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时间:2019-05-14 17:5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第一篇: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目前国内装修污染治理市场上大致有3种空气净化技术,一是纳米光催化技术,二是活性炭吸附技术,三是分子络合技术。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委员会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业指导组主任委员、北京亚都科技公司董事长何鲁敏先生介绍说:就现在的市场而言,装修污染空气净化有3个思路,一是纳米光催化技术,它是使用一种非常微小的二氧化钛颗粒,经过光线照射后释放出强氧化电子,对甲醛、氨、苯这些物质的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第二种是活性炭,它本身是一种微孔结构,类似黑洞效应,把有害气体分子吸进去,达到治理目的;第三种是分子络合,它将有毒气体通入水中,通过甲醛捕捉剂(络合剂),促使分子络合后溶于水,达到空气净化目的。专家指出,纳米光催化技术还是一项实验室技术,由于要达到一定的空气净化处理水平,所制造的设备体积还很大,无法产品化;而分子络合技术已经达到了产品市场化的要求,且经过净化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与活性炭相比,环保效果更为突出。因此可以说分子络合技术是目前空气净化领域最为领先的技术。

根据中装协一份关于消费者室内环境污染意识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对于解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是通风。专家告诉大家,其实解决该问题最好的手段是尽量不装修,通风和使用某些喷剂产品这些手段只能短时间解决问题,但要较为彻底、长效地达到空气净化,在选择空气净化手段上,还需要理性比较。

十五”攻关提升科技含量重治室内空气污染

国家将“建筑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制开发”列入“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亚都承接了此项工作的研制开发,历经两年,完成了这个项目。

新上市的亚都“装修卫士2801”空气净化器是一款国际领先的高效、广谱、持续清除装修污染的空气净化器,其结构由胶化棉过滤层、HEPA过滤层、催化活性炭吸附层等组成,并采用分子络合技术、AV-990灭菌整理技术、污染物探测技术。经过层层把关,不仅分解了甲醛、氨、苯等有害气体,而且还能过滤毛发、皮屑、纤维、花粉、霉菌,杀灭空气中的大部分细菌。总之,能净化出符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的洁净空气。实验表明,如果将该净化器置于30立方米实验室中,开机24小时,可使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下降97%以上;氨浓度下降95%以上;苯浓度下降94%以上。而据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菌落数检测结果为:在实验条件下,空气净化2、4、6小时后平均消亡率达到90%以上。

第二篇:空气净化技术发展史

BIOZONE发展历史

张维:fernsdavco@163.com

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净化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及生产的国际集团。总部设于芬兰的赫尔辛基,并设有分公司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瑞典、新西兰、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公司的经销商网络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名为BioAire International Inc.,专门向医疗机构售卖去味除臭产品的美国专业公司。后来,BioAire以其专业性获得美国政府的CRATA Grant专项拨款,研究和开发运用紫外光频及等离子技术净化室内空气,应用于美国太空航天领域。1997年,BioAire International 向美国市场推出第一款光等离子空气净化机,大受市场欢迎。BioAire随之推行了一连串强化计划,主要是加大净化技术研究力度和大力提升营运质素。此计划实行两年后,BioAire已成为一家美国顶尖的高科技空气净化专业公司,并于1999年更名为BIOZONE Scientific L.L.C.,研发出以等离子体技术为主体,臭氧、紫外线、负离子、光触媒为辅的BioZone空气净化系列产品投放欧美和亚太市场,以其尖端的科技优势,创造了最有效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其效果得到各领域使用者的普遍认可,在空气净化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室内空气净化业的佼佼者。

2003年,芬兰Infosto Group基于BioZone光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的领先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收购了BioZone Scientific L.L.C.的绝大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成立了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芬兰总公司),把总部设于芬兰赫尔辛基。(需要了解产品与技术设计产品安装服务请与我联系)

第三篇:三种3G技术比较

TD-SCDMA、WCDMA、CDMA2000孰优孰

劣?

时间:2009-06-19 13:20:21 来源:慧聪电子网 作者:

毫无疑问,2009年最值得关注的通信业、网络业词汇就是3G。随着我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和3G牌照的发放,WCDMA、TD-SCDMA和CDMA2000这三个标准在中国的竞争愈加凸现。对于普通网络用户,了解清楚国内三大3G标准的特点,相信对大家跨入3G之门大有裨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颁发三种3G牌照,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孰优孰劣呢?

