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绥芬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绥芬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 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局应急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紧紧围绕文化市场安全目标的要求,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网吧行业管理协会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文化市场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和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绥芬河,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领导重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责任落实 我局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应急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文化市场、安全播出、安全生产无事故。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局班子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文广新体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及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和直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处置本局职能范围内预防和处置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为各项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年初,我局完善了《文化经营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
了工作原则、适应范围及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突发事件等级划分、预防预警信息、预防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指挥和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等,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系统贯彻实施。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按照立足现实、细化职责、重在落实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全面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形成了各级联动,层层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了与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制。全年未发生各类突发事件。
二、完善各项体系,优化相关措施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强化应急预案的制订。一是对现有预案进行认真梳理。结合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梳理现有的应急安全预案,完善应急措施,并要有专项经费、专用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二是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使应急值守检查到岗率达100%,各类突发事件按规定时限1小时内上报率达100%。三是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围绕文化市场等突发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
可操作性,推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
三、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一)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去年3月在市文体活动中心集中开展了一次机关和下属单位职工参加的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以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和各类应急救援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活动。
(二)为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局始终将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市场监管中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认真开展,组织网吧、娱乐场所经营单位与我局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明确经营业主“一岗双责”。在执法人员坚持开展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巡查工作中,还着重点对场所消防安全进行了检查并认真记录,增强业主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同时,为确保我市演出市场安全,在年初就向全市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制定加强演出市场执法检查实施方案,落实相关责任,进一步加大了对演出市场的执法检查频度和密度,杜绝了流动演出团体在我市的非法演出活动。
(三)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文化市场文明守法经营,开展无证无照整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开展了主要针
对全市娱乐场所的规无整治工作。为确保规无工作取得实效,(四)严厉查处非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积极加强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联合公安、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12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30余人次,查处流动摊贩、游商6人,非法音像制品600余张,取缔非法音像制品摊贩5家。
(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市场稳定。针对我市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了清理整顿。我局在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灾后重建的同时,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全市的网吧、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治安、消防整顿开展了3次集中整治行动,取缔了3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无证娱乐场所,保证了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市场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四、畅通信息,及时报告
我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处理流程图,结合实际建立了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信息报送流程。流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时,文化行政部门应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定期进行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文化行政部门
应协助开展突发事件伤亡群众的医疗救治和善后处理,今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没有发生突发事件。
五、明年工作重点
一是组织实战演练,提高实战能力。虽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人员队伍也已经落实,但是组织演练还没有真正形成机制,只是简单的学习交流或者通过书本、电视等掌握方法,没有现场经验。明年要组织几次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加大安全隐患的排除力度。从多次安全检查的情况看,全市的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网吧、书报刊、印刷厂等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巡查监管力度,保证我市文化市场安全经营环境有序健康发展。
绥芬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腾冲文化广电体育局实践报告
腾冲文化广电体育局实践报告
旅馆师范10B
胡维轩
