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泽民文选》专题学习计划
《江泽民文选》三卷共203篇文章。本次专题学习安排二十周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学习时间1、9月1日-9月17日:论述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2、9月18日-10月15日:论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3、10月16日-10月29日: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3篇)
4、10月30日-11月19日: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1篇)
5、11月20日-11月26日:论述就业再就业、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等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1篇)
6、11月27日-12月3日:论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4篇)
7、12月4日-12月10日:论述“一国两制”方针、港澳工作、对台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2篇)
8、12月11日-12月31日:论述国际形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2篇)
9、1月1日-1月14日:论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1篇)
二、学习要求
1、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紧密联系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实际,联系我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学以致用。
2、重点篇目要写出学习心得,本次专题学习笔记科级以上干部总字数不少于1.5万字,一般党员干部不少于1万字。
3、学习要做到,与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想结合;与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想结合;与我区十一五规划目标相结合。
三、学习篇目(标注▲的是重点学习篇目):
1、全面论述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第一卷
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形势(1989年3月20日)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989年6月24日)
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1989年9月29日)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1991年7月1日)
▲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3月31日)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2月26日)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25日)
第二卷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报告)(1997年9月12日)
▲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1998年12月18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10月1日)
二000年贺词(1999年12月31日)
▲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
▲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2000年1月20日)
第三卷
▲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01年4月2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2年1月14日)
关于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的批示(2002年2月18日)
对十六大报告稿的几点意见(2002年9月18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2、论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第一卷
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8月21日)
振兴电子工业,促进四化建设(1984年9月16日)
开发上海浦东新区(1988年5月2日)
▲认真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1989年6月16日)
▲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1992年4月4日)
▲关于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6月9日)
加快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992年6月27日)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报告)(1992年10月12日)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1992年10月19日)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92年12月25日)
全面正确把握形势,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1993年3月17日)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94年5月5日)
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4年6月20日)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道路(1995年
第二篇:学习《江泽民文选》计划
《江泽民文选》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智慧的结晶。它从历史、经验和理论三个维度,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学习《江泽民文选》应把握好三个切入点。第一,从“一脉相承”的认识角度切入《江泽民文选》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作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基于“一脉相承”的认识角度,有利于我们把握《江泽民文选》所反映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方位和理论地位。
毛泽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航程。邓小平的突出贡献则在于,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13年。《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无论从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上,还是从思想路线和哲学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都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只有基于“一脉相承”的认识角度,才能进一步深刻领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关联。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切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在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的科学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思想。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方面,在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着重强调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些论述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性意义。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从“党的建设”的关键问题切入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为一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我们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成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探索的重中之重。“三个代表”这个论断,可以说就是直接针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而阐发的。从党的建设这一问题切入,是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关键切入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创新在于,它赋予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历史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思想,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等,都是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探索的结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其独特的理论贡献为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宝库增添了真理性的内容。
学习《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意义重大。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
第三篇:《江泽民文选》学习计划
为抓好《江泽民文选》的学习,8月17日下午,**街召开中心组成员大会,认真研究似制《江泽民文选》学习计划。一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中心组采取抢先一步,先学一步,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在《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前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的同时,拟对全街上下进行深入动员,广泛发动,提高大家对学习《江泽民文选》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学习原著,掌握精神实质。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列入中心组、机关理论学习计划之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年底前将完成第一卷学习任务,人均记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写体会文章不少于3篇。通过原著学习,对文选基本精神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开展活动,提高质量。通过开展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四是督促检查,狠抓落实。把学习《江泽民文选》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检查学习笔记、查学习情况记录等途径,认真检查学习落实情况,通过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真正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达到促进思想和工作之目的。
第四篇:《江泽民文选》专题学习计划
《江泽民文选》三卷共203篇文章。本次专题学习安排4个月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论述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2、论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3、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3篇)
4、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1篇)
5、论述就业再就业、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等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1篇)
6、论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4篇)
7、论述“一国两制”方针、港澳工作、对台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2篇)
8、论述国际形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2篇)
9、论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1篇)
二、学习要求
