶持和鼓励种粮大户、土地承包者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地实施秸秆还田。

3.4.5 搞好农机服务,培育农机大户。推广秸秆还田,要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广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重点扶持农机大户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地址:赤峰市宁城县农机局 邮编:024200 电话:*** E—mail:cfncxnjjlqh@163.com

第三篇:秸秆还田技术及绿肥利用方法

秸秆还田技术及绿肥利用方法

眼下,夏收夏种即将开始,正是合理利用秸秆和绿肥的好时机。下面集中谈谈秸秆还田技术和绿肥利用方法。

秸秆还田的优点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还田后能培肥改土、节省化肥,将秸秆焚烧改为秸秆还田,还能减少烟尘污染,便利交通。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还田的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腐烂并释放出养分后才能起到培肥改土作用和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秸秆还田技术的关键是为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创造条件,并保证幼苗生长不受到伤害。其技术要点是:①粉碎秸秆,适时翻压。将秸秆切成小段或粉碎,使水分等容易浸入;翻压时间要配合农时,一般在当季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播种前进行。翻压深度不小于20厘米;②配施氮磷化肥。秸秆碳氮比高,氮磷含量低,为满足微生物分解和幼苗生长需要,一般每亩还田200-300公斤干秸秆,要额外加施5公斤左右尿素;③调控土壤水分。有利于秸秆腐烂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为20%左右,对南方稻茬作物种植前的秸秆还

田,应通过浅灌勤灌、适时落干和疏通三沟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对北方旱作的秸秆还田,要通过适当深耕翻压和浇底墒水等方法提高土壤墒情。

秸秆还田后造成夏玉米黄苗的原因

夏玉米苗发黄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可能:①秸秆切得不够细碎,翻压和整地质量不高,使种子悬空,不能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②施肥不合理,没有额外加施氮肥,或者选用的复合肥氮养分比例较低;③土壤墒情不足,使得秸秆腐烂时,微生物与幼苗争夺水分。建议对照以上三点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合理利用绿肥

要合理利用绿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合理种植。绿肥主要为后茬作物提供养分,因此要选择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能与作物种植相配合的绿肥品种。例如紫花苜蓿、草木樨适于作肥料、饲草兼用绿肥;紫云英、绿萍可作稻茬绿肥;豆科作物能固氮,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间套作等;②适时翻压。绿肥翻压过早,生物量和养分含量不高;翻压过迟,茎叶纤维化或木质化,不易分解腐烂,饲用价值降低。一般应该在蕾期至盛花期翻压;③适量翻压。亩翻压量为1500-2000公斤,一般不超过3000公斤。一次翻压过多,易造成作物徒长,土壤硝酸盐累

积或流失。④为绿肥腐解创造条件。如果土壤干旱翻压前应适当灌水,或趁雨翻压;在酸性土壤,翻压时可施用适量石灰,中和土壤和绿肥发酵产生的酸性,以利于绿肥腐解。

第四篇: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2009-10-1

3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全省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达 1 亿吨,折合干秸秆 5000 万吨,其养分相当于 30 多万吨尿素、50 多万吨过磷酸钙、50 多万吨硫酸钾。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0.2 — 0.4%,增产 5 — 15%。

一、秸秆还田有哪些好处

第一 , 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 , 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从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获得的资料表明 , 由于长期连续秸秆还田 , 有效地遏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继续下降 , 并有逐渐回升的明显趋势 ,平均年增加量达 0.02%-0.04%。特别是麦秸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了 16 倍;纤维分解菌提高 8.5 倍;放线菌提高 3.6 倍;真菌提高 2.7 倍。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

第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一般增加 4% 左右;容重降低 0.04-0.11 克 / 厘米 3 ; 1-3 毫米 团粒结构增加5.8% ;土壤水分增加 1.1%-3.9%。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群众总结为“秸秆还田后,土头松,保水强,铲趟得心应手”。

第三,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 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 5%。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 30% 左右。