我在腾冲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实习,分担部分行政工作和部分专业技能工作,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实地调研,对腾冲县先进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和先进发展理念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现就腾冲县文化工作调研的总体情况分述如下:
一、关于腾冲文化的总体概况
腾冲文化的精髓是海纳百川、敢为人先、高效和谐。具有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近几年来,腾冲县坚持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文化名县”战略,以做足文化为中心,积极实施旅游文化提质工程,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既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又独具腾冲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子。腾冲县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五做”、“三结合”,最终达到“五化”目标。
(一)“五做”就是做实基础,做强体系,做大产业,做硬队伍和做出特色。
做实基础,就是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国家、省级试点建设项目,充分吸收各类资金扶持。腾冲县在这方面的做法较值得我们学习。例如腾冲固东镇江东村、清水乡清水村、中和乡大村三个村被列为省财政厅、文化厅和体育局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每个试点争取到补助建设资金10.8万元。腾冲县还争取到江东和大村作为省文化厅的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试点。完成了建设规划,已分别完成投资70余万元,修筑了进村道路,建立了农文网络培训学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各自然村全部组建了文艺队。这一系列的做法特别值得我县借鉴和学习。我县也应依托姚关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和申报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建设,争取项目支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发展。
做强体系包括群众文化艺术体系,体育竞技健身体系等。腾冲县在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县、乡、村、组四级文化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以欢乐乡村大家乐、青歌赛、唱美腾冲歌咏比赛、广场舞比赛和旅游节文艺演出等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了人人会唱腾冲歌曲、每个公民都是宣传腾冲的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县在营造人人都是宣传施甸的使者方面,还做得不足,还应千方百计,加大努力,营造氛围,让人人都参与进来。
做大产业即是做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根在文化事业,文化事业的枝繁叶茂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目标所在,二者是不可割裂的辩证关系。腾冲县的做法是积极贯彻文化富民的思想,努力做大文化产业。他们在抓好演艺、娱乐、印刷、互联网、图书和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与旅游、招商等部门配合,壮大翡翠、纸伞、刺绣、皮影、藤编和木雕等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增加了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分量。
做硬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腾冲县大力加强岗位职能,在职进修、交流培训等多种途径的培养力度,保进大家扩充知识容量、更新知识内容、改变知识结构、提高了专业技能、增强了创新能力。
在做出特色方面,腾冲县做法可以说是做得相当成功的。腾冲的特点可以用“六个一”来概括:即一座世界名山、一个独特的地质奇观、一条走向南亚的通道、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腾冲县在文化挖掘、整理、弘扬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了这“六个一”的特点,打造出了特色文化品牌。他们通过连续举办11届旅游节叫响了火山热海品牌,今年又增加了翡翠博览会的内容,以翡翠文化为主题将中国翡翠第一城的金字招牌亮了出来。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加大了挖掘开发力度,将佤族清戏、腾冲皮影戏、玉雕等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三结合”就是文化与产业结合、文化与部门工作结合、文化与中心工作结合。
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只有文化在不同的行业中落地生根,才能内化与心、固化于制、外化与形、显化与物。腾冲县十分重视抓文化与产业相结合,让文化与旅游、翡翠、木材、石材、食品、工艺品等等相结合,让每一种商品都深深地打上文化的烙印并深入到每一件商品和每一个角落,提升了文化的口味和附加值,使文化真正发挥价值,产业更有活力,从而使文化更好更直接地富民。突出表现的是侨乡文化、抗战文化、翡翠文化、食品文化、乡村文化、火山文化等等的打造开发为代表。不仅保护开发了固有文化,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的附加值。
文化不是单纯的,仅靠文化部门抓文化是单薄和不够的,只有与其它部门联合,才能促进文化的壮大发展。腾冲县在这方面的先进做法是文化与城镇规划相结合,让文化设施留有空间,让城镇更有文化口味、与城镇改造相结合、使灯光、绿化、雕塑、建筑、街道富有文化韵味。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村级文化发展进程,与旅游企业相结合,使景点变为文化卖点,与教育部门相结合,抓好基础文化与校园文化。腾冲县根据县里确定的中心工作,适时组织文艺队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宣传普及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文化育民。较好地做到了文化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三)据悉,腾冲县的目标是要达到“五化”。即文化服务站点化、文艺活动大众化、文化产品市场化、广播电视网络化、体育竞技健身双重化。目前,腾冲县的文化体育工作实现了在全省县级 名列前茅。
二、关于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抓住机遇,积极申报。随着腾冲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到腾调研考察的各级领导越来越多,同时,很多全国全省的会议和比赛安排到腾冲举行。给腾冲提供了很好的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机会。施甸在这方面也要学习腾冲,积极抓好各级领导到施调研的机会,抓住机会汇报工作,为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创造积极条件。在另一方面,腾冲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评内容。在这方面,腾冲树立了抓发展就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文广、旅游、文产、教育、文联等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努力推进“文化名县”战略。腾冲县这种全县上下重视文化的做法和精神特别值得我县借鉴和学习。
(二)施甸文化应做到“三个突破”。一是突破体制机制。重点是突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机制,要建立灵活、畅通的人员进出机制、突破只进不出的陈规。现在,我县文化队伍中,很多人员是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员,导致这支队伍活力不足,我们应该进行整合,新进入文化系统的必须是熟悉、对口的专业人员。而且必须具有文化方面的一技之长,此外,还要突破特殊岗位人员的选拔机制,选拔文化特殊岗位人员,应突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选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因为一些具有特殊岗位技能的人员无法通过考试进入我们需要的岗位。结果是一方面具备技能的人无法就业,发挥专长,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岗位都空着,或不具备技能的人占着,如创作、歌唱、舞蹈、讲解员和教练员等。同时,要配备、配强乡镇文化干部和配备村级文化室兼职管理人员,适时向外聘请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施甸文化进行包装、打造和提升。对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三)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战略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文化建设搭建新的平台。
(四)是突破对外文化交流。我们应学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合作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积极探求与西南诸国,尤其是与缅甸的文化交流合作,培养大批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专项文化人才,并在语言推广、民俗沟通、文化项目交流合作方面作足准备,走以文化推进对外开放的路子。