1、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紧密联系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实际,联系我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学以致用。
2、重点篇目要写出学习心得,本次专题学习笔记科级以上干部总字数不少于1.5万字,一般党员干部不少于1万字。
3、学习要做到,与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想结合;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想结合;与我区十一五规划目标相结合。
三、学习篇目
学习篇目按内容分类,(标注▲的是重点学习篇目):
1、全面论述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第一卷
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形势(1989年3月20日)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989年6月24日)
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1989年9月29日)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1991年7月1日)
▲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3月31日)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2月26日)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25日)
第二卷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报告)(1997年9月12日)
▲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1998年12月18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10月1日)
二000年贺词(1999年12月3 1日)
▲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
▲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2000年1月20日)
第三卷
▲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01年4月2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2年1月14日)
关于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的批示(2002年2月18日)
对十六大报告稿的几点意见(2002年9月18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2、论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第一卷
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8月21日)
振兴电子工业,促进四化建设(1984年9月16日)
开发上海浦东新区(1988年5月2日)
▲认真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1989年6月16日)
▲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1992年4月4日)
▲关于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6月9日)
加快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992年6月27日)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报告)(1992年10月12日)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1992年10月19日)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92年12月25日)
全面正确把握形势,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1993年3月17日)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94年5月5日)
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4年6月20日)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道路(1995年6月26日)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7月16日)
▲做好经济发展风险的防范工作(1996年8月6日)
确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997年1月17日)
第二卷
把三峡工程建成世界一流工程(1997年11月8日)
▲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1997年11月19日)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1997年12月2 4日)
▲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1998年2月26日)
▲推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_l(1998年4月21日)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1998年6月1日)
根据本国国情确定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98年7月21日)
▲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
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1999年6月21日)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1999年8月12日)
▲加强技术创新(1999年8月23日)
▲目前形势和经济工作(1999年11月15日)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2000年1月19日)
第三卷
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2000年6月5日)
▲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2000年6月20日)
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000年6月20日)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2000年8月5日)
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01年3月4日)
要鼓励原始性创新(2001年6月22日)
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2001年12月20日)
▲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2002年2月5日)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2年3月10日)
3、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3篇)
第一卷
人民政府要为人民办实事(1987年1月12日)
正确认识工会的作用(1989年7月26日)
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1990年3月7日)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90年3月18日)
▲论民族工作(1992年1月14日)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1993年5月28日)
▲以人民群众为本(1994年1月1日)
西藏工作要抓好稳定和发展两件大事(1994年7月20日)
▲坚持依法治国(1996年2月8日)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97年2月27日)
第二卷
▲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权(1997年10月——1999年10月)
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和原则(1998年2月26日)
加强新疆各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1(1998年7月9日)
坚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1998年7月13日)
▲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1999年9月22日)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十分高尚的事业(2000年1月16日)
第三卷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2000年9月7日)
尽快开工修建进藏铁路(2000年11月10日)
▲进一步开创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2000年12月4日)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001年4月2日)
推动我国信息网络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7月11日)
▲论宗教问题(2001年12月10日)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
4、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1篇)
第一卷
▲理论工作要面向实际(1988年3月10日)
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3日)
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1991年9月2 4日)
社会主义前途依然光明(1993年11月21日、22日)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1994年6月14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26日)
▲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1996年1月24日)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1996年9月26日)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1996年10月10日)
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1996年10月22日)
纪念孙中山(1996年11月12日)
卫生工作要为人民健康服务(1996年12月9日)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前进(1998年1月24日)
第二卷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98年5月4日)
忆厉恩虞同志(1998年7月17日)
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9月28日)
▲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999年6月15日)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1999年12月2 3日)
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2000年2月1日)
第3卷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6月28日)
不要突出宣传领导同志个人(2000年9月28日)
▲大力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2001年1月10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01年8月7日)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2001年8月31日)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2001年12月18日)
加快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步伐(2002年3月26日)
▲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02年7月16日)
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2002年8月23日)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
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2004年9月20日)
5、论述就业再就业、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等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1篇)
第一卷
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996年3月10日)
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1996年9月23日)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1997年5月1日)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7年8月5日)
第二卷
一个新的信号 法轮功(1999年4月25日)
▲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6月17日)