二、作物根茬如何还田、作物根茬机械粉碎还田 农艺技术要求是:垄距 65-75 厘米,茬高小于 20 厘米;根茬粉碎长度小于 10 厘米,破碎合格率大于 90% ;根茬灭茬率大于 99% ;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 75% ;灭茬耕深一般为 5-10 厘米;根茬还田后的垄形较原垄形降低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5 厘米;每 666.7 米 2 增施尿素 5-7 千克,补充根茬腐化时所需的氮素。机械操作规程是:作业前要对根茬还田机械进行全面检查。齿轮箱加足齿轮油,紧固件拧紧,传动、转动部件灵活,试运转 2-3 分钟,确无问题,方可作业。正式作业前,要做好耕深和对行调整。通过调整托脚柄高低和旋转刀盘左右位置来达到。作业速度为 1-3 档,并要经常

清除刀轴上的缠草。、作物高留茬还田 作物收割时割茬提高而留茬较长。

①小麦高留茬还田 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在 20 厘米-40 厘米,用链轨拖拉机配带重型四铧犁,在犁前斜配一压杆将秸秆压倒,随压随翻。技术要求:小麦收割时,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也便于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于秸秆的覆盖和整地质量的提高;耕深要求在 26 厘米 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用重耙、圆盘耙进行平整土地;麦茬作物定苗后必须及时追施氮、磷肥,同时灭茬除草。

②水稻高留茬还田 水稻割茬高度在 10-15 厘米,最好不超过 20 厘米 ;以秋季作业为好,要在土壤含水量25%-30%(不陷车)时结合秋翻进行作业,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以不破坏犁底层为宜,一般为 15-18 厘米,手扶拖拉机牵引两铧犁翻地,耕深应大于 10 厘米。翻平扣严,不重不漏,不立垡,不回垡,深度一致;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95%。应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由于茬高不宜进行旋耕作业,但要进行旱耙(耢)。旱耙(耢)作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 19%-23%,耙地深度分轻耙 8-12 厘米、重耙12-15 厘米 两种。耙好的标准为不漏耙、不拖堆、无堑沟,且耕层内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 5 厘米 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 个。尤其要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结合翻地深施,每 666.7 米 2 用量为 10-15 千克,氮磷比以3 : 1 为好。玉米秸 秆 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及要求、技术要求 秸秆粉碎(切碎)长度应小于 5-10 厘米;粉碎秸秆的抛撒宽度以割幅同宽为好,正负在 1 米 左右;秸秆破碎合格率大于 90% ;秸秆被土覆盖率大于 75% ;根茬清除率大于 99.5% ;每 666.7 米 2 增施尿素 6 千克 左右;麦秸还田采用浅层还田耕作办法,浅翻 10~15 厘米或耙耕 10-15 厘米,并结合深松耕作。、要解决好 4 个问题

①秸秆还田的数量和时机 一般秸秆还田数量不宜过多,每 666.7 米 2 还田 300-400 千克 为宜,否则耕翻难于 覆盖。秸秆含水量30% 以上时,还田效果好。

②秸秆粉碎的质量 秸秆粉碎(切碎)长度最好小于 5 厘米,勿超 12 厘米,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匀。

③调整 C/N 比 据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 C : N 为 20 : 1~25 : 1,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玉米秸秆为 53 : 1,小麦秸秆为 87 : 1。这样高的碳氮比在秸秆腐烂过程中就会出现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把农作物所需要的速效氮素夺走,使幼苗发黄,生长缓慢,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入氮素化肥,保持秸秆合理的碳氮比。一般每 100 千克 风干的秸秆掺入 1 千克 左右的纯氮比较合适。

④深耕重耙 一般耕深 20 厘米 以上,保证秸秆翻入地下并盖严。耕翻后还要用重型耙耙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塌墒水。