总之,此次到腾冲交流学习的三个月里,通过调研,使我对腾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工作的先进作法有了一些了解,我觉得此次调研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借鉴腾冲的先进作法,进行一些切合实际的改革。最终使得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并取得新的进步。
第三篇:建筑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自检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4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4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讲话标题:依法治建,加强管理,使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3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迎接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省人大城乡环保委及市人大检查4次,自行组织检查2次,共抽查项目198项,建筑面积近132万平方米。通过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5份,停工通知单21份,罚款金额6万元,吊销开发企业资质证书10家。全市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开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等有关规定,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紧张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的审查申报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市的建筑业企业数量从426家降为203家,达到了调控规模,优化队伍的目的,为下步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的合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值66.5亿元。
——有形市场日趋完善,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了有形市场的制度建设,共修订交易中心日常管理制度15项,业务表格12项,制定规范性文件3项,取消文件6项,修改文件1项。并推行了无标底评标办法,2002年政府投融资的工程43项,总投资23869万元,全部实行了工程量清单报价、无标底、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招标评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节约资金4580万元,降低工程造价19.2,实现了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率100的目标。
——加大监督力度,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安全文明生产进步较快。对全市所有报监工程采取巡回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0份。同时对每一个工程都建立了监督档案,2004年全市报监工程的监督覆盖率达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60以上。在文明工地评选方面,有9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6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样板工地,我市在全省建设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加大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力度,保证设计质量。去年,通过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共发现违反强制性标准或规定的设计问题1021个,并及时督促整改,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市场行为,保证了工程设计质量。同时对市重点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靠前监督、热情服务,确保施工图审查率达100。
——开展专项治理,规范监理行为。制定了《×市整顿和规范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项治理,共发现问题120多个,下发整改通知单4份,对7家监理公司提出了通报批评。并通过坚持“一人、一证、一企业、一注册、统一印章、统一胸卡”的原则,加强注册管理,严格实行“十制”,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
——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近年来,随着我市建筑管理工作的逐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逐年减少。据市纪检监察部门统计,1998年受理工程建设领域举报案件26起,查处15起;1999年受理17起,查处11起;2002年受理10起,查处5起;2003年受理5起,查处1起;2004年受理3起,经调查举报失实,全部查否。
二、当前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分析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赴其它地市的考察调研情况,深入剖析我市建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从全市范围来说,大致存在四大类问题:
第一类是基建程序问题。不按程序去建设,不按规范去施工,不按规则去竞争。大量的表现为业主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任命的业主。诸如各种工程建设指挥部,这些业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另一类是开发商。近几年,随着我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开发商涌入我市进行房地产开发,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但个别开发商往往不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程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扰乱了我市的建筑市场秩序。
第二类是违反标准问题。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包括设计标准、施工标准和监理标准。在这些强制性标准中,设计方面的标准是最为重要的,目前设计方面还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搞私下设计,画个草图就施工,无资质、超资质设计;另一类是超常安全设计,叫做“不动脑筋加钢筋”。钢筋加得密密的,安全系数大大的,把个建筑物搞得和城堡一样。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违反强制性标准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令人担忧。
第三类是依法行政问题。信用机制尚未建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从主观上来分析。一是人员不足。建筑管理工作涉及点多、面广、难度大,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往往只有二、三个人从事建筑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二是执法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开展了多次检查,也相应进行了一些处罚,但效果并不理想,说明我们只能“触其表而不能触其本”,没有做到盯住一个项目查到底、查清楚。三是执法程序有所欠缺。作为建筑管理执法人员,要知法、懂法、不违法,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所有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来操作还有距离。
第四类是分包转包问题。近年来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原因,就是因为分包、转包的存在。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张鲁风在2004年全国建筑市场分管厅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将解决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列为全年重点要抓好的八项工作之一,建设部正准备制定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明确界定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从我市发展地方建筑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尽可能的减少、避免建筑市场中的分包、转包,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地方建筑业。