TD-SCDMA:

属于中国自主研发的3G网络技术,从研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跟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比较起来,缺陷仍十分明显。

优点: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优势就是政府支持。自身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缺点:

1、技术不成熟,整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导致从机房,基站到手机中端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2、传输速度慢且不稳定。理论峰值速度384k/s。大家要知道,目前edge的峰值速度都已经达到480k/s了。实际使用起来,情况确实如此。将其接入互联网下载的平均速度只有10k左右,很怀疑他凭什么叫3G。

3、网络问题最为致命。由于其基站设备庞大(单部基站:2m左右,500kg-800kg),辐射严重,必将给其将来布设全覆盖率的网络带来重大障碍。据我所知,从4月试商用以来,接近一年,在北京主城区还有部分地区网络覆盖的不是很好,只要由于基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布设。毕竟谁也不愿意一个大家伙整天在自己头上朝着自己辐射高频电磁信号。

4、正因为TD网络的覆盖不能达到无缝,所以在没有TD网的地方手机用户需要通过GSM网(目前移动和联通用的2G网络均属于GSM网)来进行通信。所以目前的TD手机均采用了GSM和TD双模结构。这种结构的一大缺点是耗电,这是双模手机的通病。另一大致命缺点是目前为止,TD手机还没能很好的解决TD到GSM和GSM到TD之间网络切换死机的问题,包括目前市面上最好的TD手机-----三星i688。在网络切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也就是说你开车穿越TD覆盖区时,下到地铁或进入地下车库TD没有信号时,或者不知不觉,手机就已经死机了,因为网络没切换成功。(话说回来,TD和GSM双模芯片本是国产技术,我们应该支持,但是当技术本不成熟就将其推向市场,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5、不能国际漫游。TD的手机到欧美去,根本就不能用3G。全球漫游最广的3G网络是WCDMA,包括欧美,澳大利亚,港澳台,日韩,中东,南美和非洲等较发达地区。而CDMA2000目前只有美国,日韩拥有,拥有CDMA的印度和澳大利亚均表示其3G的发展方向是WCDMA。

6、手机终端问题。目前市面上的TD手机均为TD~GSM双模,而且只有中兴,联想,酷派等国产品牌和三星唯一一个国际品牌。LG,多普达各出了一款此类产品还未上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移动网站或者营业厅去看看,除了三星i688,其他的TD手机那是一个糙啊,不堪入目。相信大家准备用3G,怎么也不会看上样子像山寨机的国产手机吧。

大家还可以比较一下,三星i688和港行货版的三星配置的WCDMA手机,价格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TD的手机性价不高。

WCDMA:

缺点:除了是国外的技术外,其均为合格。

据了解,其实中国的华为也拥有7%的WCDMA的核心专利技术。跟其他制式比较,WCDMA的优点有:

1、通过10多年的发展和6年的商用,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

2、上网速度快。目前上海布设的HSUPA网络(WCDMA的高级版)理论峰值下载速度是14.4M/s,上传速度是6.8M/s。实际应用目前还没试过,但是估计一下应该在1M以上。因为人家欧洲的制式缩水应该没TD这么严重吧。哪怕只有200k,就已经赶上一般家庭宽带的速度了。

3、信号覆盖率高。现在的WCDMA基站最小的可以直接打在墙上,跟壁灯大小差不多。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都是家庭基站,直接家里跟无线路由器一样的一个设备,很小很轻巧,兼顾无线上网和辐射电话信号的功能。而说到建基站,从中国的现状看来,有人曾这样称赞到:“还没到居民能阻止运营商建基站的程度,这种事情只发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高度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小区里面。如果说是要建像TD那样2米长左右,重500公斤的基站设备,人家会反对的话。那直接在小区的路灯上挂上一个跟灯箱差不多大小的WCDMA基站说能提高电话通话质量而且辐射小,还会有人反对吗?从长远来看,WCDMA在中国的覆盖和信号都将是3G里面最好的。”

4、网络质量好,由于覆盖好,WCDMA能保证用户在主城区均能任意享用3G业务。当用户出差旅行,或者驾车驶出3G覆盖区也没关系,手机能平滑过渡到GSM网,跟现在的G网到E网效果一样。因为WCDMA本身就是GSM的升级版,不会出现掉线,网络切换问题。

5、手机终端丰富。目前世界上有3000种以上WCDMA制式的手机可供消费者选择,而且价格较其他两种都要便宜。目前世界上的明星手机iphone,谷歌G1,三星i968e,nokiaE61,多普达P860等,均是WCDMA手机。中低端产品就更不用说了,nokia,三星,MOTO,LG等的低端WCDMA产品更是琳琅满目。

CDMA2000:

TD-SCDMA、WCDMA这两种技术是美国的技术,技术基本没有问题,但跟CDMA2000比较起来,还是有些不足。

1、网络覆盖达不到很高的程度。目前CDMA基站只有4万个左右,覆盖率是所有网络中最低的,大部分乡镇基本没有信号。升级后虽然可以覆盖主城区,但是肯定达不到WCDMA那种程度,因为CDMA2000的基站很庞大,建设起来面临跟移动同样的困境。而且由于3G网络的绕射性(信号穿墙)能力比2G要差很多,所以室内,尤其是大型写字楼,地下商场估计覆盖起来都会很困难。

2、传输速度较快,目前发布的数据是峰值速度2-3M/s。比起WCDMA的14.4M/s显然要逊色很多。

3、手机终端较贵。

因为“高通”(CDMA2000芯片商)收取的高额专利费,而且由于销量一直赶不上WCDMA手机,相比之下,CDMA2000制式的手机价格偏高,且缺少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加入,使消费者少了很多选择的余地。

从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国内三大3G标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基站建设、品牌推广上虽都尚处在起步阶段,但竟争激烈,谁将成为2009消费者选择的主流,还需市场的检验。

附:为什么中国的3G不采用一个标准?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启动3G牌照发放程序,这意味了中国3G时代已经到来,牌照只不过是一张纸,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3G的建设,运营商早已经展开,可以说我们今天已经是一个3G时代了。开 个玩笑说,早就已经同居了,现在不过领一张结婚证,那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

3G牌照发放,大家会发现,我们会采用三个标准,也就是未来的中国的3G格局是中国移动采用我国提出的国际标准TD-SCDMA,中国电信采用美国提出的国际标准CDMA2000,而中国联通采用欧洲提出的国际标准WCDMA。我们到3G时代,如果要用3G服务,换手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要从一个运营商换到另一个运营商就会面临了较大的麻烦,我们还是需要换手机,因为一种制式的手机,是没有办法到另一种制式的网络中使用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消费者转网的成本增加了,同时因为中国要建立3个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一定意义上也增加了建设成本。一个国家有个不同标准的3G网络,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世界上绝多数国家3G网络建设只采用一种标准,只有极少国家3G的建设是采用两个标准,而这种情况诸如韩国,是政府强制发放牌照,要求运营商建设网络,目的是为了帮助本国制造商,而不是运营市场的需要。

欧洲在3G领域更是出奇的统一,通过欧盟的工作,全欧洲所有的国家都采用了WCDMA标准,这一方面保证了欧洲国家之间漫游非常方便。也节约了建设成本,终端因为生产量,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终端的价格也相对较低,这都为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也为欧洲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好处。

但是,我国为什么不建设一个统一标准的3G网络呢?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政治上我国还是不够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全世界都是非常关注的,世界各国也都将其作为争夺的重要市场。正是中国加入,对于GSM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即使今天,诺基亚30%以上的收入也是来自中国市场,它们有一个表述,没有诺基亚在中国的成功,就没有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所以对于中国的3G牌照,世界上许多国家给了我们较大的政治压力。当今我们在政治上还远没有强大到完全顶住这些压力,或是不顾这些压力。台湾问题、武器禁运问题、西藏问题、疆独问题等等,我们需要世界其他国家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们今天还没有力量不顾及其他国家的态度。

2.经济利益的交换。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一体化了,国际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现在无论走到世界哪个国家,中国产品都不再陌生,欧美很多国家,我们的家电、小电器,服装、玩具、家具、鞋占据了商店的大部分柜台。贸易赤字是很多国家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一个大问题。

如果我们在3G领域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报复性的制裁,尤其是美国和欧洲,这样对于我国传统领域的对外贸易非常不利。因此,为了做经常利益的交换,选择在通信标准的采用上,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态度,既要保证我国的TD-SCDMA标准,同时,也采用了其他两种标准,这也是一种打太极的战略吧。

3.一定程度上对于TD-SCDMA的信心不足。进行3G的规划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了,然而,1998年,我国自己的移动通信基本上是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设备,2G的

网络建设基本上是外国企业的天下,2G的终端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这样一种情况下,虽然我们提出了自己的3G标准,也在2000年通过成为国际标准,但是这个标准能不能成为一个商用网络,能不能真正走向商用,这无论是标准提出者,设备研发者,政府、制造商、运营商,心中都打了一个问号,毕竟我们以前没有做过,我们实力到底怎么样,如果没有国外企业的支持,我们能不能真的建立起一张可商用的TD-SCDMA网络。而3G的规划一直在做,所以3G的规划从来都没有敢做成只建设成一张TD-SCDMA网络。这个规划中,对于TD最高的期望值是三分天下得其一。

今天TD应该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能建设成一张可商用的网络,争论基本上是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有专家提出应该建设成一张全国性TD网络,这种感情是理解的,但是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确实是多种历史条件决定的,不能完全感情用事。