稻草如何进行直接还田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中,留在秸秆中的比例大概是氮 30%、磷 20%、钾 80%、钙 90%、镁 50%、硅 80% 以上,也就是说稻草中所含的养分较高,特别是钾和硅的含量高。氧化钾为 1.13%-3.66%,平均 1.83% ;二氧化硅为 5.3%-15.0%,平均 11.0% 左右,并且稻草易于腐烂,因此说稻草还田是水田最有效的培肥增产方式。还田方法:将稻草铡碎或用乱草机打碎,长度为 16-23 厘米 ;将铡碎或打碎好的稻草均匀地撒于田面,一般每 666.7 米 2 还田 300 千克 左右;当土壤含水量 25%-30%(不陷车)时将稻草翻入 15 厘米 土层中,稻草混拌于耕层中的覆盖率大于 95% ;翻前要施肥,一般每 666.7 米 2 施氮磷化肥 15-20 千克,氮磷比为3 : 1。耙地:耙地的适宜含水量为 19%-23%。耙深,轻耙 8-12 厘米,重耙12-15 厘米。耙后耕层内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 5 厘米 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 个。

稻草还田后的水浆管理:由于大量新鲜秸秆有机物进入土壤后,在淹水条件下进行腐解,因此,水田土壤将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特别在秸秆旺盛分解的阶段更是如此。为了防止水田土壤中大量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的积累而导致对水稻根系生长的毒害影响,要采用落水晒田并进行间断灌溉的水浆管理。

五、怎样制做和使用秸秆肥

秸秆肥制作方法主要是用于秸秆 7 份、人粪尿 1 份、畜禽粪尿 2 份及适量马粪或格荛。于 3 月初,把准备好的秸秆切碎或粉碎成 3 厘米 左右的碎块,按体积比 1 : 2 : 7 的比例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粉碎好的秸秆充分混拌均匀,浇足水(材料含水量以 60%-70% 为宜,即当水加到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为宜)。再把准备好的格荛堆成一堆,选背风向阳之处点燃,把马粪用热水浇透抖好(温度在 40 ℃ 以上),盖在点燃的格荛上,做个暖心(发热点),然后把已混抖好的秸秆一层层盖在马粪上,堆成一圆堆,堆高不应低于 1.5 米,堆好后要注意管理,防止人畜践踏,并观察堆温,把堆温控制在 50-60 ℃ 之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70 ℃。因为此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又可杀死病菌、虫卵,减少氨的挥发。这样堆腐7-10 天,温度达 60-65 ℃,此时可以进行倒粪,然后每隔7 天左右倒一次,共倒 3-4 次,大约需 35-45 天就可以发酵好。发好的秸秆肥具有黑、乱、臭的特点,有黑色汁液和氨臭味,湿时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在秸秆肥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 4 点。一是如果 3 月底或 4 月初造秸秆肥,为了在种地前发酵腐熟好,应采取加大暖心,堆顶用塑料薄膜覆盖和适当多加些人粪尿与畜禽粪的办法促使秸秆尽快发酵。二是在堆制过程中,人不可上去踩,更不能往秸秆肥里掺土和用土压堆,否则不易发酵。三是堆好后应注意观察,发现肥堆冒气挂霜时,及时用拌好的秸秆覆盖上,利于保温。四是秸秆肥不要发过劲或发不好就用,以免影响其肥效。

秸秆肥一般做基肥或者种肥,一般每 666.7 米 2 用量 1500-2000 千克。

六、秸秆覆盖适用于什么地区和后作物、秸秆覆盖技术,将残茬或作物秸秆保留在土壤表面,不翻入土壤中,成为耕地的一个保

护层。、秸秆覆盖作用 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碱在土表积聚,减少雨季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降雨在土中的接纳贮存,抵抗风蚀,增加近地面空气中的 CO 2 的含量,有利于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增进土壤表层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长期秸秆覆盖同样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产量。、采用免耕法 将秸秆全部覆盖于地表面不进行翻耙作用,适宜于水热条件高的南方地区和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采用。在高寒地区,由于影响土壤增温,故不是在所有条件下皆适宜采用的。高寒地区的免耕覆盖作业适宜在旱岗地播种春小麦的条件下采用。