三、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是我市城市建设实施四大战略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建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因此,针对我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管理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成效”的要求,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加强有形市场建设,完善招投标管理模式;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加强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引导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步入良性的行业发展轨道;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法意识,促进全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建筑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开创我市建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2005年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共41项,其中续建项目13项,新建项目28项;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为了更好的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我们选派精干人员组建了市重点工程推进办公室,从项目立项就开始协调解决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实行“一条龙”服务,力争使每一个项目都做到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建设精品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法运作,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从工程立项开始,办理规划、土地等各种手续直至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程管理“四项制度”。四项制度是指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三是突出重点,严格质量监督管理。业主和施工、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要现场到位、密切配合,严把三关:材料进场关、施工环节质量关和工序验收关。四是加强管理,实施配套建设。建设项目要按规定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园林、环卫等配套设施,新建小区还必须同步配套建设民用天然气和优质饮用水,并采用单体供热系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重点工程建设的服务力度,来带动我市建筑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建筑管理工作中。针对当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200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专项治理:一是专项整治业主的市场行为,重点是规范政府投资工程的业主和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建设行为;二是专项整治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问题;三是专项整治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行为;四是专项整治地区封锁及行业垄断问题,加强对外来队伍的监管,实行外来队伍市场评价制度;五是专项整治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和监理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六是大力整顿和规范装饰装修工程活动,加强管理,确保装饰装修工程质量。
为了把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工作落到实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建筑市场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目标管理,主管县、区长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主要责任人,将目标和责任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和责任人。第二,开展全市建筑市场大检查。2005年建筑市场大检查工作仍然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在检查中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做出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全市公开曝光。要注重实效,处罚一次要震动一片、促进一批。第三,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企业,都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对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依法将其清出大庆建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外埠施工企业的管理,按照庆建发[2002]75号文件规定,外埠进庆施工企业必须到市建设局办理注册登记备案手续后,方可进行工程招投标和工程施工。第四,受理建筑市场的投诉和举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全市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设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投诉、举报的接待工作。对举报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处,涉及违法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三)以改进、完善、创新招投标管理模式为契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竞争环境。在去年政府投资工程试行无标底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评标的基础上,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备案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良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第一,完善有形市场建设,实施“一站式”办公制度。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市的管理经验,全力推进“一站式”办公制度,制定并完善集中办公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建设单位能够集中办理土地、规划、项目报建、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等多项审批业务,形成建设系统内部的统一闭合管理。第二,在过程中实施八项“阳光操作”,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一是我们协同市纪检监察局、计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招投标监管方式实施备案制,淡化标底管理;三是招标信息发布做到网上与交易中心大屏幕同时公开;四是评标的标准和方法随同招标文件公开发送到所有投标单位;五是评标委员会的组成采取微机随机抽取评委的方式;六是实行评标报告备案制度;七是中标通知书发放前实行中标公示制度;八是公开招投标管理程序流程图,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第三,改革现行单一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办法,同时推行两种计价体系。一是改革各项费用的计取模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形成综合单价计价体系。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在主导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同时,为保证计价依据的连续性,继续应用预算定额计价,形成工料单价计价体系。第四,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壮大评标队伍。吸纳业务强、觉悟高的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加入专家库,扩充评委数量。二是设立专家分库。分设成五个分库,即工程类分库、经济类分库、造价类分库、园林类分库和监理类分库。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评标记录制度,及时取消不称职或违法违规人员的评标专家资格。