其实经过3G的洗礼,4G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领域,我国会越来越有发言权,会越来越有机会,有一天我们只建设一个标准的网络,也是很正常的,我们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中国移动3G市场分析国内3G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国,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2009年8月底,国内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7.1亿。而据CNNIC调查显示,中国手机网民占到整体手机使用人数的 34.2%,总规模达到1.8亿。继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7日依法批准并增加了3家企业的3G业务经营许可后,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调研数据显示,在强势宣传之下,尽管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3G手机,可是3G终端普及率仍然较低,过半网民对换机仍持观望态度。

(以上数据来源于3G门户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户使用3G手机的原因是希望使用3G带来的新体验,高速上网服务和可视电话占主要因素。而影响用户使用3G的原因是:

首先,网络覆盖不完善。一方面只局限部分城市开通,另一方面由于民众对基站辐射的担心导致的基站选址困难和一些技术原因造成的双重影响,3G网络在短期内难以做到类似2G时期那样的高度覆盖。其次,资费门槛过高。3G发展初期,运营商出于高端定位和逐步发展策略,资费门槛相对较高,这就导致大量用户被宣传吸引之后,在了解的过程中被3G 资费担忧,进而打消了尝试使用3G业务的计划,以后虽然运营商在不断下调资费,但由于第一印象已经形成,后续营销措施难以被用户感知,因而效果比较有限。

第三、缺乏性价比高的终端支持,且渠道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据在许多手机零售渠道了解到的情况,由于国内国际厂商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3G手机款式很少,目前3G手机到货很慢,要么性能差不多的手机价格比2G手机普遍都贵1000多元以上,要么就是款式、界面和性能无法让用户获得满意的感知,消费意愿偏低。

第四、关于3G的相关业务后续支撑系统还不够完善,无法形成对用户的有效吸引。对整个产业而言,3G绝非是网速提升那么简单,3G的普及是在网络传输基础资源提升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应用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从而逐渐将更多的围绕用户生活、工作的社会应用聚合到电信平台,以达到提高社会运转效率和降低管理运营成本的双重效果。在3G发展初期,由于运营商集中主要资源进行基础网络建设和构建终端供给体系,对有关3G特色应用、计费等业务相关支撑系统的建设和三大制式之间的互联互通等问题的解决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到部分试用用户的体验,导致3G业务在用户中口碑不佳,影响用户规模的进一步快速扩大。

第五、由于中国目前3G的发展处在一个过渡时期,不仅目前有网络覆盖和产业发展极为成熟的2G业务,基本满足了用户现有急需的大部分移动通信需求,而且未来还面临平滑升级至LTE的4G技术替代,加上目前快速普及的互联网业务和宽带传输速度的提升,用户有足够的资本在目前保持对3G业务的观望。

在诸多原因当中,资费问题则是主要原因。

(三)政策环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适时启动3G产业,不仅被寄予拉动经济增长的厚望,而且也有机会凭借全球3G发展“冷热不均”的机遇,让我国运营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3G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市场基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国家将继续支持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优化电信市场竞争结构,促进TD-SCDMA产业链成熟。

二、中国移动竞争市场分析

(一)技术方面

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目前中国电信采用CDMA2000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它是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主要是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该技术的主要设备商阿尔卡特朗讯、北电已开始在裁减CDMA部门。

中国联通采用的则是全球用户量高达3.2亿的WCDMA技术,即Wideband CDMA。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采用FDD制式,是由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包括欧美的爱立信、诺基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方便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中国移动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该技术全称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采用TDD制式,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但技术发明始祖于西门子公司,TD-SCDMA具有辐射低的特点,被誉为绿色3G。由于中国国内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对于中国通信事业实为一大机遇。

CDMA2000技术本身优秀,但是设备厂家和终端厂商也较少,产业链基本由美国高通一家把控,发展前景并不乐观。WCDMA技术产业链最广,全球用户最多,技术最完善,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善的3G网络覆盖。与前两个技术相比,中国移动采用的TD-SCDMA的优点是:

1、频谱利用率高:TD的一个载频1.6M,WCDMA的一个载频是10M。

2、对功控要求低:TD是0-200MZ,WCDMA则要求1500MZ。

3、TD采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测试。

4、避免了呼吸效应,TD不同业务对覆盖区域的大小影响较小,易于网络规划。所谓有利有弊,TD技术的缺点是:

1、同步要求高。TD需要GPS同步,同步的准确程度影响整个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码资源受限。TD 只有16个码,远远少于业务需求所需要的码数量。