七、在秸秆还田实践操作中怎样确定调氮量和适宜的氮肥品种、确定调氮量的方法

(1)还田时期 在高寒地区,麦秸伏季还田至土壤封冻还有 2-3 个月的有效腐解时间,秸秆的 C/N 比值将会迅速下降,至次年后作出苗时,其 C/N 比值远小于新鲜麦秸的原比值。所以在还田作业时施用少量(约小于 1%)氮肥,主要用于加速麦秸腐解,后作播种时再按常规施用适量氮作种肥;如果玉米秸或大豆秸等晚秋收获的作物秸秆还田,一般需按氮平衡理论值计算调氮量(补充氮量千克 / 公顷 = 还田秸秆量×(1.7% — 秸秆含氮量 %);若麦收后复种绿肥,特别是非豆科绿肥也需按氮平衡理论计算调氮量。

(2)还田深度 秸秆进入不同土层深度,其腐解速度不同,这在北方低温条件下差异更明显。这种判别在粘质土比砂质土壤中也更明显。如黑龙江东部白浆土上于 8 月 10 日 进行麦秸还田,一种采用翻压 20 厘米 方式,一种采用浅耙 10 厘米 方式,于当年 11 月 10 日调查,麦秸粗分解率前者为 21%,后者为 48.5%。这表明,残留麦秸的 C/N 比值已分别下降至原比例的 4/5 和 1/2 左右。假设原麦秸的含氮量为 0.5%,此时残留麦秸的含氮量已分别上升至 0.1% 和 1.0% 左右。因此,第二年春播作物,按秸秆含氮量 1.7% 的氮作种肥即可。

(3)水田调氮量 因为在旱作和水田条件下,还田的秸秆分别处在以好气和嫌气性分解为主的条件下,故土壤氮固定的临界含氮量不同。大量试验表明,在淹水条件下植物残体分解时氮固定的临界含氮量约为好气性分解下的 1/3 左右,即含氮量为 0.54%。如麦秸和稻秸含氮约 0.5%、0.55% 左右,它们还田后就随即种水稻,也不必担心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缺氮症状。所以在北部高寒地区,进行水旱轮作时,秸秆还田一般不调氮也不会产生对后作水稻出现明显的缺氮现象,但北部高寒地区春秋两季土温较低,为了加速还田秸秆的腐解,提高还田当年效果,以及作为稻田的一种经济施肥方式,建议在还田作业时配合施肥。

秸秆还田时调节 C/N 比值对氮肥品种有选择。试验表明,无论旱田或水田进行秸秆还田时,以选择铵态氮或尿素氮肥为好。并且最理想的施入位置是直接施在秸秆有机残体上。因此,可以将氮肥溶液喷洒在已抛撒地表的秸秆表面上,然后进行还田后的机械作业。考虑到施氮和还田秸秆在土壤中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可能影响后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以将部分氮肥作为种肥施入。

八、在同一块田里是否可以进秸秆连年还田

一般在正常年景(非干旱和涝灾年)情况下,将每季作物秸秆残茬全部还田是可以的。多年的实践证明,连年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提高很快,作物生育、产量性状也得到显著改变,其增产效果有随还田年次增加而提高的明显趋势。

由于连年有大量秸秆残株进入土壤中,为加速秸秆有机物腐解及其同土壤水肥相融,以及防止秸秆残株在土壤中出现隔墒等不利影响,因此,要求秸秆粉碎程度要高,一般切割长度在 10 厘米 以下,对粗茎的玉米秆还要求达到破茎粉碎的程度。如果处在高寒地区的低洼冷凉土壤上,由于有机物分解速度较慢,年分解率不高,故可以根据轮作情况安排间断还田为好。

一般旱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如在北方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加重;在南方则小麦全蚀病加重;大豆秸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虫蚀率提高。因此,秸秆还田应建立在轮作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从土传病害的生态学观点来看,施用新鲜有机物质本身也是一种对土传病害有效的生态生物学防治的手段。所以在轮作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是不会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如果连作情况下还田秸秆,可考虑采用翻耕还田作业,而不采用耙耕浅层还田,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鉴于土壤处理的一些化学除草剂使用的有效剂量,将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而适当增大。也由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从而加快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也就是缩短了药剂的残效期。因此,在秸秆还田土壤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特别是播前进行土壤处理的化学除草剂,其有效使用剂量应适当提高。如黑龙江省农垦调查表明,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调查,秸秆还田区氟乐灵的杀虫率为 91%,而未还田区为 95%。用高梁作生物测定观察氟乐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也表明,随着施药后时间推移,秸秆加速了土壤中氟乐灵的降解,一个月左右就达到半衰期,而未施秸秆土壤,两个月以后氟乐灵残留量仍在半衰期以上。