(四)以突出一个监管、强化二个监督为手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一个监管,就是突出加强对工程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强化两个监督,一是质量监督,二是安全监督;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第一,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要坚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提高素质入手,通过指导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考核机制、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我市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从健全制度入手。在对监理过程中实行十项制度的同时,还制定了信誉档案管理制度,年考核90~100分为甲类信誉型企业,70~90分为乙类信誉型企业,60~70分为丙类信誉型企业,对达不到相应信誉等级的企业年检时重新核定其资质等级。三是从规范行为入手。将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监理工作专项检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来规范监理行为,对检查出来的违法违规工程及时进行处理。在检查中重点要考核现场监理人员行为,主要考核六种行为:一是脱岗、漏岗;二是不执行强制性标准;三是所监理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四是存在吃、拿、卡、要、报等违法违纪行为;五是所监理工程内业资料不能同工程实际进度同步;六是旁站不到位。并实行动态管理、考核积分制,满分10分,对考核积分低于5分者,取消其监理从业资格。
第二,坚持“宏观与微观,阶段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一是开展全市工程质量大检查。对报监工程采取巡回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使用功能,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今年在审查结构体系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基础上,努力开展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性审查试点工作,降低或尽可能杜绝浪费,保证设计质量。三是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管理。对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查处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交付使用的工程。四是加强对全市砼预制构件产品的质量监督。对已通过资质就位构件厂的产品质量、质保体系和检测手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出厂产品质量。五是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严格监督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全面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报监制度。工程在开工前,必须到工程所在地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安全报监手续方可施工。二是开展专项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分阶段对全市在建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开展施工企业安全资质年检。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情况和安全生产情况核定其资质等级,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年检。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将制定《大庆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评价办法》,每年对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督行为进行全面考核。五是实行“五项制度”。即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动态定期发布制度、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登记制度、施工现场小型机具和防护用品准用制度、施工现场检查量化评价制度。
(五)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全市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步入良性的行业发展轨道。深刻领会十六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效益,促进我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行业的健康发展。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一,以资质管理为手段,加强全市施工企业的管理。一是深化改革,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采用新老公司分离分立、老公司择机破产、新公司率先突围的方式,建立企业内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管理模式,帮助国有企业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彻底转变。二是加强资质管理。在这次资质就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争取在优化建筑业企业结构上取得新突破,形成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建筑业企业内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合理分工,确保2005年建筑业产值达到60亿元。三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全市建筑业企业分别建档,设立A、B、C、D四个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对于连续几年为D级的企业要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四是加大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把推广建设部颁布的10项新技术工作与资质管理相结合,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
第二,以提档升级为目标,加强全市监理企业的管理。按照建设部102号令《监理企业资质就位标准》的要求,一些企业在人数和业绩上还达不到新的标准,且在施工现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监理不到位的问题。为此,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来提高企业对提档升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2003年力争使两家乙级企业晋升为甲级资质,到2006年,争取使我市甲级监理企业达到10家。
第三,以高、专、精、能为发展方向,加强全市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在去年对5家丙级设计企业重组合并的基础上,2005年,将积极引导综合实力较强的市规划设计院、城建开发设计院、开发区规划设计院,向强强联合的方向发展。对于华凯工程设计公司、北盛设计有限公司、供电设计院等专业设计院所,将引导其向专、精方向发展。继续指导各设计单位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我市设计企业参与竞争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同志们,按照全市城乡建设工作四大战略的总体要求,2005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工作繁重、任务艰巨。在下步工作中,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等项建筑管理工作,努力创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要加大对招标后的管理,一是要使专业分包、劳务项目在市场通过招标的形式择优选定分包单位,二是要加强对招标后合同签约、履约的跟踪管理,防止“阴阳合同”和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招标后监管的有效延伸,推动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这项工作很艰难,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勇于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和尝试,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建筑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自检报告》
第四篇:二00四年建筑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自检报告