3、干扰问题。上下行、本小区、邻小区都可能存在干扰。

4、移动速度慢。TD的移动速度是120KM/H,而WCDMA是500KM/H。

综上所述,TD技术有利有弊,但是作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标志,TD-SCDMA在政府和运营商的全力支持下,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已基本建立起来,产品的开发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动,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纷纷投入到TD-SCDMA产品的开发阵营中来。随着设备开发、现场试验的大规模开展,TD-SCDMA标准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加强。

(二)综合实力的较量

有许多评论说,电信产业重组之后,中国电信是最大的得利者。电信凭借江南大本营雄厚财力,一鼓作气,抛出半年内CDMA在320个城市全覆盖的计划,3G技术中比较成熟的CDMA2000也飞入电信的怀抱,使用厂商一致推荐的H.323或sip协议(IMS)为基础的核心网解决方案。下面,我们看看三家企业3G实力的对比:

通过上表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各家都有不同切入点,细分市场来做业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移动除了专营业务,还有强大的资本运作,移动的企业管理是优于其他两家的。并且,庞大的用户群体,是移动最稳固的根基和生命力,中移动无论是从技术层面的客户感知度,还是业务层面的量身定制,或者客服方面的人性化,都有着娴熟的适合中国市场的宝贵经验。

三、中国移动3G市场发展

中国3G市场未来的发展与全球发展趋势一样,在技术上将向高速率化、宽带化、IP化方向发展,网络不断向后3G演进,2G和3G网络共存的状态将长期存在。在未来的1—2年内,中国移动由于其在网络质量、网络覆盖、业务拓展能力、盈利能力、拥有的用户数量和高端用户数量等方面的过于强势,中国3G市场还将是“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几年以后,真正进入到3G时代,市场竞争格局将可能会出现大的变化。加强自主技术研发,无疑是中移动唯一的出路。中国移动已经在积极推动TD技术继续演进,TD技术已经开始迈入下一个里程碑,TD-LTE。如果 TD-LTE产业化进程顺利,中国的4G技术可能就只会采用一种制式,由于中国的大规模商用,国际上也会有一些运营商积极跟进,即使没有欧美主流运营商来大规模建网,只要技术成熟、价格便宜,也肯定会有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会考虑采用,这就能大大推动中国通信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篇:高能离子管-空气净化技术原理

高能离子管-空气净化除臭技术原理

产品技术原理:

“高能离子工业废气净化模块”系列产品是利用了产生的高能等离子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份,从而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转化为洁净的无害的物质达标排放至大自然。

等离子体是不同于气态、固态、液态的第四态物质,由高能电子、正负离子、自由基(OH、H、O、O3等)和中性粒子等组成。气体经过UL-ION等离子处理装置的反应器区域时,在高能电子和自由基强氧化等多重作用下,气体中的有机物分子链被断开,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H2O等无害物质,正负离子可以清新空气。另外,借助等离子体中的离子与物体的凝并作用,可以对有机废气中小至亚微米级的细微颗粒物(0.1-3微米)进行有效的收集去除。

净化装置特点:

1、采用独创的脉冲式高频高压发生器,电子能量高达7ev以上,可以有效断裂开苯环等强分子结构,检测表明二甲苯的去除率为96%,臭味去除率90%,TVOC去除率83%,甲硫醇去除率90%,硫化氢去除率86%,甲醛去除率85%;

2、采用专利设计电极结构,废气在反应区中经历上百次电击,在同等反应器体积内,放电点数是其他结构的10倍以上。

3、模块化、抽屉式结构,安装维护简便;组合性强:可以串并联混合应用,在处理高浓度异味气体时能发挥明显优势。

4、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人看管,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独创绝缘部件,可适应恶劣环境。

5、耗电低:220V/80W/模块;处理烟气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廉。

6、模块使用寿命长:由不锈钢材,石英、钼等材料组成,抗氧化性强,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达30000小时以上。产品适用范围:

高能离子工业废气净化模块可广泛用于火力发电厂、卷烟厂、纺织厂、印刷厂、造纸厂、钢铁厂、水泥厂、污水垃圾处理厂、石化厂、化工厂、制药厂、香精厂、屠宰场等异味气体等的治理。

等离子废气异味处理系统具有除异味效果显著、造价低、能耗小、运行费用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推广应用。是经国内外使用证明,至今为止较成熟且切实可行的方法。

通过高频高压脉冲沿面放电,在常温常压下获得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即产生大量高能电子、O2、O2-、O2+、O、•OH等活性粒子(我们称其为“活性离子氧”),这些高能活性离子与恶臭分子发生氧化降解反应,使污染物最终转化为无害物。