九、秸秆还田作业时后如何施用氮、磷肥料

调节秸秆碳氮比(C/N)的目的是促进秸秆有机物腐解和调节土壤有效态氮素的平衡,避免由于土壤有效氮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氮现象发生。因此,决定是否还需施用氮作种肥,主要依据当地土壤有效肥力水平和栽培施肥经验来确定。在北方高寒地区,特别是采用秸秆深层还田的情况下,由于秸秆处在半嫌气分解状态中,其分解速度又较缓慢,故秸秆的“氮因子”(每 100 份碳氮比值较大的有机物料分解时,固定(同化)土壤有效态氮素的份数,它代表了矿质化与同化这两者对抗力量的平衡值)值较小(禾本科作物的“氮因子”一般在 1 左右,小麦秸一般小于 1)。因此,按氮平衡计算的补氮量中拿出一部分(1/2-2/3)作为后作种肥,不仅不会影响秸秆分解速度和土壤氮素的有效转化,还将促进后作幼苗生长发育,又达到经济施肥的效果。

由于新鲜秸秆在腐解中具有解磷和增磷的效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调节秸秆的碳磷比(C/P)也不会出现土壤有效态磷的生物固定而导致后作物缺磷现象。在秸秆还田同时施用磷肥,特别是碱性磷肥,不仅能促进秸秆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生物固氮作物和豆科共生固氮效果,减少土壤、肥料氮素损失,从而提高秸秆还田的土壤生物学的综合效应,也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种保护性有效施用的方法。

第五篇:秸秆还田技术规范

秸秆还田技术规范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以及采用不同农艺耕作制度,加之秸秆还田技术适用的作物种类多,因此就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秸秆还田技术内容。结合陕西省农业生产特点,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内容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一.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采用秸秆粉碎机械将收获后的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覆盖还田,用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下茬作物播种或用犁(旋)耕翻埋、整地后进行播种。

二.根茬还田技术

主要适用于一年两熟区和一年一熟区,在作物收获后,留有一定高度的作物根茬还田或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残留在地里的作物根茬进行直接粉碎还田。

三.整秆还田技术

作物摘穗后将直立于田间的秸秆,直接采用高柱犁将直立的作物秸秆不经粉碎直接翻埋入土或用编压覆盖机将秸秆编压覆盖在地表。

四.技术内容与技术要求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蒸发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耕作法。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施肥播种、化学除草。其主要作业是地表作物残茬处理、合理深松、免耕施肥播种、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

五.秸秆还田的优点

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 , 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

下载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秸秆有效还田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秸秆还田5篇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注意秸秆的翻埋量 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公斤以下,否则不仅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

    秸秆还田征文(推荐)

    保护环境 秸秆还田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每年玉米产秸秆达数亿吨,但是过去其中的绝大部分秸秆没有得到......

    秸秆还田技术范文

    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具有来源广、取材易、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可通过堆沤、覆盖、翻压等方式还田。农作物的秸秆含有烟草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土......

    抓好秸秆还田

    抓好秸秆还田 促进农业增效 掀起绿色环保新技术革命 徐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镇建设工作在沛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农机部门的业务部门具体指导支持下,经......

    秸秆还田培训班

    “教授辅导 农民实践助力秸秆还田”____ 崇仁县农机局举办秸秆还田培训班与现场教学会 在县委、县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为认真做好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推广......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一、增产机理 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每季每亩还草20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48......

    秸秆还田要注意三方面

    秸秆还田要注意三方面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摘要:玉米高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肥沃的土壤,用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持久地培肥地力。玉米秸秆还田做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逐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