依法治建,加强管理,使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4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回顾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4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讲话标题:依法治建,加强管理,使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3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回顾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迎接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省人大城乡环保委及市人大检查4次,自行组织检查2次,共抽查项目198项,建筑面积近132万平方米。通过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5份,停工通知单21份,罚款金额6万元,吊销开发企业资质证书10家。全市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开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等有关规定,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紧张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的审查申报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市的建筑业企业数量从426家降为203家,达到了调控规模,优化队伍的目的,为下步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的合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值66.5亿元。——有形市场日趋完善,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了有形市场的制度建设,共修订交易中心日常管理制度15项,业务表格12项,制定规范性文件3项,取消文件6项,修改文件1项。并推行了无标底评标办法,2002年政府投融资的工程43项,总投资23869万元,全部实行了工程量清单报价、无标底、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招标评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节约资金4580万元,降低工程造价19.2%,实现了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率100%的目标。——加大监督力度,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安全文明生产进步较快。对全市所有报监工程采取巡回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0份。同时对每一个工程都建立了监督档案,2004年全市报监工程的监督覆盖率达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60%以上。在文明工地评选方面,有9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6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样板工地,我市在全省建设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加大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力度,保证设计质量。去年,通过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共发现违反强制性标准或规定的设计问题1021个,并及时督促整改,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市场行为,保证了工程设计质量。同时对市重点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靠前监督、热情服务,确保施工图审查率达100%。——开展专项治理,规范监理行为。制定了《×市整顿和规范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项治理,共发现问题120多个,下发整改通知单4份,对7家监理公司提出了通报批评。并通过坚持“一人、一证、一企业、一注册、统一印章、统一胸卡”的原则,加强注册管理,严格实行“十制”,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近年来,随着我市建筑管理工作的逐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逐年减少。据市纪检监察部门统计,1998年受理工程建设领域举报案件26起,查处15起;1999年受理17起,查处11起;2002年受理10起,查处5起;2003年受理5起,查处1起;2004年受理3起,经调查举报失实,全部查否。
二、当前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分析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赴其它地市的考察调研情况,深入剖析我市建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从全市范围来说,大致存在四大类问题:第一类是基建程序问题。不按程序去建设,不按规范去施工,不按规则去竞争。大量的表现为业主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任命的业主。诸如各种工程建设指挥部,这些业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另一类是开发商。近几年,随着我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开发商涌入我市进行房地产开发,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但个别开发商往往不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程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扰乱了我市的建筑市场秩序。第二类是违反标准问题。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包括设计标准、施工标准和监理标准。在这些强制性标准中,设计方面的标准是最为重要的,目前设计方面还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搞私下设计,画个草图就施工,无资质、超资质设计;另一类是超常安全设计,叫做“不动脑筋加钢筋”。钢筋加得密密的,安全系数大大的,把个建筑物搞得和城堡一样。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违反强制性标准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令人担忧。第三类是依法行政问题。信用机制尚未建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从主观上来分析。一是人员不足。建筑管理工作涉及点多、面广、难度大,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往往只有二、三个人从事建筑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二是执法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开展了多次检查,也相应进行了一些处罚,但效果并不理想,说明我们只能“触其表而不能触其本”,没有做到盯住一个项目查到底、查清楚。三是执法程序有所欠缺。作为建筑管理执法人员,要知法、懂法、不违法,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所有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来操作还有距离。第四类是分包转包问题。近年来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原因,就是因为分包、转包的存在。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张鲁风在2004年全国建筑市场分管厅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将解决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列为全年重点要抓好的八项工作之一,建设部正准备制定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明确界定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从我市发展地方建筑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尽可能的减少、避免建筑市场中的分包、转包,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地方建筑业。
三、2005年工作安排2005年是我市城市建设实施四大战略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建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因此,针对我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管理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成效”的要求,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加强有形市场建设,完善招投标管理模式;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加强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引导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步入良性的行业发展轨道;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法意识,促进全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建筑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开创我市建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2005年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共41项,其中续建项目13项,新建项目28项;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为了更好的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我们选派精干人员组建了市重点工程推进办公室,从项目立项就开始协调解决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实行“一条龙”服务,力争使每一个项目都做到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建设精品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法运作,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从工程立项开始,办理规划、土地等各种手续直至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程管理“四项制度”。