1.净化空气:迅速分解装修污染气体、去除异味:迅速除掉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甲苯、氢气、氯气等各种有害气体及其异味如空气中的烟味、腥味、臭味等异味,并能同时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细灰尘都带正电。负离子能消除静电,吸引聚集悬浮的微细灰尘降落地面,净化空气,促使正负离子趋向平衡。起到迅速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2.消毒杀菌: 可以迅速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病菌等一切病原微生物,对室内空气和物品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

3.保健作用: 臭氧可迅速还原成氧,大量增加室内氧气浓度,促进人体细胞活化、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发生。空气中缺少负离子将会使人感到呼吸急促、情绪低落、疲劳、焦虑、头晕、恶心;还可诱发哮喘,感昌、失眠、心血管病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用上空调的封闭结构的室内正离子更容易上升。负离子就能改变空调病的困扰和危害。医学研究证明,负离子被人体吸入,进入人体循环,可调节人体植物神经、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强血管毛纤活动、促进胃液分泌、增加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中和肌酸、消除疲劳等功效。迅速恢复室内空气自然状态,防治空调病。

第五篇:空气净化塔

关于空气净化塔技术应用于消除城市雾霾 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简报)

一、研发背景及技术适用性分析

(一)中国城市雾霾现状

通过分析中国358座城市公开的实时监测数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2015年上半中国358座城市PM2.5浓度排名》指出:尽管仍有高逾八成的城市空气质量仍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但和2014年上半年已有数据相比,整体城市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提升。

绿色和平是首家对逾300城市PM2.5半数据进行梳理和排名的机构。此份榜单以半PM2.5浓度平均值从高到低排序。研究发现:

PM2.5浓度最差前三位省分依次为河南、河北、北京,最优为云南、西藏、海南。湖北、重庆、湖南、新疆等在此次排名中位于前十名,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二)国内现有措施(北京为例)

2015年北京有过极品蓝、阅兵蓝,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6.2%,措施是中国停止了北京及附近河北省工厂的运作;利用人工降雨来清除细微颗粒;为改善首都圈(北京、天津、河北)的大气质量,收到59亿元政府资金;淘汰落后及柴油车辆,减少煤炭供暖和钢铁工厂上;东西城核心区无煤化和城六区无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机动车达38万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租赁自行车、力推新能源车等多措并举控制机动车排放,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三年累计淘汰“超千家”高污染行业企业、实施了260项环保技改工程,严查扬尘污染、推行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百万亩平原造林任务提前超额完成,标准政策不断出台、“倒逼”排污企业治污减排,严格执行新环保法、监管执法出重拳,两次启动红色预警削峰减排、及时提示公众防护,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参与污染减排行动。但由于措施的种种弊端及不可持续性仍遭遇了年末连续空气重污染预警。

(三)雾霾治理效果

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根据调查,近四成人对雾霾治理成效不满意。

蓝皮书指出,当前雾霾治理效果尚不明显,需要加大雾霾治理力度。2015年有9个城市在雾霾治理方面得分低于50分,郑州、长春、北京、石家庄、长沙等城市排名靠后。从全国总体样本分布来看,选择对雾霾治理情况“满意”或是“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合计为28.06%,明显低于选择“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人数比例(38.29%),此外有33.65%的受访人选择了“一般”。

(四)空气净化塔技术应用于消除城市雾霾的现状 荷兰达安·罗塞加德设计出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采用离子净化技术实现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

据埃菲社6月28日报道,1979年出生的罗塞加德称,世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是一座高约6.5米的净化塔,可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经过净化后再排出干净的空气。

报道称,在欧洲环境纳米解决方案(ENS)公司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专家的帮助下,罗塞加德的研究项目注册了如今已被医院普遍使用的基于离子技术的净化装置方面的专利,并采用轻型材料和LED装置,可以捕捉空气当中的PM2.5颗粒。

二、空气净化塔项目技术性分析

(一)空气净化塔项目原理

空气净化塔的技术被医院普遍使用的基于离子技术的净化装置,用轻型材料和LED装置,捕捉空气当中的PM2.5颗粒。净化塔,可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经过净化后再将干净的空气排出。该装置中包含有一系列连接到高压电源的电极,空气净化塔通电后,空气中会产生一定数目的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可以吸收雾霾颗粒,负极的表面将被粘合在阳离子上的小颗粒吸收,对人体有害的雾霾颗粒将会被收集净化器内,在净化器内部通过特殊的科技,可以作用于常规的滤网系统无法净化的超微颗粒。

适用于公共场所创造无雾霾圈,或者创造“洁净空气区域”,被净化范围内的空气比周围将干净70%。设备能在全球大城市中建立“无雾霾公园”。

(二)空气净化塔生产工艺分析

鉴于离子技术净化装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生产工艺难点主要集中在大型化中出现的问题,理论上分析只要解决大型化产生的具体问题,生产工艺方面不存在壁垒,但是需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或者研发技术团队。