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2000年6月20日)
第三卷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工作(2001年4月2日)
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2001年4月28日)
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2001年5月25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2年9月12日)
6、论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4篇)
第一卷
把军队的建设和改革搞得更好(1989年11月12日)
▲部队要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1990年12月1日)
关于军事战略方针和国防科技问题(1991年6月8日、15日、25日)
▲国际形势和军事战略方针(1993年1月13日)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95年12月17日)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1996年12月14日)
第二卷
▲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1997年12月10日)
▲军队必须停止一切经商活动(1998年7月21日)
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1998年12月25日)
▲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1998年12月25日)
▲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1999年11月24日)
第三卷
▲机械化和信息化是我军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2000年12月11日)
▲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增强国家战略能力(2001年10月31日)
▲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002年12月27日)
7、论述“一国两制”方针、港澳工作、对台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2篇)
第一卷
香港必须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1989年12月6日)
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是我们的基本国策(1990年3月20日)
我们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1994年7月7日)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995年1月3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1997年6月30日)
▲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的香港交接仪式上的讲话(1997年7月1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1997年7月1日)
第二卷
▲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任务(1998年5月11日)
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立场(1998年6月27日)
第三卷
▲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2000年12月20日)
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讲话(1999年12月20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12月20日)
8、论述国际形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2篇)
第一卷
中国人历来是讲民族气节的(1989年10月31日)
发展中美关系要向前看(1989年12月10日)
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1990年9月11日)
▲外交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1993年7月12日)
把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带到二十一世纪(1993年11月19日)
对亚太经济合作的原则建议(1994年11月15日)
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1995年10月24日)
为中非世代友好建立新的历史丰碑(1996年5月13日)
第二卷
在白宫欢迎仪式上的讲话(1997年10月29日)
▲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1997年11月1日)
开展经济合作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使命(1997年11月25日)
▲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外交工作(1998年8月28日)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1998年11月24日)
发展中日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1998年11月26日)
▲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1999年3月26日)
▲同仇敌忾,团结御侮(1999年5月8日、9日、11日)
▲从战略高度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1999年8月4日)
在比什凯克五国元首会晤时的讲话(1999年8月25日)
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1999年9月3日)
第三卷
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9月6日)
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上的致辞(2001年2月27日)
发展中拉关系,推进南南合作(2001年4月6日)
深化团结协作,共创美好世纪(2001年6月15日)
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2001年7月17日)
▲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8月6日)
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2001年10月21日)
以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筹划工作(2001年11月21日)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2002年2月25日)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2002年4月10日)
▲当今世界的三个大问题(2002年10月14日)
和而不同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2002年10月24日、2003年7月21日)
对当前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的几点看法(2002年10月25日)
9、论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1篇)
第一卷
真正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1988年6月30日)
▲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1989年12月29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1993年7月5日)
▲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1993年8月21日)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4年9月28日)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1995年9月27日)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5年11月8日)
关于讲政治(1996年3月3日)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97年1月29日)
第二卷
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1998年4月12日)
▲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1998年6月2日)
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好的家风(1998年7月21日)
▲论加强和改进学习(1999年1月11日)
“三讲”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探索(1999年6月28日)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000年1月14日)
第三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2000年2月25日)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
▲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2000年6月9日)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2000年12月26日)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2002年1月20日)
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2004年9月1日)
第五篇:学习《江泽民文选》思想汇报
标题:学习《江泽民文选》思想汇报
学习《江泽民文选》度思想汇报敬爱的党支部:
通过对《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江泽民文选》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深
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途上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认识到必须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结合进居入户的启发,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剖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对照检查如下:
一、主要好的方面
1、注重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志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决定和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2、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能充分认识到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力争做好各项工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缺陷;兢兢业业,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和全面地接触各项工作,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鉴别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邪教组织的危害性认识不深,一开始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认为自己和家属没有练习“×××”就行了,别的管不着,直到全国上下深入揭批李洪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的邪教本质,才充分认清李洪志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看透其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邪教本质。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4、未能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一年多来,虽多次进居入户,但都是匆匆来、急急走,只注重于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对学习自觉性稍差、重视不够以及政治鉴别力缺乏的问题,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由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高、不严格,导致大错误没有犯,小失误没有断。对基层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时间短的难处认识不深,思想准备不充分,产生了马虎应付的心理;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碰到问题才急急忙忙找资料,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没有碰到的问题,没有主动去了解,较突出地表现在社保工作,上头怎么说怎么做,社保业务知识贫乏。
3、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观念淡薄,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