四项制度是指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三是突出重点,严格质量监督管理。业主和施工、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要现场到位、密切配合,严把三关:材料进场关、施工环节质量关和工序验收关。四是加强管理,实施配套建设。建设项目要按规定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园林、环卫等配套设施,新建小区还必须同步配套建设民用天然气和优质饮用水,并采用单体供热系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重点工程建设的服务力度,来带动我市建筑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建筑管理工作中。针对当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200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专项治理:一是专项整治业主的市场行为,重点是规范政府投资工程的业主和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建设行为;二是专项整治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问题;三是专项整治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行为;四是专项整治地区封锁及行业垄断问题,加强对外来队伍的监管,实行外来队伍市场评价制度;五是专项整治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和监理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六是大力整顿和规范装饰装修工程活动,加强管理,确保装饰装修工程质量。为了把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工作落到实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建筑市场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目标管理,主管县、区长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主要责任人,将目标和责任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和责任人。第二,开展全市建筑市场大检查。2005年建筑市场大检查工作仍然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在检查中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做出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全市公开曝光。要注重实效,处罚一次要震动一片、促进一批。第三,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企业,都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对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依法将其清出大庆建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外埠施工企业的管理,按照庆建发[2
第五篇:二00四年建筑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自检报告
依法治建,加强管理,使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4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4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讲话标题:依法治建,加强管理,使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3年工作任务,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治建,加大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庆市召开的全省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题为“分析形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市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交流,省建设厅对我市的建筑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全市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共计310项,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投资额20.4亿元。按照《二00四年×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迎接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省人大城乡环保委及市人大检查4次,自行组织检查2次,共抽查项目198项,建筑面积近132万平方米。通过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5份,停工通知单21份,罚款金额6万元,吊销开发企业资质证书10家。全市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开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等有关规定,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紧张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的审查申报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市的建筑业企业数量从426家降为203家,达到了调控规模,优化队伍的目的,为下步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的合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值66.5亿元。
——有形市场日趋完善,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了有形市场的制度建设,共修订交易中心日常管理制度15项,业务表格12项,制定规范性文件3项,取消文件6项,修改文件1项。并推行了无标底评标办法,2002年政府投融资的工程43项,总投资23869万元,全部实行了工程量清单报价、无标底、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招标评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节约资金4580万元,降低工程造价19.2%,实现了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率100%的目标。
——加大监督力度,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安全文明生产进步较快。对全市所有报监工程采取巡回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共下发整改通知单10份。同时对每一个工程都建立了监督档案,2004年全市报监工程的监督覆盖率达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60%以上。在文明工地评选方面,有9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6个工地被评为省级样板工地,我市在全省建设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加大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力度,保证设计质量。去年,通过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共发现违反强制性标准或规定的设计问题1021个,并及时督促整改,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市场行为,保证了工程设计质量。同时对市重点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靠前监督、热情服务,确保施工图审查率达100%。
——开展专项治理,规范监理行为。制定了《×市整顿和规范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项治理,共发现问题120多个,下发整改通知单4份,对7家监理公司提出了通报批评。并通过坚持“一人、一证、一企业、一注册、统一印章、统一胸卡”的原则,加强注册管理,严格实行“十制”,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
——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近年来,随着我市建筑管理工作的逐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逐年减少。据市纪检监察部门统计,1998年受理工程建设领域举报案件26起,查处15起;1999年受理17起,查处11起;2002年受理10起,查处5起;2003年受理5起,查处1起;2004年受理3起,经调查举报失实,全部查否。
二00四年建筑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自检报告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