(三)空气净化塔项目运行成本分析

1、占地

单体空气净化塔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可安装在地面、楼顶平台、工厂厂房顶等区域,可不占过多地面空间

2、运营成本

空气净化塔,高约7米,每小时净化30000立方米的空气,每小时1400瓦,大概与一台热水器的耗电量差不多。

(四)空气净化塔项目较其他技术的优势

目前空气净化器中最热门的方式是用HEPA滤网(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进行物理过滤,标准的HEPA过滤器由化学纤维或玻璃纤维制成,通过细微纤维的絮状结构拦截经过滤网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尘埃。常用的规格能够吸纳99.7%大小为0.3微米的悬浮微粒,对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及花粉都有良好的过滤效果,但是无法滤除有害气体。

HEPA滤网之外,还有孔径大的过滤网可以选用。它们不能滤除细微颗粒,但是能很好的去除大颗粒的植物纤维,种子,灰尘,霉菌,动物毛发,一方面去除多数过敏原,另外能有效保护后级的高效过滤器。有些市面出售的滤网可以直接装在空调的进气口或是风扇背后提供一定的净化作用,性价比很高。

其他的净化方式里,物理吸附方式代表是活性炭和CPZ滤网。对于除臭及吸收有害气体都有相当的效果。臭氧,负离子和紫外线能杀菌,分解有害气体,但均对颗粒物无效。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空气清新剂,精油,熏香等物能够遮盖空气中的气味增加香氛,但并不能实际去除污染物,只有心理安慰的作用。

(五)空气净化塔项目存在的不足及优化方案 静电集尘方式,相对于HEPA效率略差,并且设计不当时容易产生粉尘二次污染和副产物臭氧。但是处理规模越大时静电集尘不需更换滤网的成本优势就越明显,因此多用于工业排放废气的除尘。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选择高层次的研发团队最大程度解决技术难题。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研发团队

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宴朋教授为主的研发团队。蔡宴朋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水资源管理、流域系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能源系统分析,目前在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拥有研发基地,占地至少应在300亩以上,前期投资在两千万人民币以上。

(二)蔡宴朋简介

1、学习经历

(1)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3)2009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获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2006.032010.09,加拿大达豪斯大学,博士后;(3)2010.102013.02,加拿大里贾纳大学IEESC,环境科学家;(5)2013.032009);(2)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IAHS)会员;

(3)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ciences(ISEIS)会员;

(4)Solid Waste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SWANA)会员;

(5)Canadi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CSCE)会员。

4、获奖情况

(1)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013年);

(2)中国国家教育部优秀自费留学生奖(2008年);(3)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ECOPOLIS研究与设计奖(2008-2009)。

5、论文专著

(1)Liu, Y., Huang, G.H., Cai, Y.P., Dong, C.(2013).An inexact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for supporting GHG emission mitigation in Subei Region, Northeast China.Int J Green Energy, in press, DOI:10.1080/15435075.2012.740706.(2)Tan, Q., Huang, G.H., Cai, Y.P.(2013).Multi-source multi-sector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under multiple uncertainties: an inexact fuzzy-stochastic quadratic programming approach.Water ResourManag, 27(2): 451-473.(3)Cai, Y.P.(2012).Editorial: informatic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 Sys Res, 1:3.(4)Wu, F.F., Wang, X., Cai, Y.P., Yang, Z.F., Li, C.H.(2012).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emperature-variation patterns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e upper reach of Mekong River basin.Sci Total Environ, in press, doi: 10.1016/j.scitotenv.2012.03.081.(5)Zeng, Y., Cai, Y.P., Jia, P., Jee H.K.(2012).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pporting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Daegu city, South Korea.Exp Sys Appl, in press, doi:10.1016/j.eswa.2012.02.065.(6)Cai, Y.P., Huang, G.H., Tan, Q., Yang, Z.F.(2011).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climate-change impact analysis and adaptation planning under multi-level uncertainties.Part I: Methodology.Renew Sustain Energ Rev, 15(6): 2779-2790.(7)Cai, Y.P., Huang, G.H., Wang, X.et al.(2011).An inexact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supporting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uncertain water demand by ecosystems,Stoch Env Res Risk A, 25(5): 721-735.(8)Tan, Q., Huang, G.H., Cai, Y.P.(2011).Radial interval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for agricultural nonpoint-sourc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under uncertainty.Agri Water Manag, 98(10): 1595-1606.(9)Tan, Y.Y., Wang, X., Li, C.H., Cai, Y.P., Yang, Z.F., Wang, Y.L.(2011)Estimation of Ecological Flow Requirement in Zoige Alpine Wetland of Southwest China.Environ Earth Sci, in press, doi:10.1007/s12665-011-1392-2.(10)Cai, Y.P., Huang, G.H.et al.(2010).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eco-resilience to floods i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regions of a wetland.Ecol Model, 222(2): 360-369.(11)Cai, Y.P., Huang, G.H., Yang, Z.F.et al.(2009).Community-sca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 under uncertainty-An interval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approach.Renew Sustain Energ Rev, 13(4): 721-735.(12)Cai, Y.P., Huang, G.H., Lu, H.W.et al.(2009).I-VFRP: An interval-valued fuzzy robust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waste management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EngOptim, 41(5): 399-418.(13)Cai, Y.P., Huang, G.H., Bass, B.et al.(2009).An optimization-model-based interac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reg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Exp Sys Appl, 36(2): 3470-3482.(14)Cai, Y.P., Huang, G.H., Yang, Z.F.et al.(2009).Investigation of public’s perception toward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a two-level expert system.Exp Sys Appl, 36(5): 8910-8924.(15)Cai, Y.P., Huang, G.H., Nie, X.H.et al.(2007).Solid waste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A mixed interval parameter fuzzy-stochastic robust programming approach.Environ EngSci, 24(3): 338-352.(16)Yang, Z.F., Li, C.H., Cai, Y.P.et al.(2011).Analysis of the net water loss in the main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Int

(二)潜在市场

鉴于全国各级政府急于改变雾霾频繁爆表的现状,现有消除雾霾措施的具有的高投入、高代价、低成效、不可持续性,而空气净化塔作为开放空间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净化效率高、维护和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全国各级政府为潜在巨大市场。同时,未来在PM2.5空气净化塔的基础上,可作出针对不同工业污染物处理的适应性开发调整,应用于工业污染物的处理。

(三)收益分析

建造第一个每小时可以净化30000立方米空气的空气净化塔成本五十万人民币,整体投入不高,但带来的社会效益相当可观。空气净化塔项目可充分利用政府环保优惠政策、环保基金等获取收益,同时亦可将空气净化塔与其他项目打包进行一揽子销售方案推广。

(四)推广难度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全国各级政府虽然极其重视雾霾污染,并强烈渴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就现实来看真正懂技术有远见敢担当的负责人并不多,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推广和说服公关工作。

四、空气净化塔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针对空气净化塔项目,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步骤:

1、联合以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蔡宴朋为牵头人的技术团队进行技术研发。

2、利用政府环保优惠政策、金融基金、个人等融资渠道结合互联网投入技术研发,并选取工业厂址进行建设生产。

3、依托金融资本上市,争取更多资本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4、建立政府部门技术推广说服公关团队,积极有效的开展立项建设研发营销各项步骤。

下载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范文合集

    张淑娟: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进展较快 http://news.163.com 2005-08-26 19:25:24 张淑娟(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国内外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技术的研究有了一定......

    空气净化资质标准

    空气净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试行) 空气净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二级、三级。 二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五年承担过2项以上单位工程造价200万元以上的空......

    光触媒空气净化治理

    光触媒空气净化治理 光触媒创造健康生活空间 细菌无处不在,但有害的细菌过多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在看似洁净的家里,细菌仍然滋生于地板、沙发、板凳等地方,小孩子从床上爬到地板上......

    室内地坪施工技术交底

    室内地坪施工技术交底 各施工组: 为了达到分户验收标准,各班组在做室内地坪时必须按以下交底施工: 做灰饼→清扫→放水验收→扫浆→浇筑→收光→验收→保养 1、 做灰饼: 做灰饼......

    空气净化产品营销方案

    空气净化:http://www.xiexiebang.com 空气净化产品营销方案 前言: 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所以必须要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现在是空气净化产品打入市场的......

    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报告网址

    目 录 1.概述 2.目的 3.范围 4.职责 4.1验证小组 4.2设备部 4.3质量保证部 4.4生产部 5.验证内容 5.1 预确认 5.2 验证用仪器仪表的校验 5.3 HVAC系统的安装确认 5.4 HVAC系......

    家用空气净化营销思路

    家用空气净化器营销思路一 调查市场 收集市场资料,了解空气净化器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了解竞品信息(包括价格,外形,促销手段,实用性,售后服务)。分析客户的需求,区分产品消费的对象和......

    3D打印三种主流技术介绍[大全]

    下面简单介绍三种主流技术: 1、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 有些3D打印机使用“喷墨”的方式,整个流程是在喷头内熔化塑料,然后通过沉积塑料纤维的方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